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教学大纲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教案[1]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5a166182cc58bd63086bda0.png)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教案[1]第一章绪论1.1 高分子基本概念及合成工业概述一、高分子的定义与特点1. 名称:macromolecule compound ; macromolecule; polymer2. 定义:是一种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结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单体(Monomer)、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单体单元(Monomer unit)、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链节(Chain element)等定义的回顾。
3.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1)相对分子量很大;(2)相对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 ); Polydispersity(3)分子形态多样:长链线型、支链型、体型;(4)化学组成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5)物理性质不同于低分子:高软化点、高强度、高弹性等。
二、高分子材料及发展简史1.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天然高分子(木材、羊毛、天然橡胶)、人工合成高分子(塑料、纤维、橡胶、涂料、粘合剂等)。
2.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简史我国古代:利用蚕丝纺丝绸、汉代时利用物质麻纤维等造纸、利用天然产的桐油制成油漆。
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开始了对高分子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三、高分子合成工业1. 基本原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为原材料。
2. 生产过程:包括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等工业部门,提供主要的原料-单体、溶剂、塑料添加剂等辅助原料。
3.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
四、我国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现状我们古代祖先早已经使用各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19世纪末期才开始出现天然高分子加工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编号:16118649学时/学分:56/3.5开课学期:6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面对高分子材料方向。
在先修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为学好高分子专业其他的后续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并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对将来工作中较快地把握学习过和未学过的成型方法。
学习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础理论、高分子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的各种成型方法的基本原理、成型方法与所制的制品之间的关系、各种成型方法的操作控制条件与制品性能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对高分子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做一些介绍。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针对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体现创新意识,兼顾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系统掌握设计材料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所需的技术手段和基本的创新方法,能够明确设计任务的需求,并具有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4研究:掌握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方法、实验设计和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具备设计和开展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掌握材料制备与加工的方法和相关设备,能够根据材料研究的需求选择不同设备、工艺条件、操作过程,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本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研发、设计、生产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2:了解与材料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中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承担的责任。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Technology of polymer synthesis课程代码:07410102学分:1.5学时:24(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设备、高分子材料生产与环境安全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材:《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赵进修订,赵德仁张慰盛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第3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被列为理工科、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分类、应用及发展简史;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了解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掌握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理论基础、分子量控制原理及方法;掌握本体聚合的工艺特点及反应器类型;掌握悬浮聚合工艺基础、成粒机理、分散剂作用原理、生产工艺及反相悬浮聚合和微悬浮聚合;掌握溶液聚合溶剂的选择依据及聚合工艺;掌握乳液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生产工艺;掌握分散聚合原理及过程;掌握离子及配位聚合原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应用;掌握线性缩聚物及具有反应活性的低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特点及理论基础;掌握逐步加成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掌握聚氨酯的原料、反应过程及工艺,了解其应用;掌握高聚物共聚、共混、化学改性方法及工艺。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建立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设备、高分子材料生产与环境安全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共混、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基本概念;课程目标2: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课程目标3:掌握高分子聚合实施方法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4:能够根据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基础知识,分析高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分子合成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分子合成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高分子合成工艺的理解,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熟悉高分子合成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掌握高分子合成的重要参数及其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1.学生应独立完成本次课程设计,包括合成工艺的设计、实验操作的安排、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
2.学生应按照所学的高分子合成工艺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流程,完成合成工艺的设计,并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3.学生需要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5.学生需要准备并提交合成工艺的详细说明书和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报告。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高分子材料的选择:根据所需合成物的性质和应用目的,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
2.合成工艺的设计:根据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和合成目的,设计合适的合成工艺流程、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选择。
3.实验操作的安排:根据合成工艺的设计,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操作顺序,并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4.实验数据的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关键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5.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合成工艺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物料准备、实验器材清洗和消毒、实验环境准备等。
2.实验操作的安排:根据高分子合成工艺的设计,安排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操作顺序。
3.材料的称量和配制:按照所需材料的比例和计量要求,进行材料的精确称量和配制。
4.反应器的装置和调试:将所需材料加入反应器中,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工作。
5.反应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在反应过程中,根据反应的进行情况,进行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控和控制。
6.反应结束和产物的分离:当反应结束后,通过相应的方法将产物与反应物分离,并进行纯化处理。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Polymer Material Processing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40/2. 5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成型加工原理的基础上,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规塑料成型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塑料加工的主要工•艺参数,参数的选择与制定,影响生产过程的各种条件及对质屈•的控制;并能够用所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塑料、纤维成型加工领域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高分了化学、高分了物理、高分子材料及应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塑料及纤维成型过程中的现象和本质,为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专业课程及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打下相应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塑料、纤维的组成、分类、性能和了解塑料、纤维的各种成型工艺方法;2.掌握几种常规塑料成型方法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工•艺参数,参数的选择与制定,影响生产过程的各种条件及对质量的控制;3.了解塑料生产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4.培养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所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5.了解塑料、纤维生产工艺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无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自学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提问、讨论、工厂录像、动画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塑料加工的工艺,掌握塑料、纤维加工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各种工艺方法。
七、考核方式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出勤、回答问题、期末成绩等组合而成。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Polymer Synthesis 课程号(代码):30003203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院级平台课)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继有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后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三大合成材料及精细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工业生产为模型,以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一结构控制一一性能控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重要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种聚合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配方原理、流程组织原理和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工单元及典型生产设备。
不同实施方法中,关键设备的选用,传热传质和分离提纯的有效措施,最能体现工艺意图的设备组合,获得预定性能和结构的聚合物生产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技术。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使其掌握工业生产高聚物的技能技巧并具备从事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能力,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板块。
(三)、教学内容(含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绪论(3学时)一.高分子材料科学及高分子合成工业发展简史二.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工业合成高分子的一般过程*三.本课程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3学时)一.石油化工原料路线*二.煤炭原料路线三.其它原料路线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和本体聚合工艺(6学时)一.工业生产中引发剂的选择原则二.工业实施本体聚合的特点及难点三.气相法本体聚合一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四.非均相本体聚合一聚氯乙烯的本体聚合生产工艺五.熔融本体聚合和本体浇铸聚合一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第四章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6学时)一.悬浮聚合的特点、成粒机理与树脂粒子形态的控制二.悬浮聚合的物系组成,悬浮剂的类型、结构与性质三.悬浮聚合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因素*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作悬浮剂的氯乙烯非均相聚合工艺*五.无机化合物作悬浮剂的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第五章自由基乳液聚合生产工艺(6学时)一.采用乳液聚合实施工业生产的特点、乳化剂的类型及工业生产中选择乳化剂的原则二.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原理在乳液聚合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三.低温乳液聚合生产工艺--丁苯橡胶的生产及工艺影响因素*四.种子乳液聚合生产工艺--糊用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五.高温乳液聚合--ABS的生产六.精细化工产品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生产工艺第六章自由基溶液聚合生产工艺(4学时)一.溶剂对聚合反应的作用及工业上选择溶剂的原则二.丙烯腈的均相溶液聚合牛产工艺*三.丙烯腈的水相沉淀聚合生产工艺*四.醋酸乙烯溶液聚合及聚乙烯醇的生产第七章配位聚合生产工艺(4学时)一.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组成、性质及制备二.催化剂和高效催化剂在聚烯烃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淤浆法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四.气相流化床法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第八章离子型聚合(1学时)一.阳离子聚合与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二.阴离子聚合与SBS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工艺第九章线型缩聚高聚物的生产工艺(6学时)一.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分类及工业上的实施方法二.熔融缩聚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实施工艺*三.涤纶树脂的合成四.尼龙的合成五.溶液缩聚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实施工艺*六.界面缩聚反应和固相缩聚反应的简介第十章体型缩聚物生产工艺(6学时)一.体型缩聚的概念,分类、生产步骤及凝胶点及其预测二.热塑性和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三.酚醛层压塑料和压塑粉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四.不饱和聚酯的生产工艺第十一章逐步加成聚合反应的生产工艺(6学时)一.逐步加成聚合的概念、类型与工业上的应用二.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三.聚氨酯生产的主要原料四.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五.聚氨酯橡胶的生产工艺*六.聚氨酯涂料及粘合剂的生产工艺(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聚合物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李克友,张菊华,向福如主编,科学出版社,2.《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赵德仁,张慰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3.《化工咨询报告》,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高分子化学》,周其凤,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海外高分子的新进展》,何天白,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6.《高分子合成化学》,冯新德,科学出版社,1981.17.《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何天白,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乙烯衍生物工学》张旭之、王松汉、戚以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9 .《聚氯乙烯》化学工业部锦西化工研究院化学工业部锦西化工研究院出版社10.《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应用》曹同玉、刘庆普、胡金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1.《腈纶生产工艺及应用》(美)James C.Masson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2.《配位聚合》林尚安上海科技出版社13.《丙烯衍生物工学》张旭之、陶志华、王松汉、金彰礼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4.《离子型聚合》应圣康化学工业出版社15.《缩合聚合》张留成、李佐邦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6.《饱和聚酯与缩聚反应》冯新德编著科学出版社17.《酚醛与环氧酚醛层压板》上海化工厂上海人民出版社18.《酚醛树脂及其应用》殷荣忠化学工业出版社19.《聚氨酯树脂》李绍雄,朱吕民,江苏科技出版社20.《聚氨酯泡沫塑料》方禹声、朱吕民,化学工业出版社(五)、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占20%(平时作业和签到)期末成绩占80%。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教学大纲2016资料

《高分子化工与合成工艺实验》讲义实验一原料精制实验预习1. 高分子单体原材料中常见的杂质有哪些?2. 溶剂和高分子单体减压脱水处理步骤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实验目的了解苯乙烯和甲基丙稀酸甲酯单体的贮存和精制方法。
掌握减压蒸馏的方法。
实验原理为了防止苯乙烯和甲基丙稀酸甲酯在贮存时发生自聚,应加入适量的阻聚剂如对苯二酚,在聚合前需要将其除去。
对苯二酚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对苯二酚盐,再通过水洗即可除去大部分的阻聚剂。
水洗后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稀酸甲酯还需要进一步蒸馏精制。
由于苯乙烯和甲基丙稀酸甲酯沸点较高,加之本身活性较大,如果采用常压蒸馏会因强烈加热而发生聚合或其它副反应,而减压蒸馏可以降低化合物的沸点。
单体的精制通常采用减压蒸馏。
主要试剂和仪器主要试剂苯乙烯(聚合级),甲基丙稀酸甲酯(分析纯),5%氢氧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主要仪器:100-150mL三口烧瓶,沸石,刺型分馏柱,电动搅拌装置,电热套,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接收瓶,水泵。
实验步骤在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苯乙烯(或甲基丙稀酸甲酯)单体,用5%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数次至无色(每次用量20~30mL),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钙干燥一周。
按图所示安装减压蒸馏装置,并与真空体系连接。
要求整个体系密闭。
开动水泵抽真空,并用加热套烘烤三口烧瓶,分馏柱,冷凝管,接收瓶等玻璃仪器,尽量除去系统中的空气和水,然后关闭抽真空活塞。
待冷却后,再抽真空,烘烤,反复三次。
将干燥好的苯乙烯加入减压蒸馏装置,加入沸石,加热并开始抽真空,控制体系压力为40mmHg进行减压蒸馏,收集60℃的馏分。
(压力小,相应温度高)精制好的苯乙烯单体密封后放入冰箱中保存待用。
精制好的苯乙烯密封保存用于实验2和实验3.(至少需要30g)实验注意事项减压蒸馏过程中体系的真空度控制十分关键。
蒸馏过程中体系真空度要保证稳定,避免因真空度变化而形成爆沸,将杂质夹带进蒸馏好的苯乙烯中。
《高分子合成工程》课程教学大纲(精)

《高分子合成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40517课程名称:高分子合成工程/ Engineering of Polymer Synthesis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教材/参考书:廖明义, 陈平.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赵德仁,张慰盛.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第三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高分子合成工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继有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后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三大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为模型,以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结构控制── 性能控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重要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种聚合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配方原理、流程组织原理和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工单元及典型生产设备。
不同实施方法中,关键设备的选用,传热传质和分离提纯的有效措施,最能体现工艺意图的设备组合,获得预定性能和结构的聚合物生产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技术。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使其掌握工业生产高聚物的技能技巧并具备从事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能力,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板块。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第一节材料的分类与特征第二节材料的基本性能第三节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特点第二章高聚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绪论第一节高分子材料科学及高聚物合成工业发展简史第二节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工业合成高聚物的一般过程第三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第一节石油化工原料路线第二节煤炭原料路线第三节其它原料路线第四章高聚物的合成工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自由基聚合工艺第三节离子型聚合与配位聚合工艺第四节线性缩聚物生产工艺第五节体型缩聚预聚物生产工艺第六节逐步加成高聚物生产工艺第七节高聚物改性工艺第五章各类高分子材料介绍第一节塑料第二节合成橡胶第三节合成纤维第四节涂料第五节胶粘剂第六节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各章要求:第一章了解四类材料,即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一般性能及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Technology of Polymer Synthe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化工方向) 开课学院、系: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高分子材料与化工方向必修课程, 主要介绍了各种高聚物的多种聚合的基本原理、 聚合方法、聚合生产工艺以及材料的回收循环利用等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该门课程以 后,学生了解并掌握石油化工生产的简单有机物经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 聚合方法、聚合生产工艺, 掌握向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材料提供原料的生产工艺过 程, 并为合成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工程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础。
6、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 概述 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氨酯橡胶 其它类型的聚氨酯材料 7、高聚物改性工艺 共聚改性工艺 共混聚合物 互穿网络聚合物 高聚物化学改性 8、塑料的合成工艺 聚乙烯 聚苯乙烯及共聚物 聚丙烯 聚氯乙烯 酚醛塑料与塑料 环氧树脂与塑料 不饱和聚酯与塑料 聚酰胺工程塑料 其它工程塑料 氟特种工程塑料 其它特种工程塑料 9、合成纤维 概述 聚酯纤维 聚酰胺纤维 聚丙烯晴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其它合成纤维 10、合成橡胶 概述 丁苯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异戊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其它通用橡胶及特种橡胶 丁腈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硅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石油化工生产原料路线,煤炭生产原料路线,其他生产原料 路线。 2.牢固掌握基本聚合方法与工艺过程: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 艺,缩合聚合生产工艺,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高聚物改性工艺。 3.掌握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耐热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生产工艺及性能:聚
执 笔: 易 英 审 阅: 朱 岩 审 定:刘小平
时 间:2005 年 6 月 6 日 时 间:2005 年 6 月 6 日
4
4
合计
40
40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绪论 重点: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了解高分子合成工业、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评价准则 以及新产品的开发、三废处理以及高分子资源回收的意义。 难点: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生产流程评价及新产品开发。 2.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重点:掌握石油化工原料生产路线。 难点:石油化工原料生产路线。 3.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高分子合成工业中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四种实施方法、特点、产品形态及用途。 难点:乳液聚合生产工艺及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4.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 掌握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及工业应用。 难点:本体法及溶液法生产工艺。 5.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重点:掌握线型高分子量缩聚物一次合成的生产工艺,初级阶段呈现具有反应活性的合成树 脂而后通过交联过程最终形成不熔不溶体型缩聚物大分子生产工艺;掌握压塑粉类合成树脂 A、B、C 三个阶段的变化区。尤其是具有反应活性低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合成工艺, 难点:体形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合成工艺。 6.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 重点:掌握聚氨酯的合成原理、结构与性能。 难点: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及其它类型的聚氨酯材料生产方法与应用。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课程将世界最新科技前沿动态融入教学之中。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主编:赵德仁、张慰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第二版 参考书: 《Polymeric Materials》第二版,主编:CHARLES C. WINDING,GORDON D.HIATT;出版 社:THE MAOLE PRESS COMPANY,YORK, PA,出版或修订时间:1993 年 《高分子化学、物理和应用基础》,主编:邓云祥,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 时间:1997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catalysis, structure, and utility》,主编:Munich,出 版社:New York,Hanser Publishers,出版或修订时间:1993 《高分子辞典》,主编:冯新德,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98 《聚合反应原理》,主编:奥迪安(Odian, G.),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87 《Handbook of polymer synthesis》,主编:Kricheldorf,出版社:New York, Hanser,Publishers, 出版或修订时间:1992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绪论 高分子合成工业概述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评价和新产品的开发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处理与安全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2、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石油化工原料路线 煤炭及其他原料和中国资源情况展望 3、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4、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离子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配位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5、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线形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 体形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 具有反应活性低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
7.高聚物改性工艺 重点:互穿网络聚合物及高聚物化学改性的原理。 难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彼此进行改性的工艺途径。 8.塑料的合成工艺 重点:掌握热塑性及热固性塑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环氧树 脂与塑料的合成原理及工艺、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难点:特种功能塑料的合成。 9.合成纤维 重点: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晴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的合成原理及工艺、结构和性 能的关系。 难点:功能纤维的合成工艺。 10.合成橡胶 重点:掌握丁苯橡胶及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大分子结构和性能。 难点:特种功能橡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
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
聚酯树脂,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氟塑料,聚砜,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醚醚酮。
4.掌握合成纤维的合成工艺、性能及应用: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
烯醇纤维等。
5.掌握通用橡胶,特种橡胶的合成工艺及性能: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丁腈橡
胶,硅橡胶,氟橡胶等。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 40 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学时
讲课
小计
绪论
4
4
生产单体原料路线
3
3
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3
3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5
5
缩合聚合艺
3
3
高聚物改性工艺
4
4
塑料合成工艺
6
6
合成纤维合成工艺
4
4
合成橡胶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