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课堂PPT)
电力电子技术说课稿PPT课件精选全文

说课内容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2 课程整体设计
3
教学内容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2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自动化专业基 础课
针对岗位
企业生产第一线 产品装配、调试、 检验、维修、生 产管理、产品后 服务岗位
能力培养
识别电力电子器件 能力 掌握器件使用与保 护技术 相控整流电路分析 能力 单相相控整流电路 设计安装能力 故障排除能力
24
教学内容
教材
❖ 主教材:《电力电子技术》黄家善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二版;
❖ 教学辅助教材:《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李序葆.赵永健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
动化系编
《可控整流装置》北京电机修理厂、清华大学自
科学出版社, 1971年6月
2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堂板书讲解
9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教学实施思路: ❖ 理论教学主要结合在项目实验中进行。 ❖ 课程的教学以项目作为核心实例带动知识点讲授,
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通过每一个工 作任务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 大部分内容在实验室中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可先讲再实践,或先实践再分析理论知识,或边讲 边练,讲练结合,工学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同步进行。
“设计实验”根据敖教与学的客观实际并结会现有条件设计 一实用电路,以实现简单的调压或调速。
6
课程整体设计
项目设计(课程设计)
❖ 在项目实训中鼓励学生将课外活动或生活见到的 应用纳入教学设计活动中来,课内外学习相互结 合,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
7
课程整体设计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示范学校建设工程【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目录一、课程简介 (3)二、课程设计思路 (3)三、课程目标 (4)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五、课程实施建议 (7)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2)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学时:90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根底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局部,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根底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根底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根底。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后续课程:电子CAD二、课程设计思路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
为表达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到达:熟悉模拟电路的根本元器件、掌握根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一些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使学生了解根本电子电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掌握电子技术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和分析电子电路的方法,掌握根本的电子电路的测试、制作与调试等根本技能,为从事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电子技术根底知识与技能。
电子技术老师说课PPT课件

2021
10
六、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基本的逻门:与逻辑门、或逻辑门和非逻辑门。
一、与逻辑 1.与逻辑关系 与逻辑关系如图下所示。当决定一件事情的几个条件 全部具备后,这件事情才能发生,否则不发生。
2021
11
六、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2021
12
六、教学过程
二、工作原理 1、原理分析
2、逻辑函数式
2021
7
五、教法与学法
学法:体现学生主动学习。 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 个组长,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为了加强和巩固当堂知识要点,用多媒体技术展 示这些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应用,怎样应用,应 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021
8
六、教学过程
2021
4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结合职业学校培 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电路组成、原理及真值表分析方法
2)了解电路结构
2、能力目标:在掌握本节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 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认真分析所学内容,能够根据所学 内容实际操作。
1、组织教学: 2、复习提问(1)什么是模拟信号(举例)
(2)什么是模拟信号(举例)
2021
9
六、教学过程
3、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举例): (1)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谁先举手谁回答(老师通 过大脑反应判断的) (2)大家在看电视节目时,总会发现一些抢答性的 智力竞赛节目,谁按下的按钮早、谁的灯就亮、谁有 先回答,想知道灯亮的原理必须学习门电路知识。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化操作 的职业习惯。
第7课 电子标签我揭秘 课件(15张PPT)

第7课 课堂总结
1.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特点及场景应用 2. RFID与NFC的关系。 3.实践活动——读取电子标签序列号。
第7课 拓展与提升
在学校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混淆或拿错校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 题,利用电子标签标识每件校服,当电子标签靠近读卡器时,读卡器读 取电子标签上存储的数据,并在显示屏显示学生姓名。
第7课 学习内容
二、了解近场通信的奥秘
近场通信(NFC)是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 通信技术,允许数字设源自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 点数据传输。
NFC 是由 RFID 演变而来。与 RFID 相比, 除了通信协议,NFC 还规定了数据交换格式。
第7课 学习内容
二、了解近场通信的奥秘
如果说RFID是一个学生戴 着胸卡方便别人了解他,老师 看一眼他的胸卡就知道这个学 生的姓名和班级。
第二单元 万物互联有协议
第7课 电子标签我揭秘
第7课 学习目标
学
1 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应用。
习
目
能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开展实践,了解物与物之间
标
2 近距离通信的过程。
第7课 课堂导入
问题情境
在铁路进站检票中,人们 只需拿身份证在检票机上刷一 下,便能顺利通过检票闸机。 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射频识别 技术在发挥作用。
NFC就是学生和老师两个人都戴着 胸卡,他们可以在看到对方胸卡后就知道 对方是谁。此外,NFC还可以更改胸牌上 的内容,改变对方接收到的数据。
第7课 学习内容
二、了解近场通信的奥秘
2016 年,我国自主创新的 NFC 非对称实体鉴别、NFC 对称实体鉴别 两项近场通信安全技术正式成为 ISO/IEC 国际标准。
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组成、电子元件功能等。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3. 帮助学生理解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其科技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件和仪器进行电路搭建、调试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子电路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电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经验。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1. 电路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电源等。
2.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基本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等。
第二部分:常见电子电路及应用1. 放大器:放大器原理、类型及性能参数。
2. 滤波器:滤波器原理、类型及设计方法。
3. 传感器:传感器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
第三部分:电子技术应用实践1. 电路搭建与调试:利用电子元件搭建实际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
2. 电子制作:制作简单的电子设备,如收音机、音响等。
3. 创新设计:开展电子技术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第一部分:2课时,讲解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进行基础实验。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稿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8
三、说教学程序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组合电路的分析方
法》,该内容在教材的189页第十一章第1
节,我将用2个课时来完成,1 节理论和1节 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
理清晰,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采
用多媒体教学,并用数字电路实验箱辅助
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我将从组、复、新、
本节内容较简单,唯一的难点是如何举一 反三。
整理版课件
13
5、布置作业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内 容,适当的布置2-3道作业题。
6、板书设计
黑板从左到右分3个部分,正中顶部 写标题,第1部分写明本节课的目标,第 2部分写例题,第3部分小结和作业布置。
整理版课件
14
实验课的设计
首先按分好的组清点人数, 然后讲 讲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考核办法, 再 结合理论引导学生实做,最后评分。 目 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团结协作和主动思考 的能力。
整理版课件
4
(2) 能力目标 ① 帮助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把握; 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① 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②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学生提供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整理版课件
5
3、重难点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稿
整理版课件
1
我的说课内容包括: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整理版课件
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
所选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主
编,2006年6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我国的电子技术教学也有了很大进展。
现阶段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并且现在国家教育部已将精品课程作为一项“改革工程”纳入各高校的教育改革之中。
同时因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电子技术引入高校教育培养计划之中,这也促进了高校对电子技术应用精品课程的建设,既可以提高教育建设发展,也可以实现培养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的目标。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技术”课程性质及课改优势,其次探讨了课程现状,最后就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现状;课程设置引言校企合作可以完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得到了政策的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承担社会教育责任已达成广泛共识。
随着教育业的不断发展,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想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专业指导,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电子技术”课程性质及课改优势“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工科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学习专业课程的敲门砖。
因此,对于工科类学生而言,“电子技术”课程十分重要。
将这门课程打造为“金课”,并结合当代、当地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同时,“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点,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效率逐渐下降,并且学习时间和自觉性的差异,导致了“电子技术”课程最终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有很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逐渐尝试利用各种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灵活多变地完成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短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课程现状在教学模式上,大多采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工电子技术全套PPT课件

进行检测。
技能培训和考核标准
培训内容
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实验操作规范、仪器仪表使用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核标准
要求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稳压电路
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常 用串联型稳压电路和开 关型稳压电路。
逆变器和斩波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常用PWM控制技术实现输出电压和 频率的调节。
斩波器
将直流电转换为另一电压等级的直流电,通过控制开关管的 通断时间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变频器调速系统应用
变频器
将固定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实现对电 机的无级调速。
同步发电机基本结构
介绍定子、转子和励磁系统等部分,以及各部分在发电机运行中 的作用。
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
阐述电磁感应定律和同步转速概念,以及发电机在空载和负载状态 下的工作原理。
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条件
分析并网前电压、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的调整方法,以及并网后功率 和电流的分配原则。
拖动系统稳定性和调速方法
原理
基于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实现逻辑运算。
应用
用于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如编码器、译 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组合逻辑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
由逻辑门电路组成的,无记忆功能的电路。
设计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实现特定的逻 辑功能。
设计步骤
分析需求、列写真值表、化简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验 证设计结果等。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
R9 C1 、C5 C2 、C3、C6 C4、 C8
C7 VT1、VT3
VT2 VD1 VD2、VD3 DCF
续表22-1 材料清单
名称 电阻 电容器 电容器 电容器 电容器 三极管 三极管 二极管 双色二极管 电磁阀
5 故发生
10
B 测电压值错 1 处 C 测 电 压 值 错 2~ 3 处 D 仪器不会使用,测电压值错误或不
能测量 A 安全文明,符合操作规程 B 操 作 过 程 中 损 坏 元 件 1~ 2 只 C 经提示后再次损坏元件
D 不经允许擅自通电,造成设备损坏
注:阴影处为否决项
.
9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表21-3 评分细则表
项目名称
水位控制器电路
评分记录
序
鉴定要求
配等
号
分级
评分细则
学生 教师 自评 评分
元件检测:
A 检测方法及元件判别完全正确
按电路要求配
B 元件判别错 1 次
1
齐元件,并检测 10 出技术参数合
C
元件判别错 2 次
适的元件
D 检测方法不正确或元件不能判别
A 安装接线规范正确,能自行修正, 焊接质量良好
型号与规格 LM741 LM567 NE555
220Ω、1/4W 10KΩ、1/4W 100KΩ、1/4W 1KΩ、1/4W 4.7KΩ、1/4W 15KΩ、1/4W
.
件数 1 1 1 1 1 1 1 2 4 2 1
15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序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课题五 综合
项目二十一 项目二十二 项目二十三 项目二十四 项目二十五
水位控制器电路 洗手自控器电路 可燃气体报警器电路 楼道灯控制器电路 半导体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
1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项目二十一 水位控制器电路 一、能力目标
1.掌握电子元器件好坏检测。 2.通过水位控制器电路焊接及测试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 3.排除在焊接及测试中出现的故障。
当水低下降到A与B﹑C之间时,因AB被K1接通,故555时 基电路2﹑6脚仍为低电位,3脚输出高电平,AK动作,AK1-2断 开,停止进水,VD2不亮。
.
13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项目二十二 洗手自控器电路
一、能力目标
1.掌握电子元器件好坏检测。 2.通过洗手自控器电路焊接及测试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 3.排除在焊接及测试中出现的故障。
六、原理说明
1.555时基电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
由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与工作波形如图21-2。
工作原理:输入信号ui在上升过程中,若ui=u2u6UDD,输 出uo为低电平UOL。输入信号ui在下降过程中,若ui=u2u6UDD, 则输出uo为高电平UOH。
UDD与UDD称为施密特触发器的上、下限电平,记为UT+和UT
当水位高于BC而低于A时,因AK1-1为常开触点,A点与B点 不通,A点仍悬空,故水泵仍然进水,VD2仍亮。
.
12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当水位高于A点时,AC接通,因水的导电电阻较小,故555 时基电路2﹑6脚为低电平,3脚输出高电平,AK动作,AK1-2断 开,停止进水,AK1-1闭合,锁定AB导通,VD2仍亮。
560Ω、1/4W
1
0.01μF /25V
1
6V
1
3
.
3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三、项目及工艺要求
(一)项目要求
1.根据电路原理图,检测电子元件,判断是否合格。
2.根据自己设计的元件布置图在通用板(或铆钉板)上布 图。
3.按水位控制器电路原理图21-1进行焊接。
4.安装焊接好后,通电调试,并测量电路中各点电压值及 输出波形。
-,它们之间的差称为回差电压UT即:
UT=UT+-UT-=UDD-UDD=UDD
.
10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图21-2 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
11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2.水位控制电路原理
水位控制电路原理图见图21-1。
当水位低于BC点时,由于A、B悬空,555时基电路2、6脚 为高电平,3脚输出低电平,AK不动作,AK1-2为常闭触点,启动 电机进水,模拟灯VD2亮。
二、使用材料、工具、设备
.
14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表22-1 材料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符号 IC1 IC2 IC3 H1 H2 R1 R2 R3、 R5 R4、 R8、 R10、 R11 R6、 R12 R7
名称 集成运放
集成块 集成块 红外发射管 红外接收管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二、使用材料、工具、设备
.
2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序号
符号
1
VD1
2
VD2
3
IC
4
R1
5
R2
6
R3
7
C1
8
K
9
表21-1 材料清单
名称 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集成块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容器 继电器 电极
型号与规格
件数
1N4001
1
任意型发光二极管
1
NE555
1
220KΩ、1/4W
1
10KΩ、1/4W
1
配等
号
分级
评分细则
学生 自评
教师 评分
A 通电调试,能自行修改,完全正确
3 通电改结果正确 30
调试未达到要求,经提示 2 次后修 C
改结果正确
D 通电调试失败或未能通电调试
A 正确使用仪器,测电压值完全正确
4 仪器使用:
30
测电压值
安 全 操 作 ,无 事
按水位控制器
B 安装接线错 1 次,能自行修正;焊
2 电 路 图 进 行 焊 20
接质量较好
接、安装
安装接线错 2 次,经提示后能自行 C
修正;焊接质量尚可
D 安装接线错误经提示还不能自行修 正或不能完成;或焊接质量差
.
8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续表21-3 评分细则表
项目名称
水位控制器电路
评分记录
序
鉴定要求
(1)在测试杯中调节好电极的位置,向杯中漫漫加入水,测
IC集成块③脚电位变化
,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变化。
.
4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2)在第一步基础上将杯中的水漫漫放掉,测IC集成块③脚电 位变化 ,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变化。
(3)根据实验填表21-2
表21-2 状态记录表
水位 B、C 以下 A、B 之间 A 点以上
进水 放水
灯(亮、暗)
.
5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图21-1
水位控制电路原理图
.
6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二)工艺要求 (1)在通用实验板上布线。 (2)元器件在通用实验板上整体排版均匀。 (3)安装的位置便于检测
四、学习形式
一人或二人一组。 做完后同学之间展示及讨论各自的体会。
五、检测标准
.
7
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