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
苏德战争中的战役都有哪些

苏德战争中的战役都有哪些苏德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知道苏德战争中的战役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苏德战争中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苏德战争中的战役1939年,德国对波兰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与德国瓜分波兰的苏联没有想到因此为自己埋下了一颗炸弹,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击苏联。
作为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场,苏德战争有哪些战役?由于持续激烈的战况和多方位战线的分布,很难一一细数苏德战争有哪些战役,只能说苏联战争有哪些战役是重要的。
在德军处于主动进攻的战略时期,主要有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
苏军由于没有做好防守的充分准备,基辅会战中很快被德军猛烈的攻势迅速割裂成几个孤立集团,混乱不堪,被围歼部队人数达65万,而进入基辅市区的德军还对当地犹太人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第一次的明斯克战役是德军在发动苏德战争后为了快速推进战争行程而开展的重点合围,德军的获胜使得白俄罗斯全境几乎沦陷,苏联西南地区的防线被突破,大批有生力量被歼灭。
直至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节节败退的颓势才有了转机,这场战役中苏军利用地理优势成功歼灭了轴心国部队。
雄心不灭的德军在库尔斯克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好在苏军做好了严密的防备,希特勒重夺战略主动权的愿望落空。
苏军抓紧时机发动了十次斯大林突击,把德军一步步逼退至柏林,直至苏维埃的红旗高耸在柏林国会大厦。
以上除外,著名的战役还有列宁格勒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
苏军在这两场战役不仅成功抵御外敌,还拖住了德军的兵力,阻挡了德军的推进。
苏德战争的简介二战苏德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最残烈、最宏大、最惊心动魄的苏联和德国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中,苏联人民以其顽强的民族精神,利用其独特的天气因素,战争了不可一世的德国,开始了法西斯战争的没落之路。
二战苏德战争开始1941年6月22日,在了欧州的侵略战争中,德国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狂热冲昏了元首的头脑,他言而无信地撕毁了与苏联之间的和平协定,指挥德军带着它的跟随者按照计划去突然进攻苏联,大量的部队带有数量惊人的武器闪电般袭击了苏联,人类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战开始了。
战争东线苏德对峙

战争东线苏德对峙战争永远是人类社会不愿提及却又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
其中,二战期间的苏德对峙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交战双方、战争动因以及对峙期间的重要事件等方面全面呈现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壮阔画卷。
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崛起和苏联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两个强大势力。
然而,纳粹德国对于东方领土的野心以及苏联对德国的忌惮一直悬而未决。
1939年的德国入侵波兰拉开了二战序幕,标志着苏德对峙的开始。
二、交战双方苏德对峙的主要交战双方分别是纳粹德国和苏联。
纳粹德国由希特勒领导,拥有强大的陆军、空军和装甲部队,以及先进的军事技术。
而苏联由斯大林领导,拥有人数庞大的军队和广阔的领土,但缺乏现代化武器和军事技术。
三、战争动因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纳粹德国对东方领土的扩张野心。
希特勒希望通过对苏联的入侵来实现“生存空间”的梦想,并建立一个纯粹的“雅利安人”国家。
而苏联则对德国的威胁感到日益增加,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土和利益。
四、对峙期间的重要事件1. 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入侵,命名为巴巴罗萨行动。
德军以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迅速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
但是,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和苏联冬季的严寒,德军最终陷入了战略的困境。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成为苏德对峙的重要战役之一。
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以控制伏尔加河,但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
在激烈的街头战中,苏联最终成功保卫了斯大林格勒,并扭转了战局。
3. 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期间最为具有转折性的战役之一。
德军希望通过攻占库尔斯克,进一步向莫斯科推进。
然而,苏联提前得知了德军的计划,并做好了全面且严密的防守准备。
在一系列的激烈战斗中,苏军成功挫败了德军,并使其受到重大打击。
五、对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评价战争东线苏德对峙是二战期间具有重要意义的冲突之一,对整个战争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东线战场苏德所有主要战役介绍分析(全手动码字)_图文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双方参战兵力:苏联 850,000人、德国 500,000人战损:德国十万余人伤亡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战损: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四、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役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
东线战场苏德血战

东线战场苏德血战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白热化阶段,苏联东线战场成为了决定战局的关键之地。
德国纳粹帝国向东推进,企图彻底摧毁苏联,但他们在东线遭遇了顽强的苏联军队和坚定的苏联人民。
在东线战场上,苏德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血战,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1. 开战背景1939年,德国纳粹党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从而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接着,德国向西向南展开进攻,迅速占领了许多欧洲国家。
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攻击苏联,开始了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这一战役被称为巴巴罗萨行动。
2. 各方力量德国纳粹帝国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拥有现代化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军队。
苏联则拥有庞大的兵员数量和坚韧不拔的战斗力,他们准备奋勇抵抗德国的入侵。
3. 战役过程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了巴巴罗萨行动,对苏联西线发动了全面进攻。
德军在最初的进攻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
然而,苏联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红军采取了持久战略,利用广大的国土和人力资源来消耗德军的战斗力。
东线战场的战斗异常残酷,双方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削弱对方。
德国纳粹对占领区域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掠夺,屠杀无辜平民,焚烧村庄。
苏联人民则进行了游击战,对德军进行袭击和破坏。
同时,苏联政府进行了全民动员,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战争中。
4. 转折点和胜利1942年,随着苏军的顽强抵抗和战略反攻,东线战场的态势发生了转折。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击溃了德军对该城的围困,并开始向德军发起反击。
此后,苏联军队在整个东线战场上逐渐取得了优势。
1943年,苏联发起了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在这场战役中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这场战役被认为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德军从此开始节节败退。
苏联军队通过一系列战役,逐步将德军赶出苏联领土,并最终解放了莫斯科。
5. 战争的影响东线战场苏德血战的结果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和具有广泛影响的战争之一。
期间发生了许多战役,其中一些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和全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战役,并分析它们的意义所在。
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2年至1943年,是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与德国纳粹军队的一场决定性对峙。
这场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战役经过及结果德军企图通过攻占斯大林格勒打通通往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道路,以夺取石油和战略资源,同时割断苏联红军南北联系。
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并开始展开反攻。
红军遵循斯大林的号令进行了“不一步退让”的战术,将德军拖垮。
2. 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迎头赶上德军攻势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战役不仅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还改变了战争的态势,为苏联红军在东线逐渐转入反攻奠定了基础。
此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激励了苏联国内的民众士气,成为了抗击希特勒法西斯的重要象征。
二、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和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战役经过及结果盟军通过海上和空中的力量协同,突袭诺曼底地区,成功建立战桥头堡,并最终击败了德军。
这次登陆掳获了巨量的德军俘虏,并且向德国境内推进,进一步削弱了德军的战斗能力。
2. 意义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登陆行动之一。
这次登陆改变了战局,标志着盟军实现了在欧洲大陆的真正登陆,并为后续的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这次胜利也扭转了出现在东线的局势,使苏联红军得到了更多支援。
三、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发生于1942年,是太平洋战场上美日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决战。
这场战役对于战争局势和战略平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战役经过及结果中途岛海战是一场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美日双方都派出了大量航母作战舰队。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东线战场上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之一。
在这场持续了200多天的战役中,苏联红军在面对德国纳粹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坚持进行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地守住了斯大林格勒这座战略要地。
一、战争背景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
纳粹德国为了控制这座城市,以便迅速向南苏联发起军事进攻,决定发起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役开始1942年8月23日,德军发动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他们以火力压制和炮击为先导,迅速占领了城市的外围地区。
苏联方面面临巨大的困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坚决的抵抗策略。
三、城市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入了城市战阶段。
街头激烈的战斗使得整个城市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苏联红军士兵利用建筑物的掩护进行游击战,对德军形成了严重的困扰。
四、冬季到来随着冬季的到来,战场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双方士兵不仅要与敌人激烈交战,还要与严寒、饥饿和疾病作斗争。
尽管面临种种艰难与困苦,苏联红军依旧坚定地守住了斯大林格勒。
五、斯大林的命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除了士兵们的英勇抵抗外,还得益于斯大林的明智指挥。
他下达了一系列战略指令,确保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能够取得胜利。
六、苏军反击1943年初,苏军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
他们利用火力优势和战术灵活性,一举击溃了德军的防线,迫使他们撤退。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告终。
七、历史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于二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胜利挫败了德军在东线的进攻势头,为盟军在欧洲战场上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是苏联民族英雄主义的象征,激励了整个苏联人民对抗德国纳粹的斗志。
结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苏联士兵们的顽强抵抗以及苏军的反击取得了胜利。
这场保卫战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重要胜利,更展现了苏联人民的坚韧与勇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将永远被铭记于史册,成为人们学习战争史和英勇精神的重要篇章。
苏德战争

苏联的伤亡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各方的统计数据并不一
样。最近俄罗斯公布的数字是,军队作战亡688.5万(包括伤病而 亡),到达前线途中亡50万,加上被俘后亡的数量,苏联军队共
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总亡2660万,苏联全国的成年男
子有一半非死即残。 德国方面,二战德国总伤亡600万。投降前亡于战争中的德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经典的转
折之战,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 于1945年5月2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 日,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苏德战 争就此结束。
苏德战争中包含着近百个重大的
战役,双方兵力损失达一千余万人,
所以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不然
这节课就要拖到下个学期了,刘老
师肯定也不让,我就挑几个大家熟 悉的战役介战役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准备都 好:共有22个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
和6个空军集团军以及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参加。在兵力
构成上,炮兵团首次超过了步兵团,比例为1.5:1,在威 胁最大的中央方面军第13集团军的正面,每英里防御正面
可以得到148门火炮支援,远远超过了德军为发动进攻而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 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
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
准确统计。 此役,苏军的损失仍要超过德军,不同的是:德军 是被整建制消灭,战斗力不复存在,新的部队不经一段 时间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而苏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 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而且德军人员和物资 难以补充,苏军补充的速度和数量则远超德国。德国的 实力因此而衰弱。
名称:库尔斯克战役 地点:库尔斯克 时间: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
苏军反攻德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军反攻德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最激烈、规模最大的军事战役之一,也是苏联与德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期间,是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成功反击德军入侵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深入探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重要战役阶段以及最终的胜利。
一、背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纳粹德国已经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并威胁到了莫斯科的安全。
在1942年春季,德军计划通过控制位于伏尔加河畔的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来进一步扩大其控制区域。
苏联红军亦意识到了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并决定坚决捍卫这座城市。
二、战役阶段1. 第一阶段 - 德军进攻1942年6月28日,德军开始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他们迅速占领了城市中心,并控制了伏尔加河的大部分河岸。
苏联红军因为惨烈的战斗损失惨重,但他们并没有放弃。
2. 第二阶段 - 苏军坚守由于红军对斯大林格勒忠诚的人民动员和高效的指挥,苏军成功在城市的北部和南部建立起了坚实的防线。
红军士兵奋勇抵抗,街头战斗异常惨烈,使得德军无法迅速取得胜利。
同时,苏联红军还获取到了伏尔加河对岸的加强支援,为最后的反攻做准备。
3. 第三阶段 - 苏军反攻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展开了反攻。
他们趁着德军在城市内部的困局,发起了突破德军防线的进攻。
在红军的坚定决心和伏尔加河的支援下,苏军快速击溃了德军的抵抗,并逐步收复了斯大林格勒的控制权。
三、胜利与意义1943年2月2日,苏联红军最终彻底夺回了斯大林格勒的控制权。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对于苏联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挫败了德军入侵苏联的战略,使得德军开始逐渐失去其在东线的优势。
其次,苏联红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坚定的决心,这为他们后来在东线反攻中奠定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被誉为二战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标志着苏联对德军入侵的回击。
这场战役的壮丽与血腥,悲壮与英勇,将永远被铭记于史册。
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力的战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一、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参战兵力为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西方方面军师团兵力火炮坦克飞机德军56个师另1个旅1555900 15800 2200 1588苏军44个师625000 10306 2900 1825战损:苏军德军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
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
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二、1941.7.7-1941.9.26基辅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85万- - -德国50万- - -战损:苏军德军伤亡70.05万、43个师被消灭伤亡10万以上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
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三、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8个集团军- - -德国60个师- - -战损:苏军德军被俘45万、损失坦克3600辆、火炮4800溃散7个师、重创14个师余门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四、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役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
此外。
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双方参战兵力(参战初期)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8.7万2200 400 300德国27.0万3000 500 600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10.3万15501 1463 1115德国101.1万10250 675 732战损:苏军德军47.8万人死亡或失踪、65.0万受伤及染病、4341辆坦克、15728门火炮及迫击炮、2769架作战飞机、共: 112.9万人伤亡75.0万人死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飞机: 900架(包括274架运输机及165架被当作运输机的轰炸机)、共: 84.1万人伤亡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
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
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
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的胜利。
五、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德军战略目标: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消灭苏联黑海舰队海军基地,控制黑海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27万德国35万(含附属国)苏军德军伤亡24万伤亡5万(含附属国)结果评价:德军胜利,尽管苏联一度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
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
但最后苏联错误地放弃了刻赤半岛,导致塞瓦斯托波尔在丧失后勤后最终陷落。
六、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卫战德军战略目标: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所谓的台风行动旨在10天内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为苏联首都在政治与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25万7600 990 677德国180万14000 1700 1390战损:苏军德军伤亡70万伤亡60万、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000万辆结果评价:德军完败,由于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战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成功拖延了德军脚步,不仅让苏军有更多的时间对莫斯科动员与准备防御,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
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
整场战役从开始到12月5日为苏联防御阶段,从12月5日开始苏联开始反攻。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
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七、1942.1.8~1943.3.22 勒热夫战役(火星)苏军战略目标:消灭勒热夫突击部的德国第9集团军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90万24000 3300 1100德国- - - -苏军德军伤亡4万伤亡76万、损失坦克1847辆、大炮1100门结果评价:苏联战败,德军获胜。
莫德尔靠此役得封防御大师成就。
勒热夫战役被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所掩盖,但其对于整个东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整个勒热夫突出部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间接导致了第六集团军的覆灭。
同时,这场战役苏军虽消耗了大量兵力,但对德军技术人员与精锐士兵的打击,对德军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下划线百度百科说的,其实个人完全不这么看)勒热夫(火星行动)很明显就是朱可夫的一次惨败,用现代的话叫人生几大错觉之一:我能反杀。
要不是同一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朱可夫要被搞死的。
八、1942.5.12~5.29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关于哈尔科夫系列战役说一句,这里其实严格说来总共有四次战役,这里应为第二次,但第一次苏联基本直接投降了所以忽略从本次起算第一次苏军战略目标: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解放哈尔科夫,为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展进攻创造条件双方参战兵力: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33.4万- - -德国33万- - -苏军德军伤亡2万伤亡7.5万、被俘23.9万、坦克1249辆、火炮和迫击炮2026门结果评价:德军完胜,似乎在莫斯科战役后苏联总是产生我能反杀的错觉,于是乎,送上了哈尔科夫这个人头大礼包。
哈尔科夫交战的结果,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遭到很大损失,丧失了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战役登陆场,因而不可能进行原定在夏季进行的进攻战役。
这一切,使西南方向总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九、1942.6.28~1943.2.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战略目标: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
所以德军战略目标很明显,即为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交通枢纽和工业供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以最终歼灭苏联红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可以看出,这是苏德之间赌上国运的一战双方参战兵力: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10万15 501 1 463 1115德国100万10 290 675 1216苏军德军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47.4万人死亡,65.万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万人结果评价:德军完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
双方伤亡超过200万人。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十、1943.2.2-3.15马不停蹄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本次战役基本分为两个阶段2.2~3.3为苏联进攻阶段 2.20~3.15为德军反攻阶段基本上2.20是分界线进攻阶段苏联的战略目标: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解放哈尔科夫工业区。
反攻阶段德军的战略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元首的安危重新夺回哈尔科夫的控制权结果评价:德军获胜。
哈尔科夫不仅是曼帅扬名之战,也是德军在东线覆灭前最后的辉煌。
尽管代价沉重,但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毕竟还是帮助曼斯坦因稳定了南方集团军群德军的阵地,暂时避免了东部战线的崩溃。
但从整个苏德战争的进程来看,并不能扭转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出现的德军溃败局面。
其中较为有趣的是,在2月16日德军放弃哈尔科夫之后,希特勒大为愤怒。
2月17日,他坐着飞机突然飞临曼施坦因司令部。
此时,苏联坦克距离该城只有60公里。
但希特勒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援军,包括最新研发的虎式重型坦克。
哈尔科夫战役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形成,可以说,正因为哈尔科夫反击战,造就了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前的格局。
十一、1943.7.5~8.27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德军战略目标:欲从由南北两端自中央夹击,合围歼灭中央突出部的苏联红军,重夺战略主动权人数火炮坦克飞机苏联1910361 25013 5128 2792德国780900 9’9662928 2110战损(因各方统计数据差距较大,下表采用的是西方史学家的数据)苏军德军86.3万人亡伤俘、67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2200架飞机毁伤36.0万人亡伤俘、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1030架飞机毁伤结果评价:德军战败。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三道防御线的充分准备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兵器,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被迫中止。
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此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
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