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历史文化
安阳历史文化

民以食为天
营养分析: 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 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 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 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 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 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 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 率也就随之减少 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 后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 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 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 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 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 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 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文峰塔
红旗渠
马氏庄园
人民公园
易园
洹水公园
Biblioteka 民以食为天
老庙牛肉是国家级地方名馐,自明朝末创始以来,其独特工艺流传 至今。300年来,素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称。滑县老爷庙 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加工牛肉,至清朝中期,村民户户宰 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 以木炭火煮制而成。 老庙牛肉软包装在传统技术秘方基础上以非疫 区上等牛肉为主料,佐以十八种名贵香料,在陈年老汤中,经多道 工艺精制而成。
人文 历史 美食 旅游
安阳,简称殷、邺,七朝古 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 500年建都史,是早期华夏文 明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 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 园林城市、中国航空运动之 都,是甲骨文的故乡,《周 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 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所 在地。被考证的华夏文明最 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 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安 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 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 有“洹水帝都”“殷商故 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安阳特色简介50字

安阳特色简介50字安阳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原腹地,地处豫东平原中部。
安阳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特色。
下面将从安阳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安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史。
早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安阳就已经成为商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而安阳铁塔的发现更是使安阳的历史史前时期的追溯提前到了4000多年前,为世人所知。
安阳还是古代著名的都城洛阳的前身,曾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朝代的首都,包括东周、东汉、魏晋等,这使得安阳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安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
安阳的殷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安阳的骄傲。
此外,安阳还有古代贡瓷之乡云台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北宋开宝寺塔等著名的文化景点。
安阳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安阳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云台山是安阳的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山势雄伟壮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登山。
安阳博物馆是中国一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安阳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另外,安阳还有开宝寺塔、龙潭湖等景点,让游客领略到安阳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光。
安阳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安阳拥有多个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涵盖了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
安阳的钢铁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原钢铁之都”。
此外,安阳还以农产品加工、纺织、食品等行业为支撑,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总的来说,安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特色。
安阳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安阳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安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为世人所知。
安阳简介介绍

位于安阳市林州市的红旗渠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 之一,也是一处自然风光秀美的景区,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峡 谷风光和人工奇迹。
现代旅游设施与服务
完善的酒店和餐饮设施
安阳市内拥有各类酒店和餐饮设施,从高档豪华酒店到经济型酒店 应有尽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和美食享受。
便捷的交通服务
安阳市交通便捷,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络,游客可 以轻松地到达各个景点和旅游目的地。
文峰塔
位于安市文峰区的文峰塔是一座古代佛教文化遗址,塔 内供奉有佛像和文物,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岳飞庙
位于安阳市内黄县的岳飞庙是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庙 宇,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自然风光
太行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安阳市林州市的太行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 国家森林公园之一,拥有着壮观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 资源。
民俗风情:安阳的民俗风情独特,如 豫剧、剪纸等民间艺术,以及独特的 安阳话,都体现了安阳人民淳朴、豪 放的性格特征。
岳飞文化:民族英雄岳飞是安阳的历 史文化名片之一,岳飞庙是纪念岳飞 的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岳飞精神的 重要载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安阳市 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 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 色。
个领域。
装备制造业
安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涉 及汽车零部件、机床、电气设备 等多个领域,为国内外众多企业
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化工产业
安阳市化工产业基础雄厚,主要 生产化肥、农药、橡胶助剂等产 品,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
强。
特色产业
文化产业
安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如殷墟、岳 飞庙等文化遗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安阳文化

底 疑 一 说 冢 千 , 之 多 有 说 年 铜 , 来 雀 有 , 台 许 关 下 昌 于 说 城 曹 等 外 操 , 说 墓 莫 , , 衷 有 有 一 漳 七 是 河 十 , 水 二
7.5
身 可 份 以 也 发 考 是 现 古 非 葬 人 常 制 员 显 规 说 赫 格 , 。 非 仅 常 在 高 墓 , 口 墓 一 主 看 人 , 的 就
一 砖 通 个 券 , 耳 拱 前 室 形 后 。 顶 室 。 顶 前 部 后 为 墓 四 室 角 东 攒 西 顶 两 , 侧 甬 各 道 有 为 室
墓 分 在 为 墓 前 室 室 门 和 口 后 , 室 可 , 以 中 清 间 楚 有 地 甬 看 道 到 相 ,
五 室 一 层 门 个 楼 口 房 , 的 距 米 高 离 的 度 地 斜 。 面 坡 米 道 , , 15 15
39.5
曹 操 墓
多
得 “文 的 王 精 十 品 子 。 ” 等 文 字 , 堪 郎 称 ”
令 复 雕 ” 仇 刻 、 ” 精 等 美 “纪 图 , 梁 案 内 ” , 容 、 并 丰 刻 富 “侍 有 , “主 ”
大 量 画 据 像 介 石 绍 残 , 块 除 。 上 这 述 有 画 物 像 外 “神 石 , 兽 画 该 ” 工 墓 、 精 还 细 出 “七 娴 土 女 熟 有 , 批 器
扁粉菜
扁粉菜是安阳居民最爱吃的饭菜之一,每天,有很多 上班一族和扁粉菜的老食客,会到自己经常去的排挡 吃上一碗。 扁粉菜以粉条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 猪血等,在一口大铁锅中煮。扁粉菜的关键是高汤, 高汤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扁粉菜的味道,因此,安 阳扁粉菜经营者一只在高汤的做法上下功夫,使扁粉 菜味道不断改善。吃扁粉菜的精髓在于辣椒,辣椒要 香而微辣。早上,吃上一碗油滚滚,香喷喷、辣呼呼 的扁粉菜,那叫舒服。所以,来到安阳,一定要尝一 下
对安阳的介绍

对安阳的介绍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东接鹤壁、濮阳,西连南阳,是河南省的南大门。
安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安阳历史悠久,殷商文化、文字文化、甲骨文文化都发源于此。
殷墟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安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殷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历史博物馆之一;有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医圣张仲景、名相左宗棠等历史名人;殷商文化、甲骨文文化、文字之都安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安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殷商时代,甲骨文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知道早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一种高度文明。
安阳的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当代愚公”。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安阳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是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上的重要枢纽城市。
—— 1 —1 —。
安阳 甲骨文 故事

安阳,这座位于河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深厚的甲骨文底蕴。
3000多年前,殷商王室在这里刻制甲骨文,记录占卜记事,这些古老的文字被认为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安阳,被誉为“文字之都”,正以全新的形式传承发展甲骨文文化,书写古老文字在中华大地焕发新机的鲜活故事。
在安阳,你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殷商建筑风格,感受到甲骨文和简化字双标的展示,随处可见的甲骨文公益广告标识,让人迅速感受到文字之都的魅力。
甲骨文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里,我们能在安阳文化体育中心装饰墙上触摸到甲骨文,在街头巷尾的公交站台看见甲骨文,这就是我们的城市名片。
安阳的甲骨文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每个周末都有学生自发报名参与这里开设的公益课堂。
孩子们化身小小讲解员,身着亲手制作的手绘甲骨文T恤,置身于甲骨文的海洋,一次次领略汉字之美。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甲骨文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安阳还将甲骨文教育引入课堂,通过吟诵、书写等形式,让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血脉。
安阳市的校园还设立了甲骨文小讲堂,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传承甲骨文文化。
通过创编甲骨文韵律操等活动,古老的甲骨文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安阳,这座文字之都,正以她独特的魅力,讲述着甲骨文的当代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回忆,更是关于未来的憧憬。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

引言:安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安阳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名人荟萃、地理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展现安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魅力。
概述:安阳地处中原,更是历史上的中都,时至今日,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历程,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之处。
正文:一、历史沿革1. 安阳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商代,是我国古都之一。
古代历史书籍中多有记载,如《尚书》、《左传》等,这些文献中都揭示了安阳的重要地位。
2. 安阳曾是东汉时期的都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赵国都城,还是晋、魏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各时期的建筑、雕塑、书法等文化艺术形式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3. 安阳还是北魏时期的东魏国都,北齐北周的都城,以及隋唐时期的州府。
这些历史沿革赋予了安阳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底蕴。
二、文化遗产1. 安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阳殷墟,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商代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安阳还拥有众多名人的故居、纪念馆和墓地,如伟大政治家邓小平、文化名人曹雪芹等,这些人物的足迹让安阳的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3. 安阳还有众多的古建筑,如大型寺庙、古街巷等,这些建筑遗存展现了安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风貌。
三、名人荟萃1. 安阳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他们在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中,鲁迅以其突破传统的文学创作风格,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2. 安阳还诞生了世界著名的政治家邓小平,他领导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3. 安阳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如曹雪芹(《红楼梦》的作者)、黄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地理资源1. 安阳地处中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丰河、华山等,为安阳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自我介绍安阳的文化特色

自我介绍安阳的文化特色
安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名胜古迹。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安阳的文化特色吧!
说起安阳的文化特色,那就不得不提“殷墟”了。
殷墟是商朝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座古都。
现在已经发掘了一座商王武丁的墓,还有三座有商王室成员参加祭祀活动的墓。
殷墟中有许多非常珍贵的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比后来发现的甲骨文要早三四百年,虽然这些文字已经被破坏了,但它们所记载的历史、文化等都是非常珍贵的。
在安阳还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那就是“杨震卖瓜”。
杨震曾做过北海相,当时他曾到济南去上任。
一天,他正在家里吃饭,突然听到有人叫他。
他好奇地问:“谁在叫我?”来人回答:“我是从北海郡来的人,听说您在这
儿做官,特来向您报喜。
”杨震说:“我不在这儿做官了。
”来人说:“你怎么不在这儿当官?”杨震说:“我知道您是朝廷里的大官。
”来人又问:“你为什么不在朝廷里当官?”杨震说:“我哪
有什么官可做呢?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我记忆中的家乡摘要: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毗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和周易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安阳的历史文化古迹。
回顾我记忆中的家乡。
关键字:安阳殷墟司母戊鼎甲骨文妇好墓一、殷墟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 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
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
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
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
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
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
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
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54号凹形遗址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
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
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
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三、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
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
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
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
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
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四、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
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
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
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
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妇好墓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该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
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
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
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六、YH127甲骨窖穴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
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
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
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
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七、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该馆严格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符合遗址保护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尽可能地与殷墟遗址景观相协调。
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馆内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展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乙二十仿殷大殿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正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
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乙七基址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
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该基址为商代宗庙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
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
(1)、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2)、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是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
然后填土夯实。
这是置础仪式;(3)、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4)、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这时的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
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殷墟的历史价值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
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深入,殷墟的范围和内涵仍在不断地扩大。
尤其是近年来,殷墟考古仍不断有惊世发现,1990年的郭家庄、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1999年的洹北商城、2001年的花园庄东地等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从而更加证明殷墟的价值与潜力。
根据目前殷墟发掘的情况和现有地域判断,殷墟范围内必然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这些遗存也必然会给人们以新的知识和宝藏,殷墟的范围还会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而得到扩展,而殷墟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安阳有号称八百里太行之魂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具有雄、险、奇、秀、绝等特色,被誉为“八百里太行之魂”和“北雄风光最胜处”。
林虑山奇峰突兀、重岩叠嶂、挺拔雄伟,山清水秀、瀑布飞泉、景色万千,构成一幅幅天然画廊,人在山间走,如同画中行,是集众家风景之长,显天地造化之奇的旅游胜地。
主要景观有人工天河红旗渠、百里画廊林虑山大峡谷、天开图画黄华山、文物宝谷洪谷山、北雄风光天平山、翠柏园林龙凤山、神州初庙柏尖山、北国江南万泉湖和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洞等。
安阳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华炎黄始祖“三皇五帝”中颛顼、帝喾二帝的故乡,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故乡和中国国宝——司母戊鼎的发现地,是中华文化之源“五经之首”——周易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