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课件

皮肤
头部用冷
→
脑c代谢↓
→ 脑c需氧量↓
↓
脑c对缺氧耐受性↑
↓
临床用于
高热降温(jiàng
wēn)
脑外伤 脑缺氧
防治脑水肿 冷热疗法-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脑c损害↓
↓
利于脑c恢复
冷疗法的禁忌 : (jìnjì)
1 血液循环 障碍 (xuèyèxún huán)
2 慢性(màn xìng)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冷热疗法-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原理:利用酒精易挥发及具有刺激(cìjī)血管扩
张的作用以降低体温
冷热疗法-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四 冷 fǎ)
❖ 目的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2 减轻疼痛 3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4 保暖(bǎo nuǎn)与舒适
冷热疗法-
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冷热疗法-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扁桃体术后放在颈前颌下(预防 出血) (yùfáng)
冷热疗法-
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冰袋 使用注意事项 (bīngdài)
1.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及时更换。 2.用冷时间20~30min,防止继发反应(fǎnyìng)的发生, 体温降至39度以下,停止操作。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2 减轻 疼痛 (jiǎnqīng)
温热激刺
痛觉(tòngjié)神经兴奋性↓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炎性水肿
→解除局部神经末稍压力
加速组织胺等致痛物质运出
热疗 →
肌肉
(jīròu)
肌腱 韧带
→ 松弛 → 缓解疼痛
临床用于 →
肢体局部感染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章节练习含答案:1501

2016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一、A11、使用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时应将冰袋放在A、颈前额下B、足底部C、背部D、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E、枕后部2、护理血液病伴高热的患者,护理措施不当的是A、温水擦浴B、多饮水C、输液D、监测体温E、乙醇擦浴3、下列不是冷疗法禁忌部位的是A、背部1B、枕后C、心前后D、腹部E、足底4、下列可使用热敷的病人是A、牙痛的病人B、静脉炎的病人C、胃出血的病人D、脑水肿的病人E、踝关节扭伤早期的病人5、冷疗适宜的时间一般为A、1~5分钟B、5~10分钟C、20~30分钟D、30~60分钟E、1~2小时26、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的水温A、<50℃B、60~70℃C、70~80℃D、80~90℃E、<110℃7、应用红外线烤灯治疗压疮,不正确的操作是A、首先评估患者情况B、暴露压疮部位C、灯距为20~30cmD、照射时间为20~30分钟E、注意防止烫伤8、下列疾病患者可以用热疗的是A、皮肤湿疹B、急性炎症C、金属移植部位3D、肌肉痉挛E、感觉异常9、热疗可使血管收缩,但持续用热后会血管收缩,出现血管收缩的用热时间是A、15~25分钟B、30~45分钟C、45~60分钟D、60~90分钟E、90分钟以上10、对伤口局部进行湿热敷时,应特别注意A、防止弄湿床单B、皮肤局部及周边涂抹凡士林C、水温要适度D、严格无菌操作E、及时更换敷料11、温水或乙醇擦浴时,下列禁忌擦浴的部位是A、面部、心前区、腹部、足部4B、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C、面部、胸前区、背部、腋窝、手心D、腘窝、腋窝、肘窝、腹股沟E、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12、组织损伤破裂的患者局部禁用冷疗的理由是A、防止冻伤B、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C、以防引起腹泻D、因冷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E、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13、冷疗法用于炎症早期病人可使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从而A、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B、促进组织中毒素、废物的排出C、促进白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D、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炎症局限E、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抑制炎症进展514、属于冷疗作用机制的是A、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B、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C、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D、促进炎症的消散E、促进血液循环15、全身微循环障碍的患者禁忌使用冷疗的理由是A、冷疗会引起患者出现红斑、荨麻疹B、因冷疗可降低血液循环会影响创面愈合C、冷疗会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导致房颤D、冷疗会引起患者局部血流减少,关节疼痛E、冷疗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16、用冰槽降温时,为保护角膜,双眼应覆盖A、凡士林纱布B、干纱布C、氯霉素眼药水纱布6。
2020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501

2020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一、A11、冷疗适宜的时间一般为A、1~5分钟B、5~10分钟C、20~30分钟D、30~60分钟E、1~2小时2、下列可用热水坐浴的是A、阴道出血的病人B、月经量过多的病人C、急性盆腔炎的病人D、会阴部充血的病人E、妊娠8个月的孕妇3、下列关于热疗促进浅表炎症消散或局限的陈述中,错误的是A、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B、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消散C、降低细胞活力和细胞的代谢D、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E、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有助坏死组织清除4、下列不是冷疗法禁忌部位的是A、背部B、枕后C、心前后D、腹部E、足底5、护理血液病伴高热的患者,护理措施不当的是A、温水擦浴B、多饮水C、输液D、监测体温E、乙醇擦浴6、使用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时应将冰袋放在A、颈前额下B、足底部C、背部D、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E、枕后部7、乙醇擦浴时乙醇浓度为A、20%~23%B、25%~35%C、40%~45%D、45%~50%E、75%8、局部用冷敷1小时可出现A、肌肉、肌腱、韧带组织松弛B、局部组织细胞代谢缓慢C、皮肤软弱、抵抗力降低D、反射性地引起局部血管扩张E、病人体温下降过低9、用冰槽降温时,为保护角膜,双眼应覆盖A、凡士林纱布B、干纱布C、氯霉素眼药水纱布D、红霉素纱布E、石蜡油(液状石蜡)纱布10、全身微循环障碍的患者禁忌使用冷疗的理由是A、冷疗会引起患者出现红斑、荨麻疹B、因冷疗可降低血液循环会影响创面愈合C、冷疗会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导致房颤D、冷疗会引起患者局部血流减少,关节疼痛E、冷疗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11、下列可使用热敷的病人是A、牙痛的病人B、静脉炎的病人C、胃出血的病人D、脑水肿的病人E、踝关节扭伤早期的病人12、冷疗法用于炎症早期病人可使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从而A、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B、促进组织中毒素、废物的排出C、促进白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D、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炎症局限E、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抑制炎症进展13、组织损伤破裂的患者局部禁用冷疗的理由是A、防止冻伤B、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C、以防引起腹泻D、因冷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E、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14、温水或乙醇擦浴时,下列禁忌擦浴的部位是A、面部、心前区、腹部、足部B、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C、面部、胸前区、背部、腋窝、手心D、腘窝、腋窝、肘窝、腹股沟E、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15、对伤口局部进行湿热敷时,应特别注意A、防止弄湿床单B、皮肤局部及周边涂抹凡士林C、水温要适度D、严格无菌操作E、及时更换敷料16、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后会血管收缩,出现血管收缩的用热时间是A、15~25分钟B、30~45分钟C、45~60分钟D、60~90分钟E、90分钟以上17、属于冷疗作用机制的是A、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B、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C、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D、促进炎症的消散E、促进血液循环18、应用红外线烤灯治疗压疮,不正确的操作是A、首先评估患者情况B、暴露压疮部位C、灯距为20~30cmD、照射时间为20~30分钟E、注意防止烫伤19、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的水温A、<50℃B、60~70℃C、70~80℃D、80~90℃E、<110℃20、用冷可使血管收缩,但持续用冷后会血管扩张,出现血管扩张的用冷时间是A、15~25分钟B、30~60分钟C、60~90分钟D、90~120分钟E、120分钟以上21、对急性损伤初期使用冷疗法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B、减轻疼痛C、降低体温D、控制炎症扩散E、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创面愈合22、下列疾病患者可以用热疗的是A、皮肤湿疹B、急性炎症C、金属移植部位D、肌肉痉挛E、感觉异常23、冷湿敷更换一次敷布应间隔和持续的时间分别是A、2~3分钟,5~10分钟B、3~5分钟,15~20分钟C、5~10分钟,20~40分钟D、10~15分钟,40~60分钟E、15~20分钟,60~90分钟24、使用化学制冷袋时除常规观察项目外,还应特别注意观察A、瞳孔的变化B、化学制冷袋有无破损、漏液现象C、患者的心理状态D、体温的变化E、患者尿量25、关于冷热疗法时,机体的各部分生理效应描述有误的是A、需氧量:用热时增加,用冷时减少B、血液粘稠度:用热时增加,用冷时降低C、毛细血管通透性:用热时增加,用冷时减少D、结缔组织伸展性:用热时增强,用冷时减弱E、神经传导速度:用热时增快,用冷时减慢26、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A、生理效应抵消B、治疗效应C、防卫效应D、继发效应E、解痉作用27、高热、中暑的患者使用冷疗法的目的是A、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B、减轻疼痛C、控制炎症扩散D、降低体温E、使患者舒适28、血液循环障碍病人对冷、热的敏感性降低属于影响冷、热疗法中的哪一因素A、方式B、时间C、温度D、部位E、个体差异29、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冰槽进行头部降温B、冰袋头部冷敷C、30%乙醇拭浴D、40℃温水拭浴E、冰囊冷敷大动脉处30、为高热患者使用乙醇擦浴法降温时,正确的方法是A、乙醇的浓度为50%~70%B、乙醇的温度为40℃~45℃C、擦浴顺序为先四肢,再胸背部及腹股沟处D、擦浴后1小时后测体温并划在体温单上E、冰袋置于头部,热水袋置于足部31、为患者烤灯治疗时,表明剂量合适的情况是A、皮肤潮红B、出现红斑C、皮肤过热D、出现水疱E、局部紫红色32、冷、热治疗反复使用时,为防止产生继发效应,中间须间隔A、2小时B、1小时C、45分钟D、30分钟E、20分钟33、高热病人体温达39.8℃,为其物理降温的最佳措施是A、头部置冰袋B、乙醇擦浴C、颈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D、头部冷湿敷E、头部用冰帽34、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会产生继发效应,冷热疗法适宜的时间为A、10~20minB、20~30minC、30~40minD、40~50minE、50~60min35、在炎症早期用冷疗法的目的是A、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B、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C、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和消散D、物理作用使体内的热通过传导发散E、通过传导和蒸发的作用使体温降低36、下列病人使用热水袋时,水温可以为60℃~70℃的是A、昏迷病人B、瘫痪病人C、婴幼儿病人D、老年病人E、腹泻病人二、A21、患者李某,女性,32岁,体温39.5℃,遵医嘱进行乙醇拭浴时,置热水袋于足部,其目的主要是A、防止腹泻B、防止脑水肿C、防止局部冻伤D、避免病人寒战和不适E、防止反射性心律失常2、患者王某,男性,34岁,体温39.8℃,遵医嘱予以乙醇拭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可继续擦拭A、皮肤青紫B、皮肤潮红C、出现寒战D、面色苍白E、呼吸异常3、患者张某,男性,体温39.5℃,使用冰袋降温,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B、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C、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D、若用冷部位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应立即取下冰袋E、冰袋使用后1~2小时应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4、患者李某,女性,24岁,使用局部冷疗法缓解牙痛,其机理是A、减轻深部组织充血B、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C、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D、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E、使肌肉松弛,解除肌肉痉挛5、患者李某,女性,65岁,因下楼时不慎扭伤踝关节,1小时后来急诊科就诊,护士应如何处理A、热敷B、冷敷C、热水足浴D、按摩推拿E、冷、热敷交替6、患者张某,男性,18岁,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护士告知患者此部位忌用热敷,其主要原因是A、易加重局部出血B、易加重局部化脓C、易加重局部肿胀和疼痛D、局部皮肤敏感性差,容易烫伤E、易导致细菌入血,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7、患者林某,男性,30岁,因脑外伤昏迷2天,持续性高热,体温40.5℃,遵医嘱给予冰帽降温以防止脑水肿的机理是A、降低颅内压B、提高脑细胞的活力C、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D、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脑细胞耗氧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对神经末梢的压力8、患者李某,男性,28岁,因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出冷汗来院就诊,在未确诊之前,护士不应采取的措施是A、询问病史B、与医生联系C、测量生命体征D、备好急救物品E、给予热水袋止痛9、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输入含钾药物致静脉炎,采用硫酸镁湿热敷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水温调至60~70℃B、局部皮肤涂石蜡油以防烫伤C、用敷钳拧干敷布,以不滴水为宜D、用手腕掌侧试温后将敷布直接放于患处E、热敷时间为30~60分钟10、吴护士长在病房为住院患者宣教,讲解在炎症后期用热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组织水肿B、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炎症局限C、解除肌肉痉挛D、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E、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循环11、患者王某,男性,35岁,高热入院,为其冷疗降温时,家属询问为何禁忌在腹部使用冷疗,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A、引起腹泻B、造成冻伤C、反射性心率减慢D、体温骤降E、一过性冠脉收缩12、患者刘某,女性,72岁,因脑血管意外致左侧肢体偏瘫,在患侧肢体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能过高的原因是A、皮肤对热敏感B、血管反应敏感C、局部血循环不良D、皮肤感觉迟钝或麻痹E、热刺激可加重原发病13、患者姚某,男性,33岁,痔疮手术后,遵医嘱行热水坐浴,下列操作不妥的是A、水温调至60~70℃B、坐浴盆需无菌C、坐浴前需排空膀胱D、坐浴时间15~20分钟E、坐浴后应更换敷料14、患者林某,入院行扁桃体摘除术,术后医嘱行冰袋冰敷,病房护士应将冰袋放置的部位是A、前额B、头顶部C、颈前颌下D、胸部E、腋窝处15、患者,男性,19岁,参加篮球比赛时不慎将足扭伤,当时感到疼痛,下午肿胀明显。
冷热疗法 ppt课件

温度 干热:50-70℃
湿热:40-60℃
个体 差异
影响 因素
厚薄
部位
血液循环
6
面积
时间 ppt课件
四、冷、热疗法的应用
(一)冷疗法
目的
1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2 减轻疼痛
3 控制炎症扩散
4 降低体温
7
ppt课件
1 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冷疗法使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血管的 通透性从而减轻局部充血;使血液粘 度增加促进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
(二)冰帽的应用
用于中暑患者的 降温。
脑外伤、脑缺 氧患者,以防止 脑水肿,减轻脑 细胞的损害 。
19
ppt课件
冰帽使用注意事项
1.用毛巾包裹患者的头部与颈部,防止冻伤 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维持肛温在33℃左右,但不低于30℃,以防 出现心室纤颤
3.耳内塞不脱脂棉球,防止水流入耳内;双 眼盖凡士林油纱条保护角膜
炎症早期
用热可以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
炎症后期
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
织,使炎症局限
临床应用
多用于某些局部感染与化脓的辅助治疗
23
ppt课件
2 减轻疼痛
温热激刺 →
痛觉神经兴奋性↓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炎性水肿 解除局部神经末稍压力
加速组织胺等致痛物质运出
热疗 →
临床上多用于鼻部出血、扁桃体术后 和软组织损伤早期的止血
8
ppt课件
2 减轻疼痛
冷疗法可抑制细胞活性使神经末稍的 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用冷后血管收 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组织内的张力, 减轻对神经末稍的压迫而减轻疼痛。
临床用于减轻牙痛、烫伤的疼痛和软组 织损伤早期所致的疼痛
冷热疗法PPT课件

知识准备
f. 时间:全程20 min。 g. 擦干皮肤,撤物,穿衣裤,撤热水袋。 h. 测温撤冰袋。 ②酒精擦浴 【原理】 酒精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同时因 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散热作用较强,降温效果好。 【禁忌】 血液病病人、新生儿及乙醇过敏者。 【用物】 25%~35%酒精200~300 mL(温度30 ℃),其他用物及实施步骤同温水擦浴。 2. 热疗法的应用 (1)热水袋
知识点精讲
冷疗的作用、影响因素、禁忌证和冷疗方法
(单选题)用冰槽防治脑水肿的低温疗法的机制是( )
A. 降低颅内压,防止呕吐 B. 降低脑组织代谢
C. 减轻头疼和头昏
D. 增加散热中枢的兴奋性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冷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单选题)乙醇拭浴禁擦胸、腹部是防止( )
A. 发生寒战 B. 体温骤降
知识准备
2. 热疗禁忌证 (1)面部危险三角区化脓感染时 (2)急腹症尚未明确诊断前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 h内) (5)其他 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急性炎症、皮肤疾病、孕妇腹部、感觉障碍、意识不清者。 四、 影响冷、热效应的因素 1. 方法 2. 部位 3. 时间 4. 面积 5. 环境温度 6. 个体差异
真题再现
简答题 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的因素有温度、面积、时间、方式、部位。 【解析】考查对影响冷疗的因素的理解。
人体哪些部位禁用冷疗? 【答案】禁忌部位:
枕后、耳郭、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心前区:用冷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足底:用冷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解析】考查对冷疗的禁忌证的理解,特别是对禁忌部位的内容的掌握。
15.冷热疗法

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1.方式 因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 其传导能力及渗透力比空气强,因此 同样的温度,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 干冷、干热。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 变部位和治疗要求进行选择,同时注 意防止冻伤、烫伤。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2.面积 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 小有关。冷、热应用面积较大,则冷、热 疗法的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但须 注意使用面积越大,病人的耐受性越差, 且会引起全身反应,如大面积热疗法,导 致广泛性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若血 压急剧下降,病人容易发生晕厥;而大面 积冷疗法,导致血管收缩,并且周围皮肤 的血液分流至内脏血管,使病人血压升高。
第十五章
冷热疗法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课程内容
一、概述
二、冷疗法的应用 三、热疗法的应用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概 述
概念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 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 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 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5.冷疗的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 (2)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 慢、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3)腹部:以防腹泻。 (4)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 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6.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5.其他 (1)化学制冷袋 可代替冰袋,维持时间2 小时。一种是一次性的,是将两种化学制剂充分 混合便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观察有无破损、 漏液现象,以防损伤皮肤。另一种可反复使用, 又称超级冷袋。它是内装凝胶或其他冰冻介质的 冷袋,将其放入冰箱内4小时,其内容物由凝胶 状态变为固态,使用时取出,在常温下吸热,又 由固态变为凝胶状态(可逆过程),使用后,冷 袋外壁用消毒液擦拭,臵冰箱内,可再次使用。 (2)冰毯机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简称冰 毯机。分为单纯降温法和亚低温治疗法两种。前 者用于高热病人降温,后者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 人。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冷热治疗可产生相对的生理效应,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冷热疗法的技术。
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冷热疗法是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
使用的目的是通过冷或热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一)生理效应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局部生理反应如下:生理效应热疗效应冷疗效应细胞代谢增加减少需氧量增加减少血管扩张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增加血液流动增快减慢淋巴流动增快减慢结缔组织伸展性增强减慢神经传导增快减慢体温上升下降(二)继发效应机体为了组织免受损伤而产生的防御作用,转换机体对冷或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用,而出现的短暂的相反的作用,称为继发效应。
因此,病人用热或用冷 30 分钟后应停止,给予 1 小时的复原时间后,再按规定反复应用。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1 .方法:应用湿冷、湿热比干冷、干热疗法的效果好。
2 .部位:皮下冷感受器比热感受器多,故浅层皮肤对冷较敏感。
另外,皮肤薄或经常部暴露的部位对冷热有明显的反应。
3 .时间:时间过长所产生的继发效应会抵消治疗作用,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4 .面积:应用冷疗热疗的面积大,机体的反应就较强,反之,则弱。
5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散热效果减低。
6 .个体差异:个体对用冷或用热的耐受性不同,反应也不同。
第二节冷热应用的应用一、冷疗法(一)目的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组织的肿胀与疼痛、减轻局部出血、控制炎症扩。
(二)冷疗的禁忌1.冷疗的禁忌血液循环不良时、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时、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处不用冷。
2.冷疗的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发冻伤;心前区: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腹部:用冷易引发腹痛、腹泻;足底:用冷易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同时也可能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三)冷疗的应用方法冷疗方法分局部法与全身法两种。
《冷热疗法讲》PPT课件

整理ppt
34
冰帽的使用
【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 注意:用冷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发生继 发效应。
维持肛温在33℃左右,不可低于30℃, 以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发生。
整理ppt
35
冷湿敷(冰水)
【目的】降温、止血、消炎、止痛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减少增 减少增 收缩扩 减少增 增加降 减慢增 减慢增 减弱增 减慢增 下降7 上
㈡ 热疗法的作用
生理效生应理效应
1.促进浅表炎症消散细胞细代胞谢代谢
和局限
需氧需量氧量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血管血管
3.缓解疼痛
毛细毛血细管血通管透通性透性 血液血黏液稠黏度稠度
4.保暖
血液血流液动流动
淋巴淋流巴动流动
一、冷疗法 目的
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 后、鼻出血等
2.减轻疼痛 -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
整理ppt
15
一、冷疗法
3.控制炎症扩散 -用于:炎症早期 4.降低体温(降温) - -用于:高热、中暑
整理ppt
16
整理ppt
38
冻伤的处理
❖ (1)一旦发生局部冻伤,即应停止冷敷,轻者给 予局部保暖复温,重者遵医嘱对症处理。
❖ 1)Ⅰ度冻伤保持创面干燥、保暖,数日可愈; ❖ 2)Ⅱ度冻伤可用冻伤药膏外敷后暴露,注意保暖,
严密观察局部创面的皮温、血运、色泽等变化。 ❖ 3)Ⅲ、Ⅳ度除局部创面处理外,还需全身给予抗
以促进散热 (6)取下热水袋,协助更换干净病员服。整理 床单元。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 39℃,取下冰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一、A11、下列可使用热敷的病人是A、牙痛的病人B、静脉炎的病人C、胃出血的病人D、脑水肿的病人E、踝关节扭伤早期的病人2、下列可用热水坐浴的是A、阴道出血的病人B、月经量过多的病人C、急性盆腔炎的病人D、会阴部充血的病人E、妊娠8个月的孕妇3、下列关于热疗促进浅表炎症消散或局限的陈述中,错误的是A、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B、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消散C、降低细胞活力和细胞的代谢D、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E、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有助坏死组织清除4、在浅表性炎症后期用热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组织水肿B、溶解坏死组织C、解除肌肉痉挛D、降低神经兴奋性E、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循环5、使用冰袋降温的主要散热方式是A、挥发B、蒸发C、散发D、传导E、对流6、冷疗适宜的时间一般为A、1~5分钟B、5~10分钟C、10~30分钟D、30~60分钟E、1~2小时7、局部持续长时间用冷可造成A、病人体温下降过低B、局部细胞代谢发生障碍C、使皮肤软弱,抵抗力减低D、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E、因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使局部血管扩张二、A21、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输入含钾药物致静脉炎,采用硫酸镁湿热敷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水温调至60~70℃B、局部皮肤涂石蜡油以防烫伤C、用敷钳拧干敷布,以不滴水为宜D、用手腕掌侧试温后将敷布直接放于患处E、热敷时间为30~60分钟2、患者李某,男性,28岁,因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出冷汗来院就诊,在未确诊之前,护士不应采取的措施是A、询问病史B、与医生联系C、测量生命体征D、备好急救物品E、给予热水袋止痛3、患者刘某,女性,72岁,因脑血管意外致左侧肢体偏瘫,在患侧肢体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能过高的原因是A、皮肤对热敏感B、血管反应敏感C、局部血循环不良D、皮肤感觉迟钝或麻痹E、热刺激可加重原发病4、患者张某,男性,18岁,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护士告知患者此部位忌用热敷,其主要原因是A、易加重局部出血B、易加重局部化脓C、易加重局部肿胀和疼痛D、局部皮肤敏感性差,容易烫伤E、易导致细菌入血。
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5、患者王某,男性,40岁,痔疮手术后,遵医嘱行热水坐浴,下列操作不妥的是A、水温调至60~70℃B、坐浴盆需无菌C、坐浴前需排空膀胱D、坐浴时间15~20分钟E、坐浴后应更换敷料6、患者李某,女性,65岁,因下楼时不慎扭伤踝关节,1小时后来急诊科就诊,护士应如何处理A、热敷B、冷敷C、热水足浴D、按摩推拿E、冷、热敷交替7、患者王某,男性,32岁,左小腿因故划伤,护士嘱其禁忌在此部位使用冷疗的主要原因是用冷后会出现A、皮疹B、关节疼痛C、肌肉痉挛D、局部肿胀疼痛E、局部血流减少,组织营养不良8、患者李某,女性,24岁,使用局部冷疗法缓解牙痛,其机理是A、减轻深部组织充血B、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C、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D、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E、使肌肉松弛,解除肌肉痉挛9、患者张某,男性,体温39.5℃,使用冰袋降温,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B、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C、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D、若用冷部位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应立即取下冰袋E、冰袋使用后1~2小时应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10、患者王某,男性,34岁,体温39.8℃,遵医嘱予以乙醇拭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可继续擦拭A、皮肤青紫B、皮肤潮红C、出现寒战D、面色苍白E、呼吸异常11、患者林某,男性,30岁,因脑外伤昏迷2天,持续性高热,体温40.5℃,遵医嘱给予冰帽降温以防止脑水肿的机理是A、降低颅内压B、提高脑细胞的活力C、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D、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脑细胞耗氧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对神经末梢的压力12、患者李某,女性,32岁,体温39.5℃,遵医嘱进行乙醇拭浴时,置热水袋于足部,其目的主要是A、防止腹泻B、防止脑水肿C、防止局部冻伤D、避免病人寒战和不适E、防止反射性心律失常三、A3/A41、患者,女性,32岁,经阴道分娩后第二天,会阴侧切伤口红肿,遵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1> 、红外线灯距伤口的距离应为A、5~10cmB、10~20cmC、20~30cmD、30~50cmE、50~70cm<2> 、每次照射的适宜时间应为A、3~5分钟B、5~10分钟C、10~20分钟D、20~30分钟E、30~60分钟<3> 、使用红外线灯照射的作用不包括A、消炎、镇痛B、利于上皮再生C、减轻局部充血D、促进创面干燥结痂E、促进肉芽组织生长2、患者,男性,30岁,高热,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拭浴降温。
<1> 、应在拭浴后多长时间测量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1小时E、2小时<2> 、体温降至何种程度应取下头部冰袋A、37.5℃以下B、38℃以下C、38.5℃以下D、39℃以下E、39.5℃以下<3> 、乙醇拭浴降温的主要机理是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蒸发散热D、对流散热E、渗透散热<4> 、常用的乙醇浓度为A、10%~20%B、25%~35%C、40%~50%D、60%~70%E、70%~80%<5> 、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头部置冰袋,足部置热水袋B、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C、腋窝、腹股沟适当延长擦拭时间D、胸前区、腹部和足底适当延长擦拭时间E、病人发生寒战、面色苍白时应立即停止四、B1、A.30~40℃B.40~45℃C.50℃D.50~60℃E.60~70℃<1> 、湿热敷时的水温一般为A、B、C、D、E、<2> 、热水坐浴的水温一般为A、B、C、D、E、<3> 、一般病人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应是A、B、C、D、E、<4> 、小儿、昏迷、麻醉未清醒者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应是A、B、C、D、E、2、A.冰袋B.冰槽C.热水袋D.热水坐浴E.红外线照射<1> 、高热病人可选用B、C、D、E、<2> 、褥疮创面可选用A、B、C、D、E、<3> 、会阴及肛门充血病人可选用A、B、C、D、E、<4> 、脑外伤并脑水肿病人可选用A、B、C、D、E、3、A.冻伤B.腹泻C.体温骤降D.反射性心率减慢E.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1> 、足底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A、B、C、D、E、<2> 、腹部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A、B、C、D、E、<3> 、心前区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A、C、D、E、<4> 、枕后、耳廓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9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热水坐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会阴部充血症状。
盆腔炎坐浴是没有效果的。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90】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目的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疗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进组织中毒素、废物的排出;血量增多,白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和新陈代谢增加,营养状态改善使机体局部或全身的抵抗力和修复力增强。
因而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炎症后期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炎症局限。
2.减轻疼痛热疗可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又可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排出和炎性渗出物吸收,解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因而减轻疼痛。
同时热疗可使肌肉松弛,增强结缔组织伸展性,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肌肉痉挛、僵硬,关节强直所致疼痛。
3.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热疗使皮肤血管扩张,使平时大量呈闭锁状态的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多。
由于全身循环血量的重新分布,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4.保暖与舒适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将热带至全身,使体温升高,并使病人感到舒适。
适用于年老体弱、早产儿、危重、末梢循环不良病人。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9】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8】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7】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6】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5】二、A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4】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3】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1】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水温应该在40~45℃【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80】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79】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78】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77】9、【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48276】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冷热疗法”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