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字顺(作文指导、评讲)

合集下载

初中作文指导 文从字顺

初中作文指导 文从字顺

注意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
文 从
话题保持统一,不轻易改变主语
句子连贯,
字 顺
思路清晰
句序保持合理,使表达紧密妥帖
表述保持同一角度,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
明白如话, 朗读修改 凡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之处应进行修改
题文展示
【一】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 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感悟樱花, “肃然起敬” 点出对樱花的 情感,总领议 论、抒情部分。
来满树繁花,展示着生命希望还在,明年依旧会花开满树。
白居易写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 行便当游。”樱花的妩媚娇艳自古以来便令人 揭示主旨, 着迷,而它的精神更令人赞叹不已,它的努力、 深化中心。 坚持,还有那从容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例文展示
阳春三月,正是花开遍野的季节。樱花自然不甘落
亮点批注
后,最初是几个与众不同的芽儿先怯怯地探出头;之后 又有几个冒出来。过几天再来看,紫褐色的枝丫上,原 先那些怯怯的芽儿一下子变成了小巧玲珑的花苞,有了
时间顺序,条理 清楚,文从字顺。
淡红的颜色,缀满了整个枝头。再然后,花苞绽成一个
个绯色的灯笼,含苞吐萼。等到三月末,满树的花苞不 知在哪一夜统统炸开,层层叠叠又粉嫩嫩的花瓣可与国 色天香的牡丹媲美,黄灿灿的蕊与粉艳艳的瓣相映成趣。
要求:①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议论,可说明…… 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栏目 家乡风味 家乡风光 家乡风俗 家乡风尚
内容举例 宁波汤圆、红膏咸蟹……
四明山、东钱湖…… 闹元宵、过端午…… 全民健身、垃圾分类……

“辞畅意达,文从字顺”的作文指导

“辞畅意达,文从字顺”的作文指导

“辞畅意达,文从字顺”的作文指导
如何做到辞畅意达,文从字顺?主要还得从语言习惯上着手。

首先遣词造句要简洁明了,切忌照搬口语啰嗦不明。

其次是前后衔接连贯紧密,即表达要有顺序,比如从先到后、从内到外、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等等。

最后是表达得体的要求,写作语言要符合我们的年龄身份。

还有,要做到文从字顺,一定要树立“文不厌改”的观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妙手偶得也是长期艰苦训练的结果。

作文写好了,务必自己多读几遍,热时写冷时改;或者请别人帮忙改。

写作_文从字顺

写作_文从字顺

但是,很多年了,我们太不理解月亮的寂寞了,太不 关心月亮的孤独了,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获取月光、 得到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我们,似乎 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为了月亮,我们的确是 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 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 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这些歌曲,没一首是专门唱给 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 我们还无止尽地利用和榨取月亮。我们的这些行为,与无 私而光洁的月亮相比,是多么地自私、贪婪和无耻呵!
诗句在文中的运用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靓以诗词出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 塑了我的灵魂。孔子、王勃、 范仲淹、鲁迅使我懂得了许 多做人的道理。 •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 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 灵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我懂得了友 情的可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使我懂得了做人的 责任;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 沉默中灭亡”,使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 的反抗精神。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 命的感悟。
二、写作要求
• 文从字顺:指的是语言表达清 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它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写作要点
要做到文从字顺,要注意三点:
(1)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 (2)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 (3)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
四、欣赏佳作
石榴树
四合院,一种最具北京民居特色的建筑,它承载 了老北京几百年的风雨,蕴藏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遍布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我的姥姥家就曾经住在一个小小的四 合院里。 姥姥家的小院随比不上大户人家那样气派,却永远 是那样的干净,处处洋溢着生机,尤其是种在院子里的一 颗石榴树,更是为小院平添了几许情趣。 每年开春,从苦干的树枝中探出头脚的几片嫩叶便 是我家报春的使者。随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许多花苞 也在绿叶的陪伴之下挂在了枝头。这些花苞被浅绿色的硬 皮包了个严严实实,但在和煦的阳光的照射下,晶莹的花 苞内依稀可见几许红色——红色的花瓣正等待着绽放的那 一刻,为了激情绽放的那一沙那,它在幼小的

写作 文从字顺

写作 文从字顺

托的方式和别的事物比较一下有什么不
同之处。
• (2)根据自己对月亮的感受,选取一个
角度,完成本次习作。作文写成之后, 要认真修改,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三、精彩例文
月亮,心灵之乡 • 月亮既是伟大的,也是悲伤的,更是温馨的。唐代诗 人李白曾经写出过不朽的诗篇:“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 此。”正像李白所说,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都对月 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 晚霞消退,太阳渐渐褪去了明亮的光辉,留给大地的 是暗红中的忧伤,也许是一份恐惧,把人间带进了黑 暗之中。忽然一种莫名的银白洒在了大地上,我抬头 一看,好不惊喜,啊,月亮,原来是月亮!月亮用她 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便有了一些妩媚和神 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换:搭配不当 调:语序不当
二、文题点拨
• 1.片段作文: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景或物。 • 思路点拨: • 本次片段作文训练是在第一单元片段作文的基础 上,继续训练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景物,抓住
景物的特征,先概括出景物特征,再具体描写的
能力。不同之处是,我们的眼界要扩大,只要是
我们喜欢或熟悉的景物即可,可应用我们刚接触
• 月亮又是悲伤的。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静的 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 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 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 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亮亮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 最殷实的欣慰了。
• 月亮更是温馨的。她陪伴了散步的人们,陪伴了旅途劳 累的游子,更安抚了远在他乡的亲人。正如李白诗中写 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月亮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嫌弃任何一个人, 当你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 是你的好朋友,与你娓娓道来。 • 在中秋节,月亮是最圆的,那时,她才得意洋洋地放出 她那明亮的光辉,也许这天晚上是月亮最得意的时光。 • 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 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 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 的镰刀,够累的。看到了弯月,宋朝词人就发出了“月 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作文指导课件:文从字顺ppt

作文指导课件:文从字顺ppt

本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迫切心愿?这 个心愿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盼望亲人归来,重温亲情。
这个迫切的心愿,是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生 活经历,通过恰当、妥贴、流畅的语言,有 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的,情真意切, 十分感人。
•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 头表达的妙例。
“分寸”主要体现在:
1、褒贬恰当 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具有明显的感情 色彩。在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贬 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果该用 “贬义词” 用了“褒义词”或该用“褒义 词”时用了“贬义词”,不仅表达不准确, 闹出笑话,还会产生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这段文字是叶圣陶先生 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 突出的优点是清楚通顺。文 句中没有生僻的字,也没有 华丽的辞藻,句子明白如话 ,前后衔接紧密,连贯自如 。这就叫文从字顺。
教师赠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贾岛《 题诗后》中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 句。 这些作家的经历充分证明修改文章是写作获得 成功的必然环节,文章只有越改才会越好。希望 同学们课后抱定的信念,把文章修改好。
要做到用语准确,应注意的是:
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 以消“歧义”。
汉语中有不少多义词,完全不用是不可能的。我 们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时加上消除“歧义”的限制性 词语。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 有时表示“看上去很耐看”。如果光用“大方”一词 来形容对 方,便有产生“歧义”的可能。这时,我 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组成 “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 一词。组成“美观大方”一语。这时,“歧义”便消 除了。

作文指导:文从字顺

作文指导:文从字顺
我大舅前两年才买了几间地基修了几间砖房,原来的老屋就在这山梁的脚下,早已是个危房,只剩两间猪圈还能将就。于是,大列就把猪还养在下血,每天跑上两三趟,够他辛苦的。菜园子,人部分庄稼也都在下血,收种都很麻烦。可是不种,又不行。
人舅年轻时,是个名副其实的“做家了”,犁田打靶,烧窑做瓦是把好手!那时候,靠一身力气养活了一大家子。后来,又连续养了几头牯牛,口家地收拾停当了,又给人家做工,还半路出家,学了半个兽医,挣几个烟酒钱花花。直到现在年过花甲,还是闲不下来。只是年龄越人,耳朵越背,几乎成了半个聋子了。人家跟他说话,总要人声嚷嚷才行,好在他不太在意,只是哈哈一笑了之。上街买东西就不行了,一是他太过老实,二是无法讨价还价。我人舅娘小他好儿岁,“嘴有一张,手有一双”,掏黄姜子,捡蘑菇,屋里一把,地里一把。绝对是个手脚麻利的能干人!也是年轻时候做的太苦了,老了积劳成疾,三天没得两天好。但她一贯热情好客,家里来了人客,总是生方打主意,也要弄他个满桌子满碗。这也正合大舅的心意,她的高声大嗓没有遭到嫌弃倒成了好名声了。
我只好乂翻身上车继续向里走,但见对溪的山坡上,卧着儿间石瓦房,墙垣坍塌,院落颓败,门户紧闭,田地荒芜,草长路遮,不甚荒凉!有人家的地方,看得见儿弯月牙儿似的水川,儿只黄牛在溪边的草地上。快要进伏了,路边的庄稼地长得郁郁葱葱,十分喜人。肥硕的玉米棒子掩着褐色的胡须,一个个骄傲地戳在秸秆上。
闲处光阴易逝,儿道弯,儿道拐,不觉间已经上了山梁。梁上寂静一片,大舅正处在大门边抽着烟等我呢!见我來了,十分高兴。老远地迎上来,笑着说:“我等你一阵了!”大舅和母亲长得太像了,都是老实巴交的脸,看到大舅仿佛就看到了我母亲一•样。我把两瓶洒和一包紫阳茶放到桌上,聊了儿句便走到院坝里四下里望了望。这里地势较高,都叫罗家梁,能看很远的地方,山梁上依山傍路修了十來家,一条公路向西南通向很远。

作文技法指导-文从字顺 主课件

作文技法指导-文从字顺 主课件

什么是 “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 :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
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 通。
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
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 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 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 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包含的内容有:通顺、连贯,有分寸(准 确),有韵律。
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 况。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 现。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 局。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 啊?”棋手说:“三局。”人们又问:“胜负如 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 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写作 文从字顺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 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 至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今天,我们 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文从字顺,有条不紊表情 达意。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 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开篇点题,到 了九月,自然 景物也发生了 变化。
作者善于 用拟人手 法,来描 绘景物, 抒发感情。
红彤彤的石榴挂上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一阵
秋风拂过,石榴树伴着节拍随风舞动。花坛里的满天
星是她唯一的绣花鞋,摇坠的落叶是她离别的眼泪,
蚯蚓们是她最忠实的观众,石榴花是她的发夹,石榴 是她的耳环……她正用忧喜交错的歌声欢迎秋天的到 来……

写作 文从字顺

写作  文从字顺

写作文从字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写作指导“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即要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更高一点的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

这些要求都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

第一,用词恰当,表意明确。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义,做到用词妥帖,搭配恰当;要注意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做到表达清晰,轻重合宜;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恰当选用褒贬词,做到情感鲜明,语言得体;要注意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

如“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这一句子,语言就不准确。

“烧毁并洗劫”不符合表意特点,应为“洗劫并烧毁”;“怎么不忘记?”这是反问句,意思刚好相反,是“要忘记”的意思。

这就犯了表意不准确的毛病,需要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引起重视,养成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第二,句子连贯,思路清楚。

连贯也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

所谓连贯,指的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意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要做到语言连贯,需要做到:(1)话题要保持统一,不要轻易改变主语;(2)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序,使表达紧密妥帖;(3)表述要保持同一角度,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

如:“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很显然,这是一段按照空间顺序组织起来的文字,介绍河边的景象。

但无论是从内容的连贯、叙述的角度,还是句式、句序,都不协调。

因此根据空间转移的连贯性,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文从字顺(作文指导)
-----借景抒情及景物描写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及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明确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及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的运用。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流程:
一、活动导入
回顾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能从诗中领略到诗情画意、品味到诗歌的语言美、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感悟到诗人澎湃的内心激情,那么诗人是如何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蕴含其中的呢?(学生发言略)师:作者借助于借景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含蓄、精炼、优美的语言来传达诗人的情感,那么今天就如何借景抒情,如何写景,大家来展开讨论,学习。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什么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生讨论。

3、教师谈话: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文学作品中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写作中,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描写景物时要注意的几种方法
五觉法“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

我们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

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麽文章会生动许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

”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潮》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分解法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

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

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具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多重转化。

烘托法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
表现其神韵。

[示例]这可是个好瓜。

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

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

瓜皮上的浅绿和深绿布成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深绿的似“漫江碧透”的湘江,浅绿的似朱自清先生眼里的“女儿绿”。

它映着阳光像是在用离合的神光招引着你:快来欣赏,快来品尝这造化为你为我为他奉献的神出鬼奇的甜密的“圆”。

——《西瓜》
组合式描写景物时,既有“特写”,又有背景式的画面“广写”。

所谓“广写”,就是把众多的场景艺术地组合起来,展现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

常见的组合方式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周围到中心”等空间组合式,还有“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时”等时间组合式。

写景的方法多样,它的作用也是多样的,除借景抒情外还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我们学过的《羚羊木雕》《观沧海》等文章中都有体现,课下要好好品味。

可见,写景可因文而异,因需要而异。

三、实战演练
请以《月亮》为题,选择一个角度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

题目自拟,600左右。

写作文从字顺
(作文评讲)
-----借景抒情及景物描写
学习内容:评讲作文
学习流程:
【板块一、激情导入】
这节课咱们要进行习作评改,希望同学们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秀习作,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因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相信修改后的作文会更精彩。

【板块二、预学赏析优秀习作】
1、学生毛遂自荐,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语段。

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组内共同评价学生所读文章,指出优点,点明不足。

【板块三、互学互评互改习作】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2、小组交流改后的习作,再次交流分享。

3、教师总结谈话: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课余时间,你们可以继续交流。

【板块四、评学总结再改习作】
结合教师的批阅及组内同学的建议,将习作进行再次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