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2009级马哲、中哲、外哲、科哲、伦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中央党校研究生

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1. 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著作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 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不指定参考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 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金春明著:《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3.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 张蔚萍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马哲、中哲、外哲、伦理学专业参考书:1.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3.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侯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介》(修订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 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 周光召主编:《当代科技》,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4. 王鸿生主编:《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政治经济学专业:1.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2.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3.胡希宁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专业:1. 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2. 董艳玲主编:《金融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3. 储东涛:《区域经济学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专业:1.沈宗灵: 《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谷春德: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姜明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王利明: 《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高铭暄: 《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潘静成: 《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顾肃:《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 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行政管理专业:1.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 吴江、胡冶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 孙卫敏主编:《组织行为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8.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科学社会主义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 王怀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萧贵毓:《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社会学专业: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党史、党建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盖军:《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6. 许志功:《邓小平理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同国家考试参考书目文艺学专业:1.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童庆炳主编:《文艺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二版)4. 傅腾霄主编:《马列文论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指定具体书目,复试时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 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5. 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渐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7. 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世界经济专业: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 张伯里:《世界经济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注:需邮购参考书的考生,请与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书店联系。
中央党校教学计划

中央党校教学计划篇一:中央党校20XX课表目录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6)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9哲学教研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11)西方古代哲学原著选读 (13)儒家哲学研究 (15)佛教哲学研究 (17)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19)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 (21)科学技术历史 (23)科学技术哲学经典著作研读 (25)应用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27)西方伦理思想专题研究 (29)中国伦理学原著选读 (31)中国战略思想史 (33)战略经典著作研究........................................................................................35经济学教研部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 (37)计量经济学 (39)西方经济学(微观) (41)《资本论》(第二卷) (43)区域经济学....................................................................................................45科社教研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研究 (47)社会主义发展史 (49)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51)社会学史 (53)社会统计学 (55)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57)社会工作研究 (59)社会学经典著作选读....................................................................................61政法教研部经济法 (64)环境法学 (66)当代西方法理学 (68)诉讼法学 (70)民法学 (7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74)比较宪法 (76)刑法学 (78)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80)西方政治制度专题研究 (82)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84)政治学研究方法 (86)专业英语 (88)公共政策分析 (90)比较公共行政................................................................................................93党史教研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 (95)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 (97)中国现代经济研究........................................................................................99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101党建教研部党的领导理论..............................................................................................103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经典著作和文献选读..............................................105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107政党制度专题研究......................................................................................109文史教研部中外美学史(外国部分)..........................................................................112文论典籍导读(中国部分)......................................................................114中国的审美意境理论..................................................................................116文化经典释读..............................................................................................118中国文明研究. (120)专业外语......................................................................................................122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124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研究..........................................................................126专业英语(中国近现代史)......................................................................128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政治理论专题......................................................................................130中国外交史专题..........................................................................................132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134国际法. (136)外交学 (138)英语交流能力强化......................................................................................140中美关系研究..............................................................................................142台湾问题研究..............................................................................................144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146微观经济学..................................................................................................148世界经济学前沿问题. (150)国际经济学..................................................................................................152计量经济学.. (154)《资本论》(第二卷) (156)外语专业日语......................................................................................................158专业俄语 (160)20XX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0XX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中央党校20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中央党校20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学计划(2013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加扎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了解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时间2013年9-12月三、教学方法采用自学、讲授及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各个专题基本理论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扬理论联系的学风,重视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六、参考书目1、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3、韩庆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哲学热点问题释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13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3年7月)中央党校20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哲学专题研究》教学计划(2013年7月)一、教学目的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掌握中外哲学发展的脉络和流派;准确地理解中外哲学的范畴、概念的基本内涵;利用中外哲学的基本文献,独立地开展中外哲学问题的研究。
二、教学时间2013年9-12月。
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和材料,学生课下准备。
课堂教学以教师指导与学生研讨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发表个人见解。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六、参考书目由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指定。
哲学教研部注:晚上课程的教室另行安排。
《哲学方法论》教学计划(2013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方法论的突破和创新对于促进和推动哲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央党校201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博士研究生

中央党校201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教学计划(2012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与研究,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了解本学科研究的重点、难点、进展状况,获取新的研究信息,推动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二、教学时间2012年9—11月三、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
每一讲之前,每个学生向主讲教师提交一篇本讲内容有关的读书报告,字数不低于2000字,成绩由主讲教师确定;课程结束后,围绕相关问题,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按百分制评定成绩。
本门课成绩由读书报告成绩和论文成绩相加构成。
六、参考书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中央党校2012级博士研究生课表(2012年7月)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各专业负责教师王虎学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学时4学时/周,12周,共48学时学分 2上课地点北院新教学楼203 上课时间周一上午授课时间授课题目授课人9月10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崔丽华9月17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王虎学9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陈冬生10月8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研究牛先锋10月15日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研究赵培10月22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究李海青10月29日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赵培11月5日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研究李宏伟11月12日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书信》研究李宏伟11月19日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东方社会理论研究陈冬生11月26日列宁晚年著作研究贾建芳12月3日研讨陈冬生合计课次12次中央党校2011、2012级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规律研究》教学计划(2012年7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规律研究》为专业必修课。
中央党校哲学第三学期课表

(2011年7月)闭卷考试。
六、参考书目Karl Marx, Friedrick Engels Communist Manifesto, Signet Classic, 1998.Christine Swton, Virtue Ethics, Oxford Univsrsity Press, 2006.Martin Curd, J. A. Cover,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Central Issues, W. W. Norton & Comapany, 1998.John Locke,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Isaiah Berlin, Liberty: 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J. L. Austin, Philosophical Pap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六、参考书目1、丁东红:《人之解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江怡:《分析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央党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课表六、参考书目1、Thomas Christiano ed.,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2009;2、Thomas Pogge ed., 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2007;3、Stanley Rosen,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4、迈克尔·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中央党校(普博)政治学理论专业考博人数统计、初试报录比、答题解析

中央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考博复习备考-育明考博中央党校考博招生专业:80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802哲学教研部(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5伦理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101z1战略哲学、803经济学教研部、020101政治经济学、804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805政法教研部:030101法学理论、030201政治学理论806中共党史教研部:030204中共党史807党的建设教研部:030204中共党史808文史教研部: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Z1马克思主义文化学最新喜报:育明考博2017年辅导中央党校普博考生人数23人,成功录取17人。
中央党校考博、中央党校博士考试、考博英语、考博专业课复习经验、考博专业课备考指导,高分答题经验咨询育明教育。
育明考博辅导:点击咨询杜老师一、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030201政治学理论2014年5人2015年6人2016年4人2017年5人①1101英语或102日语或103俄语②2211政治学基本理论③3311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复试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和专业综合复试育明考博辅导:点击咨询杜老师1、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学理论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15:1左右(竞争较激烈)2、2017年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法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共招生12人,政治学理论专业有6个研究方向3位老师招生:0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2政治文化03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04公共政策分析05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06政治学研究方法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中共中央党校外国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外国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一、专业的设置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其中外国哲学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郭大为的德国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杨玉成的近现代英美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李晓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以及现当代政治哲学。
一共有位3博导,其中郭大为导师的两个方向只招英语考生,并且不招收同等学力的考生。
本专业一共有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郭大为,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
杨玉成,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教务秘书李晓兵,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研部,职务:巡视员。
三、参考书目外国哲学:1、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4、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四、党校考博英语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
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2009年考研大纲公布后马哲复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指导

2009年考研大纲公布后马哲复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指导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已经公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整个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会有一个大的调整。
所以在这之前,作为传统的理论课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不再作大的变动。
有变动似乎就有复习的重点,现在没有变动,很多考生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大纲不变得情况下,我们如何复习。
一、加强对基本知识、概念和理论的学习及把握新大纲中哲学部分没有变化,同时整个考试的“评价目标”也没有变。
其中“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所强调的就是考生对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哲学也不例外,甚至更是如此。
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论论证,做到“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
”二、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政治理论课考试涉及的不仅是书本理论,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核评价目标中“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过去一年,我们政治生活的事件是党的十七大。
十七大的主要精神是所有政治理论科目可联系的实际。
所以,一定要以十七大的新精神和新思想来统领我们的复习备考。
十七大高举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心问题就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有四个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三基本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我们学习的基本理论中,有许多基本原理是这些内容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观点的联系;三、精选复习教材科学制定考前复习计划一般的,我们主张选择有性的教材,反对盲目择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3本书就属于这方面的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党校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研究生拓展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论理论,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意义的理解。
从而增强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手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六、参考书目1.王晖主编,《科学研究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陈其荣、曹志平著,《科学基础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刘建能、毛卫平,《辩证思维方法概论》,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哲学教研部科学技术哲学与现代科技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0年1月)中央党校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哲学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前沿及其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如新的物质形态、运动形态、时空形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的范畴和新的原理,从而达到开拓哲学专业研究生视野、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采取自学与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组织1--2次讨论。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安排15个讲题,见课表。
五、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六、参考书目《科学前沿与哲学》,胡文耕等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新自然观》,童天湘等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根据需要,任课教师再指定阅读书目哲学教研部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0年1月)中央党校2009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儒家哲学研究》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研读儒家经典及系统教授儒家哲学思想,使学生养成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大致掌握儒家思想的发展源流及基本特征,大致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及对西方社会、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学生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传统文化)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和材料,学生课下准备,课堂教学以教师指导与学生研讨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发表个人见解。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六、参考书目朱熹:《四书集注》哲学教研部中外哲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中央党校2009级中国哲学专业《佛教哲学研究》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本课程为中国哲学史专业专业课,属必修课。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古为今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地把握佛教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流派;准确地理解佛教哲学的范畴、概念的基本内涵;能够阅读佛教哲学的基本文献;并且能够独立地开展佛教哲学问题的研究。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和材料,学生课下准备,课堂教学以教师指导和学生研讨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发表个人见解。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六、参考书目1,《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吕澂著,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一版。
2,《佛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出版。
3,《六祖坛经》,敦煌新本,杨曾文校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
(其他版本亦可)哲学教研部中外哲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0年1月)中央党校2009级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西方古代哲学原著选读》教学计划(2010 年1 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通过对古代西方重要哲学家代表作品的研读,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帮助、引导学生把握古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西方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历史发展、相互关联、哲学的与现实的意义。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熟悉古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学术规范,提高知识素养和哲学思维的水平,扩展理论的思路和眼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古代西方哲学思想做出有根据的分析、判断。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辅以任课教师的导读讲解和师生的共同讨论。
任课教师在课前布置阅读内容,在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的前提下,指出学生需要弄清的基本问题。
任课教师除对所选内容的思想、历史背景作较为全面的介绍外,主要分析和阐述原著的基本结构、思想内容和哲学意义,对难点疑点进行重点的讲解,并提倡和启发学生独立发现、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
根据选读的内容组织课堂讨论,既检验学习的收获,也旨在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六、参考书目1、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郭斌和译本,商务印书馆。
2、Plato, The Republic, ed. G. R. F. Ferrari, tr. Tom Griffith. 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本,商务印书馆。
5、Aristotle: in twenty-three volumes. Leob丛书本(党校图书馆有藏)。
6、Plato: in twelve volumes. Leob丛书本(党校图书馆有藏)。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哲学教研部中外哲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中央党校2009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研究》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研究》课程主要研究主要讲解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包括工程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和代表人物。
作为科技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熟悉有关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未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必要的,有助于奠定科技哲学理论基础,有利于开展专业的学术研究。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坚持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基本理论学习与问题研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六、参考书目1、科学哲学李建华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2、科学哲学周林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技术哲学教程乔瑞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工程哲学引论李伯聪著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哲学教研部科技哲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0年3月)中央党校2009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经典著作研究》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哲学学科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课,属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高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基本功底和思维能力。
本课程采取老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开展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积极参与研讨、踊跃发表独立见解。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六、参考书目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伦理学》,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
3、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哲学教研部伦理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0年1月)注:因7月1日前要结课,故6月24日上午加一次课。
中央党校2009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用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伦理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课,属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应用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区别、应用伦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等问题,从而达到开拓伦理学专业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专题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2—3次讨论。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撰写论文六、阅读书目1、《应用伦理学》,宋惠昌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应用伦理学导论》,卢风、肖巍主编,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3、《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甘绍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根据需要,任课教师再指定其它阅读书目。
哲学教研部伦理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中央党校2009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西方伦理思想专题研究》教学计划(2010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西方伦理思想专题研究》课程主要研究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和代表人物。
通过学习西方伦理思想,要求学生大致了解古往今来西方伦理思想的转换,深刻体会古今之变的政治哲学意义,掌握从伦理学的角度客观看待世界历史和当前中国现代化的方法。
二、教学时间2010年3—6月三、教学方法坚持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基本理论学习与问题研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五、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六、参考书目1、尼各马克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君主论马基亚维利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3、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著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4、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康德著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正义论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哲学教研部伦理学教研室中央党校2009级硕士研究生课表(2010年1月)注:因7月1日前要结课,故6月份加课3次,地点不变。
中央党校2009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伦理学原著选读》教学计划(2010 年1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哲学学科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广泛涉猎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原著,并逐步具有独立研读中国传统伦理学主要原著和处理史料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和严谨引用原著的习惯,避免不尊重原文而人云亦云的治学态度,避免对原著断章取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