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中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有限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许多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综述和实证分析,全面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实际数据,分析他们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提高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医疗资源分配提供决策支持。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负担。
对于这类患者而言,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已有的研究中,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药物使用以及足部护理等方面。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往往存在不足。
糖尿病自我管理(最新版)

水果和酒类
水果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维生素、果酸和矿
物质。 应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能之内,选用时 减去相应的碳水化合物的量。 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既不至于血 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 酒类:1克酒精产热7千卡,接近糖的2倍,50 度的白酒1两相当于主食1两。啤酒主要含麦芽 糖,12度的啤酒1瓶(680ml)相当于主食2两。
餐。加餐不等于加热量,在一日总热量中分出 一定比例用于加餐。加餐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 食物
糖尿病饮食治疗控制误区
(7)不吃饭就可以不吃药,为了不吃药就不吃
饭 糖尿病有某些原因而不能进餐时,应当停用降 糖药,以避免引起低血糖。为了不吃或少吃药 从而不吃或少吃饭是错误的,长期会引起营养 不良。 (8)为了少排尿,从而少饮水 多尿并非体内水多,而是血糖高所致。少 饮水血液浓缩易出现高渗,“进口物质”中唯 有水不限,反而鼓励多饮水。
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目标
严格目标 FBG BG2h HbAlc TC TG SBP DBP 4.4-6.1 4.4-8 <6.5 <6.0 <1.7 <130 <80 一般目标 6-7 8-10 <7.0 <6.0 <2 <140 <90 宽松目标 8-10 10-12 <7.5 <6.0 <2.5 <160 <95
运动治疗的作用和意义
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辅助
降血糖 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的堆积—减 肥降血脂 增加体力及运动能力—增加耐受力 改善脑神经功能状态—增进精神满足
运动治疗的原则
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
化。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 导下进行。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
安医附院内分泌科 吴丹
医学ppt
1
•
饮食调节 适量运动 自我监测 心理状态自我调节 胰岛素应用管理
医学ppt
2
• 一、饮食调节
•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方法。
• 当患者有糖尿病或者出现糖耐量异常,甚至仅 有明显肥胖时,应该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控制 饮食,即进行饮食治疗。
• 多饮水,限制饮酒。 医学ppt
4
•
•
糖尿病病人不宜吃或少吃的食物
• 精制糖以及糖果糕点,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 甜食(当出现低血糖时例外)。
• 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土豆、山药、芋头、藕、洋 葱、蒜苗、胡萝卜、豌豆等可以少吃,多吃则需 减少主食量。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故在饮 食中应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而以植物性脂 肪代替。肥胖患者少用油脂肥厚的食品,包括花 生、核桃等硬果。
•
1、低血糖反应
•
2、糖尿病足
医学ppt
30
低血糖的诱发因素
注射过量的胰岛素或服用过量的降糖药物。 较平时的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 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或进食量少于平时。 食量明显减少而没有减少降糖药用量。 情绪骤然变化。 糖尿病病情不稳定,尤其是Ⅰ型糖尿病。 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医学ppt
31
医学ppt
3
• 糖尿病营养治疗总原则
•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 维持理想体重
•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 糖的食物。
• 高纤维膳食。
• 减少食盐摄入。
《2024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范文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治疗。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不理想。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1. 血糖监测多数糖尿病患者能够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知识或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定期监测。
此外,部分患者对血糖监测结果的理解和应对措施也存在不足。
2.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许多患者对饮食控制的认识不足,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
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坚持饮食控制。
3. 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身体状况。
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缺乏运动锻炼的习惯,或者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进行适当的运动。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存在漏服、错服等现象。
三、影响因素分析1. 知识水平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因此,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对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另一重要因素。
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承担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等所需的费用,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支持力度,减轻其经济负担。
3. 心理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导致其缺乏自我管理的信心和动力。
因此,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建议措施1. 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我管理技能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晓宇薛洒钟印芹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14期【摘要】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身的健康状况等各种原因导致睡眠质量不容乐观。
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国内外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自我管理睡眠质量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WANG Xiaoyu, XUE Sa, ZHONG Yinq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4): -188[Abstract]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is reduced, and their own health status and other reasons lead to poor sleep 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oping to help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Key words] Old ag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Sleep quality ReviewFirst-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Nurs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4.043根據全球糖尿病联合会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图》,世界范围内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2045年将达到7亿人。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异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 P<o . 0 5 或 <0 . O 1 ) 。药 物 治疗 管理 与开展 优质 护理 服务 前 ( 对 照组 ) 比较 无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见 表 1 。 区 现
理及 教育 的老 年 2型糖 尿病 患者 。 自制糖 尿 病 自我 管 理能力 问卷 调查 表 , 由患 者作答 , 责 任 护士 填 写 问 卷 。此 问 卷 分 为 : 饮食 、 药物 、 自测 血 糖 、 运动、 足 部 护理、 低 血糖 处 理 等 六 项 , 共计 2 1题 。按 平 日的做 法作 答 ( 以过 去 的一个 月作 为评估 准 则 ) 。答 案 分 为 五个等 级 : 总是 为从 不 间 断 地 做 ; 经 常 为 时 常 这 样 做, 所做 的次 数 多过 一 半 ; 有 时为 有 时 这 样 做 , 所 做 的次数等 于一 半 ; 很少 为很少 这样 做 , 所做 的次 数少
有 的糖 尿病 教育馆 , ’ 开 展形 式多 样 的糖 尿病 教育 , 如 每 周利 用看 图说 话 工 具 、 胰 岛素 工 具 包 、 胰 岛素 笔 、 血 糖仪 、 食 物模具 等 , 生 动形 象地 为患 者 提供 健 康 教
育 指导 。对 照组 为开展 优质 护理 服务 前 只按 常 规 护
表 1 两 组 糖 尿 病 患 者 自我 管 理 能 力 比 较[/ l( , ) ]
例, 平 均 年龄 6 5 . 2岁 。将 9 4例老 年 2型糖 尿病 患者 按开 展优 质 护理 服务 示 范病 房前 后 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行统 计分 析 , 计 数资 料 比较 采 用 x 检 验 , P<0 . 0 5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自我管理教育是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合理饮食等方面的教育,使患者能够理解并掌握糖尿病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自我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在教育中,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的角色是教师,患者则是学生,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管理计划。
自我管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方式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体内的血糖水平,防止体重增加等。
合理的饮食习惯包括定量定时吃饭,少吃高糖、高脂和高盐食物,多吃低糖、高纤维的食物等。
2. 药物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使用的药物,熟悉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途径等。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并且要定期检查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血糖监测方法,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
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患者需要了解不同血糖水平对身体的影响,学会判断自己的血糖情况,以及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
4.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合理饮食的原则,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合理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监测体重。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人化的饮食计划,限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多摄取蔬菜、水果和纤维食物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掌握处理应对慢性病的心理压力,通过良好的心理调适,减轻糖尿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家庭、社交和工作等各个方面,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面对病情,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自我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注射胰岛素(如有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及积极调整日常生活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
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掌握自身病情并做出合理调整的关键。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自我管理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力和精神状态,提升社交参与度和工作效率。
二、饮食管理饮食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浓度,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一般来说,患者应该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的摄入量。
此外,定时进餐,避免过度饮食和夜宵也是饮食管理的重要原则。
患者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糖尿病教育师,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
三、运动管理适度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增加身体代谢率。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适度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
在开始运动前,患者需要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四、药物管理对于需要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定时注射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
在注射胰岛素之前,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并了解如何存储胰岛素。
此外,其他口服药物的使用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
五、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血糖监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并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管理等措施。
患者可以使用血糖仪,每天测试多次血糖水平,并记录结果以便日后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监测血糖之前应该洗手,并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 持续至成年
为什么发展健康管理 自我管理
这就是原因!
到底谁在管理慢性病?
控制情绪
吃东西
看病
测血压
医务人员为病人解决 了多少问题?
锻炼身体 服药
慢病管理金字塔
急症期 复杂难治患者
高风险患者
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
20-30%
症状平稳患者 70-80%
❖ 依据慢性病的患病特点,其保健服务不是以 治愈为目的,而应以稳定病情,帮助患者改 善健康功能(身体和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保健费用为目的。
❖ 老龄化既有养老问题,又有健康问题,老年 性疾病随之增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社会负 担和疾病负担。
家庭支持有限
4 2 1
4-2-1 症侯群
而且还有新的挑战一项社会工 程
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 . Stiglitse) (1999年7 月23日在中国“城市发展高级圆桌会议”上的讲话)
❖ 要达此目的,不能只靠医生,因为患慢性病 之后病人需长期遭受痛苦和担忧,必须承担 许多新的疾病管理的任务,慢性病人必须积 极参与自己的保健服务,提高自身的能力,
使自己能“照顾自己”,学会自我管理!
“患者自我管理”的定义
❖ 患者自我管理:以患者为主体的、在卫生专业人 员的协助下,患者自己承担起主要的预防性和 治疗性保健任务,通过掌握慢性防治必要的技 能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患者自我管理的优点
❖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模式与传统的保健服务 模式比较,最大的不同:病人和卫生保健人员 的角色不同、医-患关系不同!
病人 医务人员 医患关系
自我管理
❖ 城镇化和全球化带来了现代病:肥胖流行。
22种后果
运动障碍
皮肤改变
生长过快
体型 社会心理问题 (自闭症)
认知困难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
矫形外科并发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 影响性发育
儿童
生育功能
肥胖
受损
抗胰岛素性
体重过重
后背疼痛
胆石症
非胰岛素依赖性 糖尿病
高血压
心血管病发病率 及死亡率增加
肝脂肪变性
异常 酯血症
自我管理理念源自于心理行为理论范畴。患者自我管理 以提
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初衷,通过系列培训课程教给病 人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提升信心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帮助慢性病 人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带来 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1970‘s:Thomas Creer “Asthma Self Care”
患者自我管理的内涵
医疗或行为管理(medical management) 照顾自己的健 康问题。定期服药或医学检查、改变膳食和其他高危行 为、使用一些辅助装置等。
角色管理(role management):建立和保持在社会、工作 、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从而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 义务,正常参加工作、与家人朋友相处等。 情感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指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 来的各种情绪,妥善处理情绪的变化,如抑郁、焦虑以及 恐惧等。
糖尿病是慢性病之一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危害 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 我国居民82%的死亡与70%的残疾是由慢性病 导致的
❖ 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和快速增长趋势 ❖ 危险因素流行形势严峻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日益增加
中国人40年经历了西方人400年的时代变化
❖二十年城市饭桌变迁(82年到02年) ▪ 鱼肉: 禽畜(62克-104克)水产(2245) ▪ 谷类: 70克- 47克 ▪ 脂肪供能比 (25%-35.4%)
如果城镇化率按每年1%增长预测, 到2020年我国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
城市 5.02亿
0.37亿(自然增长人口)
城市 8.28亿
农村 7.82亿
2002
1.29亿(自然增长人口)
农村 6.22亿
2020
近3亿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
❖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密集, 住房和交通拥挤, 生活 空间缩小, 工作压力增加, 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很 好的条件。
老年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LOGO
Contents
1 老龄化及Biblioteka 年糖尿病的特点2为什么需要开展自我管理
3 自我管理理论方法、特点和教育内容
4
糖尿病自我管理介绍
人口老龄化严峻
◇老龄化问题被公认为21世纪重大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 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Sarah Wild.et al. Diabetes care .2004:27(5):1047-1053
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
❖ 一、患病率高,50岁以上约3倍于总人口的患病 率,60-70岁为患病高峰。
❖ 二、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易漏诊。 ❖ 三、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 四、老年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病变。
◇截止200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49亿, 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唯一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俾斯麦(Bismarck)提出65岁为退休 年龄,并以此作为老年期的开始。
◇ 2000年我国与全球同步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糖尿病定义
❖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 >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 尿病的患者。
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percent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2000年全球不同性别及年龄糖尿病患者比例
Males Females
Age(years) Sarah Wild.et al. Diabetes care .2004:27(5):1047-1053
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
2000-2030年间> 65岁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的增长率
未富先老(1)
2050
中国 4亿1千万 30% 亚洲 12亿4千万 全世界 19亿7千万
10%-老年化社会 1999
中国 1亿2千6百万 亚洲 3亿1千4百万 全世界 5亿9千3百万
北京晚报2005/10/112050年我国老人将达到.2亿
未富先老
❖ 在人均收入不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体系 不够健全、技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 了老龄化,导致未富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