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松树》附答案
阅读理解《松树和杨树》附答案

阅读理解《松树和杨树》附答案
松树和杨树
从前,大路的旁边有两棵小树,一棵是松树,一棵是杨树。
人们从它们身旁走过时,总要议论一番:“嗬!这棵小松树长
得挺直又漂亮,真不错!这棵小杨树弯弯曲曲的,可不怎么样!”听了这话,小松树心里甜丝丝的,神气得直摇晃。
而小
杨树却很难过,但它不灰心,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往上长。
一天,林业工人来了,要给它们修枝打杈,小松树立刻皱起了眉,生气地说:“我长得多好,还用得着修理?”林业工人知趣地走开了。
而不远处的小杨树央求道:“快给我修修吧!”于是,林业工人细心地将它修理了一番。
XXX顿时觉得轻松了,身子往上挺了挺。
一天,啄木鸟大夫飞来了,说要给它们捉虫。
小松树瞪着眼睛说:“我这么强壮,怎么会有虫子?赶紧走开!”啄木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飞到了XXX身上。
XXX挺直身子说:
“快来给我检查检查吧!”于是啄木鸟大夫把它身上的虫子吃得一干二净。
XXX身子不断往上蹿,长得更加茂盛了。
数年后,小杨树又高又壮,成了栋梁;而小松树,又矮又瘦,渐渐枯死了。
1.阅读第然段,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2.小松树结局的根本原因是():骄傲自大。
3.读完全文,你想对小松树说些什么?请写下来:不要骄傲自大,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4.阅读短文,填空。
一开始的样子:小松树和小杨树都很小。
对林业工人的态度:小松树生气,小杨树央求。
对啄木鸟的态度:小松树瞪眼,小杨树请求。
最后的样子:小杨树高大茂盛,小松树枯死。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松树金龟子》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松树金龟子》阅读答案松树金龟子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虫有音乐天赋,甚至雌性也会唱歌。
男性会通过唱歌来召唤和引诱异性吗?女性也会用歌唱来回应男性的歌唱吗?在正常情况下,两人都幸福地生活在松树的树枝上。
他们不可能和声唱歌,也不可能成对唱歌。
不幸的是,我没有听到他们在树上唱歌,也没有听到他们在铁丝网里唱歌。
我不能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
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
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
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
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你弄湿食指,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
这种声音类似于甲虫的声音。
如果你像两颗豌豆在玻璃杯上摩擦一样,发出的声音与甲虫的声音完全相同。
如果你掌握了一定的节奏,这和甲虫的歌唱没有什么不同。
甲虫柔软灵活的腹部是橡胶的,薄而硬的鞘翅的后翅是玻璃的。
由此可见,圣甲虫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2.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4分)甲虫听起来怎么样?(4分)4.第三段中前三句,内容上是递进的。
可是第二句里说的“一模一样”和第三句里说的“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意思,并没有体现递进关系。
对这一点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5.为什么作者能让甲壳虫的原理听起来容易理解?(4分)6.通过课文的介绍,你了解了金龟子哪些特性?(4分)2.男性是否通过唱歌来召唤和引诱异性;女性也会用歌唱来回应男性的歌唱吗。
实事求是。
类比法4。
虽然看似没有进行性关系,但后一种意义是在“如果你掌握了某种节奏”的假设前提下产生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进行性关系。
5.因为作者通过类比发现甲虫的发音系统类似于人们在玻璃上摩擦橡胶时发出的声音。
6.婚姻、爱情和死亡的特征。
小学短文阅读-松树的风格(附答案)

小学短文阅读-松树的风格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A.歌颂 B.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A.崇敬B.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我对松树总是怀有(A.瞻仰B.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A.健壮 B.茁壮)地生长起来。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多少人就()过它A.赞颂B.歌颂2.读短文,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的品质A.崇敬B.崇高3.读短文,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我对松树总是怀有()之心A.敬仰B.瞻仰4.回答问题。
“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答:5.回答问题。
松树的风格是什么?答:6.回答问题。
把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下来,然后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答:【参考答案】1.B 2.B 3.A4.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自我牺牲的精神。
5.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6.(1)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我对松树总是怀有敬仰之心。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松树的风格的阅读答案

《松树的风格》阅读题目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回答问题。①“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②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 ”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抓住“物”和“人”的共同特征简要回答)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4.我对松树总是怀有敬仰之心。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这段短文通过写松树的生长和用途,以物喻人,歌颂了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松树》阅读原文
1.A
2.C、D
3.B
4.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蓬勃生长;不畏酷热;任风吹霜打;英勇无畏地挺立。
5.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秋风过后,梧桐的叶儿,开始了脱落了,其他的树林,都披上了黄色的衣裳;往日顽皮的小草,也不再那么活泼了,显得有些憔悴的模样。只有直立着松树,依然如故。它昂着头,任由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概。
《松树的风格》阅读练习及答案

《松树的风格》阅读练习及答案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猎取学问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猎取学问的质与量,也是一种较冗杂的智力活动。
今日给大家预备了《松树的风格》阅读训练试题及其部分参考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参考、反思和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松树的风格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B.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B.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B.仰慕)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便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B.健壮)地生长起来。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缘由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缘由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松树是用处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拦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确实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松树的风格阅读训练以及参考答案1.读短文,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多少人就( )过它.赞颂B.歌颂正确答案:B2.读短文,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 )的品质.崇敬B.崇高正确答案:B3.读短文,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我对松树总是怀有( )之心.仰慕B.瞻仰正确答案:4.回答下列问题。
"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缘由是什么?参考答案: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自我牺牲的精神。
《松树》阅读答案

《松树》阅读答案《松树》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松树》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松树松树,不是寻常的树木可以比拟的。
不管是和暖的春天,炎热的夏日,清爽的秋季,或是寒风透骨的隆冬,它都一样青葱苍翠和茂密,充分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春天里,草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
松树当然不会例外,也蓬勃地生长,在和的`阳光下,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赞美。
转眼间,炎热的夏天来了。
阳光虽然猛烈,但是松树的叶子,更长得密密麻麻的,一点儿怕热的样子也没有,它随着风儿摆动,发出令人爱听的松涛声。
秋风过后,梧桐的叶儿,开始了脱落了,其他的树林,都披上了黄色的衣裳;往日顽皮的小草,也不再那么活泼了,显得有些憔悴的模样。
只有直立着松树,依然如故。
它昂着头,任由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
在呼呼的寒风吹袭下,草儿全都枯萎了。
有些树枝上仅剩的黄叶,也都剥落了,余下光秃秃的残枝,在北风中战栗。
这时,就只有那苍劲的松树,仍然披着翠绿的衣裳,英勇无畏的挺立着。
天气越是严寒,越是显出它那坚强刻苦的性格。
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松树》阅读题:1.括本文中心,正确的一句话是( )A.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B.松树不是寻常的树可以比拟的。
C.松树一年四季都一样青葱苍翠和茂盛,充分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D.它昂着头,凭上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
2.句中带点的词不可以换成括号中的词的一句是( )A.显得有些憔悴的模样。
(样子)B.余下光秃秃的残枝,在北风中战栗。
(发抖)C.只有直立的松树,依然如故。
(立)D.松树,不是寻常的树可以比拟的。
(比喻)3.“松树当然不会例外”中的“例外”指的是( )A.蓬勃地生长B.长出嫩绿的新叶C.不长枝叶D.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赞美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使它成为能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段话。
说明文阅读《松树》附答案

松树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
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
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
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20余种,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最负盛名的要数马尾松。
马尾松的分布最为广泛,这是任何松树所不及的。
北自河南和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至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一带,几乎大半个中国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马尾松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
它特别耐干早瘠薄,无论在极为瘠薄的红壤、石砾土上或沙质土上,还是在陡峭的山岩石缝中,马尾松都能顽强地扎下根去,吸收深处的水分,傲然挺立,由幼小的树苗长成栋梁之材。
然而,马尾松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有它独自的爱好。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深厚肥沃的土壤,如果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生长得既迅速又健壮。
马尾松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0年生的树,高可达10—15米,胸径14厘米左右。
30年可达18—25米左右,40年生者达25—29米左右,胸径约35厘米。
一般来说,到30岁以后,就不再向高处生长,而是向粗生长了。
马尾松寿命也很长,可达300岁左右。
马尾松靠种子进行繁殖,无论人工育苗繁殖还是种子自然落地繁殖,都有很高的成活率。
通常,每年10—12月间,是采收种子的大好时节。
此时,马尾松的球果正由青绿色转变为栗褐色。
采收的种子于翌年初春时节播种于苗床之中,第三年的春季,所长成的幼苗就可以用于植树造林。
马尾松的种子长着翅膀,风一吹,它就会落在周围的土地上,这叫做飞子成林。
如果在伐树的时候,有意识地保留一些母株,多年之后,又会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林。
怪不得林业工作者如此喜欢马尾松,把它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马尾松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它的木材因含有丰富的松脂,所以非常耐腐,是建筑、家具、农具的良材和优良的造纸原料。
松脂可提制松香和松节油,为重要工业原料。
就连小小的松针也用途不小,它可以提制松针油,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
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 (2)

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该文档用于回答关于松树的风格阅读的问题。
1. 松树的特点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
它具有以下特点:•外观高大挺拔,树干笔直,树冠呈锥形;•叶子针形,常绿,具有优异的适应力,能在寒冷的冬季中存活;•松树的树皮一般呈红褐色,厚实且有纵裂纹;•松针集群成束,每束一般有2-5针,容易从树上落下。
2. 松树在风格阅读中的代表意义松树在风格阅读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意义。
它象征着坚韧、沉稳和永恒。
松树的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阅读风格的借鉴。
2.1 坚韧松树的树干笔直挺拔,同样地,阅读也需要我们保持坚韧。
阅读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在面对复杂的文字和长篇的文章时,我们需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才能克服困难、深入阅读并领会其中的含义。
2.2 沉稳松树的树冠呈锥形,显示出一种沉稳的特点。
阅读也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深思熟虑的态度。
阅读不仅仅是快速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分析信息。
通过沉稳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2.3 永恒松树的叶子常绿不凋,象征着永恒。
同样地,阅读也是一种永恒的行为。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不同时代的文化和思想进行对话。
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3. 阅读松树的风格了解了松树在风格阅读中的代表意义后,我们可以借鉴松树的特点,培养一种与松树相似的阅读风格。
3.1 直抵核心松树的树干笔直挺拔,像一支指向天空的箭。
同样地,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追求直抵核心的能力。
我们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琐碎的细节上,而是要追求深入理解文本的核心观点和主题。
3.2 冷静分析松树的沉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阅读特定风格的启示,即冷静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善于分析和评估作者的观点。
通过冷静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或推理不准确之处。
3.3 持续学习松树的叶子常绿不凋,象征着阅读的永恒性。
阅读应该是一种持续学习的过程,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需求,更应该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松树》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松树》附答案
松树
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
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
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
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20余种,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最负盛名的要数马尾松。
马尾松的分布最为广泛,这是任何松树所不及的。
北自河南和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至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一带,几乎大半个中国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马尾松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
它特别耐干早瘠薄,无论在极为瘠薄的红壤、石砾土上或沙质土上,还是在陡峭的山岩石缝中,马尾松都能顽强地扎下根去,吸收深处的水分,傲然挺立,由幼小的树苗长成栋梁之材。
然而,马尾松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有它独自的爱好。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深厚肥沃的土壤,如果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生长得既迅速又健壮。
马尾松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0年生的树,高可达10—15米,胸径14厘米左右。
30年可达18—25米左右,40年生者达25—29米左右,胸径约35厘米。
一般来说,到30岁以后,就不再向高处生长,而是向粗生长了。
马尾松寿命也很长,可达300岁左右。
马尾松靠种子进行繁殖,无论人工育苗繁殖还是种子自然落地繁殖,都有很高的成活率。
通常,每年10—12月间,是采收种子的大好时节。
此时,马尾松的球果正由青绿色转变为栗褐色。
采收的种子于翌年初春时节播种于苗床之中,第三年的春季,所长成的幼苗就可以用于植树造林。
马尾松的种子长着翅膀,风一吹,它就会落在周围的土地上,这叫做飞子成林。
如果在伐树的时候,有意识地保留一些母株,多年之后,又会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林。
怪不得林业工作者如此喜欢马尾松,把它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马尾松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它的木材因含有丰富的松脂,所以非常耐腐,是建筑、家具、农具的良材和优良的造纸原料。
松脂可提制松香和松节油,为重
要工业原料。
就连小小的松针也用途不小,它可以提制松针油,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
其树桩、树根还可以培养蘑菇和珍贵中药茯苓。
同时,马尾松体格雄伟壮丽,姿态古奇,有“如障、如屏、如绣画、似幢、似盖、似旌旗”的形象。
无论在庭院、道旁、谷间、池畔、水滨都适于种植。
因此,马尾松也是我国中部及南部园林及绿化的重要树种。
14.通读全文,说说马尾松有哪些特点?2分
15.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6.仔细阅读第四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林业工作者为什么把马尾松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3分
17.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文中划线句中的“此”指什么?3分
【命题意图】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常见说明文知识点的掌握;
试题的特色:在了解植物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试题测试后的讲评意见: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14.马尾松分布广泛;对环境的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松体格雄伟壮丽。
15.列数据
16.因为马尾松生长速度快,寿命长,成活率高。
17.马尾松体格雄伟壮丽,姿态古奇,有“如障、如屏、如绣画、似幢、似
盖、似旌旗”的形象;在庭院、道旁、谷间、池畔、水滨都适于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