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关于写人命题作文技巧

合集下载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分析-高中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分析-高中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分析-高中作文指导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分析-高中作文指导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借景抒情作文写作指导分析-高中作文指导,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借景抒情1.有目的地选景、写景既然景已作为抒情的假借物,那么,便不能见什么写什么了,而应从抒情的需要出发,选取那些最适宜表达作者胸中情愫的景点着力刻画。

游览和观赏景物是有选择性的,吸引人的地方去了的人就多一些。

要选取给你印象最深、最富吸引力的景点,着力描绘。

写景时,场景不在大小,只要能给你独特感受而你又能写出新意就行。

一篇文章,一般选取两三个景点就可以了。

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把握好顺序,根据游览空间的变化,先写谁后写谁,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还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描写中,亦应将笔墨较多的运用于与抒情关联最紧密的方面。

比如,写圆明圆,目的是抒发不忘耻辱的爱国激情,那么,花草山水之类的美景便不应成为着墨的重点,因为这些景物与国耻无关,而以大水法为中心的西洋楼废墟,则应一砖一石地精雕细刻。

2.直白式抒情与渗透式抒情相结合在写景的过程中,抒情有直白式和渗透式两种。

直白工抒情往往在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写之后,说一句或几句总括式的话,将作者的见解或情愫坦白地提示出来。

渗透式抒情不显山不露水,在写景中,在词语的运用上、句式的选取上,在绘声绘色的描写中,将作者的喜怒哀乐悄悄地移入景中。

观赏景物,没有感受是不可能的。

景物不同,感受也不一样。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感而发,人之常情。

名山大川,能激起你的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激情;江水奔腾,会使你心胸开阔;人文古迹,又使人联想到历史恒远,而人生苦短感受是真情的流露。

用真情唤起读者的共鸣,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怎样较好的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要较好地运用借景抒情方法,必须做到如下要求:一、所写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

写人命题作文审题指导及点题方法指导

写人命题作文审题指导及点题方法指导

一个“比喻”见精神
在描写过程中点题
我班最洒脱的一个同学
• 惊讶之中,却见他已是开始了那最后的冲 惊讶之中, 他的手臂渐渐加快摆动频率, 刺。他的手臂渐渐加快摆动频率,两手从 底下向后钩过去,紧扣着如同兽爪一般。 底下向后钩过去,紧扣着如同兽爪一般。 他两腿摆开了,似乎每一步都在弓步前行, 他两腿摆开了,似乎每一步都在弓步前行, 他的步幅仿佛已达到极致, 他的步幅仿佛已达到极致,然而却又出奇 稳健。如果人们从上空俯瞰, 稳健。如果人们从上空俯瞰,一定会认为 这是一只健硕的野猿,紧紧贴着地面, 这是一只健硕的野猿,紧紧贴着地面,正 不顾一切地向着自己的猎物飞速前行 自己的猎物飞速前行。 不顾一切地向着自己的猎物飞速前行。这 从他的胸腔中发出了一声怪叫, 时,从他的胸腔中发出了一声怪叫,像极 了野兽的嚎叫。为怪,也没有人 能够这样,我并不引以为怪, 会引以为怪。他就是这样,一向如此。 会引以为怪。他就是这样,一向如此。想 起放学后,能坚持跑步的人寥寥无几, 起放学后,能坚持跑步的人寥寥无几,我 和朋友大都结伴而行。 又是孤单一人, 和朋友大都结伴而行。他又是孤单一人, 绕着四百米的操场一圈一圈的冲刺, 绕着四百米的操场一圈一圈的冲刺,山寨 蘑菇头”一颠一颠,校服奇怪的摆动。 “蘑菇头”一颠一颠,校服奇怪的摆动。 他太瘦, 像是一杆竹在晚 他太瘦,又高,像是一杆竹在晚霞中随风 摇曳,只不过在移动罢了。我抬头望天, 移动罢了 摇曳,只不过在移动罢了。我抬头望天, 望见一只孤雁,不过,我听不到它的叫声。 望见一只孤雁,不过,我听不到它的叫声。
审题的方法
•1、逐字推敲法 •2 •2、三步追问法
是什么?(人、关系、情感……) 为什么?(原因) 怎么样?(具体表现)
我最好的朋友
• 1、朋友:是什么?不是别的关系,是朋 、朋友:是什么?不是别的关系, 友关系。朋友关系是什么样的? 友关系。朋友关系是什么样的?是平等 尊重的、互助互爱的、 的、尊重的、互助互爱的、志同道合的 • 2、最好的:是什么最好?关系最好。为 、最好的:是什么最好?关系最好。 什么是最好的?怎么个最好法? 什么是最好的?怎么个最好法?要交代 出原因和写出最好的具体表现。 出原因和写出最好的具体表现。情感要 强烈,事件要典型。 强烈,事件要典型。 • 3、我:要写出我对他的情感态度。 要写出我对他的情感态度。 、

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作文怎么写

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作文怎么写

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作文怎么写有几篇你自己选吧!一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其中不乏开心的、感人的和伤心的……在这么多事之中,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那件事发生在前几个朋的一天。

那天,一大旱妈妈把我从床上叫醒了,我一翻身看了看钟不禁叫道:“糟糕怎么就九点了,我和同学约好了9:30在商店会面。

”笑了笑,我从床上冲了下来,盥洗回去,然后草草摸了几口早餐,疾驰回家。

这天的天气特别不好,寒冷的阳光照下来,把我的身体照得暖洋洋的。

可是我无心观赏沿途的美景,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儿的跑,我猛回首一看,一个陌生的人在我的身后慢慢的走着。

我心想:好在是大白天,如果是在晚上,我还不知怎么办好。

我蒙着头稳步赶着我的路。

不知不觉我就走进了一个红绿灯的十字路口。

当时正好是红灯,我只是好在斑马线外静心等待,在等待的同时我心里十分焦急,这时这个陌生人来到了红绿灯。

我精细地打量了一下他,他身穿休闲服脸大大的,他的眼睛像黑宝石……看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好像只是个过路人。

红灯已经开始闪烁,这时一个小孩冲向了马路,在这个时候,一辆大货车飞奔而来,我心想:如果货车撞到至小孩,这个小孩就会心死去无疑。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这个过路人跳了过来把小孩关上了,小孩化险为夷,但这个过路人却被大货车撞到得飘了过来。

这时车停了,很多人围在一起,把那里包围的水泄不通。

不久交警叔叔来了,救护车也来了……二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印度洋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了强烈地震,海啸在海啸中死亡的人已达十几万。

我们从电视上看见那些死者家人在痛哭,我们非常同情他们,期望能象其他人一样捐助给灾民。

机会终于去了。

一天,班主任问我们捐不捐款,捐的话明天早上带来。

我们大家毫不犹豫的大喊:我捐十元,我捐四十元,我捐五十元,我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捐了……这时,我看见小丹同学低着头沉默不语。

小丹八岁那年就死去了父亲,妈妈就是精神病人,每月仅靠厂里的一百多元补贴过日子,每天都就是吃豆腐青菜。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热门】借景抒情作文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借景抒情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景抒情作文篇1知识要点:1、景物描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高考2、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考试说明:1、写景三注意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通过杨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写景和写人记叙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表现技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借助描绘景物,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文中人物的情感.这种情感包括感情和感受两种.感情是受到对方的行为和状态影响而产生的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的爱、憎等心理,体现的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态度.感受是对方的行为或状态影响而生成的一种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更多的表现为人与物、人与人、物与人的关系;而感受更多的表现的是受对方影响后感觉主体生成的独立心理状态.一、借景抒情的呈现形式一全篇运用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现在写景散文和诗歌之中.整篇文章的内容都在写景,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写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景物是全篇文章的内容,集中表现事物的特点是手段,抒发作者的情感是目的.例如朱自清的春,整篇文章都在写春天美丽的景色.写草突出草之嫩、草之盛;写花突出花之繁、花之艳;写风突出风之柔、风之韵;写雨突出雨之缠绵、雨景之美;而作者突出的嫩、盛、繁、艳、柔、韵、绵、美,全部切合华夏文化的审美标准,一个作者对春之喜爱之情,已无需表白一句,读者也能通过作者的这种表达倾向直接感受出来.运用借景抒情的诗歌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和王维的借景抒情诗.李白生在盛唐,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李白广游名山大川,遍写中华美景,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王维有“诗如画”的美誉,其借景抒情手法在诗歌写作中的运用,堪称一绝.例如: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种类型的借景抒情,作者借助景物表达的,往往是自己的情感.二局部运用有的文章,作者以叙事为主.随着事件的发展,文中人物的情感不断变化,为了凸显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景物描写,借助景物来标下当时文中人物的情感.例如鲁迅的社戏在经历家人不让我去看戏,后来终于同意“我”去之后的一段描写: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段文字,在叙事过程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加粗,以声音之清越、色彩之明丽、速度之轻快、气味之清香、月色之朦胧、山形之活跃,表现了文中人物“我”的喜悦、急切之情.穿插在叙事过程中的景物描写,一般表达的,都是事件中人物的情感.二、景物描写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在景物和情感之间,人的情感左右着笔下的景物.景物反过来折射着人的心态和情感.一受情感支配,不同心态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他们眼中构成景物的事物是不同的同一个景物,不同心情的人,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例如下面的景物心情愉悦的人,看到的是雪野、是大树、是明灯;心情差的人看到的是枯枝、枯叶、是冷风、是漆黑的灯柱.二受情感支配,不同心态的人,观察同一景物,感受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面对同样的雪,心情愉悦的人,会潜移默化地从色彩的角度去观察,去感受,在他的眼中,这雪,自然是洁白的;心情压抑、忧伤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从触觉角度去观察、去感受,这雪,在他的笔下,自然是冰冷的.面对同样的树,心情愉悦的人,从高度着眼,他笔下的树,必然是高大的;而忧伤的人,从树叶和树的生活环境着眼,在他的笔下,生成的文字,必然是光秃秃的树、可怜的树.三受情感支配,不同心态的人,观察同一景物,感受同一事物的主观倾向性不同面对同样的路灯,感受同样的灯光,不同心态的人,在感受过程中带着绝然不同的主观感受倾向.心情愉悦的人,感受事物主观倾向于美好,因而在他的眼里,这灯光是朦胧的、柔和的、温暖的;而心情沉重、忧伤的人,主观倾向于丑陋,因而在他的眼中,这灯光必然是昏暗的、凄惨的、冰冷的.同样的雪地栅栏,在喜悦者的眼里,是洁白的宣纸上浓淡点燃的水墨画,在忧郁者的眼中,是冰川上禁锢生命的牢笼.四受感情支配,不同心态的人,描绘同一景物,选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心态的人,感受事物带着不同的主观倾向,因为在用词上,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上,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差别,人的心态积极向上、轻松愉悦,他笔下描绘事物时,更多选择的是褒义词;而心态消极的人,描绘事物时,运用的词语,大多是贬义词.三、借景抒情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运用景物的美好,能够表现人物的积极心态,美好的情感;景物的丑陋,能够表现人的消极心态、恶劣的感受.这种关系是互逆的——也就是说,透过作者笔下美好的景物,我们能推断出作者或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同样,在写作中,我们要表现一种美好的情感,积极的心态,也可以通过描绘景物,通过景物的美好来呈现.拖过作者笔下萧索、苍凉的景物,我们能推断出作者或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态是消极的,内心是凄凉、惨淡、忧伤压抑的,同时为了表现这种心态、心情,我们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景物描绘来实现.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故事情节本身的特点,从作者描绘景物的用词的感情色彩、构成景物的事物、作者的感受角度、作者的主观倾向,来判定作者写景,表现的是怎样一种心态、情绪、感受和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选择描绘构成景物的事物、选择不同的感受角度、凸显相同的主观倾向,来表达自己或文中人物的心态、情绪、感受和情感.四、运用借景抒情带来的表达效果一增加表现情感的角度,表现力增强.避开单一靠故事情节和抒情来表现情感的方式,加入景物表现形式.二使文章的内容更丰满.从内容上增加了景物描写的内容,改变了原材料故事情节为内容的单调性.三使文章情文并茂.将情感蕴藏在描写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文采,另一方面将感情溶于字里行间,更富有感染力.。

写作文时如何借景抒情

写作文时如何借景抒情

写作文时如何借景抒情如何写好抒情写人作文一、通过叙事抒情一个人的感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有时碰触某个人,或者亲身经历了某一件事,心中有所感叹,就要通过写下人故事情节去抒写自己的感情。

比如说有个孩子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当她必须返回祖母至外地上学时,自然可以想到祖母对她的爱抚和关怀。

于是,她在文章里精细地描绘了祖母怎样冒着大雨给她送来伞这一生活细节。

祖母那“急切的面容”,那在雨中“几下向前躬着身子,进一步,脱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的身影,仿佛就在我们面前闪烁。

作者蕴含在文章中慎终追远敬长的深邃感情,深深地敲击读者的心弦。

二、通过写景抒情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尼里泰山观日落,至香山看看红叶,你可以情不自禁地说道:“啊,太漂亮了!”甚至可以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壮丽的景象描绘出来,这是因为景物对你的感情产生了促进作用,并使你“见景生情”。

如果你把它译成文章,就叫做“借景抒情”。

文章写下得不好,叫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比如说习作《美好河水滚滚流》的结尾就是这样写下的:春来了,幸福河的水,流绿了村庄,流绿了城镇,流绿了家乡的土地,滋润了人们的心田。

我站在河堤上,极目远眺,青山着黛,碧水含烟,水在山上流,白帆云中走;再瞧远处,纵横的水渠,整齐的农舍,葱茏的树木,肥美的土地,无一处不是动人的画。

那带着泥土芳香的春风仿佛又送来我早已熟悉而又十分新鲜的歌:美好河水滚滚流,流去美好迪雷省恨。

流来幸福满河面,流去苦难不回头。

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并使读者领略到祖国河山的美,小自然的美,生活的美,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好之情、自豪之美感。

三、通过议论抒情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一事物则表示自己的看法,就是有感而发的,通过议论抒情,通常都就是在描述的基础上展开的。

还以《我的一家人》一文为基准,作者在描述于伯父一家对他的关怀以后,写到:“这就是我的一家人,他们对我的恩情就是我今生难以告慰的。

然而又何况就是这一家人对我的关心和爱惜呢?我无论跑至哪儿都深感春天般的温暖,我钟爱的又何况就是这一家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从作者的感慨,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一滴水可以看到太阳的光辉。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借景抒情法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借景抒情法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借景抒情法
一、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法是一种以自然风景为背景,以抒发情感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

它常常以描写自然风光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文学效果。

二、写作技巧
1、把握好比喻:借景抒情法要求作者在表达情感时,要使用
恰当的比喻,把握好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2、善于运用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法要求作者善于运用抒情手法,如比喻、拟人、比拟、象征等,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度。

3、结构完整:借景抒情法要求作者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度,使文章更加简洁有力。

4、把握好时间:借景抒情法要求作者注意把握时间,要有节
奏感,使文章更加有趣。

以上就是关于借景抒情法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借景抒情、细节描写——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细节描写——作文指导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 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 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 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 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
动作、情态、 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动物、静物 的分类
细节描写须遵循的三条 原则: a、真实。 b、典型。 c、细致。
本次作业
• 题目: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 • 你:既可以指一个人、一类人(父母长辈、 朋友师长、陌生人),也可以的一棵树、 一株草、一朵花,还可以是一本书、一首 诗…… 风景:看到的景色 ;一类现象的象征; 可以写出你身边的一种感人的场面或 景象,只有能给人美的、积极向上感受的人、 事、物、景都可以入文。
借景抒情 工笔细描 扮靓作文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 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 作方法。 特点: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 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 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效果: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形象, 有极强的感染力。
“你每天只知道关心弟弟,他回到家玩手机,你只是
轻微地说两句,但是如果我和妹妹玩,你总是一把夺
过去。”扯着嗓子经常喊的话又脱口而出。我和妈妈
之间的这座山真是庞大无比,而且还是座火山。 修改后:“你每天只知道关心弟弟,那我和妹妹呢?”
经常从嘴巴里蹦出来的话又脱口而出。窗外下着倾盆
大雨,树叶也被这豆大的雨滴击打着,不停地“挣
那晚的雪真的很大,那夜的天真的很冷。当我走出补习班 门的那一刻,寒冷的空气向我袭来,我不禁打了个颤栗,全身 瑟缩着,内心中却很是后悔,后悔不该为了显示身材的苗条, 拒绝了你让我穿羽绒服的建议。正在我叫苦不迭的时候,竟然 欣喜地看到了你那瘦削的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雪花斜斜地 飘着,落在你的身上,罩上了浅浅的一层白。你静默在风雪中, 像一剪寒梅,有着一种别样的美。那时,那刻,在朦胧的灯光 下的你,像一道风景,嵌进了我的脑海中。你看见了我,喊着 我的名字,向我招着手。(环境烘托) 我跑向了你,抱住了你。一股温暖从你的身体传递过来, 那时的我,幸福极了。你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穿在我的身上, 说:“冷了吧!快穿上,看把我大姑娘冻的!”说完,抱紧了 我。那一刻,我陶醉了。尽管那天天很冷,风很大,可我的感 觉就像是春天,有暖暖的风,吹进我的心中。(细节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写人命题作文技巧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2 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3 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像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

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

当你把事情写好了。

人物也就写好了。

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4 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

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5 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

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因为年龄、职业、性格等不同的人,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可能不同的。

6 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怎样写命题作文
老师出作文题目。

让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做作文,这就叫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同学们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


当你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恩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

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三、列好提纲。

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

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

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

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

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

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知识要点】:
1、景物描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2、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考试说明】:
1、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通过杨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

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

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
村,没有一些活气。

”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抒情三要求
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

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

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紧张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内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

弛缓的抒情,则把内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

那么,对抒情有哪些要求呢?
(1)要真挚自然。

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

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

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

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

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