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评价与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的评价与赏析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七言歌行体的扛鼎之作。诗歌明白晓畅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但让读者为之动容、感慨良深的当是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思想情感内容

诗人用挚情把“琵琶声”与“落魄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

情起,情随事迁,所叙事件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

1.1白居易悲情

诗人白居易仕途坎坷,元和十年因力主捕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受到谗毁,被贬江州司马。司马本为闲职,因而诗人无公务缠身,又因江州地方偏远,在此空闲度日,心中自是落寞。无法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仕宦理想,不觉为自己的境况所悲。在一个“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晚,送别友人归去,“举杯消愁愁更愁”,心中充斥诸多离情别绪。忽然,听得一支优美的琵琶曲,“如听仙乐耳暂明”,诗人如闻仙乐,情绪为之一振,感情上出现了短暂的欢愉,一扫满腔的愁绪,寻访弹奏琵琶曲者。恳请琵琶女再行弹奏,琵琶女勉为其难,“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在欣赏完琵琶女弹奏的几支乐曲后,诗人为琵琶女精湛的技艺折服,“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如梦方醒,以为妙绝入神。诗人不免追根溯源,探询琵琶女的来历,听得琵琶女自述身世后,不禁对琵琶女身世的不幸产生了莫大的同情,同时也勾起诗人痛楚的回忆。诗人想起自身的坎坷仕途,引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强烈共鸣,抒发了他忠而遭贬、迁谪荒远的苦闷和悲情。

1.2琵琶女伤情

诗中琵琶女自述了自己盛衰荣枯的经历,曾经色艺双绝“,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在京城红极一时“, 今年欢笑复明年”,不觉韶华已逝,琵琶女为之黯然神伤。琵琶女也曾为浓浓亲情团团包围,可惜“弟走从军阿姨死”,落得孑然一身,琵琶女为之落泪。“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年老色衰的琵琶女挥泪洒别教坊众姐妹,“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是此时凄凉心境的最好诠释。

综上所述,诗人仕途坎坷,内心充满悲愤苦闷。琵琶女命运如萍,随波逐流。两人同怀天涯沦落之感,那同病相怜、同样孤苦寂寞的心弦,通过琵琶女手中的琵琶拨响。琵琶恰如一架桥梁,联结起诗人失意的仕途和琵琶女沦落的身世。“情到深处泪自流”,诗人情不自禁地为琵琶女的不幸、为自己的冤屈而泪洒青衫。

2.《琵琶行》的抒情艺术赏析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含情。

2.1景物融情,倾内心悲情

《琵琶行》起笔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全诗中的几处对江月的描写,也别有一番情韵。诗人秋夜送客将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在本已寒冷的秋水、秋月烘托下,这沉浸在茫茫江水中的一轮惨白的月影更显凄冷,给人无限伤感,徒增几分凄惨之情。当琵琶女高超的演奏在“四弦一声如裂帛”中结束时,又是“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的景象。此时天

地宇宙间似乎徒留这浩渺的江水和一轮冷月,美妙乐声似乎还在耳旁缭绕,诗人沉浸在这无声的回味之中。但如此高超的演技又无论如何也不能使“秋月”染上明快的色彩,仍然是“白”的秋月照射着寒冷的江心,“秋月白光”让人心冷,又加重了诗人郁闷感伤的情绪。

琵琶女诉说身世时,诗中有“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这儿的“月”应为虚写。秋日的圆月、春日的柔风,加上琵琶女姣好的面容、众多的朋友,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段时光啊,而今再回忆起这些时,沦落天涯更显悲苦凄凉。这儿的“月之圆”与人生的残缺、形成反衬,琵琶女思念往昔的矛盾之情愈加鲜明。

紧接一处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月色之惨白,江水之凄寒,更增其孤寂痛苦之情。望着这轮江月,思忖着自己的漂泊悲苦,那种无家可归、无路可走的伤痛随景而生。独守空船已苦,江寒水绕之夜的独守又是怎样的一种孤寂难堪?读罢怎不令人掬一把同情之泪?诗人倾诉自己谪居浔阳的不幸时,“春江花朝秋

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晨江水碧绿,繁花竞放,秋夜月色皎洁,桂花溢香。本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良辰美景,但诗人乐无从生来,更何况秋月之夜,寒冷自不待说,借酒浇愁,愁闷更不能解,对冷月喝闷酒,愁恨凭月、水而生。这儿情景对衬,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在白居易笔下,月色已无李白、苏轼的笔下那样旷达超脱。诗人写月必写水,以不同角度写江水秋月。月水同景,人物共情,可谓月冷水寒人更伤,情影相生情更真,其间所蕴含的凄切伤感的意境令人叹为观止。

2.2人物含情,以琵琶女形象反映作者心境

《琵琶行》成功塑造了一个沦落风尘的歌女形象,千百年来人们对她表示无限的同情。作为一首叙事诗,白居易在人物的塑造上处处含情,洋溢着浓烈的人情美。

琵琶女的出场是全诗的一个亮点,其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是成为千古名句。琵琶女并非在装模作势,故拿身份。不难设想,一个年长色衰的风尘女子,在经历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千呼万唤”也正是由于有着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评论家叶鹏说:“这是一个从良的歌妓!”这一“遮”完全符合她此时的身份。自言”以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相互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诗人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心境自然悲凉痛苦。琵琶女诉说的“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景与自己被贬之前的情景又何其相似,面对此景此情,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也无怪乎“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把浊泪,溢满同情,不但洒给了歌女,更留给了自己,推己及人,更洒给了普天下的天涯沦落人。

把处于社会底层的歌女遭遇,同被压抑的士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满腔的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是罕见的。

2.3音乐传情,赏其艺术美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诗中大量的比喻句将无形的音乐抒写得生动异常。音乐所传达的情韵,不仅感染了诗人,更是打动了千百年来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