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

四、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
• 整体研究(holistic study)是把犯罪心理作为一个整 体,对犯罪人的心理全貌进行系统分析,如犯罪心理 结构、需要结构、动机体系、智力特点等。整体 研究可以揭示犯罪人犯罪心理的整体,以及各部分 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 但该类型的研究十分复杂,必须保证理论上和设计 • 上的全面、充分才行,因此容易顾此失彼,并且可能 出现遗漏和缺失。
横断研究
• 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类或某几类犯罪人心理进 行并列和比较的研究。可同时研究不同个体或群 体的心理特点,发现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共性与差异。 • 例如,对不同类型犯罪人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了解 影响犯罪心理的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 • 横断研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大大降低了研 究成本,省时省力易实施而成为许多学科的主要研 究类型。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无法理解犯罪心 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难以确定各变量的内在相互 关系。
二、内省研究与客观观察研究
• 内省(introspection)是以个体报告并记录自己的意 识内容为资料的研究。 • 个体心理活动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个体的内省体验, 特别是犯罪心理,他人难以全面觉察。 • 心理测验中的自陈问卷、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口语 报告法等都属于内省研究,以内省方式可以获得个 体的主观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 其局限性在于,一是自我报告受研究者自身理论构 思和主观解释的影响二是无法作定量分析
• 纵向研究的优点很突出:便于了解犯罪心理 的形成、发展和持续变化的进程;所得结果 详尽、系统,有助于揭示量变、质变规律;易 于发现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变化中变量 间的因果关系。 • 但成本高,样本少而使结论不一定具普遍性; 同时,因时间较长,样本易流失,环境变化大而 出现不易控制的新变量;而且,同一方法的重 复使用,产生实验效应,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犯罪心理学 导论

第一章导论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由法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方法。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辨证唯物主义。
研究是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伦理性原则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1.描述研究2.相关研究3.因果研究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2.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3.测验法:4.实验法5.案例分析法6.个案法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 HOBBES) 性恶论他认为:人是作为个人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出生于世的,造成人们争斗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具有的竞争,猜疑和荣誉三种天性。
犯罪,战争都是在人的本性推动下产生的。
1792年,绍曼(SCHAUMANN) 在德国出版《犯罪心理学论》1867年,英国精神病学家莫兹利(H. Maudsley,) 出版了《精神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一书,他认为犯罪行为和精神错乱密切相连,犯罪使得不健全的倾向有了发泄的途径,加试他们不是犯罪人,他们会发疯,而他们不会发疯是因为他们是犯罪人。
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以格罗斯1897年出版《犯罪心理学》作为犯罪心理学科诞生的标志精神病学理论:犯罪心理学最早,最直接的渊源是来自精神病学的研究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特征1.以科际整合的方式取代过去单打独斗的研究取向2.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注重实证研究3.重视对犯罪人生理因素在巨鼎违法犯罪行为上的研究4.注重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刑事司法实践我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中国犯罪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可以溯源到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而春秋战国则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奠基和形成时期。
一些古代思想家认为:贫穷是产生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行为的原因,如春秋前中期政治家“管仲”提出了“仓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汉代的董仲舒提出,过度的贫穷和富裕都会引起犯罪心理,病导致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

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探究罪案背后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通过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点、行为模式和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罪案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帮助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犯罪心理学概念,以及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方法和应用。
一、犯罪心理学概述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罪犯的心理特征、犯罪动机、犯罪行为模式以及认知和情绪特点等。
通过对这些心理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案的背后原因,为犯罪预防和侦破提供指导。
二、犯罪心理学的主要概念1. 犯罪调查心理学犯罪调查心理学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犯罪现场的心理学特征,通过分析犯罪者的行为痕迹、目击者的证词和受害者的报告,帮助警方还原犯罪现场的心理过程,辅助侦破工作。
2. 犯罪心理评估犯罪心理评估是指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来预测其再犯风险、确定刑事案件中的责任能力以及提供个体化的矫治方法。
这项评估可以为法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制定有效的刑事政策和矫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 犯罪心理治疗犯罪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
这种治疗可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和社会技能训练等,旨在提高犯罪者的自控能力,避免再次犯罪。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犯罪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等。
1. 观察法观察法是犯罪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罪犯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分析其心理状态和动机。
他们可以选择实地观察罪犯行为,或者观察录像资料、案件文件和犯罪现场图像等。
2. 实验法实验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构建实验场景,观察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以揭示罪案产生的心理过程。
犯罪心理学了解犯罪行为和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学了解犯罪行为和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了解犯罪行为与心理分析犯罪行为是指违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而犯罪心理学旨在探究犯罪行为的原因和心理机制。
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并提供一定的预防和干预手段。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者心理特点的学科。
它关注犯罪者的心理驱动力、心理过程以及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犯罪心理学又能够与其他学科交叉,如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二、犯罪心理学的重要理论1. 社会学学派:主张犯罪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贫困、家庭环境、同伴压力等。
其中,社会学家恩斯特·波恩米勒提出的"机会结构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2. 心理学学派:关注个体心理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超我"与"本我"理论认为,个体内在的冲突和动机能够导致犯罪的产生。
3. 神经心理学学派: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犯罪行为与大脑活动的关联。
神经心理学家发现,犯罪者的大脑活动模式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犯罪心理学家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为预防和干预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四、犯罪心理学的应用1. 偏见、歧视和刻板印象:犯罪心理学揭示了人们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和歧视是导致特定类型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和社会应该通过心理干预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2. 犯罪预防:犯罪心理学探索了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通过提供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的评估,可以帮助预防潜在的犯罪行为。
例如,在学校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犯罪辅导和康复:犯罪心理学可以为被判刑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认同和行为规范,减少再犯率。
犯罪心理学教案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学教案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犯罪心理学教案: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引言: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探究罪犯的心理、思维和行为模式,对于犯罪预防和犯罪心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意义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罪犯个体心理特征、思维过程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学科。
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有助于揭示犯罪动机、预测犯罪行为,以及为犯罪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2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涉及到罪犯的思维、人格、动机、情绪、决策过程等多个方面。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罪犯的心理特征:研究罪犯的个性、智力、情绪特点等。
- 犯罪动机:探究罪犯进行犯罪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 犯罪决策:研究罪犯在犯罪过程中的决策过程和思维方式。
- 犯罪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干预手段帮助罪犯改变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1 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通过与罪犯的接触和观察,揭示其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研究人员需要积极参与罪犯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思维方式和社交关系。
2.2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着重分析个别罪犯的犯罪案例,通过深入剖析其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模式。
案例分析可以揭示罪犯的动机源泉、行为特点和心理动力。
2.3 心理测试法心理测试法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心理测试工具,测量和评估罪犯的智力、人格特征、情绪状态等。
常用的心理测试工具包括智力测试、人格测验和情绪问卷等,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分析罪犯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三、案例分析: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揭示其犯罪动机和心理机制。
3.1 案例1:连环杀人犯A连环杀人犯A具有高度的智力和计划性,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其犯罪动机是对权力的渴望和控制欲望。
心理学对犯罪心理的研究

心理学对犯罪心理的研究犯罪心理一直是法律和心理学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通过研究犯罪心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思维和行为,为预防犯罪和矫正罪犯提供有效的手段。
心理学在犯罪心理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对犯罪心理的研究方法和重要发现。
一、犯罪心理的定义犯罪心理指的是犯罪行为与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犯罪分子内心的冲动、动机、心理障碍以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通过研究犯罪心理,试图揭示罪犯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为犯罪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犯罪心理的研究方法1. 心理测量方法心理学家可以使用多种心理测量方法来研究犯罪心理,例如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和面试等。
通过收集个体的心理数据,可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从而探索罪犯心理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
2. 犯罪行为观察和实验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实地观察犯罪现场或者进行实验来研究犯罪心理。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犯罪行为,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同时,心理学家还可以设计实验,模拟出特定的犯罪情境,从而观察参与者的反应和行为,研究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三、心理学在犯罪心理研究中的重要发现1. 犯罪心理与童年经历的关联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犯罪行为与童年经历存在密切的关联。
例如,受到虐待、忽视或者心理创伤的儿童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
这些不良的童年经历可能导致罪犯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冲突和负面情绪,进而将这些情绪通过犯罪行为来释放。
2. 人格特征与犯罪倾向的关系心理学家还发现,某些人格特征与犯罪倾向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例如,具有冲动、敌对性和攻击性等人格特征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犯罪行为。
此外,一些人格障碍,如反社会人格障碍,也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
3. 社会环境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贫困、失业、家庭不和等不良社会环境会增加个体从事犯罪行为的风险。
心理学在犯罪心理研究中致力于探索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机制,为制定社会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场实验: 案情重组
杀害性工作者疑犯被带到案发现场重组案情
香港性工作者连环杀手落网
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运动越慢。美国 曾经以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据说犯罪嫌疑人看到的图片是 高速运动的。
二、调查法:是指研究者为了研究犯罪人的某些心理 状况,直接就某些问题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以 了解情况,并从中揭示其心理特点和犯罪心理形 成、发展变化的方法以
开调查会: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分析问卷。
个别调查法:个别谈话。
三、实验法
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创设或控制 某些条件,从而引起某些心理现象发 生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 测谎仪
你说慌的时候感觉如何? A、害怕 B、紧张 C、脸不红,心不跳
《论说谎》
1、良民说谎,脸红心跳; 2、暴徒说谎,大喊大叫; 3、庸人说谎,胡编乱造, 4、智者说谎,一套一套; 5、女人说谎,连哭带闹。
任志强
大内密探零零发
装武侠片加上外星科幻片再 加上无厘头搞笑片。 当时秘密组织计划进攻中原, 借解剖来路神秘的“天外飞 仙”尸体为由,召集各地神 医前往围攻一举灭杀,使中 原没有名医可以救人之后再 挥军南下,同时骗出皇帝, 并将三大高手歼灭。零零发 也前往解剖现场,拆穿了阴 谋,保住了皇帝性命,并打 败了敌人。敌人不死心,无 相王临时变身为女性,以青 楼名妓身份出现,化名琴操 (李若彤 饰),引诱零零发。 零零发与妻子(刘嘉玲 饰) 将计就计,将敌人一网打尽。
简答犯罪学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简答犯罪学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犯罪学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自我报告法和实验研究法。
1. 调查研究法:这是一种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采访来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通常用于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2. 个案研究法:这种方法涉及对个体或小组的深入研究,以了解其行为、背景和经历等详细信息。
3. 观察法:观察法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
4. 自我报告法:这种方法要求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或提供关于他们行为和经历的信息。
5. 实验研究法:这种方法涉及对变量进行控制,以便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特定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