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优秀教案

3、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默读,指名回答。
1 、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4、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群学
阶段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指名回答。 指名说一说。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1、你知道奶奶收藏了多少铃儿
2、 你知道奶奶最喜欢的是什么铃儿吗冬冬知道吗
3、 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呢
4、 你从冬冬的哪些动作中体会出冬冬对这个门铃的喜欢呢
5、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冬冬对奶奶的爱呢
共学
阶段
学生说我们该如何回报我们的父母。
学生回答冬冬的做法。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1、预习《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读通课文,认读课后生字并组词。
2、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3、全班齐读课题。
1、布置预习读课文作业。
2、出示诗歌《游子吟》。
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4、板书课题《奶奶最喜欢的铃儿》,齐读课题。
互学
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 型
课题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时间
2月29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冬冬的奶奶最喜欢那只铃儿及原因,体会奶奶和冬
之间深厚的祖孙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难点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案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2.难点:,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亲人。
教具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激情导入:1.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2.板书课题。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多音字。
2.小组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三、探究训练过渡: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学习收获吧!(一)读通读准,交流展示: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相机提示,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字形结构与书写要点)看望问候捎去撒上抹布收藏揽在确实戴着砂糖陪伴搂着油漆遍地2.学习多音字“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适时评价,引导学生真正读通全文,读准生字词)4.小结激励。
(二)熟读理解,交流展示:1.熟读课文,加深感知。
说说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2.指名反馈,小结评价。
四、拓展延伸:说说你和奶奶之间发生的故事。
五、作业: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二、导入:1.教师:冬冬的奶奶收藏有许多铃儿,而她最喜欢的铃儿却不在其中,奶奶最喜欢的是哪只铃儿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谜底吧!2.板书: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圈画、标注)1.默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冬冬看望奶奶是不间断的?这段话体现了谁对谁的爱?2.自读第二自然段,本段中体现了谁对谁的爱?哪个词说明这种爱是长期的?3.品读全文,思考:奶奶都收藏有哪些铃儿?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为什么?(二)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奶奶最喜欢的玲儿

1 亲 情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冬冬的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及原因,体会奶奶和冬冬之间深厚的祖孙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能够正确读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知道奶奶最喜欢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冬冬按响的门铃的原因。
2.能复述课文,体会奶奶和冬冬之间深厚的祖孙情。
3.懂得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爱才能收获爱。
要学会主动关心他人。
教学课时两课时1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星期六早晨,冬冬都要去看望奶奶,陪奶奶说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①“每、都”说明了什么?]2 段导读:冬冬在每个星期六早晨都要去看望奶奶。
3奶总是先给她烤一片热乎乎的奶油面包,还给她那片面包撒上砂糖、肉桂什么的。
[②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什么?]然后冬冬就拿起抹布,帮奶奶把她收藏的铃儿擦一遍。
[③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冬冬总是在吃过面包后,帮奶奶擦铃儿。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冬冬在每个星期六的早晨都会去看望奶奶,并帮奶奶擦铃儿。
个星期六的早晨,冬冬问:“奶奶,哪只铃儿您最喜欢?”[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1知识点详解 ☜2 ①说明冬冬是个孝敬老人的孩子,她关心奶奶,爱奶奶。
3②奶奶非常疼爱冬冬。
③冬冬是个懂事、勤快的孩子,经常帮奶奶擦铃儿。
4④这一问句点出故事的起因,引起下文。
⑤说明冬冬的这个问题让奶奶很感兴趣。
⑥说明奶奶曾经是一位老师,“手摇铃儿”代表了许多她与学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奶眼睛一亮:“你猜呢?”[⑤“奶奶眼睛一亮”说明了什么?]是不是您当老师时用的那只手摇铃儿?”[⑥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不是。
”奶奶说,“不过它确实让我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
”是不是这只珍珠铃儿?”不是。
”奶奶说,“再猜猜看。
”是不是那串马脖子上戴的小圆铃儿?”奶奶笑了:“也不是,那串铃儿虽说声音好听,还是比不上我最喜欢的铃儿。
”5[⑦这几处人物对话,说明了什么?]段导读:第3~10自然段写冬冬猜测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案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案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抹”。
2 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体会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顺。
3、完成“日积月累”第三题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奶奶与冬冬之间浓浓的亲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亲情”的故事或诗歌,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1 学生交流资料。
2 学生提到或是引导《游子吟》一诗。
结合图,读读诗。
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读一读,背一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
板书课题《奶奶最喜欢的铃儿》,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生字。
1 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 知名度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 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
2 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3 奶奶喜欢的铃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奶奶与冬冬的对话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4 师小结。
四、作业: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直接导课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亲情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 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
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为什么?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
(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2 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三、拓展与延伸1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2 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四、指导学生写生字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五、作业:写生字教学后记:课文短小,字里行间却流动着浓浓的亲情。
本节课我重点放在朗读上,特别是重点朗读冬冬和奶奶的对话部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亲情的幸福和怎样去关爱自己的亲人。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案】1.《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2.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反思3.《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课堂教学设计4.《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教学设计5.铃儿响叮当教案6.铃儿在说话中班儿歌教案7.《铃儿响叮当》的教案8.最特别的奶奶作文。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个课文的意思和内容;2.能够背诵并朗读课文;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与课文相关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练习;4.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心与理解。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意思和内容;2.背诵、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与课文相关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1.课文《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抄本和录音材料;2.PPT或黑板;3.学生的练习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通过观察问题的形式,复习与家庭亲情相关的知识,例如:你最喜欢家庭中的哪个成员?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2.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激发学生学习《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兴趣。
Step 2 学习课文(25分钟)1.听录音,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学生个别齐读课文,并逐句解释课文的意思和表达。
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奶奶最喜欢的铃儿”,“送给奶奶”等。
Step 3 训练与运用(30分钟)1.听力训练:a.老师给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听力回答。
b.学生听录音,完成课文填空练习。
c.学生小组展示并分享听懂的内容。
2.阅读训练:a.学生个别或小组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奶奶最喜欢哪个铃儿?你怎么样才能体现对家人的关爱和关心?b.学生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和词汇进行连线操练,巩固句子和词汇的理解。
3.书写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XXXX最喜欢的XXXX”短文,并进行分享。
例如:“我最喜欢的妈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描述妈妈做过的关心和照顾自己的事情,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Step 4 总结(10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爱护家庭亲情的意识。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家庭亲情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
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以“我的最喜欢的XXX”为题,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的短文;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最喜欢的铃儿》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
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2、生汇报。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教学设计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理解并复述故事《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内容。
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读故事,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听懂、理解并复述故事的内容。
2.朗读故事并表达相关情感。
3.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1.故事《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文本。
2.图片或实物道具以帮助理解故事情节。
3.练习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家里的老人,询问他们对老人的评价和喜欢的事物。
2.制作一张大图表,上面分别写上"爸爸最喜欢的东西"、"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和"小孩最喜欢的东西"。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相应的位置上写下一些喜好的事物。
内容呈现:1.将故事《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的文本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默读一遍。
2.请一名学生先朗读故事,然后全班齐读,师生一起分析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3.师生对话解析故事中新词汇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具体内容。
4.出示或使用图片或实物道具,辅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关系。
5.分角色小组朗读故事,营造出生动的情景。
理解训练:1.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问题练习,问题包括故事细节、人物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2.学生自由交流答案并总结共识,然后展示给全班。
3.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的答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内容,鼓励他们用角色的语气和语调表达。
拓展活动:1.分组让学生创作一段续写故事,让铃儿和奶奶的故事有更多的发展和情节。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诗歌、音乐或绘画等,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1.进行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和回顾故事的重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师生共同评价本次教学活动,并给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收集和阅读其他相关的故事,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一 亲情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公开课教案_1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
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2、生汇报。
五、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支?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能够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六、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七、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即使还小。
但也不能做爱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做爱的生产者,传播员,。
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导语】《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
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范文。
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奶奶与冬冬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奶奶与冬冬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
专项训练: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体会奶奶与冬冬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常和奶奶住在一起吗?你知道奶奶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吗?说给大家听听。
(指几名同学说)2.你想知道冬冬的奶奶最喜欢什么吗?(想)那好,这节课我们
陪冬冬一起去看望她的奶奶,看看冬冬的奶奶最喜欢什么?
3.师板书课题,生边读边书空。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生字、新词,并在课文中注上拼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4.齐读生字。
相机出示多音字:看,难。
形近字:搂-----楼捎----稍陪----倍
【设计意图】自读前提出要求,目标明确。
通过自读更容易发现问题。
(二)学词
1.出示词语:铃儿捎去砂糖肉桂看望爱戴上了漆搂着
①开火车读。
②齐读。
③小组合作互相读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2.字词点拨:
“戴”字笔画较多,写时要合理地安排笔画(师田字格中示范)。
“搂”字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搂”的动作,用到手,因此是“提手”旁。
爱戴:关爱、尊敬。
肉桂:常绿乔木,用于食品、饮料及药品。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认识、理解大部分字词,然后老师点拨个别难词,争取全部理解。
(三)写字
1.自主写字。
田字格里每个字写两个,教师巡视。
2.指导、纠正写字。
3.评价。
【设计意图】课堂上通过写字训练,把生字校正准确,同时还可以练好字。
三、熟读感知
(一)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1.同桌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
2.同桌讨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这样的句子说:()在(
)去看望(
),陪伴(
),知道了奶奶最喜欢的是(
)。
3.指几名同学说,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合作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大意。
(二)再读感悟
1.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门铃?(门铃是冬冬按响的,门铃响了,冬
冬就来了.奶奶最喜欢冬冬了,连冬冬按的门铃都喜欢。
)2.冬冬喜欢奶奶吗?她孝顺奶奶吗?(喜欢,孝顺)
3.小结: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奶奶()冬冬,冬冬()、()奶奶。
她们彼此关爱。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感悟突破难点。
【篇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
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尽管还小。
但也不能*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的生产者,传播员,。
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
给父母、爷爷奶奶倒杯水、捶捶背……哪怕只怕他们说说话。
大家一起来吧,像冬冬一样把爱献给别人吧!
教学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
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范文。
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
文中没有提及“爱”,确处处流淌着“爱”。
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竟感动了我。
“亲情需要用心经营”这是作家鲍尔吉.原野说的,确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
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诚挚而美丽,让爱在课堂流淌。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