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中草药种植实习报告

中草药种植实习报告

中草药种植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中草药种植实习,我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中草药种植技术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了解中草药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以及与栽培环境的关系,为今后从事中草药种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3月1日 - 2023年6月30日三、实习内容1. 中草药种植基地参观: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学校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了解了中草药的种植环境、土壤要求、水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种植技术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中草药的种植方法、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同时,我还了解到中草药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措施,如除草、修剪、疏枝等。

3. 药用植物识别:实习期间,导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常见中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

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中草药,并了解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

4. 实践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一次中草药种植实践活动。

我和同学们一起挖坑、播种、浇水,分工合作,体验了种植中草药的乐趣,并收获了劳动的快乐。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中草药种植实习,我对中草药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处理土壤、施用肥料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草药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重要性,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中草药的生长和药用价值。

此外,通过实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草药的药用价值。

每一种中草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用特性,有的可以清热解毒,有的可以滋阴补阳。

这些中草药在中医药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医疗保障。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与同学们一起种植中草药,分工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总之,本次中草药种植实习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草药种植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栽培学作为中医药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其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我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药用植物栽培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掌握栽培技术、了解药用植物产业现状,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识、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药用植物产业现状。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习期间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实习过程(1)药用植物识别与选种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识别,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及药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进行选种。

(2)药用植物栽培与管理在实习的第二、三周,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的生长周期、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等,并学会了如何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管理。

(3)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实习的第四周,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采收、干燥和加工技术。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及加工工艺。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保证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不受损失。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药用植物栽培实习,我对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产业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药用植物识别、选种、栽培、管理、采收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还培养了我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是学习药用植物栽培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药用植物栽培学知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中草药种植的实习报告

关于中草药种植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关于中草药种植的实践体验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中草药种植实习,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中草药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药用价值,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对中草药的认识。

二、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X中草药种植基地四、实习内容1. 中草药种植的基本知识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基地组织的中草药种植培训课程,学习了中草药的分类、生长习性、种植技术等基本知识。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中草药的种植流程,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2. 实地操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中草药的种植、管理和采收等环节。

我和同事们一起挖坑、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亲身体验了中草药种植的艰辛。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中草药的生长状况,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正确采收和加工中草药。

3. 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研究工作。

我和老师们一起探讨了中草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加深了我对中草药价值的认识。

此外,我还参与了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实验,了解了中草药研究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手段。

五、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中草药种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选地、整地、播种到管理、采收等环节,我都亲自参与了,体验了种植中草药的艰辛和乐趣。

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中草药的生长状况,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正确采收和加工中草药。

此外,我还了解了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研究方法,对中草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六、实习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中草药种植的基本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

同时,我也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中草药种植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我对中草药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3年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习报告

2023年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习报告

2023年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习报告在本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的实习中,我深入了解了中草药的栽培技术、生长过程及鉴别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我对中草药栽培和鉴别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中草药栽培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按照不同中草药的不同特性和生长条件,利用土地、水、肥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人工控制和调节来培育中草药原料。

在实习中,我得到了亲身体验,了解了常见中草药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栽培简单易行。

生长条件:金银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种植技术:金银花可以从枝条插穗或扦插苗进行繁殖,一般在四月至六月之间进行,约45-60天后,可以移栽。

日常管理:定期浇水、施肥和松土。

2. 当归当归是一种受欢迎的补血补气中药材。

生长条件:当归生长温度15-25℃,在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湿度的气候下生长较为快速。

种植技术:当归的繁殖方法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能够高效的繁殖大量的植株。

日常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修剪。

二、中草药鉴定方法中草药的鉴定方法是指通过对不同中草药的形态、性状、香味、气味、舌苔、口感等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认它们的真伪、品质和种类。

在实习中,我学习了常见的中草药鉴别方法。

1. 视觉法通过观察中草药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比如,黄芪一般色泽黄褐,表皮粗糙,如果发现表皮有削除痕迹,则可能被替换为低劣的黄芪。

2. 嗅觉法中草药的气味也是鉴别其真伪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人参应具有淡淡的香气,鸡肝菌具有强烈的松露味。

3. 涂抹法将中草药粉末涂抹在白纸上,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鉴别出许多中草药。

如胡椒粉是黑色的,五香粉是棕红色的,并且含有许多颗粒和种子。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中草药栽培和鉴别的知识,这不仅有益于我个人的成长,还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相关技能。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_1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_1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明确树体结构及各部分名称;熟识主要园林林树种的枝芽特性和特点;熟识不同年龄时期的分枝方式,树形演化规律;了解认为影响树木分枝方式为整形修剪打下基础;初步学会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程序和技术要点,弄清果树修剪与园林修剪的不同。

二、材料用具各种园林树木和笔记本、修剪锯、剪子、高梯三、实习内容(一)观看部分蜡梅:花瓣为蜡质,因此写作“蜡”梅更为合适。

蜡梅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怕涝怕风,耐修剪。

,蜡梅根茎膨大,形成蜡盘,有很强的分生力量,有许多萌蘖。

而且去年的萌蘖今年就可以开花。

花芽在一年生枝的中下部。

修剪时以灌木状的修剪为主,以疏老枝为主,一年疏掉三分之一。

蜡梅可做盆栽和切花,是春节花市的重要材料。

蜡梅花香、花期长且花谢不落,延长了欣赏期。

在园林中参加梅花一起使用,延长花期,互补颜色。

在南方的园林中,也常与南天竺一起使用。

蜡梅花还可以提取精油,香气也有保健作用。

木香:为半常绿藤本,春季开花,花有香气。

可用作垂直绿化,但本身不具备攀援力量,需要由铁丝等牵引。

假如栽植的空间比较小,可以采纳一条主蔓的修剪方法。

木香怕涝,耐寒性不强,因此,北京要栽植在小气候良好的地区才能露地过冬。

垂直绿化最好在西墙布置,可调整室内温度,降低调整室内温度而消耗的能源,节能环保。

玉兰:玉兰喜光,要保证正午有光线,西侧遮阴有利于花芽分化,延长花期,且干皮薄,西晒会灼伤。

木兰科的植物都怕涝,玉兰喜肥,但一次不要施肥过多。

花芽位于枝顶端,是纯花芽,因此,玉兰的修剪不用短接,只有对骨干延长枝枝头修剪时才用。

玉兰伤口愈合慢,因此一次修剪不要过重。

可以修剪成松散分层形。

主枝要小于主干直径的三分之一,且要形成枝领,侧枝也如此,以保证安全。

破坏枝领可能会形成树洞,会影响树体结构,不坚固。

理论上不保留树洞,如有特别状况需要保留,要定时修剪以保证树体的安全稳固。

枝丫成“U”字形比较安全,成“V”字形成内涵皮不坚固要修剪。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大学开设了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今年夏季学期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时间。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这里有各种药用植物,可供我们实习观察和学习。

二、实习经验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当地主要采集的几种药用植物。

我们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大片大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向我们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特点、栽培习性以及采收方法和时间。

我们也抬头仰望,并仔细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与姿态。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意识到药用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它们蕴含的精华和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的可观。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观察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

可以看到,同一种植物的制作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制作流程非常繁琐。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下降。

我也发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制作手法,但在现代生产中,也要逐渐引进先进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纯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也感悟到了药用植物的文化内含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种科学的保健和治疗方式,被尊为传统医药珍品。

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走药用植物这条路,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推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总结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大自然的馈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收获和利用。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

四、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
(一)、病虫害防治 2. 轮纹病:为害茎、叶、果荚。病斑近圆 形,轮纹不明显,后期密生黑色小点,防治 方法同灰斑病。 3. 蚜虫:苗期为害严重。可用40%乐果乳 剂 2000借液喷雾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
(二)、采收与加工 决明子到秋分(9月下旬)时逐渐成熟, 待荚果变成黄褐色时开始收获,将全株割 下晒干,打出种子,去净杂质,即成药材 。决明子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注意 防潮和防止鼠害。
一、基本概述
【形态特征】
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株高0.5-2m茎直立, 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托叶早 脱;小叶片2-4对,倒卵形,先端圆形,全缘。 花成对腋生;萼片5,分离;花瓣5,鲜黄色; 雄蕊10,3枚不育;子房细长,上方弯曲,有细 毛。荚果微弯曲、坚硬,内有种子30-35粒; 种子棱柱形,浅棕色,有光泽,两侧各有一条 斜向浅棕色线形凹纹。花期6-8月,果期9-10 月。
(四)灌溉: 决明子比较耐旱,土壤保持一般湿度均 可正常生长,花期天旱时,适当浇水,但在 定苗期间为其蹲苗应少浇水,至果实趋于成 熟时,可停止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四、病虫害防 治与采收加工
汇报人:
20090457039
四、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
(一)、病虫害防治 1. 灰斑病:5-7月多发,其病源是真菌中 的一种半知菌,为害叶片。开始时,叶片中 央出现稍淡的竭色病斑,继而在病斑上产生 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处理病 残株;发病初期用40%灭菌丹400-500倍液 喷雾。(或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500倍的65% 代森锌液或800~1000倍的50%退菌特液除 治。)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决明子
组员:

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报告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报告一、引言药用植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利用的宝贵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和药效,本实验选取了常见的中药材——黄芪进行栽培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黄芪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

2. 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3. 研究黄芪的药效。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黄芪种子、培养土、水、肥料等。

2. 实验方法:a. 种子处理:将黄芪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提高发芽率。

b. 培养土准备: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c. 播种:在培养土中均匀撒播黄芪种子。

d. 环境条件调控:设置不同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

e. 生长观察:定期观察黄芪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高度、叶片数等指标。

f. 药效测试:采用动物模型进行黄芪的药效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芪的生长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黄芪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叶片繁茂,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2. 环境条件对黄芪生长的影响: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条件下,黄芪生长最为良好。

光照不足会导致黄芪植株长势不佳,叶片变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黄芪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3. 黄芪的药效:通过对黄芪提取物的实验发现,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等药效,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血不足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药用植物黄芪的栽培技术和药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黄芪,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黄芪的栽培和药效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了药用植物的重要性和潜力。

药用植物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药源,还可以在园艺美化、环境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有助于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 王五, 赵六.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J]. 中草药,2015(2): 56-60.以上为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报告的内容,通过实验我们对黄芪的生长特点、栽培技术和药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栽培学 实习报告
栽培作物:薏苡 报告地点:林学楼
组员:张明珠、张镇、罗祝泉、 赵祖东、王平
一、概述 二、植物形态 三、生长习性 四、栽植过程 五、结果分析 六、药用价值 七、心得体会
薏苡
来源: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var. mayuen (Roman.)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4. 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 少肿瘤发病几率;
5. 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 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 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且 它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 的治疗作用;
6. 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 气病十分有益。
【药用价值】
一、抗肿瘤作用
【别名】米仁、六谷子、薏苡仁、 薏米、药玉米
【产地】主产于辽宁、河北、江苏、 福建等省,其他省也有栽培。
【药性】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2)脾虚泄泻 (3)湿痹拘挛 (4)肺痈,肠痈
【植物形态】
一、根
一年生粗壮草本,根为须根系,黄白色,海 绵质,直径约3毫米。 二、茎
茎直立粗壮,圆形,高1-2米,具10多节, 节间中空多分枝,基部节上生根。
三、叶
叶鞘短于其节间,无毛;叶舌干膜质,长约1 毫米;叶片扁平宽大,开展,长10-40厘米, 宽1.5-3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中脉粗厚, 在下面隆起,边缘粗糙,通常无毛。
四、花
总状花序腋生成束,小穗单性。花序上部为 雄花穗,每节上有2~3个小穗,上有2朵雄小花 ,雄花有雄蕊3枚。花序下部为雌花穗,包藏在 骨质总苞中,常2~3个小穗生于一节,雌花穗 有3朵小花,其中一朵发育,子房有2个红色柱 头,伸出包鞘之外,基部有退化雄蕊3枚。
【栽植过程】
一、选地整地
选取向阳,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整地前 施有机肥,然后深耕细耙,整平并开沟为播种 做准备。
二、种子处理
为促进种子萌发和防止黑穗病,播前应进 行种子处理,方法是:用60℃温水浸种1小时, 捞去浮于水面的空粒、腐粒、死粒、杂质等。 (待用)
三、播种
(1)大田直播(点播):
将种子一粒一粒的种以事先开好的沟里,株 行距前后各10cm,防止出面后根系的相会缠绕。 (2)育苗移栽:
按穴播法的株行距每穴栽苗2~3株,栽后浇稀 粪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幼苗具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每
穴留壮苗1株。 (2)中耕除草
第一次在苗高5~10厘米时浅锄;第二次在 苗高15厘米时进行;第三次在苗高20~25厘 米时,结合施复合肥进行。
(3)追肥 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施有机肥。
叶片长度cm
图二 薏苡生长情况
植株高度cm
结果分析
由表一和图二可知:幼苗基本呈上升趋 势在生长,但是生长不还不足,如除草不积极,致使杂草和幼 苗抢养分,追肥不及时,浇水间隔时间过 长,导致土壤含水率较低,影响了幼苗的 生长等。
【薏米营养分析】
(3)玉米螟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始发,8-9月为害严重,苗期以1-2 龄幼虫钻人心叶中咬食叶肉或叶脉。抽穗期以2-3龄幼虫钴人 茎内为害。防治方法:播种前,清洁田园;薏苡地周围种植 蕉藕诱杀;心叶期用50%西维因粉0 5千克加细土15千克,配 成毒土或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心叶,也可用Bt乳剂300倍 踱灌心叶。
薏苡被誉为“世界禾本科之王”
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 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 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 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 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 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 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 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 ,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 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株高 5cm 10.5 9.5 11.2 11.8 8.6 10.7 10.5 10.6 9.8 10.2 15cm 11.3 10.6 11.9 12.2 9.5 11.4 11.0 11.3 10.8 10.8 18cm 13.0 12.8 13.5 13.9 11.0 13.5 13.0 12.8 12.6 12.0 21cm 15.0 14.0 14.7 14.8 13.0 15.2 14.6 13.8 13.5 13.0
(4)粘虫 又名夜盗虫,幼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幼虫期用 50%敌敌畏800倍液喷施;也可用糖醋毒液(糖:醋:白酒:水= 3:4:1:27)诱杀成虫;化蛹期,挖土灭蛹。
【栽培结果】
于3月27号播种,4月12号开始出苗。
表一 薏苡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单位:cm)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果实与种子
颖果成熟时,外面的总苞坚硬,呈椭圆形。 种皮红色或淡黄色,种仁卵形,长约6毫米,直 径为4~5毫米,背部为椭圆形,腹部中央有沟 ,内部胚和胚乳为白色、糯性,有粘牙之感。
薏苡花 薏苡仁
【生长习性】
薏苡喜温和潮湿气候,忌高温闷热,不耐 寒,忌干旱,尤以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要 求土壤湿润。气温15℃时开始出苗,高于 25℃、相对湿度80%~90%以上时,幼苗生长 迅速。种子容易萌发,发芽最适温度为25~ 30℃,发芽率为85%左右。种子寿命为2~3 年。
1.1.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 ,能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细胞的增殖,显著 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1.2.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也 能抑制ECA的生长,但这一部分的毒性也相应 较高。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还对子宫颈癌 14(U14)及腹水型肝癌(HCA)实体瘤有明显抑制 作用。
(4)浇水 每隔2天浇水一次,雨天除外。
五、病虫害防治 病害: (1)黑穗病 又名黑粉病,为害严重,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严格进行种子处理;轮作;发现病 株,立即拔除烧毁。
(2)叶枯病 雨季多发,为害叶部。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1:100倍液波尔多液,
或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虫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