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型制动器说明书1
盘式制动器说明书

安装完毕后,在胀套外漏端面及螺钉头部涂上一层防锈油脂,并进行整体二次
灌浆。
键联接
KZP自冷盘式可控制动装置键联接
表4 安装尺寸表
参数
D
型号
H H1 d L L0 L1
L2
L3 L4 L5
n-ö
KZP800
800 ☆ 450 ○ ◇ □ 770 1170 1290 420 520 8-?35
KZP1000
80%。
安装于减速机倒数二轴上
安装于滚筒轴上
电动机; 2-联轴器; 3-牵引体; 4-传动轮; 5-联轴器; 6-减速器; 7-制动盘; 8, 9, 10-液压制动器; 11油管
图2 制动装置安装布置示意图
其中制动盘安装分两种情况,1、胀套联接2、键连接 2.2 盘式制动装置的连接方式
胀套联接
KZP自冷盘式可控制动装置胀套联接 胀套示意图
剂),预装到滚筒轴上。把制动盘推移到滚筒轴上,使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然后按
胀套拧紧力矩的要求将胀套螺钉拧紧。
拧紧胀套螺钉的方法:
(1) 使用扭矩扳手,按对角、交叉的原则均匀的拧紧。
(2) 拧紧螺钉时按以下步骤拧紧:
a. 以1/3MAX值拧紧
b. 以2/3MAX值拧紧
c. 以MAX值拧紧
d. 以MAX值检查全部螺钉
(10)开制动泵,并调节比例电压到DC8V,此时,停止制动泵 (11)调节溢流阀调节螺杆,同时观察制动压力表到4MPa,停止调节并用锁定螺母 锁定。 (12)调节调速阀刻度值一般在2~5之间,具体要以抱闸时间而定,并用钥匙锁住 调速阀。 (13)反复开泵和停泵,分别通过降比例电压和突然断电来观察液压站泄压时间, 合闸是否符合制动要求。 (14)如果符合步骤13,则调试完成。如果不符合步骤11,重复以上步骤。 (15)用同样的方法调节另一个系统。
盘型制动器说明书1

第四部分盘型制动器器使用说明书4.1概述4.1.1用途与型号TP系列液压制动器主要与制动盘配套组成盘型制装置,用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工作制动和紧急安全制动,实现可控制动停车。
由于其属常闭式结构,因此也具有定车作用。
其型号的含义为:T P --制动正压力(KN)制动液压4.1.2主要技术性能4.1.2.1、提供平稳均匀的摩擦制动力;4.1.2.2、产品及零部件互换性好;4.1.2.3、与电控和液压系统配合,使大型机电设备的停车减速度保持在0.05-0.3m/s24.1.2.4、系统突然断电时,仍能保证大型机电设备平稳地减速停车;4.1.2.5、能满足井下防爆要求。
4.1.3使用环境4.1.3.1、工作环境温度不大于40℃;4.1.3.2、无足以锈蚀金属的气体及尘埃的环境;4.1.3.3、无滴水、漏水的地方。
4.2、TP系列盘型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原理液压制动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有调整螺母1、活塞2、缸体3、基架4、碟形弹簧5、闸盘6、闸瓦7、制动盘8组成。
液压组件可单独整体拆下并更换。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力是由闸瓦7与制动器8摩擦而产生的。
因此调节闸瓦对制动盘的正压力即可改变制动力。
而制动器的正压力N的大小决定于油压P与蝶簧5的作用结果。
机电设备正常工作时,液压P达最大值,此时正压力N为0,并且闸瓦与制动盘间留有1-1.5mm的间隙。
即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
当机电设备需制动时,根据工况和指令情况,电液控制系统将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减小油压以达到制动要求。
当闸瓦7磨损,制动器与制动盘的间隙大于2mm时,通过调整螺母1来调整闸瓦间隙。
4.3、TP系列盘型制动器主要技术参数TP系列盘型制动器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4.4、TP系列盘型制动器的调整及调试要求4.4.1盘型制动器的调整4.4.1.1将制动器与液压系统相连,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后,调整制动盘与制动闸瓦间隙在1~1.5mm。
调整时,一副制动器的两个闸瓦应同时调整。
液压盘式制动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4.制动盘应装入内外制动片之间,制动盘外径露出制动片1.5mm左右,以保证有效摩擦面。
5.将制动钳的安装支架装在减振器联结凸台上,M8螺栓的拧紧力矩为20~25N.m,M10螺栓的拧紧力矩为25~30N.m。
6.装车完成后,支起车轮,抓握手柄数次,以消除各部间隙,转动车轮,应无明显阻滞现象。
液压盘式制动器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帕斯卡定律传递并增大操纵力,对车轮产生制动转矩,以装在车轮上的制动盘和装在制动钳上的制动片之间的摩擦阻力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动能(有时含势能)转换成摩擦热能,同时依靠摩擦元件吸收与释放热量,来达到减缓车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
当需要制动时,握紧制动手柄(或脚踩脚踏板),推动制动泵活塞前移,当前皮碗超过制动泵0.5孔时,制动器就形成一个密闭的制动系统,产生压力,并通过制动油管输入到制动钳油缸内,推动活塞前移,使内外制动片夹紧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转矩。
c.拧紧放气阀,然后松开手柄。
d.反复抓握手柄数次,使制动液正常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至压力正常。
五.维护
1.摩托车使用后,应用软布擦拭制动盘面,及时清除砂粒,防止划伤制动盘、制动片表面,影响使用寿命。
2.使用中,应经常观察制动液的消耗情况,当制动液面低于制动泵上的“LOWER”标记时,拧开油杯盖加注DOT3或DOT4专用制动液,切勿添加其它如汽油、香蕉水等液体,以免影起不良后果。
3.使用超过6000km后,应经常观察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当发现摩擦材料的剩余厚度≤1mm时,应及时更换.
4.定期检查制动盘的厚度,当制动盘磨损至规定厚度时(制动盘上有最小极限的磨损标识),应及时更换制动盘。
5.当发现制动不灵或手感无力时,应检查各接头是否有渗漏,如不漏,应是系统内有空气,应当排除。排除方法:
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

YPL1型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结构及原理说明
一次弹簧力矩调整螺母 手动释放装置
推动器 手动释放限位开关
二次制动弹簧组件 单向液压阻尼缸
底座
二次弹簧力矩调整螺母 手动释放装 置固定螺钉
退距调整螺母 开闸释放限位开关 一次制动弹簧组件
均等装置
补偿套 制动拉杆
制动瓦
制动器工作原理:当机构驱动电机断电停止驱动时;推动器也同时断电并失去推力;一次制动弹簧力经杠杆和 制动瓦作用到制动盘上产生一次制动力矩;对机构进行第一步制动;二次制动弹簧在单向液压阻尼缸的反力作 用下缓慢下移释放;待机构完全停止后二次制动弹簧释放到位并将弹簧力施加到制动盘上产生二次制动力矩; 实施停车防风制动;当机构通电驱动时;推动器同时通电驱动并迅速产生足够的推力推起推杆此时单向液压 阻尼缸无阻尼作用;使制动臂向两侧外张;制动瓦制动覆面脱离制动盘;停止制动作用; 制动器可根据需要增设 紧急制动短路电磁阀;在遇到突发性大风或其它紧急情况时;电磁阀通电使阻尼缸短路;实现二次制动弹簧无阻 尼释放;进行快速紧急制动;
! 注意:推动器补偿行程不得小于10mm或护罩下端闭闸时不得位于红色区域。
制动器的使用 维护
11
4 退距均等的调整
制动衬垫 制动盘
两侧的均等杠杆
调整螺栓 联接板 背紧螺母
退距均等杠杆
调整方法:打开制动器通电或用手动释放装置;观察制动衬垫与制动盘的 间隙; 如发现两侧不均等;则拧松间隙小一侧的锁紧螺母;顺时针旋转调整 螺栓;边拧边观察;至两侧间隙均等后停止旋转;并拧紧锁紧螺母; 此装置 为自动均等装置;调整好后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调整专利技术;
2 预防措施 正确安装和正确调整即可预防;
制动器的使用 维护
盘式制动器说明书

现代汽车盘式制动器的研究和开发应注重的问题主要是:提高制动器的制动效能、防止尘污和锈蚀、减轻重量、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更多的是电子报警和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实用性更强与寿命更长。当前制动器的研究与差距主要是体现在驱动机构的电子化程度。盘式制动器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开发和改进,发展非常迅猛。各大公司除在原有轿车用液压盘式制动器有较大的发展外,更注重在中、重汽车领域开发气压盘式制动器。
Knorr和Schmitz Cargoboll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鞍式挂车用的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SP)。当桥的一侧负荷减轻,使用ABS时可能引发翻车。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利用该系统就能极早测出车轮打滑,并能预防控制另一侧的车轮制动。测出、计算到控制过程在0.4秒钟内就能完成,极大地防止了汽车侧翻,从而提高了制动器的其它功能。制动器的核心部件是中央控制和调节模块。这个模块拥有挂车制动的所有功能如ALS、ABS和向CAN—Bus发送信号。该系统已安装在Rotos桥中。奔驰和BPW公司已推出了样品[8]。
另外电子技术也进入了车桥总成。在装有盘式制动器的车桥上,为了防止货车因盘式制动器磨损引发制动失灵,德国BPW公司还开发了称为“E—Base—轴(桥)”的一种电子报警系统。该小盒子它收集如轮胎气压,摩擦片磨损、制动温度等一些参数,然后传送给驾驶员或运输公司,可监视制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一旦发现制动摩擦片需要送维修站处理时,它可立即告知。该装置可在无电源时工作,可安装在挂车以外的任何地方,并与监视制动摩擦片的传感器连线,以黄、红报警灯显示制动摩擦片损坏程度。“E—Base—轴(桥)”还可与牵引车的CAN-Bus系统通过一个简单的接口对接。
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机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鼓式、盘式和带式。带式制动器只用作中央制动器;鼓式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图1-2[1]:
盘形制动器说明书

方法:取下测压排气装置微型接头保护罩,用测压排气装置的接头或 铁丝压微型接头里的球阀就可放气(在低压下操作)直至冒油无气泡时放气 结束,拧上保护罩即可。 3.2.2 闸瓦间隙调整
盘形制动器新安装和使用中闸瓦磨损后都要调整闸瓦间隙。 调整方法:油压升高到 Pmax,即松闸油压、拧松调整螺母上两个 M8 螺栓、用扳手旋转调整螺母,使闸瓦逐步靠近闸盘使之间隙为 0.5mm,再反 向旋转调整螺母,使闸瓦间隙为 1~1.5mm,即可并反复动作几次以求无误, 再将 M8 螺栓顶到制动器体上。
3、盘形制动器装置的安装、调整 在安装就位前将制动器限位开关调整螺母调整到最短位置或暂时整体拆
下,带制动器调整后,再进行复原和调整,以免调整闸瓦间隙(充油时)将 限位开关压坏。 3.1 盘形制动器的安装 3.1.1 安装要求
盘形制动器装置安装时要达到下列要求:
洛阳创瑞 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TP1 型盘形抽动器 使用说明书
表1
技术参数
单位
型号
TP1-40 TP1-63 TP1-80 TP1-100 TP1-2.5
最大正压力
KN 40
63
80
100
25
设计摩擦系数
0.4
最大工作油压 MPa
6.3
14
6.3
闸瓦最大比压 N/cm 53
84
95
116
53
闸瓦允许最高温度 ℃
≤210
活塞有效面积 Cm 94 143.3/138 84.2
4.3 当闸瓦磨损和碟簧疲劳时,按前述 3.2.3 方法重新调整闸瓦磨损监视压板 4 和碟簧监视压板 7. 4.4 图 1 所示各润滑点应定期加润滑剂。 4.5 在盘形制动器维护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优质ppt]
![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db9ddeb9d528ea81c779ef.png)
制动器的使用、维护
1
制动器工原理图
(a)
制动器的使用、维护
(b)
2
制动器的安装
1.安装前注意事项 检查制动衬垫摩擦面是否沾有影响摩擦力的油污,油漆及其它杂质。
核对待装的制动器选型(包括电源电压、频率及推动器型号)是否和要求 相符。
制动盘表面不得有较严重的锈蚀、油污、电焊伤痕、不平整等缺陷, 严禁使用已发生裂纹或其它严重缺陷的制动盘。 制动盘绕轴旋转时,其制动表面(两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盘径 ≤500时,不大于0.15,盘径>500时,不大于0.2;
制动器的使用、维护
22
2、预防措施 正确安装和正确调整即可预防。
制动器的使用、维护
21
五、补偿装置出现过补偿现象
1、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检查及排障方法
补偿套行程过小。补偿装置的拨杆摆动行
拨销
程和推动器工作行程是一种线性关系。如补偿
S
装置的拨杆摆动行程减小,则推动器工作行程
调节螺钉
也会随之减小(推动器补偿行程随之增大),瓦
块退距也随之减小(补偿装置中补偿套局部
图)。这样会造成瓦块退距不足,可能会产生浮贴现象。通过调整行程调节螺钉 可将补偿拨杆摆动行程S增大(减小),调整时注意采用反复调整,直至合适为止。
六、二次制动延时时值过长或过短
二次制动延时时值一般以机构完全停止后1-2秒为好,如果延时时值不合适 可以按“调整方法中的第2项”方法进行调节。如调节无效,则有可能是油缸 内油液不足或单向节流阀出现故障。
制动器的使用、维护
20
四、两侧退距不均等,有一侧会浮贴到制动盘上
1、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检查及排障方法 a)制动器的安装出现较严重的偏斜,使制动器重心偏向一侧(安装底座误差)。
盘式刹车使用手册

盘式刹车使用手册一、工作原理:操作台包括刹车阀组件、驻车阀组件、控制阀组、管路压力表等,其液压原理见图四。
工作制动:工作制动是由刹把控制刹车阀9实现的。
刹车阀为手动比例减压阀,阀的输出压力随着拉动刹把而呈比例变化,对应刹把所处的不同位置,刹车阀的输出压力由0到最大系统压力变化。
刹把拉动角度越大,工作钳油缸的压力就越大。
刹把推到原始位置,阀输出压力为0,工作钳松闸。
每个回路中设有单向节流阀,在工作钳制动时起缓冲作用,使制动力逐渐施加,避免因操纵过猛而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驻车制动:驻车制动阀(13)为手动换向阀,拉动手柄,驻车驻车制动阀换向,使安全钳油缸卸压,弹簧力使安全钳实现驻车制动。
解除驻车制动时,必须先将刹把拉至“刹”位,使刹车阀(9)的输出压力控制误操纵保护阀(15)换向,再推动驻车制动阀手柄,将压力油输入到安全钳油缸,克服碟簧力,解除驻车制动。
注意:解除驻车制动时,必须先拉动工作制动刹把,再推驻车制动阀手柄方能解锁。
该回路中设有单向节流阀(18),在安全钳制动时起缓冲作用,使制动力逐渐施加,保护设备。
紧急制动:紧急制动是由紧急按钮阀(11)控制的,该阀是一个手动换向阀,控制气控换向阀(12)。
当按下紧急制动按钮阀时,切断气源,气控换向阀(12)弹簧复位,实现安全钳制动;同时,液控换向阀(14)因控制端失压而换向,压力油直接进入工作钳,实现工作钳制动,即:所有制动钳制动,实现了紧急制动。
解除紧急制动时,同上述解除驻车制动一样,必须先将刹把拉至“刹”位,再拔出紧急制动按钮阀,才能解除紧急制动。
过卷保护:当绞车提升重物接近天车时,天车附近时,滚筒处安装的过卷阀由于外力而动作,使气路接通。
这时,分常供气、常断气两种情况:1、常供气,即正常工作时,气控换向阀(12)控制端通气源,这时,由过卷阀输出的气信号控制气控换向气阀(10)换向,切断气源,实现紧急制动。
2、常断气,即正常工作时,气控换向阀(12)不通气,过卷阀输出的气信号直接控制气控换向气阀(10)换向,实现紧急制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盘型制动器器使用说明书
4.1概述
4.1.1用途与型号
TP系列液压制动器主要与制动盘配套组成盘型制装置,用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工作制动和紧急安全制动,实现可控制动停车。
由于其属常闭式结构,因此也具有定车作用。
其型号的含义为:
T P --
制动正压力(KN)
制动
液压
4.1.2主要技术性能
4.1.2.1、提供平稳均匀的摩擦制动力;
4.1.2.2、产品及零部件互换性好;
4.1.2.3、与电控和液压系统配合,使大型机电设备的停车减速度保持在0.05-0.3m/s2
4.1.2.4、系统突然断电时,仍能保证大型机电设备平稳地减速停车;
4.1.2.5、能满足井下防爆要求。
4.1.3使用环境
4.1.3.1、工作环境温度不大于40℃;
4.1.3.2、无足以锈蚀金属的气体及尘埃的环境;
4.1.3.3、无滴水、漏水的地方。
4.2、TP系列盘型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有调整螺母1、活塞2、缸体3、基架4、碟形弹簧5、闸盘6、闸瓦7、制动盘8组成。
液压组件可单独整体拆下并更换。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力是由闸瓦7与制动器8摩擦而产生的。
因此调节闸瓦对制动盘的正压力即可改变制动力。
而制动器的正压力N的大小决定于油压P与蝶簧5的作用结果。
机电设备正常工作时,液压P达最大值,此时正压力N为0,并且闸瓦与制动盘间留有1-1.5mm的间隙。
即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
当机电设备需制动时,根据工况和指令情况,电液控制系统将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减小油压以达到制动要求。
当闸瓦7磨损,制动器与制动盘的间隙大于2mm时,通过调整螺母1来调整闸瓦间隙。
4.3、TP系列盘型制动器主要技术参数
TP系列盘型制动器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4.4、TP系列盘型制动器的调整及调试要求
4.4.1盘型制动器的调整
4.4.1.1将制动器与液压系统相连,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后,调整制动盘与制动闸瓦间隙在1~1.5mm。
调整时,一副制动器的两个闸瓦应同时调整。
调整好后,应进行试运转,并重新测量其间隙,如有变化应进一步调整。
4.4.1.2闸瓦间隙调整好后,系统突然断电,观察制动器闸瓦是否能立刻贴到制动面上,如达不到要求应重新检查,直到调整正常为止。
4.4.2盘型制动器的安装调试要求
4.4.2.1各制动器的制动缸对称中心线水平面与主轴轴心线应在同一水平面内,其偏差△不得大于±3mm。
4.4.2.2在闸瓦与制动盘全接触的情况下,实际的平均摩擦半径不得小于设计的平均摩擦半径。
4.4.2.3支架两侧面与闸盘两侧面的不平行度不大于0.2mm(中心平面)。
4.4.2.4闸瓦粗糙度不大于Ra3.2um,偏摆不大于0.5mm。
4.4.2.5同一副制动器的支架断面与制动盘中心线距离偏差不大于
±0.5mm。
制动器的支架端面与制动盘的中心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
4.4.2.6同一副制动盘两闸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应超过0.5 mm。
4.4.2.7闸盘与闸瓦的接触面积必须大于60%,为保证闸瓦接触面积以减少贴摩时间,并保证闸瓦与制动液压缸中心安装后垂直,应先将闸瓦取下,以衬板为基准刨削闸瓦,直到刨平,再装配到制动器上。
4.4.2.8装配好的制动器小心地吊到各个已找正好的垫板上,穿上地脚螺栓,但螺母不要拧紧,由液压站向制动器充油,各制动器开始制动使各闸座在正压力的作用下移到正确位置。
再重复动作2~3次观察各闸座有无偏移。
若无变形就可以将地脚螺栓的螺母拧死,进行二次灌浆,将垫板灌在水泥沙浆中,闸座不要灌死,以便大修时取出。
4.4.3闸瓦间隙的调整要求
-----为避免切断柱塞上的密封圈而产生漏油现象,在安装或检修而拆装后第一次调整闸瓦间隙时,必须首先将调整螺栓向前拧入使闸瓦和闸盘贴合,然后分三级进行调整,即每一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压的1/3油压,此时闸瓦由于蝶形弹簧压缩使之后移。
随之将调栓向前拧,推动闸瓦与闸盘贴上,第二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压的2/3油压,第三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压调到闸瓦间隙为1mm。
-----闸盘两侧每对盘形制动器的闸瓦间隙应调整得相等。
其偏差不应超过0.1mm。
调整螺栓拧紧程度应尽量一致,否则将影响制动力。
-----调整闸瓦间隙时要相应的调整返回弹簧,调整时以保证闸瓦能迅速返回为宜,弹簧预压力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制动力矩,如返回弹簧全部压死可
使制动力矩全部丧失(注:液压缸后置式盘行制动器无此要求)。
4.5、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
4.5.1、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a)闸瓦不得沾油,使用中闸盘不得有油,以免降低闸瓦的摩擦系数影响制动力。
b)在正常使用中应经常检查闸瓦间隙,如闸瓦间隙超过2mm时应及时调整,以免影响制动力。
c)在作重物下放使用的矿井,不能全靠机械制动,这样会使闸盘发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会影响制动力矩、造成重大事故,应采用动力制动等。
d)更换闸瓦时应注意将闸瓦压紧,尺寸不符合时应修配。
e)在提升机正常运转时,若发现制动器液压缸漏油应及时更换密封圈。
f)修理制动盘时应将容器搁在井底或井口的罐坐上(空容器),或将两容器提升到中间平衡状态进行检修。
检修时要有一、二副制动器处理制动状态。
g)闸盘粗糙度不够和闸盘端面偏摆量大都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重车闸盘。
h)单绳提升机由于主轴承轴瓦磨损引起闸盘轴向窜量大,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修主轴承轴瓦。
i)提升机在正常运行中发现松闸慢时应用放气阀放气。
j)每年或经5×105次制动作用后,应检查蝶形弹簧组。
4.5.2、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4.5.2.1原因是液压站没有油压或油压不足应检查液压站。
4.5.2.2原因可能是液压站或制动器损坏,卡住引起的,应检查液压站和制
动器并修理。
4.5.2.3制动时滑行距离长、制动力小。
原因可能是:
-----超负荷使用、超速使用。
-----闸瓦间隙太大。
-----制动盘和闸瓦上有油。
-----蝶形弹簧有毛病,找出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
4.5.2.4闸瓦磨损不均匀、磨损太快。
原因是制动器安装不正,制动盘偏摆太大,窜动或主轴倾斜太长,查明原因分别处理。
4.5.2.5松闸和制动缓慢。
原因是:
-----液压系统有空气。
-----闸瓦间隙太大。
-----密封圈损坏,查明原因并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