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运动世界复习题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 (2)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 (2)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1.花样游泳表演时,场馆内音响发出的音乐声能被水中的运动员听到。

这说明除了气体,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________(填“不变”“变慢”或“变快”)。

2.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

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3.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

4.小王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在相距几百米的铁轨另一端,小李用小铁锤用力敲一下铁轨,则小王可以听到2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5.【新题】春天,折下嫩绿的柳枝,抽出其中的白杆儿,用圆圆的皮儿可做出一支支柳笛,如图所示,粗笛声音浑厚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似鸡鸣,这是因为二者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

柳笛的音调发生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如图所示的是两个不同柳笛A和B 在相同时间内振动发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波形的音调低。

6.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____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也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8.“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相关练习题

声音相关练习题

声音相关练习题练习题一: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

2.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它们分别对应着哪些声音特征?3.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声音单位以及它们的定义和用途。

4. 什么是共振?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练习题二:1. 请解释声音的传播是如何进行的,包括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说明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性质的关系,并给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3. 什么是声音的衰减?列举一些会导致声音衰减的因素。

4. 请描述一下什么是声障,以及声音在穿过声障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练习题三:1. 请解释声音的反射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反射规律对声音反射的影响。

2. 什么是声音的干涉和声音的衍射?它们有何区别和应用?3. 请说明一下声音的多次反射和回声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

4. 在设计剧院或音乐厅时,声学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请解释声学特性是如何影响音质的。

练习题四:1. 什么是共鸣?共鸣在声音乐器中的应用是什么?2. 请解释共鸣腔体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共鸣腔体对声音特性的影响。

3. 声音乐器的音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请介绍一种乐器的音色是如何产生的。

4. 请描述一下声音的谐振和共振现象,并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练习题五:1. 请解释声音的噪声是如何产生的,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噪声源。

2. 噪声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避免噪声对健康的影响?3. 什么是声音的吸声和隔声?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分别是什么?4. 声音的控制和处理在工业和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说明一些常见的声音控制措施。

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同步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区分C.“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2、下列与声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引吭高歌”中的“高歌”是指演唱者歌唱时声音的响度大D.我们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小C.道路旁植树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4、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球形音箱和底座组成,二者均为磁体。

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根据音调可以分辩出哪位歌手的歌声C.调节音响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D.音箱发出的声音通过固体传到人耳5、下列做法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6、小明在家用一根筷子敲击空瓶子的同一位置来研究声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同力度敲击可听到不同音色的声音B.不同力度敲击可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C.相同力度敲击空瓶与装水的瓶子可听到相同音调的声音D.要获得不同的音调,可往瓶子内加不等量的水7、小明把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发现仍能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于是他认为液体是可以传播声音的,对于“他认为液体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试验D.分析论证8、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女高音”和“引吭高歌”的“高”分别指的是声音的()A.都是音调高B.都是音调低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低,响度小10、学习物理之后,小华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80cm B.正常人的脉搏约每5s跳动1次C.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8m/s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意大利科学家______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近代科学,被后人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运动的世界专题复习

运动的世界专题复习

运动的世界专题复习一、填空题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 ;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

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米。

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1998年,清华大学范守善小组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50 nm,长度达μm量级的氧化稼半导体一维纳米棒,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

50 nm= mm = m。

4.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那么: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5.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

在这过程中货物作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米/秒,合千米/小时。

6.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对地面是静止的,过段时间,甲车上的人说甲车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为参照物的。

7.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

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到遇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分种。

8.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9.“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右所示.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所致。

10.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1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和。

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同步练习练习题(无超纲)

2022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同步练习练习题(无超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同步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同学晚4s出发B.甲、乙同学速度相等C.012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路程相等D.8s末两同学速度相等2、小宇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A.铁轨B.车窗C.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D.路边的树3、下列中学生体育运动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物理量作为评判标准的是()A.跳远B.跳高C.长跑D.实心球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随自动扶梯前进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5、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国各地在超市、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体温检测。

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的高度,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A.一块橡皮B.一支粉笔C.一支铅笔D.一张课桌6、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

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建筑物C.小明自己D.过山车的轨道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同步卫星是静止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8、某同学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误差不可以被消除,所以四次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都存在误差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5cm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错误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9、如图所示,小红乘坐的是火车甲,车窗外沿到的是火车乙。

八年级物理: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复习

八年级物理: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复习
大的方便。在隧道口设有如图所示的标示牌, 标示牌上
“60”的单位为 km/h 。张师傅驾车通过隧 道。在遵守
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至少需要 144 s。
快与慢
3.甲、丙两地车站的距离是8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
地出发开往丙地,途中在乙地车站卸 货,停靠了1h。在当日
15:30到达丙地车站。列车行驶途中通过一座长400 m 的桥
1.s-t图像(如图甲)
(1)斜线b、c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a表示静止。
(2)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 越大(vb<vc)。
(3)其他运动的s-t图像。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
运动图像分析
2.v-t图像(如图乙)
(1)水平直线a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b表示加速直线运动。
(3)c表示减速直线运动。
(8)演奏一遍《义勇军进行曲》用时约为46s。( √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1.57
cm。
,物体的长度为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请你应用所学的长度与时间测量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乙
(选填
2.80
“甲”或“乙”)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 的速度 增大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汽 车在第5s时的速度为
30
m/s;汽车从第4s 到第6s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
m
60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借助辅助器材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2.将若干个微小量“累积起来”测量,然后除以累积个数。

单元检测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单元检测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练习卷检测卷(有答案)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时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2.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3.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6.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7.小明同学测量圆柱直径,他的方法正确的是A.B.C.D.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9.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10.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13.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14.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下降,乙上升B.甲上升,乙下降C.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与乙同学一起出发 B.4s~8s内,只有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1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二、填空题17.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八年级物理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四 问题与练习:
问题:1、误差是错误吗?误差可以避免 吗?为什么? 2、你有什么办法减小测量误差?
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 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就 平均值等。
2/21/2019
D
10min
33
D
• 如图所示的装置,当小车通过第一个光源和光电 传感器中间时,光电传感器接受不到光源发出的 光线,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小车通过第二个 光源和光电传感器的中间时,光电计时器计时结 束,光电计时器上显示的是汽车通过两个光源之 间的时间,请同学你运用光电传感器,设计出测 量汽车行驶速度的实验方案。要求写明:①需要 添加的器材;②测量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和物理量; ③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汽车的速度v.

(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 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静止的 ;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
中的倒影是 运动的 。
3.太阳从东方升起; 地球
4、月亮躲进了云层,乌云遮住了月亮
云层
月亮
5. 两人并肩而行,以什么为参照物, 两人是静止的. 对方 以什么为参照物, 两人是运动。 地面 。
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D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例4】试分析下列各题以谁作参照物。
①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
答:①“上升的电梯”是电梯对地面上升, 因此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人是静止的”, 是人对电梯静止,因此,是以电梯参照物。
【例5】:观察如图所示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的 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简单说明。
0
1
2
3
4
(cm)
1.66cm 准确值为____________ 1.6cm 0.06cm 。 a.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估计值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这些题目难不倒你:在下列数据后面填 上适当的单位: • (1)某学生的身高为1.6 m ;(2)一张纸的 厚度约为70 um;(4)你的百米赛跑成绩约 为14 s 。
• 14.如图2-4所示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 1 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mm ,物体A 3.50 的长度是_____m.
• 9、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 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 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 B.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 C.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 D.远处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 12、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超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听不见。 B、声音响度小到一定程度人就听不见 了, 所以叫次声波 C、发出超声波的物体的振幅比发出可听到声 音的物体的振幅大 D、超声波的频率一定比次声波的高
ZXXK] Z*X*X*K]
46
23.如图2-8所示,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 72 km/h的速度通过一山洞共用了50s,问 该山洞有多长?
图 2 -8
5 5 6 5
2014东莞模拟)9、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 A、 B、C、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A 点,屏上出现的像小; ⑴把蜡烛放在_______ D ⑵把蜡烛放在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E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⑶把蜡烛放在_______
• 在图中所示。凸透镜焦焦距为12cm,保持透镜在 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在光具座上46cm刻 度处时,移动光屏,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2)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 移至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在光屏上 成清晰、倒立、缩小 (填“放大”或“缩 小)的实像;(3)现要在光屏上成等大的 右 右 像,蜡烛应 向 移动,光屏应向 移动。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 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 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 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6 3 1.76 × 10 1.76×10 nm=_______ m= 1.76 μm。
• 18.图2-5所示的是一辆桑塔纳小轿车的 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 为 85 km/h。
图2-5
• 15.第五届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于 2007年5月在宜昌市举行.在这次比赛中, 36km拉力赛的最好成绩约2h,则其平均速 18 5 度约为_____km /h,合_____m /s. 快慢 • 16.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________,我们 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一个人步行速度 约为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单位时间内该人行驶的路程为1.2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 船 ________ 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 山 是船行”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 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 A 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如图2-1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离地面3 000 m的高空中表演时形成的一组造型。 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B运动员是 静止 的。(填“静止”或“运动”) _________
图2-1
• • • • • •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 图2-9甲、乙),其中 路程 甲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 ;乙是取相同 的 路程 比较 时间 ; (2)百米赛跑中,观众是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以 的 方法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而终点裁判员是以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的方 法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 1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 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 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B • A.响度不同 • B.音调不同 • C.音色不同 • D.前三,错误的是 (C )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 B “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 D、真空不能传声
• 2010年4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 西的建设和发展。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 276km右表为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D6216动车组从厦门直达福州的运行时间 是多少小时?其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11:55 来源 D6216 动车组 站名 D6215 车组 学科网 福州 8:22 福州南 网 科 * 学 : 源 来 [ 11:38 39 -9:52 10:54 56 泉州 Z_xx_] 源 10:16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 “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 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 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 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 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起摄入镜头。放映时, 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在这里,观众 所 A 选的参照物是 ( ) A.飘动的白云 B.平台 C.“孙悟空” D.烟雾
• 如图所示,是小红在实验室中做探究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 (1)在实验中,小红先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纸上, 在玻璃板前固定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 后面出现蜡烛的像.然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A的像完全 重合,由此可以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蜡烛B
蜡烛A
(2)实验中要多次变换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 实验,这样做 目的是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 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 证结论的正确. (3)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的 大小将 不变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小明在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蠛烛B在玻 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 能玻璃板 没有竖直放置 。
• .
(5)当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没有(填: 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说明所成的像 是 虚 (填:实或虚)像. • (6)为了顺利进行实验,她应使用 较薄(填: 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 小红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填:较亮或较 较暗 暗);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是: 。
• 1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 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5、在“5.12”汶川地震时,600多公里之 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 症状,就与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 称为 次 声波。
图2 - 5
• 20.如图2-7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请 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蜜蜂采蜜前,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440Hz, 采蜜归来,翅膀上沾上了花粉、花蜜,平均振动 频率为30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很准确地辨别 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的,还是采蜜归来的。养蜂 人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 B • A、飞的高低不同 • B、飞行声音的音调不同 • C、飞行声音的响度不同 • D、飞行方向不同
图2 -7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B)
敲击水瓶 琴 A
真空罩中 关闭的立体 响铃的闹钟 声收音机 B C
吹着的 哨子 D
• 2、一些会口技的演员能模仿动物的叫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他们所模仿的是( C)。 • A.音调 • B.响度 • C.音色 • D.频率
• 3、前几年美国的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攻击而倒 塌,致使上万上丧生,有关人士指出,楼倒塌 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 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 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大声呼救 B.静等着人员前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图2-9
• 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 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C )
• A.80m/s C.5 m/s B.10 m/s D.无法判断

小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运动,小车在第一秒 通过3m,第二秒通过5m ,第三秒通过7m, 5m/s 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