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

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

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云南,这个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地方,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独特而美丽的古建筑。

其中,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技巧,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目光。

在这里,让我们一同探索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之美。

一、建筑风格与特点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主要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建筑风格,结合了汉族、藏族和白族的建筑特点。

这些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梁柱交椅、斗栱为特点,体现出了纳西族对木材工艺的精湛掌握。

1. 斗拱斗拱是丽江古城木质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斗拱被用于建筑檐口、檐角、门框等位置,不仅起到了加固建筑的作用,还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斗拱的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弯曲斗拱、折线斗拱和沿轴线对称的曲线斗拱等。

2. 梁柱交椅梁柱交椅是丽江古城木质建筑的典型构造形式。

檩柱、榫卯和椽子等构件通过特殊的组织方式交错连接,形成独特的结构。

这种梁柱交椅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还使木质建筑更加美观。

3. 彩绘装饰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常常以鲜艳的彩绘装饰作为点缀。

彩绘技艺在丽江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彩绘装饰常常以天然植物、动物、人物等为主题,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给人一种热闹、欢快的感觉。

二、木质建筑的保护传承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得到了国家级的保护。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具魅力的建筑,丽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复古建筑、加强文物保护和推广传统工艺等。

1. 修复古建筑在保护和修复古建筑过程中,丽江市政府注重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和风格。

他们依托本地的建筑工艺专家和技工队伍,精心修复古建筑,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 文物保护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政府加大力度对古建筑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通过修缮建筑本身和周边环境,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

3. 传统工艺的传承丽江市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屋脊兽艺术的多元特质分析

云南屋脊兽艺术的多元特质分析
族 人 口 总 数 , 逐 渐 超 过 了 当 时 云 南 境 内 4 4 一 2 ̄ .- - r
( ) 汉族 屋 脊兽 艺术 在 云南 的发 展与 变异 二
在 云 南 , 上 述 那 些 附 着 于 不 同 类 型 的 传 统 建 筑 而 存 在 的 屋 脊 兽 艺 术 , 伴 随 着 汉 族 移 民 在
造 型 也 在 云 南 得 到 大 量 移 植 、 复 制 和 保 存 , 并 最 终 成 为 云 南 屋 脊 兽 艺 术 的 主 流 , 无 论 在 数 量 上 还 是 在 分 布 的 广 度 上 都 占 据 绝 对 的 优 势 , 甚 至 成 为 汉 族 传 统 建 筑 本 身 的标 志 性 符 号 。 ( )汉 族屋 脊兽 的 形态 演变 一 汉式屋 脊 兽 在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有 着 不 同 的表 现 形 态 和 文 化 内 涵 。 早 在 先 秦 和 汉 代 , 就 曾 经 盛 行 以 凤 凰 或 鸟 雀 的 形 象 为 屋 脊 兽 , 从 出 土 的 古 建 筑 模 型 可 以 清 楚 地 看 到 , 如 浙 江 绍 兴 战 国 墓 出 土 的 铜 屋 屋 顶 有 大 尾 鸠 。 这 与 殷 商 时 期 ② 的 东夷人 、 南 方 的 楚人 、创 造 了 良渚 文 化 的越 人 均 以 鸟 为 图腾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这 种 乌 形 屋


以汉 族 屋脊 兽 艺术 为 主流
建 筑 规 模 和 等 级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不 同 ,成 为 以 皇 家宫 殿 为 代 表 的 官 式 建 筑 上 的 象 征 符 号 。 后 来 也 逐 渐被 寺 院、祠 堂 、戏 楼 、 牌 坊 等 建 筑 所 模
仿 和 复 制 。 另 外 , 汉 族 传 统 建 筑 除 了 在 正 脊 两 端 用鸱吻 以 外 ,在 庑 殿 顶 或 歇 山顶 式 建 筑 的垂

云南建筑木雕艺术特征——探析朱家花园

云南建筑木雕艺术特征——探析朱家花园

云南建筑木雕艺术特征——探析朱家花园
王帼麟;罗江收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22(13)3
【摘要】云南最具有代表性的私家花园便是位于建水县的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作为云南私家花园艺术与历史的集大成者,无论是造园手法、建筑布局,还是建筑雕刻,均反映了当时朱氏家族的家族观念与信仰,又折射出当时的民风习俗和社会风貌。

目前对朱家花园的研究,多数都是围绕其造园手法、园内建筑布局、景观植物等展开,针对朱家花园建筑构件木雕艺术和地域特色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对朱家花园的建筑木雕艺术地域特色进行分析,探究木雕艺术的地域特色在朱家花园中的体现。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王帼麟;罗江收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青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特征探析
2.云南金华镇清代民居建筑木雕装饰艺术——以金华镇忠义巷11号为例
3.浅析云南建水朱家花园景观艺术
4.晋城明清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探析——以晋城博物馆馆藏古建筑木雕构件为例
5.湘南民居建筑木雕图案装饰及艺术特征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

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

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1. 背景介绍大观楼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古建筑,被誉为“滇池明珠”,是昆明市的地标之一。

它建于明代,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园林式建筑。

大观楼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 建筑特点大观楼由72根红色檀木柱子支撑着,高约41米,共有六层。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装饰和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每个层次都有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昆明市区的美景。

大观楼的外墙由红砖砌成,烧制自云南特有的红土。

墙上还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门窗,以及各种瓷砖饰品,展示了云南独特的工艺和文化。

3. 寓意与文化大观楼的长联起到了装饰建筑的作用,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的寓意与文化内涵。

长联是一对对联,贴在建筑物的两侧,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大观楼的长联不仅在字义上相互呼应,还要与大观楼的特点和地位相契合。

3.1 第一联大观经天地,昆明云海涌。

这一联通过“大观”和“昆明”两个词语的巧妙组合,表达了大观楼作为昆明的地标建筑,能提供无尽的美景和迷人的云海美景的意思。

3.2 第二联飞龙绕云破,燕雀衔花鸣。

这一联借助飞龙、燕雀与云和花的形象,抒发了大观楼壮丽的气势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美好祝愿。

3.3 第三联楼观飘如雪,心月照西溟。

这一联以飘雪和晴月为隐喻,象征大观楼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和启迪。

3.4 第四联昆明宛如梦,大观定桃源。

这一联表达了对昆明城市的赞美,将昆明比喻为梦境般的美丽城市,并用“大观定桃源”来赞扬大观楼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乐土。

4. 大观楼的历史文化大观楼不仅是昆明市的地标建筑,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观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是为了庆祝明成祖朱棣的胜利而建。

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大观楼成为了昆明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观楼内还设有博物馆,展示了云南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和传统工艺品。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昆明的历史和文化,体验云南的独特魅力。

云南旅游古老建筑介绍

云南旅游古老建筑介绍

云南旅游古老建筑介绍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的地方,这里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也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古老建筑。

这些建筑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早已成为了云南旅游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座云南旅游中著名的古老建筑。

1.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云南最著名的古老建筑之一,建于晋朝,可谓是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木雕、石雕、泥塑等艺术作品,也可以欣赏到古人们留下的各种文化遗迹和古建筑。

2.石林石林是世界最大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被誉为“石头的森林”。

这里的石头各具特色,有高矮错落的石柱,也有奇形怪状的石头花园。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奇妙的石林,了解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3.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坐落在大理市崇圣寺内,是中国唐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包括了主塔、东塔和西塔,是云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一组佛塔建筑。

4.普陀寺普陀寺位于昆明市富民县偏北乡,是云南内地五百罗汉寺之首。

这座寺庙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缮与加建,现在已成为一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建筑。

5.金殿寺金殿寺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筑、文物、佛教文化和商业旅游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旅游景区。

这里拥有环境优美的园林,保存有多座汉白玉佛像和丹砂塔等文物古迹,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上介绍的几座云南古老建筑,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云南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们中的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建筑风格,在游览过程中,您可以通过美妙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云南独有的魅力。

云南古建筑中的彩绘表现

云南古建筑中的彩绘表现

云南古建筑中的彩绘表现云南是一个充满着丰富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方,其古建筑中包含着很多的彩绘表现。

彩绘作为古建筑的一种装饰手法,既美观又有价值,在云南古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云南古建筑的历史、彩绘表现的分类和特点以及云南古建筑彩绘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云南古建筑的历史云南古建筑始于新石器时代,彩绘始于唐朝时期。

云南古建筑上的彩绘表现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墙壁、顶梁、柱子等部分。

其中,墙上画是云南古建筑彩绘的主要表现形式。

隋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云南出现了大量的雕塑和壁画,彩绘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云南古建筑中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彩绘表现的分类与特点彩绘表现的分类有很多种,如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花鸟画等。

云南古建筑中最常见的彩绘表现就是人物画和山水画。

人物画经常在门墩、墙身等地方出现,常表达的是宗教、历史、神话等主题,其中印度古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是云南古建筑中常见的题材。

山水画则是云南古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山水画在建筑中的描绘常常是建筑物内部的景观或外部的自然风光,画中常出现高山流水、草木苍翠的自然风光,让人欣赏到了自然之美。

云南古建筑彩绘保护云南古建筑中的彩绘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

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古建筑中的彩绘,如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加强文物保护法规的制定,加强文物保护维护力度等。

同时也要通过对专业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实现对云南古建筑彩绘的修复和保护。

结语彩绘是云南古建筑装饰的一种独特形式,体现了云南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

在今天,我们应该加强对云南古建筑中的彩绘保护和修复,让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绽放出其应有的魅力。

云南镇雄大古里简介

云南镇雄大古里简介

云南镇雄大古里简介云南镇雄大古里位于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镇雄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大古里是指镇雄县城区的老城区,因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得名。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被誉为云南省最具特色的古镇之一。

大古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在明代,大古里是楚雄州的州治所在地,因此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积淀。

大古里古建筑群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其中包括庙宇、官衙、民居等各类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保存完整,而且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古里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木结构为主,结合了汉、藏、彝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镇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屋顶多为青瓦,建筑外墙则以青石砌筑,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在大古里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很多古色古香的店铺和街巷,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

大古里的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富。

这里有着丰富的彝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彝族是大古里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在大古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彝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亲身感受到彝族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除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大古里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里地处云南高原,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山清水秀。

大古里周边有着许多自然景观,如楚雄盐源、腾冲温泉等,可以让游客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大古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在大古里,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群,领略古镇风情;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彝族烤鱼、腊排骨等;还可以购买到各种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彝族刺绣、陶瓷制品等。

此外,大古里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如彝族火把节、庙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大古里作为云南省最具特色的古镇之一,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这里是一个可以感受传统文化、领略自然风光的理想之地,也是一个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避暑胜地。

丽江束河古镇传统纳西文化与古建筑

丽江束河古镇传统纳西文化与古建筑

丽江束河古镇传统纳西文化与古建筑束河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中的丽江古城区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

这里是传统纳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典范之一。

束河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纳西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束河古镇的建筑风格主要是纳西族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屋檐形式和壁画艺术而闻名。

纳西族是云南省的主要民族之一,其文化和建筑风格深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束河古镇的建筑以木材和石头为主要材料,采用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宁静和古老的感觉。

在束河古镇的街道上,到处可见民居的屋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蝙蝠的翅膀,有的像盛开的荷花。

这些屋檐不仅是对建筑结构的保护,更是对居民生活的寄托和祈福。

在纳西族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视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而荷花则象征纳西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屋檐反映了纳西族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和敬畏。

除了屋檐的形式,束河古镇的建筑还以壁画艺术著称。

在民居的外墙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描绘了纳西族人的生活场景、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

这些壁画不仅增添了古镇的艺术氛围,也是对纳西族人历史和传统的记录和传承。

这些壁画不同于传统的宫殿和庙宇的绘画,更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展现了纳西族人朴实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创作。

除了建筑风格,束河古镇还以其独特的纳西族传统文化而闻名。

纳西族是云南省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高山丘陵地区,受到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纳西族人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对传统自然神的崇拜和顺应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束河古镇的寺庙和民居中,可以看到纳西族人的信仰和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

束河古镇传统纳西文化与古建筑的保存与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游览束河古镇,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建筑的美丽和宏伟,还可以了解到纳西族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束河古镇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典范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2008年8月云南建筑2008年第4期
浅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唐永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云南的古建筑是中国古建
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众多,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和
代表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且在悠久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
到的特色
关键词:云南;古建筑;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
明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共
有少数民族25种,拥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气候条件.云南的古建筑是中国古
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众多,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但充分
体现和代表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而
且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
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1与中国古建筑比较之共性
1.1传统的木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地区
古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
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的承重与围护
结构分工明确,各种荷载自屋顶,通
过梁,斗拱,柱,传至基座,而门窗
及同护的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
不承受任何荷载.所以门窗等配置,
不受承重结构的限制,从而具有”墙
倒屋不塌”之妙.与许多现代建筑的
结构体系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云南省的许多地区都属于地震多
发区.采用木结构体系是相当适宜的.
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分工明确,各
连接点又有一定的伸缩性,在一定程
度内可减少地震引起的危害.有利于
防震和抗震.
12
云南省有代表性的木结构古建筑
较多.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的昆明圆
通寺正殿,该殿面阔七间,重檐歇山,
梁柱粗壮,加上天花藻井,花枋雀替,
使整座建筑显得肃穆端庄,沉雄壮丽.
从该建筑中柱子的排列情况可以看出.
柱子从外向里排列柱头内收,柱脚外
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并把柱
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呈现
出柱头外高内低的瞄线形式,使得整
个建筑外形优美,结构稳定(图1).
图l昆明圆通寺
被称为”月印悬佛座”的曹溪寺,
是云南省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早最完
整的.该建筑为重檐歇山顶,三面环
以回廊,造型宏伟,尺度匀称,斗拱
分布疏朗.用材大,保留了宋代建筑
的特色(图2).
图2曹溪寺
1.2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我国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
推崇”自然无为”,?天地以自然运,
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
这些思想都是把人与世界万物紧密联
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
化,风景名胜.出现了”山?水?人?
家”的景象.
云南的古建筑也受到了这样思潮
的强烈影响,出现了许多亲近自然,
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古
建筑.位于大理巍山县的巍宝山,是
中国十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其中的古
建筑群,多依山而建,就势而修,创
造了一个人间仙境(图3,图4,图5).
位于昆明西郊的西山公园.有元,
明,清代修建的华亭寺,太华寺,三
清阁,龙门等古建筑,在西山风景区
图3巍宝山古建筑之一
图4巍宝山古建之二
2008年8月唐永红:浅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2008年第4期图5巍宝山古建筑之三
图6西山龙门
绿草红花,苍柏古松,峻峭悬崖的衬
托下,环绕着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 显得更加的壮丽,和谐.达到了”虽
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充分体
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
观念(图6).
1-3色彩绚丽,图案精美.
古建筑的彩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
产生活条件下,从制陶,冶炼,纺织
等社会生产中逐步引用来的.原来是
为了保护木材受潮,防腐,防虫,后
来添加了各种颜色和绘画艺术.就成
了建筑装饰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建
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
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
油漆彩画的运用,使整个建筑显
得美观明快.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有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箍
头彩画等几种.拿旋子彩画来说.根
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和颜色的层次. 又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 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
金,墨线小点金和雅伍墨7种.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金马碧鸡坊,
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
百年的历史.该坊历史悠久,民族特
色突出,被誉为昆明的象征.它采用
歇山屋面.嫩戗发戗角梁,黄色琉璃
瓦,金字匾额,所有梁,枋,斗拱等
都雕梁画栋.颜色使用大胆,对比强
烈,彩画精美绝伦,技艺精湛.相传,
于某个特定的时间.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如今在现代霓虹灯光的
装饰下,更显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图7,图8).
图7金马碧鸡坊
图8金马碧鸡坊夜景
昆明真庆观由前殿,紫微殿,老
君殿等建筑物组成.为国内罕见的道
家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紫微殿
面阔三间,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屋脊青色琉璃瓦,屋面黄色琉璃瓦的完美
搭配,正脊中立宝顶,戗脊上置走兽.殿内中顶置有藻井,井顶绘有八卦太极图.
四周饰以精美彩画图案,颜色多以黄, 青,绿,蓝,白搭配,匀称精巧,斗拱,
粱柱,花枋雀替彩画也是精美绝伦(图9,图10).
图9真庆观藻井
图10真庆观斗拱,花坊
1.4轴线式布局和围合的院落空间形式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要求中正,
不中则不正,不中则不尊,《礼记》
中有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这些思想都导致了在布局上大都要求有中轴线.讲究轴线的对称和院落的
围合.
典型的皇城建筑中,如明清两代
皇宫的北京故宫的轴线布局,唐朝古
长安城的九宫格局.具有轴线对称及
围合的院落空间.云南的许多古建筑群,大到昆明,大理等古城的布局.
小到村落和私家园林等也有相应的布局形式.
昆明古城的布局.以五华山,正
义坊,忠爱坊,金马碧鸡坊(忠爱坊,
金马坊,碧鸡坊称为”品字三坊”),
东寺街的东,西寺塔相映.形成南北
轴线,显示了古老昆明的文明.
大理古城布局是明,清以来的棋
盘式方格网,有九街十八巷.三坊一
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庭院形式.
体现了围合的院落空间.
2与中国古建筑比较之特性
2.1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3
2008年8月云南建筑2008年第4期民族是云南独有的,如傣族,纳西族,
白族,景颇族,独龙族,佤族等.由
于民族的多样性.使云南古建筑拥有
自己所特有民族性和融合性.
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的地方,那
里的佛教属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 大约于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人.称为南传佛教.位于景洪市大勐龙乡的曼飞
龙塔,是少见的群塔形式,建于傣历
566年(公元1204年),塔为砖砌,外
粉特制植物胶砂浆,坚实牢固.该塔
由9塔组成,均为园形实心,外形如耸
立着的一串串小葫芦,又好似傣族女
子的帽子,极具傣族特性.该塔基座
外围有8个佛龛,中圈为8个小塔,诸
塔拥立,傣语叫”塔诺”,意为雨后出
土的竹笋,顶部莲花瓣座上为贴金的
喇叭状锥体,外形极其挺拔秀丽(图
l1).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的景真八
角亭,系砖木结构,平面形式别具一
格,为十六角形.屋顶形式更是丰富
多彩,在圆形屋檐上分八个方向,建
图l1曼飞龙塔
图12景真八角亭
成8组10层悬山式的小屋面群.向上如鱼鳞状层层覆盖,渐次收小,最后集
中收于一个金属圆盘下.屋脊上装有
小金塔,整个亭子玲珑秀丽,华丽异
常(图12).
2.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兼容性
位于西双版纳的曼阁佛寺.建筑
形式为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常规形式. 有独特的傣族风格.其总体布局灵活. 不似汉族寺庙常用的封闭四合院,而
将大殿坐落在场地的中心,作东西纵
向布置.屋顶的形式甚为特殊,为重
檐组成的歇山式,上层屋面两坡水非
常陡峭,有举折,构成了柔美的曲面,
下层屋面四坡水生稍缓,无举折.佛
殿选用的木料粗壮坚实,殿内装饰华丽,柱身,屋架,天花,梁枋等为大
红色,并贴金花,梁下又有汉族常用
的雀替,屋顶和四周墙壁上,绘有彩
色的金龙,白象,孔雀,仙女图案,
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丽江纳西族传统的白沙大宝积宫,
琉璃殿,大定阁,五凤楼等.均系明
代所建.建筑,装饰,雕刻,绘匦揉
合了纳西,汉,藏等民族的风格,形
成丰富多彩的特点.墙上均保存着珍
贵壁画,笔法兼有藏域的洗练和匀称,
又具有唐代道释画的风格.
收稿日期:2o08一O3—26
大理剑llI海门口发坝大规檩的
‘‘干栏’’建筑聚落遗址
位于大理剑川县甸南镇的海门口遗址,曾于1957年和1978年进行过两次发掘,今年年
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这次发掘的面积达1350m,发现了数千根神秘的木桩和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木器,骨角器及碳化稻,麦,粟等2000多件重
要文物.数千颗木桩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类落型和云南民居建筑的源头,提供了宝贵的实例.
当地政府正积极准备将海门口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申报2008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
14
(摘自ABBS和”春城晚报”2008年6月30日宁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