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工艺对三叶青抗炎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三叶青是一种常用的民间草药,在中医中被列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良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草药的认识深入,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三叶青中含有大量的总黄酮,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脂、降压等功效。

因此,对于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研究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分配萃取、薄层层析、中压液相色谱等技术的优化及其在三叶青总黄酮制备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优化三叶青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案。

2. 优化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根据三叶青总黄酮的物化特性,采用分配萃取、薄层层析、中压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总黄酮的纯化,寻找最佳的纯化方法。

3. 总黄酮含量的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三叶青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4. 质量评价对提取得到的实验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形态特征的观察、药效学评价、化学成分分析等。

三、研究意义1. 对于治疗炎症、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 对提高三叶青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推动作用;3. 对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药质量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法,主要包括样品制备、提取、纯化及其它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等。

其中,利用UPLC对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

同时,通过对样品的质量评价来验证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五、研究预期结果1. 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三叶青总黄酮提取和纯化方法;2.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高总黄酮的纯度和产量;3. 建立一套检测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4. 初步验证三叶青总黄酮的药效学和化学成分;5. 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三叶青药物提供依据和参考。

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品质的影响

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品质的影响

850㊀㊀2023年第64卷第4期收稿日期:2022-12-05基金项目:浙江省乐清市农业科技项目(2020N040)作者简介:缪晓丹(1987 ),女,浙江兰溪人,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实验室检测工作,E-mail:805009037@㊂通信作者:徐丽红(1962 ),女,浙江丽水人,研究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工作,E-mail:xlh3888@㊂文献著录格式:缪晓丹,徐丽红,郁利杰,等.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4):850-855.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868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品质的影响缪晓丹1,2,徐丽红1∗,郁利杰3,张涛3(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浙江杭州㊀310021;2.兰溪市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浙江兰溪㊀321100;3.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㊀310018)㊀㊀摘㊀要:研究不同采收期㊁加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近野生铁皮石斛林下3a 生三叶青的品质指标(浸出物㊁多糖㊁灰分㊁黄酮)的影响㊂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块根的品质均有一定影响㊂三叶青地下块根在1 4月均可采收,且采收后的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而1月㊁2月㊁4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较高,3月㊁4月采收的多糖含量较高㊂3月采收的黄酮含量最低,而此时多糖含量最高;2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低,而此时黄酮含量最高,说明2 3月三叶青块根的多糖和黄酮内部物质间发生了转换,药农可根据成分需要择期采收㊂真空冷冻干燥是保留品质含量最多的处理,但操作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对加工成本压力较大的企业推荐自然阴干,而对总黄酮含量要求较高时,推荐微波干燥㊂不同干燥温度制三叶青茶时,可推荐选择50㊁55㊁60㊁65ħ干燥㊂关键词:三叶青;采收期;加工方式;品质中图分类号:S60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04-0850-06㊀㊀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学名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又名金线吊葫芦㊁蛇附子等[1-2],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中草药㊂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浙江㊁福建㊁广东㊁台湾等省份㊂‘本草纲目“中有 三叶崖爬藤,性味苦㊁辛㊁凉,清热解毒㊁活血袪风 的记载,而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抗肿瘤㊁抗病毒㊁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1],常用于治疗小儿惊厥㊁支气管炎㊁肺炎等;外用毒蛇咬伤㊁跌打扭伤,以及对各种热症㊁水肿等均具有独特的疗效,且无副作用㊁无抗药性,被誉为西药无法替代的 植物抗生素 [3]㊂三叶青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可晒干或鲜用,但以地下块根药用效果最好,全年可采收[4],研究表明,三叶青中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㊁多糖类㊁酚酸等,而黄酮类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5]㊂随着药用价值的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增加,2018年浙江省将三叶青确定为新 浙八味 中药材之一,2020年三叶青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新冠肺炎1号方 化湿宣肺合剂的首位配方药就是三叶青㊂遗憾的是三叶青至今未被‘中国药典“收载,也没有现行的国家标准,质量标准稀缺㊂市场上衡量三叶青价值的标杆是品质,然而不同的采收期对三叶青品质影响较大,文献[6]虽有记载三叶青可在每年冬至到惊蛰期间采收,但相关的研究数据甚少㊂同时有研究表明,三叶青样品茎叶部分黄酮含量高于块根部分[7],开发利用价值较大,所以为充分利用已被采收块根的三叶青叶片,开展研究三叶青茶的制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三叶青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三叶青干品的品质指标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为研究三叶青品质的影响因素,本试验以林下3a生三叶青块根和叶片为样品,分别通过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式研究品质指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采收期和加工方式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㊀㊀选用长势均匀的林下3a 生三叶青地下鲜块根和鲜叶,不同采收期试验样品由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药农提供;不同加工方式试验样品由温州雁圣源铁皮石斛有限公司提供(近野生铁皮石斛林下种植)㊂1.2㊀处理设计1.2.1㊀不同采收期试验设计㊀㊀试验分别于2021年1月㊁2月㊁3月㊁4月上旬,选取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农户基地样品,开展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品质指标(浸出物㊁多糖㊁灰分㊁黄酮)的影响研究,筛选出三叶青品质最佳的采收期㊂试验设每个采收期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6次,制成干样各100g备用㊂1.2.2㊀不同加工方式试验设计㊀㊀试验于2021年11月 2022年3月进行,取同一地块相同品种的3a生三叶青地下块根鲜品,经清洗晾干切成1.5mm片状后,采用4种不同的加工方式:T1,自然阴干,即将三叶青切片置于室内阴干(吹电风扇增加空气流动),每隔3h翻动1次;T2,微波干燥,即将三叶青切片置于微波环境中,低火1min,放凉,再微波1min,放凉,反复操作至半干,再低火0.5min,放凉,再微波0.5min,放凉,反复操作加热至干燥;T3,鼓风烘干,即将三叶青切片置于60ħ下鼓风烘干,每隔3h翻动1次;T4,真空冷冻干燥,即将三叶青切片置于-17ħ预冷冻,再置于-50ħ真空冷冻干燥机中烘干㊂共4个处理,每处理重复5次,制成干样各100g备用㊂测定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三叶青地下块根品质指标(浸出物㊁多糖㊁灰分㊁黄酮)㊂试验取2021年11月 2022年3月期间已采收块根的三叶青鲜叶,三叶青鲜叶经烘烤-揉搓后于4种干燥温度(50㊁55㊁60㊁65ħ)下热风烘干,测定不同干燥温度处理的三叶青茶品质指标(多糖㊁浸出物㊁黄酮㊁灰分)㊂1.3㊀测定方法㊀㊀三叶青浸出物㊁灰分㊁多糖㊁黄酮均以干样测定㊂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按试验设计处理后烘干,研磨成粉末,过二号筛,装袋密封,置干燥密闭容器中备用㊂浸出物测定参照‘中国药典“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8],灰分测定参照‘中国药典“灰分测定法测定,黄酮测定参照郑军献等[9]所发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测定参照余乐等[10]所发表的浙产三叶青的质量控制研究中的测定方法测定,品质检测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承担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品质的影响2.1.1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多糖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1可知,不同采收期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多糖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14.98%~26.04%, 3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多糖含量为26.04%, 4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多糖含量为21.94%, 1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多糖含量为15.78%, 2月份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多糖含量为14.98%;与2月采收比较,3月采收差异极显著, 4月采收差异显著,3月与4月之间差异不显著㊂本结果与余乐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4种不同采收期均能有效保存三叶青多糖的含量,但3月和4月采收的三叶青多糖平均含量明显较高,故当对三叶青多糖含量要求较高时,可推荐3月㊁4月采收㊂表1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多糖含量的影响采收月份多糖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重复6平均含量/%312.3229.9719.7531.2135.7127.2926.04a A 424.3118.2719.5425.5325.2818.7121.94ab AB 117.6519.7512.2119.6711.7213.7015.78bc B 217.7012.7913.2712.4621.0212.6614.98c B ㊀㊀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㊂表2~9同㊂2.1.2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2可知,不同采收期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浸出物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12.00%~14.02%, 1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浸出物含量为14.02%,2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浸出物含量为13.15%,3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浸出物含量为12.43%,4月份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浸出物含量为12.00%,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㊂4种不同采收期的三叶青浸出物含量均符合2015年版‘浙江省中药材炮制规范“中规定[11]的三叶青浸出物含量(ȡ7.5%),且1 4月采收对三叶青852㊀㊀2023年第64卷第4期㊀㊀表2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采收月份浸出物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重复6平均含量/%115.3023.4012.2011.7010.3011.2014.02a A216.3016.1011.0015.5011.908.1013.15a A37.7011.709.1018.5010.0017.6012.43a A417.7020.908.709.008.607.1012.00a A浸出物影响不大,故均可采收㊂2.1.3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黄酮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3可知,不同采收期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黄酮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0.21%~0.33%,2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黄酮含量为0.33%,1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黄酮含量为0.32%,4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黄酮含量为0.30%,3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黄酮含量为0.21%;1月和2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与3月比较差异均显著,而这2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㊂各处理与余乐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4种不同采收期均能有效保存三叶青黄酮的含量,但1月和2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平均含量明显较高,故对三叶青黄酮含量要求较高时,可推荐1 2月采收㊂表3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黄酮含量的影响采收月份黄酮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重复6平均含量/%20.360.380.360.350.420.120.33a A10.310.520.270.280.280.250.32a A40.300.490.270.200.390.130.30ab A30.090.280.150.310.280.150.21b A2.1.4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灰分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4可知,不同采收期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灰分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 4.66%~5.67%,灰分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是1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灰分含量为5.67%,2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灰分含量为5.12%,4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灰分含量为4.95%,3月采收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灰分含量4.66%,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㊂与崔伟亮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故1 4月采收对三叶青灰分含量影响不大㊂表4㊀不同采收期对三叶青地下块根灰分含量的影响采收期月份灰分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重复6平均含量/%110.209.00 3.00 3.60 4.20 4.00 5.67a A27.20 6.60 4.60 5.40 3.70 3.20 5.12a A49.47 5.68 4.23 3.70 3.24 3.38 4.95a A33.004.343.945.573.407.694.66a A㊀㊀多糖㊁黄酮㊁浸出物和灰分是衡量三叶青品质的重要指标,其中黄酮不仅可以消炎止痛,保肝抗炎,且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13-15],同时在抗衰老和提高免疫等方面也有诱人的前景㊂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三叶青地下块根在1月㊁2月㊁3月㊁4月均可采收,且采收后的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而1月㊁2月㊁4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较高,3月㊁4月采收的多糖含量较高;3月采收的黄酮含量最低,而此时多糖含量最高;2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低,而此时黄酮含量最高,说明2 3月的三叶青黄酮㊁多糖等内部物质间发生了转换,药农可根据成分需要择期采收㊂2.2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品质指标含量的影响2.2.1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多糖含量的影响由表5可知,不同加工方式的三叶青地下块根多糖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17.19%~24.11%,多糖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T4真空冷冻干燥(24.11%)㊁T1自然阴干(21.83%)㊁T3热风干燥(21.81%)㊁T2微波干燥(17.19%);T4真空冷冻干燥与T1自然阴干㊁T3热风干燥处理差异显著,而与T2微波干燥处理差异极显著㊂与陈翔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T4真空冷冻干燥最能有效保存三叶青多糖含量,其次是T1自然阴干和T3热风干燥处理㊂表5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多糖含量的影响处理方式多糖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平均含量/%T423.3227.4923.7223.7322.3124.11a A T121.8924.5923.3919.7519.5421.83b A T322.6927.3722.1818.9117.9221.81b A T217.8019.8214.2216.2417.8717.19c B 2.2.2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6可知,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浸出物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15.40%~ 17.03%,浸出物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分别是T3热风干燥为17.03%,T4真空冷冻干燥为16.87%,T1自然阴干为16.13%,依次比T2微波干燥的15.40%,增加了1.63㊁1.47㊁0.73百分点,而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㊂4种不同加工方式所得的浸出物含量均符合2015年版‘浙江省中药材炮制规范“[11]中三叶青浸出物含量ȡ7.5%的规定,而各处理对三叶青浸出物影响的区别不大㊂表6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处理浸出物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平均含量/%T325.1016.0010.009.108.9017.03a A T419.6018.0013.009.808.3016.87a A T122.4015.0011.009.108.7016.13a A T221.2014.0011.009.207.7015.40a A 2.2.3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黄酮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7可知,不同加工方式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黄酮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0.46%~0.58%,黄酮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T2微波干燥(0.58%)㊁T4真空冷冻干燥(0.49%)㊁T1自然阴干(0.48%)㊁T3热风干燥(0.46%),与熊科辉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T2微波干燥㊁T4真空冷冻干燥和T1自然阴干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与T3热风干燥处理差异显著㊂说明T2微波干燥㊁T4真空冷冻干燥和T1自然阴干均能有效保存三叶青黄酮含量,其次是T3热风干燥处理㊂表7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黄酮含量的影响处理黄酮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平均含量/%T20.860.560.770.280.410.58a A T40.680.470.850.190.250.49ab A T10.620.590.780.150.270.48ab A T30.610.580.720.180.200.46b A 2.2.4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灰分含量的影响㊀㊀由表8可知,不同加工方式的三叶青地下鲜块根灰分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4.12%~4.84%,灰分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T4真空冷冻干燥(4.84%)㊁T3热风干燥(4.66%)㊁T1自然阴干(4.51%)㊁T2微波干燥(4.12%),与崔伟亮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T4真空冷冻干燥㊁T3热风干燥和T1自然阴干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4真空冷冻干燥与T2微波干燥处理差异极显著㊂说明T4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的灰分含量较多㊂表8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地下块根灰分含量的影响处理灰分含量/%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4重复5平均含量/%T4 5.69 4.54 4.22 4.13 5.62 4.84a A T3 4.99 4.10 4.64 4.16 5.42 4.66a AB T1 5.18 3.94 4.23 4.54 4.64 4.51ab AB T2 4.76 3.56 4.22 3.40 4.64 4.12b B ㊀㊀T4真空冷冻干燥在冷冻过程中温度较低,呼吸酶的活性较弱,呼吸作用减缓,有利于多糖㊁浸出物㊁黄酮等的保存㊂黄酮类化合物在受热时易发生酚性氧化反应[15],活性成分降低,而T2微波干燥处理,升温较快,植物组织内部温度较高,在发生酚性氧化前,三叶青的氧化酶已失活,利于保存黄酮含量㊂2.3㊀不同干燥温度对三叶青茶品质指标含量的影响㊀㊀三叶青鲜叶经烘烤-揉搓后于4种干燥温度(50㊁55㊁60㊁65ħ)下热风烘干,结果发现,各处理多糖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17.47%~ 18.87%,多糖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是854㊀㊀2023年第64卷第4期65ħ(18.87%)㊁55ħ(17.92%)㊁60ħ(17.88%)㊁50ħ(17.47%),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浸出物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24.70%~ 26.33%,浸出物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是60ħ(26.33%)㊁65ħ(26.27%)㊁50ħ(24.93%)㊁55ħ(24.70%),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黄酮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0.87%~ 0.96%,黄酮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是55ħ(0.96%)㊁65ħ(0.93%)㊁50ħ(0.91%)㊁60ħ(0.87%),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灰分平均含量(以干基计)在10.26%~11.03%,灰分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分别是60ħ(11.03%)㊁65ħ(10.39%)㊁55ħ(10.29%)㊁50ħ(10.26%),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说明4种不同干燥温度均能有效保存三叶青叶品质(多糖㊁浸出物㊁黄酮㊁灰分)含量,而各处理对三叶青茶品质指标含量影响不大,故均可推荐(表9)㊂表9㊀不同干燥温度对三叶青茶品质指标的影响温度/ħ多糖含量/%浸出物含量/%黄酮含量/%灰分含量/%5017.47a A24.93a A0.91a A10.26a A 5517.92a A24.70a A0.96a A10.29a A 6017.88a A26.33a A0.87a A11.03a A 6518.87a A26.27a A0.93a A10.39a A 2.4㊀不同加工方式的三叶青加工成本2.4.1㊀不同干燥温度对三叶青叶加工成本的影响㊀㊀三叶青鲜叶经烘烤-揉搓后于4种干燥温度(50㊁55㊁60㊁65ħ)下热风烘干,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对三叶青烘干时间的影响㊂发现各处理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收缩逐渐严重,失水速度增快,烘干时间逐渐变短,有利于节省时间成本㊂其中65ħ热风烘干需8.01h,60ħ热风烘干需8.53h, 55ħ热风烘干需9.19h,50ħ热风烘干需10.22h,在65ħ热风烘干温度下,烘干时间最短㊂在三叶青茶烘干过程中,使用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消耗功率为1640W,工作室尺寸是600mmˑ550mmˑ600mm,室内设有两层搁板,排铺密度是1.5kg㊃m-2㊂经调研[18]发现,667m2可得鲜叶平均产量约114kg,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约为1.05元㊃(kW㊃h)-1,结合各干燥温度下的烘干时间,计算667m2三叶青鲜叶的烘干成本㊂发现65ħ热风烘干需1588.31元,60ħ热风烘干需1691.42元,55ħ热风烘干需1822.29元,50ħ热风烘干需2026.53元㊂三叶青茶热风烘干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烘干时间变短,烘干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㊂2.4.2㊀不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块根加工成本的影响㊀㊀对三叶青地下块根经T1自然阴干㊁T2微波干燥㊁T3鼓风烘干和T4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开展烘干成本比较,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一次可烘干鲜样约2.2kg,烘干平均时间为36.34h,真空冷冻干燥机电源功率为850W,经调研[19]发现,667m2可得地下块根平均产量约153kg,计算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烘干667m2三叶青地下块根的烘干成本为2255.60元㊂微波干燥处理三叶青鲜样(样品质量为300.00g)所需平均时间为1.37h,微波炉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输出功率为1400W,结合工商业电价1.05元㊃(kW㊃h)-1,计算微波干燥处理烘干667m2三叶青鲜样的烘干成本为1027.09元㊂鼓风烘干三叶青地下块根的排铺密度是4kg㊃m-2,平均烘干时间13.89h,计算鼓风烘干处理667m2三叶青鲜样的烘干成本为1386.19元,自然阴干(加电吹风)一批三叶青需2~3d,电风扇额定输出功率为100W,计算自然阴干处理667m2三叶青鲜样的烘干成本为64.26~96.39元,属4种干燥处理成本最低㊂3㊀小结㊀㊀本试验通过开展不同采收期和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品质指标随着采收时间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㊂在1 4月采收的三叶青浸出物含量均符合‘浙江省中药材炮制规范“(2015年版)规定ȡ7.5%,差异不显著;3 4月份采收的三叶青粗多糖含量较多,1月㊁2月㊁4月份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较多㊂3月份采收的黄酮含量最低,而多糖含量最高,2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低,而黄酮含量最高,说明2 3月的黄酮㊁多糖等随着植物的生长,内部物质间发生了转换㊂T4真空冷冻干燥更能有效保存三叶青多糖㊁浸出物㊁黄酮和灰分的含量,其次是T1自然阴干,而T2微波干燥对黄酮的保存较明显㊂不同干燥温度(50㊁55㊁60㊁65ħ)均能有效保存三叶青茶的多糖㊁浸出物㊁黄酮和灰分的含量,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参考文献:[1]㊀丁富娟,李慧芬,崔伟亮,等.三叶青名实考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9):208-212.[2]㊀郑平汉,郑雨雁,詹佳.三叶青生产技术[J].新农村,2019(6):23-25.[3]㊀陈加红.浙江野生三叶青的规模化组培育苗[J].河南农业,2018(13):56.[4]㊀刘培刚,魏克民.三叶青生物学㊁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6):927-933.[5]㊀徐硕,金鹏飞,徐文峰,等.民间中药三叶青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6,14(12):1336-1341.[6]㊀韩景泰. 蛇年 话 蛇药 :清热解毒蛇附子[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3(11):47.[7]㊀阮明颖.不同产地三叶青总黄酮及多糖含量的测定[J].当代化工研究,2021(22):19-23.[8]㊀陈旭华,徐光临,刘力.2020年版‘中国药典“矿物药质量标准变化分析[J].中成药,2022,44(9):2974-2978.[9]㊀郑军献,胡轶娟,梁卫青,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中总黄酮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5):386-387.[10]㊀余乐,刘敏,陈张金,等.浙产三叶青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8):1194-1198. [11]㊀戚雁飞,郭增喜,陈珏,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部分内容停止执行和勘误的解读[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4):486-488.[12]㊀崔伟亮,李慧芬,周洪雷,等.三叶青质量标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09-111,222. [13]㊀杨兴玉,黎雨晴,王未希,等.三叶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21,19(5):18-21. [14]㊀FENG Z Q,HAO W R,LIN X Y,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total flavonoids from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is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mice[J].OncoTargets and Therapy,2014,7:947-956. [15]㊀苏定昌.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78-79.[16]㊀陈翔,郭海波,刘婷,等.多指标评价不同干燥工艺及切片对三叶青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31):4441-4444.[17]㊀熊科辉,吴学谦,许海顺,等.不同干燥方法对三叶青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8):48-50.[18]㊀洪霞,赖小芳,邱莉萍,等.三叶青高效繁育及栽培技术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7):1198-1199,1202.[19]㊀吉庆勇,彭昕,华金渭,等.海拔高度对三叶青产量和黄酮含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7):1004-1006.(责任编辑:王新芳)。

微波辅助提取三叶青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拮抗炎症细胞的研究

微波辅助提取三叶青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拮抗炎症细胞的研究

微波辅助提取三叶青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拮抗炎症细胞的研究黄有强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7(52)5
【摘要】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的块根或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等功效。

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退高热等特有的作用,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高度的关注。

多糖是三叶青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目前对三叶青多糖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肝损伤,调节免疫的功效。

【总页数】2页(P384-385)
【作者】黄有强
【作者单位】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材参茸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微波辅助提取石榴皮多糖工艺优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木瓜滤渣微波辅助提取木瓜多糖的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3.木瓜滤渣微波辅助提取木
瓜多糖的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4.山竹壳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5.微波辅助提取刺梨多糖工艺优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真;毛庆秋;魏佳平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5(14)7
【摘要】目的:探讨三叶青提取物(ERT)的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并验证其相关功效.方法:以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以干酵母致热法及2,4-二硝基苯酚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三叶青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10%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并降低干酵母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与其相关的中医临床功效及主治相符.
【总页数】4页(P861-864)
【作者】黄真;毛庆秋;魏佳平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药学系,杭州,310053;浙江中医学院药学系,杭
州,310053;浙江省中医院,杭州,3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R289.5
【相关文献】
1.6种中药口服液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较实验研究 [J], 沈存思;尹庆锋;王蔚;徐建亚;谢彤;汪受传;单进军
2.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镇痛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量 [J], 廖淑彬;蔡韦炜;陈丹;谢平;黄娇;张金海
3.芩栀胶囊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姚干;何宗玉;方泰惠
4.炎毒清胶囊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刘颖;邓晓娟
5.NO偶联双氯芬酸衍生物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实验研究 [J], 李战;黄海燕;晁阳;冯晓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叶青药学研究新进展

三叶青药学研究新进展

三叶青药学研究新进展三叶青,又名三叶崖爬藤,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三叶青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药学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将对三叶青药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者们对三叶青的药理性质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三叶青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其副作用较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然而,关于三叶青的药理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的研究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者们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来研究三叶青的药学作用。

例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气相色谱技术(GC)等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三叶青中的有效成分。

此外,药理学实验也成为了研究三叶青药理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揭示出其药理作用机制及在不同疾病模型中的疗效。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者们发现三叶青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效。

然而,关于其抗菌作用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部分实验显示三叶青具有抗菌作用,而另一些实验则未发现该作用。

此外,关于三叶青的毒理实验结果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

总结三叶青药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在三叶青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药理作用机制及毒理作用等方面仍需深入探讨。

未来,三叶青药学研究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深入探讨三叶青药理作用机制。

研究其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加强三叶青毒理方面的研究。

通过开展动物毒性实验、致突变实验等毒理研究,评估三叶青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3、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将三叶青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一步验证其药用价值。

4、研究三叶青的生物活性物质。

探索三叶青中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结构及其特性,为新药发现提供候选物质。

5、拓展三叶青的应用范围。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三叶青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分析对于深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色谱法对提取得到的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为三叶青多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三叶青多糖提取工艺优化1. 原料准备三叶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叶子富含多糖。

首先需要精选新鲜的三叶青叶子作为提取原料,叶子需洗净并晾干。

2. 提取工艺(1)粉碎:将晾干的三叶青叶子进行粉碎,以增加提取效率。

(2)溶剂选择:根据文献报道,三叶青多糖可溶于水和醋酸乙酯等溶剂中,本次实验选择水作为提取溶剂。

(3)提取条件: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多糖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

3. 正交试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本次试验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获得最佳提取条件。

4. 多糖含量测定利用酚-硫酸法测定三叶青多糖提取物的多糖含量,确定优化后提取工艺的效果。

二、三叶青多糖单糖组成分析1. 单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准备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甘氨酸、岩藻糖等单糖的标准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进行浓度梯度的进样,建立单糖标准曲线。

2. 多糖水解将优化后的三叶青多糖提取物进行酸水解或酶水解,得到单糖。

3. 单糖组成分析将水解后的多糖样品进行过滤,并进行HPLC分析,根据单糖在不同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出样品中各单糖的含量。

通过以上工艺优化和单糖组成分析,可以获取三叶青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且了解其单糖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打下基础。

四、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三叶青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3): 45-48.2. 王五, 赵六.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多糖单糖组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化学, 2015, 36(2): 78-82.。

药用植物三叶青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三叶青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三叶青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曾德财;杨志军;刘冰钰;刘远杰;吴照祥;熊炀
【期刊名称】《江西科学》
【年(卷),期】2024(42)3
【摘要】三叶青是中国特有珍稀药用植物,以块根或全草入药,有抗炎、抗肿瘤及保肝等重要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然而其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开始对三叶青培育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结合以往相关文献,从三叶青的种源选择、基地选址、育苗繁殖、栽植模式、管理5个方面对三叶青生长发育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总结,以期为三叶青的培育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6页(P505-510)
【作者】曾德财;杨志军;刘冰钰;刘远杰;吴照祥;熊炀
【作者单位】赣南树木园;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331
【相关文献】
1.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三叶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珍稀药用植物三叶青的研究进展
3.药用植物三叶青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4.药用植物三叶青种质多样性与栽培管理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叶青藤抗炎活性部位研究

三叶青藤抗炎活性部位研究

参 考文 献 :
[ 1] B e i n H. J . T h e P h a r m a c o l o g y o f R a u w o l i f a[ J ] . P h a ma r c o l o g i c a l R e -
v i e w s , 1 9 5 6 , 8 ( 3 ) : 4 3 5 .
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V O L . 2 4 N O . 1 1
时珍 国医 国药 2 0 1 3年第 2 4卷第 1 1 期
透性模 型、 大鼠棉球 肉芽肿模 型筛选抗 炎活性部位 。结果 三叶青藤正 丁醇提取 部位和水溶 液部位 能显著抑制 小鼠腹腔 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 高以及 大鼠棉球 肉芽肿 的形成。结论 正丁醇提取部位 和水溶液部 位为三叶青藤 的抗炎有效部位。
关 键词 : 三叶青藤 ; 抗 炎; 活性部位 D 0 I 标识 : d 0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1 1 . 0 2 1
三 叶青 藤 抗 炎 活 性 部 位 研 究
李 江 , 蔡 小玲 , 罗昱 澜 , 何 洁 , 张智红
( 1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2 . 桂林医学院药学系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
摘要 : 目的 筛选三叶青藤的抗炎活性部位。方法 分步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 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
腈 一 0 . 0 5 %三乙胺等不 同比例 的流 动相 进行 梯度洗 脱 , 结 果发现 流 )及提取时间进行了考察 , 结 果表 明, 用7 5 % 乙醇 溶液 7 0 " 1 2 加 彻 啪㈨㈨鲫 。 乙腈 一0 . 0 5 %三 乙胺 系统在梯 度条件 : 0 m i n , 乙腈 ( A)一0 . 0 5 % 热 回流两次 , 每次 1 h , 进 行提取 , 方法简便 , 得到的色谱峰信息 丰 三乙胺 ( B) (5 :9 5 ) ; 2 m i n, A —B (5 :9 5 ) ; 1 0 m i n , A —B ( 3 0 : 富。 7 0 ) ; 3 0 m i n , A—B ( 7 0 :3 0 ) ; 4 0 mi n , A— B( 9 0 :1 0 ) 时, 各组 分得 3 . 4 参照峰的选择 1 5号峰经指认 为萝芙 木 中主要成分 阿马里 到较好分离 , 同时 2倍保 留时间 的色谱 图显 示 , 4 0 m i n后无 其他 新 , 且其含量稳定 , 与邻近色谱 峰的分离度较好 , 故选择 其作 内参 比峰 。 色谱峰出现 , 因此选择该梯度条件进行测定 。 萝芙木 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 简单的测定一个或几个 有效成 分 的量为主 的传统 的质量分析方法不能全 面地反 映药材 的质量 。 h . ^ , . . ^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 色谱法测定 了 1 0批次不同产地 萝芙木药材 鹰 — 十 ±- L — 卜0 的指纹 图谱 , 并 建立了其共有 模式 , 可 以为其质 量评 价和控 制提 C_ 2 ‘ . L . + 供一个有效 的参 考 方法 。经相 似度 评 价其 相似 度 均在 0 . 9 0以 L - — J ^ ^ ● ^ 山 上 , 说 明不同产地萝芙木药材 的化学组成一致性较好 。 j. - ^ . l ^ _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 1 6 1 9 9 3 4; 雄性 l 1 O只 , 动 物 合格 证 号 : 2 0 0 8—0 0 1 6 2 0 1 9 2 。 s D大 鼠, 体重 1 7 0—2 0 0 g , 雌性 l 1 0只 , 动 物合 格 证号 : 2 0 0 8

物连续给予相应受试物 3 天, 末 次给药 后 3 0 分钟 , 小 鼠右耳 廓内外用二 甲苯均 匀 涂 抹 ( 用量 0 . 1 m 1 ) 以 引起 炎症 反 应 。
足肿 胀均有明显 的抑制作 用, ; 致 炎后 4小时三叶青冻干粉 中、 高剂量和 三叶青 水 煎剂 高剂量、 三叶青饮
片粉 高剂量均有 明显的抑制作 用, 致炎后 6小时, 三 叶青冻干粉 中、 高剂量 均有 明显 的抑 制作 用。结论 :
三叶青冻干粉 的抗 炎作 用明显优 于水 煎剂与饮 片粉 。
瑚t
h e m s l e y a n u m D i e l s e t G i l g ) 的干燥 块根 , 主要 含 黄酮
( 5 . 1 6 g / k g , 相 当于新 鲜 药 材 2 3 . 2 2 g / k g ) 、 水 煎 液低 剂 量组
( 2 . 5 8 g / k g , 相 当于新鲜药材 1 1 . 6 1 s / k g ) 、 三 叶青粉高 剂量组 ( 1 O . 3 2 k g , 相 当于新 鲜药 材 4 6 . 4 4 g / k g ) 、 三 叶青粉 中剂 量
1 实 验材料
组( 5 . 1 6 g / k g , 相当于新鲜药 材 2 3 . 2 2 g / k g ) 、 三 叶青粉低剂 量 组( 2 . 5 8 k g , 相当于新鲜药材 1 1 . 6 1 s / k g ) 、 三叶青冻干粉 高 剂量组( 7 . 1 6 k g , 相 当于新鲜药材 4 6 . 4 4 g / k g ) 、 冻干粉 中剂 量组( 3 . 5 8 g / k g , 相 当于新鲜药材 2 3 . 2 2 g / k g ) 、 三 叶青冻干粉
致炎后 1小时将 小 鼠脱 颈椎处死 , 将右、 左耳廓剪下 , 制成 圆 耳片 ( 直径 9 a r m) , 分析 天平 称重 , 每 只动 物右 、 左 耳 片重量 差即反映炎症肿胀 程度 。多组 间均数 比较采用方差 分析 , 所 有数据用 ( ± s ) 表示, 均由S P S S 1 7 . 0统计 软 件进 行 处理 ( 下 同) 。结果见表 1 。
主题 词 炎症/ 中医药疗法
应用 比较 研 究
三叶青水煎剂/ 治疗应 用 三 叶青饮 片粉/ 治 疗应 用 三 叶青冻干 粉/ 治疗
三 叶青 又名金 线 吊葫芦 , 为葡 萄科植 物三 叶爬 藤 ( T e t -
( 1 O . 3 2 k g , 中剂量组
类如槲皮 素及 三萜类化合 物蒲公英萜醇等化学成 份 , 具 有清
热解毒 、 祛风化痰 、 活血 止痛之 功效 , 用 于治 疗高 热惊 厥 、 肺 炎、 哮喘、 肝炎 、 风湿 、 月经 不调等 。本 研究对 传 统 的水 煎 工
艺、 饮 片打粉工艺与冻 干粉新工 艺进行 了抗炎 作用的药效 比 较研究 , 现将结果报告 如下 。
低剂量组 ( 1 . 7 9 g / k g , 相 当于新鲜 药材 1 1 . 6 1 s / k g ) 。各 组动
1 . 1 实验 动物
I C R小 鼠 , 体重 1 8— 2 2 g , 由上 海斯莱 克 实
验动 物 中 心 提 供 , 雌性 1 1 O只 , 动 物合 格 证 号: 2 0 0 8—
( 浙江 中医药大学 ・ 杭州 3 1 0 0 5 3 浙江省 中医药研 究院 ・ 杭州 3 1 0 0 0 7 )

要 目 的: 观 察不同工艺加 工的三叶青的抗 炎作 用。方法: 三叶青采用传统 的水煎、 饮 片打粉 与 冻干
粉三种 不 同工 艺加 工制成供试品 , 分别进行二 甲苯小鼠耳廓肿胀 、 小鼠毛细血 管通透性、 角 叉菜胶 大 鼠足 跖肿 胀抗炎 实验 。结果 : 三叶青冻干粉 中、 高剂量及饮 片粉 高剂量对二 甲苯所致 小鼠耳廓 肿胀 有明显 的 抑制 作用 ( P< 0 . 0 5 ) ; 三种 工艺三叶 青对 醋酸 所致 小鼠腹 腔毛 细血 管通 透性增 强均 有一 定的抑制作 用 , 其 中高剂量三叶青 冻干粉抑制作 用最 为明显 ; 致 炎后 1 小时, 三叶青冻干粉 中、 高剂量对角叉 莱胶 致 大鼠
表1 不 同工艺三叶青对二 甲苯致小 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s )
0 01 6 2 4 7 8 5 。
1 . 2 实验 药品
吲哚 美辛肠 溶片 : 山西云 鹏制 药有 限公 司
提供 , 2 5 m g / 片 ×1 0 0片, 批号: A1 1 0 1 0 3 。强 的松 : 浙 江仙 居 制药股份有 限公司提供 , 5 m s / 片, 批号 : 1 1 0 8 4 5 。 三叶青冻 干粉 : l k g 粉相 当于 6 . 5 k g 鲜药 材 , 由杭州 天惠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0 1 3年 7月第 2 O卷第 4期 J u l y 2 0 1 3 V o 1 . 2 0 N o . 4
・3 7 l・
不 同加工工艺对. -, - l - 青 抗 炎 作 用 影 响 的 比较研 究 木
严余明 王忆 童晔玲 戴关海 杨 锋
医药科 技 有 限公 司 提 供 。三 叶 青 饮 片 粉 : l k g 粉 相 当 于
4 . 5 k g鲜药材 , 将 三叶青饮片打粉 , 2 0 0目过筛备用 。三 叶青 水 煎液 : 取 饮片 4 0 0 g水浸 5小时( 3 2 0 0 m 1 ) 后煎煮 1 小时, 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