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与私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PPT课件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PPT课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
1
2
3
必须男女 双方完全 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 不得早于22周 岁,女不得早于 20周岁)
必须符

一夫一妻

57
结婚的禁止条件
1
2
禁止直系血亲 和三代以内旁 系血亲结婚
禁止患有医 学上认为不 应当结婚的 疾病的人结 婚
58
结婚的法定程序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 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 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符合规定条件的, 予以登记,发给结婚 证。取得结婚证,即 确立夫妻关系。
主义等 狭义:就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 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 的公共生活准则。
如注重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财物、 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等“公德”是指在公共场所遵守的道德。
公德心:是指恪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道德的行为规
范或心理。
8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1)基础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
61
离婚
,都必须遵守,否则就
10
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二)社会公德的特征
(3)稳定性
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 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 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 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这种最 一般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里都 存在着,因而,调整这种关系的社会公德在历 史上比起其他各种道德分支来,具有更多地稳 定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
三、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公德 (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 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 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

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演示文稿

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演示文稿
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 私德演示文稿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社会公德 &二、职业道德 &三、家庭美德 &四、个人品德
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 道德品质的人。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LOREM IPSUM DOLOR LOR
&其实我们每个人干的活,归根结底都是准备 为自己建造一间房子,如果我们不肯努力、不 敬业,最后只能住进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粗糙房 子里。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工作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有些人负责比较 重要且引人瞩目的工作,另外也有一些人负责被 人忽视的琐事,或许就容易感到沮丧。 &把自己的定位做好:1、基层员工,以“务实” 为主,遵守规定照章行事。2、中高干部,以“应 变”为主,合理应变以求制宜。3、企业总裁,以 “前瞻”为主,随时抓住市场变化。
书信 包裹 长途电话 漫长的旅途生活
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Email QQ 视频 飞机 动车 地铁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 性生活,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 ◎媒体的及时报道,公共生活内容没有秘密可言。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 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Eg:地球村,网络游戏,食堂打饭占座等。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社会的发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因 此增加了更多的公共场所和设施,更加丰富公共生活内容。 ◎Eg:网络购物,健身娱乐,名胜游览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PPT课件第五课-公私之间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PPT课件第五课-公私之间

我认识到公私之间的界限和互动关系 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注公私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积极参 与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
对未来的展望与行动计划
01
02
03
04
我将进一步关注公私之间的发 展趋势,了解新的法律和伦理 规范,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我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维 护社会公正和个人权益贡献自
保护公共资源
合理利用公共资源,不浪 费、不滥用,为公共利益 着想,保护公共资源不受 损害。
维护个人权利
尊重个人隐私
在公共场合和私人生活中, 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不 侵犯他人的个人信息和空 间。
保障个人自由
尊重个人自由,不干涉他 人的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 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倡导个人发展
鼓励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 和才能,为个人发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公与私的关系
相互依存
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公共事务需 要私人部门的参与和合作,而私人部门也需要公共部门的支 持和保障。
相互制约
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公共部门 对私人部门的监管和限制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 而私人部门对公共部门的参与和影响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和推动经济发展。
公私之间
目录
• 引言 • 公与私的概念 • 公私之间的冲突与解决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公私观念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公私之间是指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 面。
在现代社会中,公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者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研究公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 供理论支持。

版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演示课件

版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演示课件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社会的发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因 此增加了更多的公共场所和设施,更加丰富公共生活内容。 ◎Eg:网络购物,健身娱乐,名胜游览
通缉令一:社会 公共生活中的 不文明行为
通缉令二:各类 非法经营、非法 占道行为
通缉令三:汽车维 修市场秩序混乱问
通缉令四:非 法小广告
书信 包裹 长途电话 漫长的旅途生活
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Email QQ 视频 飞机 动车 地铁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 性生活,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 ◎媒体的及时报道,公共生活内容没有秘密可言。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 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Eg:地球村,网络游戏,食堂打饭占座等。
➢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 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 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 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 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 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 军事秘密;
➢ 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 民族团结;
LOREM IPSUM DOLOR LOR
其实我们每个人干的活,归根结底都是准备 为自己建造一间房子,如果我们不肯努力、不 敬业,最后只能住进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粗糙房 子里。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宣传部 陈香娟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 格
一、社会公德 二、职业道德 三、家庭美德 四、个人品德
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 道德品质的人。

思修课件社会公德(共7张PPT)

思修课件社会公德(共7张PPT)
第跌倒,12岁小
第5页,共7页。
当今社会存在的社会道德 缺失的现象
一,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 二,助人为乐: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他愤愤不平,立即跑过去,大声地对大婶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自己跌倒,根本与小女孩无关。 四,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 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标准。 〞小女孩觉得很委屈,眼泪都快掉下来。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根本的要求。 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 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 四,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 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标准。 大婶反过来诬陷小女孩,她紧紧地抓住小女孩,声称是小女孩将她撞倒,吓唬她不赔钱不能离开,小女孩先是一愣,接着吓得浑身发抖,脸色发青 。 他愤愤不平,立即跑过去,大声地对大婶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自己跌倒,根本与小女孩无关。 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 〞接着,莫景民转身告诉小女孩:“不用担忧,你先回家,万事有我在。 二,助人为乐: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四,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 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标准。
。他自爱愤觉人愤 遵 者不守人平法恒,律爱立法之二即规,跑、信,过纪人助去律者,,人人大是恒声社信为地会之乐对公。大德:婶最在说根公:本的“共你要为生求什。活么要中这,样人做?与你自人己之跌间倒,应根该本团与小结女友孩无爱关,。相互关

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PPT课件

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PPT课件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学 生晴晴为新加坡5岁小男 孩华华跨国捐献骨髓
2021
30
北京77岁的退休干部谢亮义务指路15年,风 雨无阻,被人誉为“指路大王”。
2021
31
讨论案例:
理直气壮不让座。
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一个不经意的帖子,主角“财院臭小子”自称云南
财经大学大三的学生,不满公交车上一名中年男人 用粗暴的态度提醒自己让座,把当天的情况写成了 文章,发在网上。20多天来,与看客们进行着一场 关于让座与社会公德的大辩论。不管网友如何批判, 主角一直都坚信自己并没有错,并说这跟学识、素 质无关,“说得极端点,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 有老人有孕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
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
❖ 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要袒胸 露腹,在影剧院千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
❖ 别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 ❖ 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021
21
❖ (2)图书馆、阅览室、美术馆
❖ 要注意整洁,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内。
❖ 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 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 划线。
2021
40
孙悟空的“经典事件”
2021
41
这种情景我们是不是常见
2021
42
有种壮观叫做“灾难”
2021
43
看看我国的环境资源的统计数据表
❖ 环境保护部分数据: (13亿多人口)
❖ 淡水资源2.83万亿m3,人均淡水资源 2200 m3,世界人均量 1/4。
❖ 废气年排放(2000年)年递增5.1%;
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1
33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课堂PPT文档88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课堂PPT文档88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 庭美德课堂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

《新民说》中德性之公私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 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关头, 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高度写下了 著名的《新民说》,其中较为集 中的阐述了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 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公德和私德 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公德和私 德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能提 高国民素质,造就新民,为国家 尽责。
❖ 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后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 奸。 1936年西安事变后,准备乘机取代蒋介石出掌政权。 蒋介石回南京后,汪精卫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12月 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 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12月,与日 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 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
❖ 其次,公德与私德不可分割。
划分公德与私德,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任何 行为不管是在公域还是在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 双重规定性。二者只有“显”和“隐”、现实和潜 在、真象和假象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公德行为可以 转化为私德行为;私德行为同样可能具有公德的性 质。所以,公德与私德既可以指称不同行为的单一 性质,也可以指称同一行为的双重性质;而且它们 可以相互转化,以对方的面目存在。相互转化在于 公德与私德同出一源。无论是公德抑或是私德,都 是由个人承担的。个人的主体性产生了公德与私德 的分殊和并存,又实现着公德与私德的转换和互异。
﹙这并不意味着私德是无足轻重的。﹚
六、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建设
⑴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
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 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 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 指的公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国外,则有歌德的“自我化”和 “无我化”及马克斯·韦伯的“意向伦 理”、“责任伦理”。
4
梁启超《论公德》: “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
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 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 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 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 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新民论》: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 的道 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 个陌生人 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 察觉的另一方 面。这方面与前面恰恰相反,表现为对他人的 冷漠和自保这样一 种心态
11
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 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12
古代无公德的原因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作为“公共领域”的大社会。
社会结构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封建专制
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宣扬, 统治者就把那些想有所为的人们牢牢控制在家的范围内。 这种求诸于己的理想实现方式让人只能在自我修身并达到圆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13
公德与私德的现状
14
现代社会背景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平凡,这也导致了人 们的社交范围,更多地往公众化方向发展, 在日常中,接触陌生人的机会比千百年前多 了许多。同时,社会制度的不断改变,法律 法规的不断完善,也让现代社会有了更多所 有人普遍使用的行为准则。
15
公 德 与 私

1
目录
5. 4. 3. 2. 1.
公 德 与 私 德 的
古 代 的 “ 德 ”
公 德 与 私 德 的
对 公 德 与 私 德
自 我 实 践Biblioteka 与 呼含现的





2
公德与私德的含义
3
在我国,公德、私德的区划始于梁启 超。他在一九○二年写的《论公德》一文, 强调中国人缺少“公德”,而“私德”充 斥生活,同时提出“兼济天下”为公德, “独善其身”为私德。
7
古代的“德”
8
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是氏族社会,在氏族 社会中产生的 道德更多是属于私德的范畴。 因为在道德的背后还有一种 更为本质的关 系———血缘关系, 它才是人们处理彼此之 间 关系的根本因素。只要血缘关系不灭, 那 么这种道德就会 一直发挥作用。这种建立在 血缘关系上的道德便是典型的私德。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新民说》是梁启超1902年初开始写作的,应该说是 他关于“民德”思想,从提出到转变完成的这个时期。 所谓“民德”,就是人民的道德。
5
梁启超为什么会倡导公德?
梁启超对公德的倡扬和呼吁,直接来 自他在这一时期的国家主义立场和对作为 近代国家的日本的建设的借鉴,还有日本 一些学者的影响,是近代的启蒙思想作用 于当时中国政治和道德领域的表现。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 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 德,而公德殆阙如。
——梁启超《论公德》
6
公德与私德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道德主要指向公共生活,它是关于人们 在划公分共公生德活与领私域德中,行应为该、说处只事是的学道理德规上范的和抽准象。任 何行则为。不它管调是节在的公是域自还我是和在那私些域在,公都共领具域有中公与德自和私德 双重己规只定是性偶。然二发者生只联有系“的显陌”生和人“之隐间”的伦、理现关实系和。潜在、 真象和假而象私的德区主别要。指这向就私决人定生了活公领德域。行它为调可节以的转化为 私德是行主为体;自私己德和行与为自同己样有可情能感具联有系公的德他人的之性间质的。所以, 公德伦与理私关德系既, 可这以里指的称情不感同主行要为是的指单亲情一、性爱质情,、也可以 指称友同情一一行类为与的主双体重自性己质有;稳而定且联它系们的他可者以之相互间转的化, 以对感方情的。面具目体存和在直。接相的互对转象化包在括于家公庭成德员与和私朋德友同。出一 源人的。而主无且体论应具性是该有产公说一德生,定公抑了的德或公普的是德遍调私与性节德私。范德,围的都是分是远殊由远和个大并人于存承私担,德的又的。实, 个现 着公德与私德的转换和互异。
汉末九品中正的制度,就是对个人血亲道德品行 的考察,成为提拔、选拔官吏最主要的参照。而其中 的着重点就是你在家里是否孝顺,如果你很孝顺,那 么在朝廷,犯上做乱,鲜矣。这样的孝顺,与三纲五 常的忠君有对应关系:朝廷不过是放大的家族。中国 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实际上是放大的私人关系网。 另一方面,这样一种血亲伦理,是有等级的。所以要 讲差序,讲等级,讲亲疏。这是儒家公开提出的。因 此,在你的亲朋好友中,按照血亲关系,排列出等级 亲疏,孟子就骂墨家非血亲差序类同禽兽,对差序看 得很重。
新时代人们在公德与私德方面的表现
10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们一向引以为荣,为什么要被说成是 没有公德?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平时不是 很容易觉察,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 做人,非常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一个人。他很注重自己 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在意精心。这种 人我们往往看作是成熟的人,是好人。这样的做人态度实际上有 一个发端,就是他的家庭。在直接有血缘关联 纽带的家庭中,他 就会产生这种亲情,因此孝顺 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美德。 这种美德,我们今天也仍能看到它非常感人的一面。
9
既然道德有公德和私德之分, 那么在 具有上千年历史 的中国伦理道德中是否对 这一区分也有所体现呢?
当我们 问到这个问题时可能会令人 感到失望, 因为我们的先哲们 并没有明确 地区分这两个概念, 而且具有公德内容的德 目 也极少。“纵览中国传统道德, 可以归 纳和概括出十八条基 本规范,即公忠、正义、 仁爱、中和、孝慈、宽恕、谦敬、诚信、 礼让、自强、持节、明智、知耻、勇毅、节 制 、廉洁、勤俭、爱 物。 ” 上面的道德 内容中除了公忠 、正义、礼让、爱物等少 数德目是对人在公共场合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以外,其余大多数都是个体自身道德修养的 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