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诉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包括开放与半开放管理、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1%[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行为退缩,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社会接触不良,药物治疗对控制精神症状有较满意的效果,但不能重塑患者的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这些方面的恢复,需要主动性的康复措施[2]。
本文就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综诉如下。
1.开放与半开放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适应及角色的功能障碍。
丁宁[3]研究证明,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可以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目前国内精神病防治机构的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封闭状态,并限制患者家属进行探视[4]。
随着心理学、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人员已认识到环境治疗和生活质量对精神病患者的重要作用。
改善住院环境,使之与家庭、社会趋同,是促进精神病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等地相继提出让精神病患者过正常生活,并开始根据病情废除约束及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
现全国已有精神病医院实行多种开放管理模式。
赵戈辉等[5]报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的半开放管理,是让住院恢复期的患者住宿舍化病房,可以出入病区不受约束,参加院内就业,用自己挣来的钱可购买所需要的用品,可以自由打电话,与封闭管理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汤妙瑜等[6]主张实施全开放管理,即患者的活动范围可在病室内、院内或院外, 不用穿患者服, 饮食自由支配, 让患者过正常生活。
研究表明,实施全开放管理式精神科病房护理有别于一般病房的工作,能为精神病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创造一个良好氛围[7]。
同时指出,对患者的安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建立相应的制度。
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3 体 会
地震 灾 害 导致 病 人 骨 折 、 压 伤 等 。 对此 应 强 调 现 场 救 护 , 挤
志 ,0 0 3 ( 1 :5 .2 0 ,5 1 ) 2 6
[ ] 张苇 . 难 心 理 危 机 干 预 [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8 4 3 灾 M] 北 人 20 : 3—
4 . 4
作 者 简 介 肖静 蓉 , , 士 长 , 主任 护 师 , 科 , 作 单 位 :1 0 2 四 女 护 副 本 工 607,
捅 要 : 绍 了 1 2例 精 神 分 裂 短 康 介 0 Ab t a t Th ou na y i heps c l g c ls a e o 0 c z ph e a p 一 s r c r gh a l zng t y ho o i a t t f1 2 s hio r ni a
川省人民医院。
2 7 心 理 护 理 本 组 病 例 均 为 地 震 伤 员 , 如 其 来 的 地 震 灾 . 突 难 , 他 们 的 心 理 、 会 影 响 是 复 杂 和 沉 重 的 , 性 期 护 理 心 理 对 社 急 干 预 原 则 口 : 待 病 人 的情 感 体 验 和 行 为 表 现 极 度 悲 伤 痛 苦 , ]对 我 们 都 将 其 任 何 想 法 和 情 绪 视 作 正 常 或 合 理 的 。护 士 应 表 示 支
Ho gCupn , n i ma ( i s ia fQu n h u CiyFu in P o ic , u in 3 2 0 i a n ii g Ya gJn n Thr Ho pt l a z o t j r vn e F j 6 0 0 Chn ) d o a a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措施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之中,护理人员要与病人做好沟通,与病人之间产生良好的交流关系,多去了解病人的生活日常和病人对生活的态度,理解病人病因发生的一系列可能原因,对其进行劝导和安慰,让病人能够在心理的改变之下逐渐改变自身的想法。
同时护理人员时刻关注病人情况,避免病人遭到伤害,产生自我伤害想法,造成危险。
要多注意患者的康复情况,了解病人在治疗中获得的效果,并且针对其对自身未来生活的感受作出帮助和指导,减少其心理压力,减少病人对于社会的恐惧,消除他们的不安和顾虑。
同时也要注意检查病人随身物品,避免其拿到危险物品,对自我及他人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关注患者生活作息,判断其是否有自杀倾向,提前做好预防。
3.2生活护理日常生活护理人一些精神病病人受症状支配,病人情绪不稳定时,作出一些不正常行为都或可能导致其生活规律发生改变,同时自身控制力和自我能力下降,因此应重视病人日常生活护理。
4.3饮食护理家属应督促病人每日适量进食,不要过量进食。
食适量蔬菜、水果,保证足够营养。
病人由于疾病原因,可能出现不服药,胡乱饮食,暴食或者绝食的情况发生,对此要给予相应的处理。
当病人拒食时,应耐心劝导或与其共同进食,以消除其顾虑;对暴饮暴食者,注意控制其进食量;老年人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加强营养,促进消化。
不随意补充,不喝浓茶,不喝酒,不吸烟。
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要注意饮食软硬度,对于便秘的患者可以吃香蕉和蜂蜜。
5.4睡眠护理精神类病人在治疗之中,好的睡眠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康复:(1)做好病人居住环境卫生安排,加强环境空气流通,做好睡眠环境帮助病人入眠。
(2)为病人做好作息安排,做好日常活动、锻炼,增强其睡眠度,加强病人睡眠质量。
(3)不要让病人蒙头睡觉。
3.5安全护理(1)合理安排患者的房间,使病房内的陈设尽可能简单,防止患者受到损伤或伤害;活跃和易怒症状和情绪不稳定的病人住在不同的房间,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
精神障碍病人的社区康复及家庭护理ppt课件

3
第一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范围和任务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要求
4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范围和任务
1.精神疾病的防治
2.健康教育
3.科学研究 4.培训基层工作人员
5
1.精神疾病的防治 (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指预 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期治
疗已发病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争
28
第三节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
16
7.以人为本
尊重社区人群的生命、权利和
尊严;尊重社区人群的信仰、价值
观和风俗习惯;尊重社区人群的基 本需要和愿望。保护服务对象的隐
私,谨慎地使用护理对象的资料;
执行护理工作时应确保护理对象的
安全
返回目录17
第二节 精神障碍病人的社区 康复护理
精神障碍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的概念 精神障碍病人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25
3.给予精神障碍病人良好的心理支持
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 疗实施,要求实施者经过正规训 练,坦诚、有耐心、有良好的理 解沟通能力,尊重病人。要不断 鼓励病人,肯定其每一点进步, 使其树立信心,改善心理环境
26
4.开展家庭康复
通过病人及其家庭情况评估,与家
属一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主要有帮
助家属认识病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传授相关的疾病知识,在
家庭中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
27
5.精神障碍病人的用药指导
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如对无 自知力者,可找病人最信任或最有权威性 的人来劝说;对恢复期病人需不断对其加 强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为避免病人藏 药、扔药现象发生,应看着病人把药服下, 方可离开。此外,需注意观察用药的反应, 适时调整服药剂量,使药物既显效明显, 副作用又降到最低限度 返回目录
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技巧

心理护理技巧:
关键点是给予病人安全感 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可信 让病人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急病人所急的态度 尤其注意不要有看似冷漠的神情、态度或语气
术前术后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术前: 1.害怕:疼痛与死亡 2.担心,是否会出意外、残废等 术前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害怕与担心做好解释 工作,减轻焦虑使其合作 术后:常常为手术结果焦虑,或因疼痛而生抑郁 心理护理: 1.及时告知手术结果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4.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康复指导或者康复操等练习
尊重
爱与归属 的需要
分析各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 不同病人在不同时期 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病人的需要-1
举例: 气管插管呼吸 机辅助呼Biblioteka 时自我实现 的需要尊重
呼吸顺畅 饮食的供给 温度适宜 缓解疼痛 保障休息和睡眠等
爱与归属 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给予和帮助,满足患者需要
其 他
依赖
依赖心理
患病例后病人大都有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病人 往往对自己日常行为生活自理的确良自信心不足,事 事依赖别人去做,行为变得被动顺从;情感脆弱;一 向独立、意志坚强的人也变得犹豫不决;一向自负好 胜的人变得畏缩不前等。 病人的严重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姑息迁就 病人的依赖心理难以培养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 念。 医护人员应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对严重依赖者应采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 为治疗等。
Page 43
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技巧
心理过程分期
1.否认期 2.愤怒期
心理护理要点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科普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 性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 和技巧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注意 事项
精神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影 响因素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实际 应用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科普 知识推广
01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 的重要性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定义和目的
添加标题
定义: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等影响病人,并帮 助病人处理和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
添加标题
目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精神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提 高病人的心理素质,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和回归社 会。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意义和作用
尊重和理解病 人:了解病人 的需求和感受, 给予关心和支
持
建立信任:与 病人建立信任 关系,使其愿 意接受护理和
治疗
沟通技巧:倾 听、耐心、语 言和非语言沟 通,增强病人 的信任和参与
度
关注细节:关 注病人的生活 和情感细节, 提供个性化的
护理服务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建立信 心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实际应用
提供家庭支持 和帮助:家庭 成员的参与和 支持对精神病 人的康复和融 入社会至关重
要。
帮助病人更好 地融入社会: 通过社区和职 业康复计划, 可以帮助精神 病 患关系:医生 与精神病人及 其家人建立良 好的关系,有 助于更好地管 理和治疗病情。
当病人情绪不稳 定时,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安抚和 控制。
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 严,不得歧视或嘲笑病人
精神病人的护理

精神病人的护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精神病人的护理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此外,家属要多了解精神病人的家庭生活该怎么安排,做好精神病的预防护理,以防精神病病情再次复发。
那么如何做好精神病预防护理呢?精神病人护理方法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
对精神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外,应该进行一些工娱护理,以引导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
以下给出一些工娱护理的方法。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
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糊信封(药袋)、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选择患者愿意做的项目进行工疗,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
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
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如接力赛跑、球赛、。
舞蹈等,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
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延续护理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摘要】延续护理是指将患者所处的环境从医院转移到社区和家庭,提供持续的后期阶段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再次住院的可能性,这种护理模式广泛适用于老年人和慢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通过探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阶段实施延续护理,有助于临床参考与借鉴。
目前,我国人口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已超过400万,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查明,目前针对性研究已经确定了遗传因素、性格特性、环境因素、生化代谢等部分影响因素。
与其他临床疾病不同,没有准确的实验室结果或实验室数据来支持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
现在的治疗模式与过去大不相同,传统的治疗可以减少攻击性,减少自我伤害,在家人的帮助下在医院外治疗。
目前康复模式下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模式建议整个治疗过程回归社会。
因此,产生了延续护理,使患者在院外改善症状,进而建立人际关系和独立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延续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进展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以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障碍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
大部分患者为慢性发病,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兴奋、冲动、口齿不清、行为障碍、片段幻觉和妄想。
该病病程久治不愈,伴有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受到精神活动减少和社会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
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方式,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大部分症状,很多患者在医院治疗稳定后为了防止疾病复发,出院后坚持用药,并根据病情给予药物用量和时间。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大多数患者在药物康复过程中不服从服药,导致疾病复发,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
通过电话、微信和上门跟踪的延伸护理,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一、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时病情稳定,正在康复中,延续护理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关系、家庭支持、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
通过对国外早期疾病症状分析的研究,可以得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日常活动,社会活动,身体状况,健康与治疗信息,如何照顾家庭,心理状态评估,薪酬治疗等有不同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讲座活动记录表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病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使疾病得到满意的转归,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解除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障碍,对于疾病后期的巩固治疗、防止复发和意外事故及适应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
精神病人患病期间,常否认自己患有精神病而不愿住院或拒绝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精神症状逐渐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
随着病情的好转,其心理状态复杂多变,且往往相互矛盾。
他们一方面为自己疾病的治愈或好转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会产生种顾虑和不安,主要表现为:
1 、恐惧心理。
有的病人为前途担忧,担心吃了那么多药,脑会受损害,智能受影响,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和学习,不会受重用;或因长期住院,出院后怕适应不了社会生活,还有的病人过分担心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会受到挫折,未婚者怕找不到对象,已婚者怕离婚等。
2 、怕复发的心理当病人听到一同住院的病友是多次复发,就可能会想到自己病好了以后会再复发,表现顾虑重重、过分担心。
3 、绝望心理很多统计资料表明,康复期精神病人的自杀率很高。
尤其是反复住院的病人常常悲观、抑郁,认为患了精神病一辈子也治不好,比癌症更难治,生不如死。
病人对未来生活丧失了信心,情绪极度低落和悲伤,这种病人往往产生自杀念头。
4 被歧视羞愧心理精神症状好转后,当回忆自己在疾病发作期的一些异常行为,或别人向他描述这些异常行为时,会感到羞愧不堪。
有这种心理的病人,往往怕受到社会的歧视而不愿见人,害怕别人不予理解。
感到在亲戚朋友中抬不起头来,认为出院后做人难,即使疾病完全恢复正常,也会被人看不起,另眼相看。
因此,病人怕出院,常常有一辈子住在医院的想法。
二、具体的护理措施
1 、家属应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活动的特点及特殊表现,启发病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以不同的心理治疗。
对心理活动基本趋于正常的病人,可引导他们总结发病规律,给他们讲解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纠正病人“服药对大脑有害”的错误观念,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2 精神病有较高的复发率,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妨直言不讳地告知他们,精神病复发是可能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康复后坚持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随时与医生联系,复发是可以避免的。
这样回答,既不否认,也不使病人感到绝望,能够增强病人战
胜疾病的信心。
3 对于有绝望心理的病人,应给予高度重视,进行心理疏导。
在严加防范的基础上,让他们多给病人—些关爱和理解,使病人亲身体会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帮助他们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消除病人的绝望心理。
4 对有被歧视和羞愧心理的病人,要讲解精神病和其他任何疾病一样,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的病态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应受到社会歧视。
患精神病和患躯体疾病一样都是人类所患的疾病,都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关心和照顾,病人有了这种认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勇气,使精神病人得到更好的康复。
三、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所施行的护理过程,其宗旨是借助家庭内沟通与互动方式的改变,以协助病人对其生存空间有更好的调试。
康复期精神病人家庭护理对于家庭成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家属协同病人制订治疗及日常生活康复计划,培养兴趣,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经验、想法和目标。
2、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指导病人自我照顾,使病人了解家庭成员对他的期望,克服生活懒散、终日卧床。
3、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安排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正规的饮食起居、做广播操、听音乐、看电视、家务劳动等。
以增加生活兴趣,培养适应正常活动的能力。
4、家庭成员应支持、辅助并肯定病人,并对病人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使病人领悟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
5、家庭成员应提供和帮助病人接受整饰仪容的责任,可增进病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如:沐浴、洗衣、理发、美容等。
6、鼓励病人和社会保持密切接触,可减少病人对家庭成员的依赖;减轻退缩行为和焦虑情绪,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延缓病人精神衰退。
7、家庭成员应避免对病人冷淡、放任自流或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而影响病人功能的发挥。
8、家庭成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普遍对精神疾病不够了解,即使看了些书,知道一些理论,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
若有条件,应该参加社区为病员家属举办的一些活动,如疾病知识系列讲座、专题讲座、病员家属联谊活动等。
从中可学到有关知识并交流经验。
大连沙河口南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