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条痕: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痕迹色称为条痕。

解理:在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称为解理。

斑状结构:大晶粒矿物分布在大量的细小颗粒中,大晶粒矿物称为斑晶,细小颗粒称为基质。

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时,称为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大晶粒矿物分布在大量的细小颗粒中,大晶粒矿物称为斑晶,细小颗粒称为基质。

基质为显晶质时,称为似斑状结构。

流纹状构造:岩浆在地表流动过程中,由于颜色不同的矿物、玻璃质和气孔等被拉长,熔岩流动方向上形成不同颜色条带相间排列的流纹状构造,常见于酸性喷出岩。

气孔状构造:岩浆岩喷出后,岩浆中的气体及挥发性物质呈气泡逸出,在喷出岩中常有圆形或被拉长的孔洞,称为气孔状构造。

杏仁状构造:具有气孔状构造的岩石,若气孔后期被方解石、石英等矿物充填,形如杏仁,称为杏仁状构造。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泥裂:泥裂是沉积物未固结时露出地表,由于气候干燥、日晒,沉积物表面干裂,形成张开的多边形网状裂缝,裂缝断面呈“V”字形,并为后期泥砂等物所充填,经后期成岩保存下来。

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统称为片理构造。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黄土湿陷性:软土触变性:流变性: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变形可延续很长时间,最终引起破坏,这种性质称为流变性。

背斜: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向斜: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

节理: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篇: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工程地质三个基本部分: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矿物: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原生、次生、变质矿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硬度:矿物抵抗摩擦和刻划的能力称硬度。

(由一种矿物和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画)解理:矿物受到敲击后,能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解理不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按岩石中矿物的晶粒大小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的分类:沉积岩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分布最广。

常见沉积岩: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大小及联通情况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绝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

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地层层位法,古生物法,岩性对比法,岩层接触关系。

沉积岩的不整合:分为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之间缺失部分地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差异。

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基本平行,但扔缺失了部分地层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接触关系,穿插构造。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总结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总结

1解理的定义: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乘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2自色: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比较固定他色: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与矿物的本身性质无关假色: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者表面的氧化薄膜对光的折射散射所引起的3 摩式硬度计的定义:硬度对比的标准软到硬依次由十种物质组成称为摩式硬度计他反应了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5 三大类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酸性岩类:石英、正长石为主少量的黑云母和角闪石中性岩类: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为主少量黑云母辉石基性岩类:斜长石、辉石为主少量的角闪石及橄榄石超基性岩类:以橄榄石辉石为主其次角闪石一般不含硅铝矿物1)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2)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层理构造3)片理状岩类块状岩类;保留原来+新的变质物质;结晶结构变余结构;片理构造(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11)区别主要矿物成分岩浆岩岩浆中折出的原生矿物沉积岩次生矿物占主要地位变质岩除保留还有新的变质物质结构结晶粒状斑状碎屑泥制生物碎屑部分单一结构晶体变晶结构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层理构造片理构造7 地质年代分为哪几种类型: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1)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的对定方法沉积岩(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岩浆岩(侵入接触沉积接触)2)地层年代的单位和地层单位9 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称为产状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表空间延伸的方向倾向:垂直走向顺斜面的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表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倾角: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表空间倾斜度10如何测量产状: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得A长边紧贴层面罗盘放平水泡剧中指北针所指的方位角走向 B短边紧贴层面倾向罗盘北端指向倾斜方向 C倾角使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骑上的水泡剧中时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11褶皱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整理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一、矿物和岩石1.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岩石:矿物的自然集合体。

3.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4.颜色: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

5.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6.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最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最不完全解理)7.断口: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无固定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称为断口。

8.岩浆岩产状: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及距离当时地表的深度等方面的特征。

(分两类:侵入岩体产状、喷出岩体产状)9.岩浆岩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形状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关系。

10.岩浆岩构造:指岩石中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组成的特征。

11.沉积岩结构:指沉积岩组成物质的形状、大小和结晶程度等特征。

12.沉积岩构造:指沉积岩各种物质成分形成的特有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13.沉积岩岩层产状:14.变质岩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变余结构(残余结构)15.变质岩构造:片理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二、地质构造1.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地质构造(构造形迹):残留在岩层中的褶皱、断层和裂隙等变形或变位的现象。

3.构造运动(地质运动):指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组成物质和结构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

4.地层:指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先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层位的层状和非层状岩石的总称。

5.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作用而形成的连续弯曲变形。

6.褶曲:组成褶皱构造的单个弯曲。

7.节理:指那些有一定成因、形态和分布规律的裂隙。

(原生节理、构造节理、次生节理)8.断层: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工程地质期末考试提纲.doc

工程地质期末考试提纲.doc

工程地质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标地质作用地形地貌2.工程地质问题:地难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沿稳足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壳物质组成和内部构造,塑造地壳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自然作用。

其中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同结成岩作用。

2.矿物是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的硬度:由低及高猾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3.岩石按照其形成方式有火成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川)火成岩代表岩石:花闻岩(未喷出,侵入岩,最广泛)玄成岩(喷出岩)碎屑沉积岩:砾岩砂岩(砂土)粉砂岩粘土岩变质岩:人理岩板岩沉积岩最蕪本、最敁著的特征是rt有层理构造第三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地层年代单位:宇、W、系、统2.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3.C—14专用于测定:新地质事件和大部分考古材料的年代4.第四纪历史距今200力‘年左右5.残积土(残积物):岩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們物坡积土(雨水或雪水):厚度变化人坡陡处较薄,坡脚处较厚洪积土(人雨或融雪水):在沟U往往呈扇状分布,洪积扇冲积土:河流冲积物湖泊冲积十海洋沉积土冰渍土冰水沉积士第网章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为地质构造。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节理。

断层和节理又称为断裂构造。

2.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最人锐角)3.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褶皱有两种难本形态:向斜和竹斜特征背斜:向上弯曲核部老,两翼新向斜:向下弯曲核部新,两翼老形成原因:属于地层接触关系屮的不整合接触,即角度不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以角度相交,地层时代不连续,反映期间曾发生过剧烈的构造运动,致使新老地层发生褶皱断裂,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剥蚀Ifii,而后地壳下降至:水Ifti以下接受沉积,进而形成新地层。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③生物风化作用。

其中①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要作用因素;②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7.岩浆岩按照SiO28.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碎屑结构,特征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

碎屑粒度的形状有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1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1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13.地表流水可以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要类型。

14.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搬运的物质是泥沙和石块,后者则是可溶解盐类和胶体物质;前者的搬运可有三种方式: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

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土木工程地质学复习要点及辅导(按教材章节的顺序列出,黑体字为较重要名词,需熟记。

辅导的目的是便于较全面的复习,不仅仅是为了期终考试)第一章绪论1、何为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地质学?(教材P1)2、工程地质学的五点任务。

(教材P1)3.、何为工程地质条件,包含哪些因素?(教材P2)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1.、归纳总结地质作用的类型:要求牢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四类?外力地质作用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划分哪五类(提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教材P7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为什么化学成分相同的矿物不是同一种矿物(如金刚石、石墨)?矿物成分相同岩石也不是同一种岩石(如石灰岩、大理岩)?3、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熟悉摩氏硬度计中十种矿物硬度顺序及鉴别矿物所借用的物体工具的摩氏硬度(指甲 2.5,小钢刀5.5,铜钥匙3等),区分解理与节理。

4..如何用肉眼鉴别矿物的方法?参照教材P14表2.1,熟悉肉眼鉴定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5、看书或课件理解:岩石的结构与岩石的构造概念的区别。

三大成因岩石各具有哪些截然不同的岩石构造、岩石结构和物质组成?据此如何鉴别三大成因岩石?(教材P15~22)。

6沉积岩中的碎屑岩有泥质、钙质、铁质和硅质四种胶结物,以哪种胶结的岩石工程性质最好?(见课件)7.看教材P15~22有关内容认识三大成因岩石的主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8.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哪些?要牢记岩石的水理性质又包括哪些?比较岩石软化性和岩石崩解性有什么不同?岩石按坚硬程度和风化程度是如何划分的?(教材P22~26)第三章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包括教材177~187页有关地震的内容)1.了解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熟记地质年代表表3-2中震旦纪以来各“纪”的代号及在地质图上代表的地层名称,熟悉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对应关系。

(教材P27~32)2..岩层产状要素有哪三个?其中倾向与走向有什么换算关系?用方位角法如何记述岩层产状(教材P33~34)?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岩层产状(见课件有关图件)?(教材P27~32)3..何为地质构造?其主要类型有哪些?.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或构造运动是何关系?地质构造与岩石的构造有何区别?(教材P34~52)4.在平面地质图上,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与等高线呈什么关系?(教材P59)5.褶皱构造或褶曲的两种基本类型——背斜、向斜,其识别依据(中心或核部与两侧翼部地层时代的变化)?对照图解理解各褶曲要素的含义(教材P36~37)6.依据什么在平面图上识别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即水平褶皱(曲)、倾伏褶皱的地层或岩层界线在平面图上是如何表现的?)(教材P38~39)7向斜与背斜构造的核部、轴面部位或转折端为什么不利于布置工程建筑(特别是涵洞或隧道)?隧道适宜从褶皱的什么部位通过?理由是什么?(教材P41)8.节理与断层的区别(教材P41、47)?剪节理、张节理的特征(教材P43)?断层有哪些要素?按断层面两侧的断盘相对运动方向划分的三种基本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注意应把“顺层断层”删去)中的断盘怎样相对位移的?它们分别受什么应力形成?断层的主要组合有哪些?(教材P47~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