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缺爱的女孩子,长大有多惨

合集下载

没有母爱的女孩性格

没有母爱的女孩性格

没有母爱的女孩性格1、因为从小缺少母爱,没有母亲在身边,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失了这种感情。

所以每当别人谈论起来的时候,都会很难过,心里更加细腻,内心敏感。

这种敏感,还会慢慢地变得不信任别人,对于别人总是有一种防备心理,总是怀疑别人。

2、没有母爱的女孩也是非常自卑的,因为当别的女孩子谈论起母亲的时候都会是非常骄傲的,而自己从来没哟感受过,就觉得是自己比别人差。

而且越是这样想,越感觉自己很差劲,为什么别人有母爱自己没有呢,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吗?慢慢地就会更加的自卑。

3、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跟人讲话,这个都是很正常的,性格做事情非常的独立,自己什么都会做,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从小没有妈妈,没有妈妈的爱,所以做事情从不撒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说这样的女孩子太独立,独立到不需要别人的爱和帮助。

如何挽救缺失的母爱缺失的母爱是不可能在所有年龄段都可以挽救的,当孩子心智健全的时候,孩子的很多性格已经定了型,很多时候是无法改变的,当然这也不是告诉你不用再去爱孩子了。

最好还是在孩子心理很身体正在成长的时候及时挽救,多花时间陪陪她,无论你有多忙,请给孩子多一些时间。

常常和他聊一些心里话,让他感觉到还有人在乎她,开始学习用一些肢体和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爱,比如:常常和他说“我爱你”、临走前前拥抱他,亲吻他的脸颊等等,或许这些可能对你来说有些难以启齿,但是他毕竟是你的孩子。

还要经常带她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可能会成为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面对没有母爱的女孩,家长请需要更加有耐心才行,无法陪伴他成长就用时间去证明,你是爱他的,千万不要总和他说:“我是为你好呀”这之类的话,他不一定能听得下去,反而适得其反。

女孩没有母爱的表现女生从小缺母爱,会直接成长过程中心理会产生自卑和自我保护心态。

此外女孩从小没有妈妈的关爱,与人交际能力的下降,做事小心程度过高,非常的谨慎胆小。

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情感脆弱,在感情道路上,很容易吃亏。

家庭教育母爱缺失的危害

家庭教育母爱缺失的危害

家庭教育母爱缺失的危害
现在家庭教育中母爱的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些从小缺少母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良的行为,可以这样说现在家庭教育中母爱的缺失已成为产生问题少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母爱缺失的危害,希望有所帮助!
一是孩子的感情变得更加冷漠化。

现在的独生子女虽然共有特征就是自私自利、专横霸道、冷漠无情,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享受母爱较少的孩子,他们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

母爱的缺失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冷漠、冷酷、自私、自利,让他们不再善良,不再具有同情心和怜悯心,不再相信世界的美好,也就不再相信他人,他们往往会更多的丧失做人的“本心”。

二是孩子的行为变得更加暴力化。

由于母爱的缺失,让很多孩子倾向于用暴力的行为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缺少母爱的孩子正是因为情感上的冷漠,才导致了他们行为上的残暴。

特别是女孩子在这方面往往表现得比男孩子更为突出。

往往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暴力手段就是母爱缺少的.验证。

三是孩子的心理变得更加异常化。

常言道“伟大的母爱”,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善良、温柔、慈爱、坚韧、宽容、怜悯和隐忍等一切美好的品质。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如果他无法感受到来自母亲的这一切美好品质的熏陶,那么他的心理必然就不可能是健康的,必然就会变得更加异常化。

童年缺爱会导致长大变成

童年缺爱会导致长大变成

童年缺爱会导致长大变成"爱无能"每一个人爱的能力从何而来?爱的潜能来自我们的童年经历,我们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获取爱的源泉。

爱,是我们的父母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国内外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普遍承认,一个人的童年以及他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构成他的童年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一旦逐步形成、固定下来,将会对他的性格、人格、择偶观、人际关系、感情模式、乃至对待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形成深远的影响。

换句话说,一个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一个男人会娶什么样的老婆,他们恋爱也好,结婚也罢,他们将来如何抚育子女,都跟他们的童年息息相关。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不否认,一个人的性格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但他的童年经历绝对是打造他性格的最重要的条件。

哪怕这种童年的经历已经过去,却会变成一种潜意识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所不在,潜移默化,伴随终生。

如果他的童年是幸福的,那么他的童年潜意识也是一片阳光,如果他的童年有阴影或者存在太多不愉快的经历,那么他的童年潜意识也一定是乌云密布的。

每当他跟恋人、配偶出现争执或面临择偶、结婚的关键时刻,他的童年潜意识就会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一样猛然闪现,成为二人世界的拦路虎,也给彼此造成莫名的伤害和痛苦。

比如说,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孩子的不上进感到焦虑,经常指责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样的东西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做母亲的也许估计不到,她这种指责会像一只看不见的蚊子,钻进孩子的潜意识当中,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孩子将来在他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或者是听不清充足的音色,或者是看不全充足的颜色。

这就是童年潜意识影响下的后果。

总是,父母不经意说出的一些话甚至口头禅,都会对孩子的童年潜意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说了半天童年潜意识,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对潜意识产生很多疑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潜意识的各种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潜意识是奥地利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代表作《精神分析学》中首先提出的,是指潜藏在我们意识底下的一种神秘力量。

童年缺爱的女孩有多惨

童年缺爱的女孩有多惨

童年缺爱的女孩有多惨
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时期,有的女孩在童年得不到爱,就会缺乏安全感、自卑、比较敏感。

小的时候,孩子把父母当作自己的镜像,心理的所有状态都跟他们有关联,如果父母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孩子会变得比较自信、勇敢、或活泼,如果孩子缺乏爱,他们的内心就会残留很多忧郁、悲伤的成分。

一、缺乏安全感。

有些女孩因为童年缺乏,他们很害怕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他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会尽自己所能去满足别人,总是一味地答应别人的要求,她极度没有安全感,有了爱人以后,她很迷恋和依附自己的爱人,她害怕他会离开自己。

如果一旦跟别人产生了矛盾,她也会首先责备自己。

二、自卑。

缺爱的女孩子,她很容易自卑,她有时候不愿意跟别人接触,害怕她人瞧不上自己,她对自己也特别不满意,总是在无限制地嫌弃自己,他很害怕跟别人接触,也很害怕建立一段感情,她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处理好这段关系。

因为害怕,总是一个人呆着,不交朋友,不去跟大家一起出去玩耍。

三、敏感。

缺爱的女孩子很敏感,她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都会让她产生某种联想,她会特别会察言观色,一旦从别人的脸上察觉
到不好,或者不情愿等表情,她会立马收回自己的请求,以免受到伤害。

不同的环境会让孩子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人生。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尽量给孩子足够的爱,让他们感觉到幸福,这样就会减少给孩子纯洁的内心留下阴影的机会,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权利。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小时候缺爱的孩子,是不幸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填补创伤。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以下特征:第一,低价值感。

低价值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它是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不值得被爱的,也是不够好的。

从小缺爱的人,很可能是一个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没有价值,在和他人相处时,容易讨好。

第二,过分独立。

过分独立,指的是不愿或不敢依赖他人。

从小缺爱的人,会表现出不想感觉到自己需要别人,会拼尽全力不去依赖别人,即使自己要付出巨大代价。

第三,空虚感。

空虚感本身是一种病,它不像焦虑症或抑郁症,更像是一种一般的不适感觉,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从小缺爱的孩子可能有种泛泛的感觉,他们缺失了些其他人都有的东西,或者他们是站在世界的外面往里看着的感觉,就是有些不对劲,却难以名状,它让他们感到与世隔绝。

第四,自我隐藏。

自我隐藏,指的是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觉察到。

从小缺爱的孩子,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听话,一直活在'假面'中,很可能成为虚伪和冷漠的人。

第五,自我厌恶。

自我厌恶,指的是不喜欢自己,总喜欢否定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活着,有种不配活着的感觉。

从小缺爱的人,容易且经常对自己生气,厌恶自己,有时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快乐或为什么快乐,总之就是觉得自己怎么样都不对劲。

第六,严己宽人。

严己宽人,指的是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却满怀同情。

从小缺爱的人,非常容易原谅别人的弱点缺陷,但他们对待自己时,往往是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

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某个弱点对自己生气,却很容易容忍别人有同样的缺点。

第七,述情障碍。

述情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有缺陷,他们无法辨认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辨认其他人的情感。

从小缺爱的人,在生活中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至感受任何情绪、情感。

从小穷养又缺爱的女孩

从小穷养又缺爱的女孩

从小穷养又缺爱的女孩从小缺爱的女孩,长大以后真的太苦了。

因为这种缺爱的负面效应,会延伸到很多方面•在职场中,她们会自信不够,跟同事老板难以搞好关系,很难混得顺风顺水。

•在友情中,她们会全心投入,只要对方足够善意,足够主动,她们就会全心全力对对方好,而且专一度极高。

那些她们所认为是“唯一知己”的人,可能只把她当作普通朋友。

•在爱情中,她们会患得患失,即渴望爱,又恐惧爱。

过度缺爱让她们很容易就被男生拿住,明明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女孩子,却在每一段感情中都爱得卑微可怜,往往也得不到珍惜。

•在社会上,她们更是处于一种尴尬地位:总觉得自己能做得更好,但又不知为何,莫名其妙地“没动力”、“没自信”、“很容易疲惫”,她们也羡慕那些打了鸡血的乐天派,但自己起始条件又不比别人差,怎么就跑得不如别人远呢?我有个自认为缺爱的朋友,曾自嘲着跟我说:“连起拍照,都看起来比别人畏畏缩缩。

”缺爱的背后,你究竟缺的是什么?我经常引导来访者明白:你看似缺的是爱,其实缺乏的不仅仅是被爱,还有很多别的东西,比如自信,比如坚定,比如安全感。

这也是你之所以觉得如此痛苦的原因:缺爱所延伸出的一切,才会破坏力巨大。

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以及普遍人的原生家庭导致其心态的自然变化,缺爱的女孩,成年后在以下方面也会有缺失1.不敢投入感情:•慢热,因为把控不住自己的付出,掌握不好与人交往的平衡度。

情感控制力缺乏:一旦投入恋爱,无法自持地将自己全盘托出。

1.各投入和了解程度不成正比:•只要认定了某一段关系,哪怕没有完全了解对方,也会无可救药地沉浸在感情中。

热情和相处时间不成正比:可能两个人刚刚建立恋爱关系,就甘愿热烈地为对方付出1.安全感缺乏:1.患得患失:•总觉得自己被爱是天赐的荣幸,总怕某一刻自己就被抛弃了。

1.缺乏自信:•缺爱直接与自卑挂钩。

童年时期你没有及时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温情,潜意识中给现状的解答就是:“我不配被爱”。

被冷落、被敷衍、被不及时的回应,都会导致孩子内心的自我攻击和自我贬低。

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家人的关爱,长大后也无依无靠,生活潦倒,只可叹自己的命运,

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家人的关爱,长大后也无依无靠,生活潦倒,只可叹自己的命运,

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家人的关爱,长大后也无依无靠,生活潦倒,只可叹自己的命运,
一、成长经历
我是一个从小就饱受孤独和痛苦的孩子。

由于我的父母都很忙,我常
常是一个人留在家里自娱自乐。

同时,我的父母也不太注重我的教育
和成长,我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

在学校里,我也经常被同学欺负和排挤,没有朋友可以依靠和交流。

这样的孤独和无助感让我变得更加封闭和孤僻。

二、成年之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大成人,但我的命运并没有得到改变。

我依然
没有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生活也一直很潦倒。

我不知道自己该做
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何去何从。

我曾经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出路,但总是被现实所打败。

我感到很
无奈,也很绝望。

三、命运的反思
我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有多么脆弱和不确定。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爱,也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但即使如此,也无法保证生活的美好和稳定。

然而,我不会放弃,我会继续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即使我的命运再次被打败,我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我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缺少母爱的女孩性格

缺少母爱的女孩性格

缺少母爱的女孩性格从小缺少母爱的女孩很容易出现恐惧社交的性格缺陷,不善于交际,这类女孩子可能给人不合群的感觉。

其实她们内心也是敏感脆弱的,做事情总有一些怯懦,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她们以后的发展。

同时性格敏感、容易自卑,而且比较渴望爱,有人主动对自己好,可能就会迷失自己。

然后可能不懂得关心别人,性格不算开朗,甚至比较内向,不习惯跟陌生人接触,对不熟悉的人防备心很重。

另外,缺少母爱的女孩办事鲁莽容易冲动,但是他们有着独立意识较强的优点。

这是因为,由于缺少母亲的帮助和关爱的孩子,有许许多多事情都要他们独立完成。

女孩缺少母爱怎么弥补一、加倍关爱孩子如果孩子在幼年缺少了母亲的爱,那么父母在和孩子接触之后一定要多关怀孩子,但是也要掌控一个度,不要溺爱他们,要尽量的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

例如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或者去做小时候没有带孩子做过的事情,可能刚开始孩子还比较抗拒,不过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孩子是慢慢感化的,他们也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如果经常用爱来感化他们,他们也会慢慢敞开心扉和父母好好相处。

二、多做亲子互动的游戏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陪伴孩子太长时间,在有了时间之后也要和孩子多一些相处,尽量和他们待在一起,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有一些亲子活动的话,父母也要积极的去参加。

可以适当的购买一些物质来满足缺少母爱的女孩的需求,或者用美味的食物来吸引他。

小朋友小的时候也都是喜欢玩的,那么作为母亲也应该经常陪着孩子一起玩玩具,或者是陪着他去游乐场里玩耍。

缺少母爱对女孩的影响1、使孩子太自我,甚至自私。

没有妈妈的爱,孩子就是自己关爱自己了,时间久了,就会在他的幼小心灵里,撒下没人管的种子,这颗种子就会发芽结果,以我为中心的处事方式就会形成,到最后就是自私了。

2、缺乏安全感,不和妈妈亲近,就缺少母亲的关爱。

在孩子的内心,总觉得少点什么,好像是缺少什么似的,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女孩,外表虽然总是显得对什么都不在意,但是内心深处,是及敏感脆弱,对爱的需求更强烈,很需要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缺爱的女孩子,长大有多惨
从小缺爱的女孩子,长大有多惨
来源: 心灵感悟作者: Angela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的爱情往往充满挫折。

面对男人给予的一点点温暖,她便可以飞蛾扑火。

1.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了主人公的悲惨人生故事。

松子自小聪明懂事,性情温和,本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但从小体弱多病的妹妹,吸引了父母全部的关注和陪伴。

被忽略的她,渐渐形成一种渴望爱、无法忍受孤独的性格。

为了讨好父亲,她不惜一次次假扮小丑,只为博父亲一笑。

童年的爱,是一个人生命的最初养分,这份养分的缺失,往往会造成一生的缺憾。

因为缺爱,她53年的短暂人生,一直在努力寻找爱,寻找别人的认可和接纳。

被数次欺骗和伤害后,她一遍遍对自己说:没关系,总比孤零零一个人好。

害怕独处的她,宁愿被欺骗、被鄙夷、被辱骂、被殴打,也不要一分一秒的孤独。

临死前,她在墙上写下生死遗言:“生而为人,对不起。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还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不幸,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笨和蠢,给别人添了麻烦。

2.
女明星伊能静,也是从小缺爱的代表。

真人秀《妈妈是超人》中,伊能静真实的家庭生活状态,曝光在镁光灯下。

节目中,她的明星老公秦昊,对她和孩子表现出的冷淡与置身事外,让很多当妈的观众,直呼看不下去。

伊能静敏感、脆弱、玻璃心,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针对这些负面评价,她特意发表长文,为秦昊辩护开脱。

但其实,越辩护越苍白,越开脱越无力。

只会让那些喜欢她的人,看得揪心。

她从小就缺爱。

伊能静早年接受访问时,曾经说过,童年时期的她,过得很悲惨,离异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在养母家长大,后来,母亲改嫁日本,她又开始了在日本颠沛流离的生活。

她说自己从没有真正感受过父母之爱,尤其是父爱。

童年缺爱的人,长大后会寻求心理补偿,疯狂地爱人和索爱。

即使获得了别人的爱,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却还是会若隐若现:
“连父母都无法疼爱自己,谁还能无限制地包容、无限制地爱自己?谁能够在身边,长久不离开?”
他们因此对于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不够信任。

也许是身处于风云变幻的娱乐圈,自小就缺乏安全感的伊能静,不安全感尤其浓烈。

与好男人哈林二十年爱情长跑,尽管期间哈林对她百般呵护、待她如公主,她最后却选择了主动放手,以出轨的方式结束了这段爱情。

很快,她又全心投入新的相差10岁的姐弟恋情,并在四十几岁高龄时,拼命生下了小女儿,以维系一个健全的家庭。

用她自己的话说:给秦先生营造一个家的感觉。

不幸的是,家的温暖不是一个人维系的,而是全家人共同维护的。

所以,我们都看到了,她维系地很努力,也很吃力。

一个人心智成不成熟,和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

很多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却活得比年长他们几十岁的中年人,通透明白。

因为他们从小被宠爱被关注,精神富足,对别人的
给予和自己的付出,拎得清楚。

而有些成年人,即使已经求学成功、事业有成,对待感情的问题上,却还是个不成熟的小孩。

这种状态的养成,和他的童年有关,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

3.
曾经被传为历史佳话的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的故事,也为我们清楚地描绘出:从小缺爱的人,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温莎公爵为了结过三次婚的中年妇女辛普森夫人,主动放弃王位,追随爱情而去。

“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童话故事是这样写的,但其实呢?
其实剧情很狗血。

这位把公爵迷得神魂颠倒的美国女人,既不年轻、也不漂亮,还是一名公认的悍妇。

公爵的一位前情人爆料说,爱情是他身上的咒符,在爱情中,他会甘愿变成对方的奴隶,喜欢被虐待。

一次,一群客人受邀和二人共进晚餐,用餐期间,公爵请管家给司机捎个信儿,通知他第二天的用车计划。

谁知,辛普森夫人听闻后,却狠狠地拍起了桌子。

“我的房子里,还轮不到你发号施令!”她直接冲公爵吼道。

举座皆惊。

一时间,空气凝结。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众人的诧异目光中,公爵不仅没有动怒,反而语无伦次地向她低声道歉。

公爵的随从说,在夫人面前,公爵完全失去了自信,像狗一样追随着她。

至于他为什么会是这种性格,从他的童年经历,可见些微端倪。

据史料记载,温莎公爵的父亲乔治五世,严厉苛刻,而母亲玛丽女王则忧郁冷漠,家庭关系相当畸形。

除此之外,王子幼年时期的保姆对他十分苛刻,这更是加重了他内心的阴郁。

众所周知,公爵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受其父亲影响,有口吃的毛病,著名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由此可见,小王子们都是在怎样压抑而冰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公爵的缺爱童年,直接导致了他在感情生活中,有着很强的情感需求,对母爱的缺乏,也使他更易倾心于已婚中年女子,乃至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对方,任由支配。

4.
我们谁都不想当缺爱的人,也不想让我们的身边人,缺少爱和关注。

健康的爱情,应该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而不是此消彼长。

好的爱情关系,让我们成长;而坏的爱情,只会带来损伤。

童年缺少的爱,将它遗忘在过去,长大后,才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带给自己满满的爱。

年少时,无论父母家人,有没有给予我们足够的爱,我们都有权利去爱,也有能力去爱。

只是,无论多么热烈的爱,都需要我们理性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