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药物汇总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列表整理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列表整理
1-2片tid
复方可待因
剧烈干咳
10-15mltid
喷托维林
中枢兼外周性镇咳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干咳、百日咳
25mg tid-qid
祛痰药
氨溴索〔沐舒坦〕
片剂30-60mgtid;口服10mltid;针剂30mgivbid-qid
标准桃金娘油
重建呼吸道粘液纤毛去除系统
抗炎、杀菌作用
1#tid
溴已新
粘液调节剂
2吸bid
氟替卡松
250-1000ug bid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布地奈德
气雾剂:1-2吸bid;雾化吸入剂:1-2mg雾化吸入bid
β2+糖皮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1-2吸bid
富马酸福莫特罗/布地奈德
1吸bid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列表整理02
镇咳化痰药
镇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延脑咳嗽中枢〕和外周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的末梢〕,但有不少药物也兼备外周作用。
茶碱类
氨茶碱
0.25+NS250mlqd-q12h,<0.5/次,<1g/d。不宜用于心律失常、AMI、低血压、心衰者
茶碱缓释片
200mgqn
多索茶碱
0.2+NS250ml qd-q12h
抗胆碱能
溴化异丙托品
吸入液2ml+NS2ml,雾化吸入bid或气雾剂2喷bid-tid
噻托溴铵
1cap,吸入,qd
过敏
抗组胺药及葡萄糖酸钙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4mg tid〔癫痫、高空作业、司机禁用〕
特非那丁60mg bid;异丙嗪25-50mg im必要时;氯雷他定〔开瑞坦〕10mg qd;10%葡萄糖酸钙10-20ml+GS500ml qd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引言:呼吸道疾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呼吸科治疗中,药物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呼吸科药物进行总结。

这些药物可有效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

这类药物能够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缓解呼吸困难。

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

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急性哮喘发作时的紧急缓解,而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日常维持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则适用于COPD等疾病的治疗。

二、抗炎药物抗炎药物在呼吸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

三、抗生素抗生素在呼吸科治疗中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注意合理使用,防止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四、黏液溶解剂黏液溶解剂是一类用于帮助排出痰液的药物。

患者在呼吸道疾病发作时常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状,而黏液溶解剂可以改变痰液的黏稠度,使其更易于咳出。

这些药物有助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常见的黏液溶解剂包括溴己新、唾液酸盐等。

五、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疾病的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过敏反应,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酮替芬、保泰松等。

呼吸系统用药

呼吸系统用药

呼吸系统用药
1.平喘及慢阻肺用药
a)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b)抗胆碱药
c)茶碱类
d)糖皮质激素
e)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2.止咳祛痰及感冒药
3.抗微生物药物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菌素类
c)青霉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喹诺酮类
f)四环素类
g)其它抗生素类
h)抗真菌类
i)抗病毒类
消化系统用药
1.抑酸、抗反流和治疗溃疡药
2.胃肠调节、治疗腹胀和抗炎药
3.解痉药
4.止泻药
5.缓泻剂和泻剂
6.助消化药
7.保肝药
心血管和造血系统
1.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用药
2.抗心绞痛药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β-受体阻滞剂
5.钙拮抗剂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其它降压药
8.利尿药
9.调脂药物
10.止血剂
11.抗凝血、抗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溶解剂
12.静脉炎用药
13.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
中枢神经系统
1.抗焦虑药
2.镇静催眠药
3.抗抑郁药
4.抗精神药
5.抗癫痫和抗惊厥药
6.麻醉性镇静药
7.解热镇痛和其他镇痛药
8.非甾体抗炎药
9.神经营养剂
内分泌和代谢系统
1.胰岛素制剂
2.抗糖尿病药物
3.影响骨代谢药物
4.维生素和矿物质
营养剂
1.肠内营养
2.肠外营养
3.补益和辅助药
过敏和免疫系统
1.抗组胺和抗过敏药
2.免疫制剂
3.免疫抑制剂
其它用药和诊断用药。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
呼吸科常用药物
1
止咳
化痰
2
平喘
3
4
退热
止血
5
抗感染
6
一、止咳药物
中枢性镇咳药
• 选择性地抑制延髓 咳嗽中枢
• 右美沙芬、喷托维 林、可待因、福尔 可定。
长期应用产生依 赖性。呼吸微弱、 呼吸缓慢或不规 则。
外周性镇咳药
• 通过抑制咳嗽反射 弧中感受器、传入 神经、传出神经中 任何一个环节而发 挥镇咳作用
(四)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阳性者。
(五)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混合后,两者抗菌活性明显减弱——两药不能置于同一容器内给药。 2.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减少青霉素类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浆半 衰期。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六)用药监护
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代表药
特点(TANG)
1.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相似,特点: 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 且抗厌氧菌作用强。
2.碳青霉烯类
亚 胺 培 南 、 美 罗 培 南 、抗菌谱最广——G+菌、G-菌、需
帕尼培南、法罗培南,厄他 氧 菌 、 厌 氧 菌 。
培南,比阿培南。
M胆碱受体 阻断剂
β2受体激 动剂
磷酸二酯 酶抑制剂
过度兴奋、呼吸急促、震颤和眩晕 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者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而致死
高剂量:骨骼肌震颤、 低血钾、心悸
四、退热药-NSAIDs
作用机制
药物Βιβλιοθήκη 不良反应其解热镇痛抗炎作 用:抑制COX-2,抑 制PG,抑制炎症介 质释放; 抗血栓作用及多数 不良反应与抑制 COX-1有关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呼吸科常用药物进行总结,以便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1. 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两大类。

β2受体激动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能够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抗胆碱药物包括短效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和长效抗胆碱药物(如噻托溴铵),能够通过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2.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黏膜水肿和分泌物,缓解呼吸道痉挛和炎症,改善呼吸功能。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倍氯米松等。

3. 镇咳祛痰药。

镇咳祛痰药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能够缓解咳嗽和减少痰液。

镇咳药主要包括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右美沙芬)和外周性镇咳药(如甘露醇、盐酸氨溴索)。

祛痰药主要包括黏液溶解剂(如溴己新)和黏液促排剂(如氨溴索)。

4. 抗生素。

抗生素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

对于呼吸系统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5. 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的治疗。

对于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的急性发作,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物等。

此外,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应用茶碱类药物来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功能。

总之,呼吸科常用药物涉及到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镇咳祛痰药、抗生素等多个方面,临床医师在应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有所帮助。

呼吸系统用药品

呼吸系统用药品

127 四环素 128 多西环素 129 米诺环素
130 林可霉素
洁霉素,丽可胜 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特美仙, 可尔生,克林美。 6.糖肽类 万迅 他格适 7.喹诺酮类 氟哌酸,力醇罗片,淋克星。 氟嗪酸,泰利必妥,康利必妥,奥复欣,奥复 星。 环丙氟哌酸,丙氟哌酸,悉复欢,特美力,西 普乐。 左旋氟嗪酸,左旋氧氟沙星,可乐必妥。 司巴沙星,苏柏沙星,施帕沙星,帕氟沙星, 司巴乐, 妥苏沙星,托磺沙星,三氟沙星。
甲酰四氢叶酸钙,醛氢叶酸钙,叶醛酸钙 阿糖胞嘧啶,胞嘧啶阿拉伯糖苷 氟阿糖腺苷 巯基嘌呤,6-巯基嘌呤,巯唑嘌呤 硫鸟嘌呤,6-硫鸟嘌呤,兰快舒 丝裂蒽醌,能减瘤,米西宁 争光霉素 硫酸长春碱,长春碱, 安可平,硫酸长春醛碱,新长春碱 长春花碱酰胺,长春酰胺,西艾克。 门冬酰胺酶,L-天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去氢可的松。 美罗毕
31 氢溴酸东莨菪碱 抗炎平喘药
32 氢化可的松
氢可的松,可的索,皮质醇
32 醋酸泼尼松
强的松,去氢可的松
32 地塞米松
氟甲去氢氢化可的松,氟美松
32 丙酸倍氯米松 32 布地奈德
倍氯松,倍氯美松双丙酸酯,倍氯他美松二丙 酸酯,必可酮 布地缩松,普米克,丁地去炎松 抗过敏平喘药 1﹑抗组胺平喘药 克喘羟嗪,克敏嗪 疾立静,仙特敏,赛特赞 艾巴停,可司停
182 低分子肝素钠 183 肝素钙 184 华法林 185 链激酶 186 尿激酶
依诺肝素钠,法安明,栓复欣,吉派啉
苄丙酮香豆素 溶栓酶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 酶原激活剂 188 蚓激酶 博洛克,普恩复 187 189 去纤酶 去纤维蛋白原酶 第 8 页,共 22 页
190 蝮蛇抗栓酶 191 泼尼松 192 氢化可的松 2.ARDS治疗药物 强的松,去氢可的松 可的索,皮质醇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

呼吸科常用药物总结引言呼吸科是专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领域。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多种疾病,对应的治疗方案会使用到一系列常用药物。

本文将总结呼吸科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适应症、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供医务人员参考。

1.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呼吸科中常用的药物,用于缓解呼吸道痉挛、促进气道畅通。

•作用机制: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减轻呼吸道痉挛。

•分类:–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

–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

2. 反应性气道疾病治疗药物反应性气道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变应性咳嗽等,治疗时可使用以下药物。

•局部鼻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

•反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替奈德。

•孵化剂:如酚麻美敏。

3. 肺部感染治疗药物肺部感染是呼吸科中常见的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抗生素:–β-内酰胺类: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喷他佐尔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持续进行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时可使用以下药物。

•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托布坦。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氢化可的松。

•粘液调节剂:如溴己新。

5. 其他常用药物除了上述药物外,呼吸科还使用到其他常用药物,包括:•咳嗽抑制剂:如可待因、左氧氟沙星。

•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复方甘草片。

•雾化治疗药物:如沙丁胺醇、奥托必利。

结论呼吸科常用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文简要总结了呼吸科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适应症等内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禁忌症、副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注:此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用药请遵医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在使用药物前咨询专业医生。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品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品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品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负责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病毒感染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病、哮喘和肺炎等问题日益增多。

为了有效地治疗这些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已经开发出许多有效的药物。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品进行介绍。

A类药品:慢阻肺病治疗药品慢阻肺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肺功能下降和气流受限为特征。

针对这种疾病,医生常常会开具以下几类药物: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这类药物能够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2.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

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相比,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效果更为持久,减少了服药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预防性抗菌药物:如氟罗沙星。

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来说,由于肺功能损害,容易并发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B类药品:哮喘治疗药品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呼吸道对刺激物过敏,导致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

以下是常用的哮喘治疗药品:1. 可控制性哮喘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通过控制气道炎症和减少黏液产生,从而减轻哮喘症状。

2. 快速缓解哮喘药物:如沙丁胺醇。

这类药物通过迅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发作的症状。

3. 防止哮喘发作药物:如孟鲁司特钠。

这类药物通过减少气道高反应性,预防哮喘的发作。

C类药品:肺炎治疗药品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

以下是常用的肺炎治疗药品:1. 抗生素:如头孢克洛、阿莫西林。

这类药物可有效杀灭引起肺炎的细菌,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

2.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

这类药物常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3. 支持性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和补液盐水。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肺炎患者的发热和脱水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总结: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品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治疗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1、什么是镇咳药?它们是如何分类的?答: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炎症、痰液等异物的刺激后,发出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

因此,咳嗽是一种有益的动作,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当患有某些疾病时,有时医生还要鼓励患者咳嗽,以使呼吸道通畅,只有当咳嗽频繁发作,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甚至促使病情发展,引起其他合并症时,才需使用镇咳药。

因此,所谓镇咳药,就是指能制止或缓解咳嗽的药物。

按作用机制的不同,通常将镇咳药分为两大类:1、中枢性镇咳药,即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的药物,有:可待因、右美沙芬(0TC)、喷托维林(0TC,又称咳必清)、苯丙哌林(0TC,又称咳快好)、氯哌斯汀(OTC,又称咳平)、二氧丙嗪(OTC)、替培啶等。

2、外周性镇咳药,凡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者,归为此类,有:那可丁(0TC)、普诺地嗪等。

2、什么样的咳嗽才有必要应用镇咳药?答:不能一见咳嗽就使用镇咳药,轻度而不频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可白行缓解的咳嗽,就无需使用镇咳药;只有那种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增加患者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引起疾病发展或产生其他并发症情况下,才应适当选用镇咳药。

这里要强调的是:镇咳药制止或缓解咳嗽,只是对症治疗,并未消除病因,如服药1周咳嗽仍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治疗。

3、如何选用镇咳药?答:镇咳药应根据咳嗽的性质和药物的特性合理选用,不是所有的镇咳药都可以用于任何性质的咳嗽,也不是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都可使用同一种镇咳药。

无痰的干咳,宜选磷酸可待因、枸橼酸喷托维林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则宜选用磷酸苯丙哌林;对于痰多的咳嗽,除选用苯丙哌林这样既能镇咳又能稀释痰液的品种外,一般多在镇咳药的基础上,辅以祛痰药,或选用含有祛痰药的复方镇咳药,如复方甘草合剂。

4、为什么选用可待因要慎重?答:可待因又名甲基吗啡,对延髓的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快,但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仅为吗啡的l/4。

本品还可使呼吸道黏液分泌减少,故只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对痰多而黏稠的病人不宜应用。

此外,它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轻度收缩作用,故对呼吸不畅、有气道痉挛的病人也不宜应用。

本品反复应用会成瘾,剂量过大能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小儿可引起惊厥。

因此,选用可待因镇咳要掌握适应证,不要滥用。

口服,一般为一次15~30毫克,一日2~3次。

5、氢溴酸右美沙芬的作用如何?应用时要注意什么?答:氢溴酸右美沙芬属中枢性镇咳药,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长期反复应用不易成瘾,所以,又称为非成瘾性镇咳药。

其镇咳作用在抑制咳嗽频率方面与可待因相似,而在咳嗽强度的抑制方面则优于可待因。

无镇痛作用,几乎无镇静作用,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中枢。

临床主要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肺结核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咳嗽。

口服,成人一次10~30毫克,一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可达120毫克。

不良反应为可偶见头晕、轻度嗜睡、胃肠道不适、口干、便秘等。

应用过量可致兴奋、精神错乱、呼吸抑制等。

与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可致高热,甚至死亡。

多痰者要慎用;孕妇有精神病的患者禁用。

6、为什么喷托维林适于治疗无痰干咳?答:喷托维林又称维静宁、咳必清、托可拉斯,是一个应用近50年的老品种,其作用机制清楚,疗效确切,口服应用方便,价格又便宜,所以临床常用,并被药典收载,也被列为0TC。

它是一个中枢性镇咳药,无依赖性,其镇咳作用较弱,仅为可待因的l/3,除对咳嗽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外,对呼吸道黏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大剂量服用时可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抑制呼吸道感受器,故又具有外周性镇咳作用。

因此,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

要注意的是:本品有轻度阿托品样作用,故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并伴有肺部淤血的患者慎用。

7、二氧丙嗪有什么特点?答:二氧丙嗪具有镇咳、平喘、祛痰、抗组胺和局麻作用,其镇咳作用较强,强度与可待因相当。

实验证明,对组胺引起的离体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有解痉作用,可防治组胺性哮喘,此外,还有局麻作用和一定的祛痰作用。

服药后30~40分钟起效,作用持续4~8小时,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和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口服,一次10毫克,一日2~3次。

抗感冒药康必得中含有此成分。

8、外周性镇咳药那可丁有何特点?答:那可丁过去被列入中枢性镇咳药,但近年来实验证明,它属于支气管解痉性镇咳药。

作用与罂粟碱相试,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肺牵张反射引起的咳嗽,镇咳作用大致相当于可待因,药效可维持4小时。

本品虽为鸦片所含生物碱,但服用后无耐受性和依赖性,无镇痛及中枢抑制作用,相反具有一定中枢兴奋作用,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

口服,一次15~30毫克,一日3~4次。

不适用于痰多的病人,有时可见微弱的恶心、头痛、嗜睡。

9、为什么多痰、稠痰患者不宣用强力镇咳药止咳?答:因为咳、痰、喘三者是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的。

如果呼吸道积痰,会引起咳嗽,痰液因阻塞细支气管而引起瑞息。

在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时,会导致喘息,同时也会使呼吸道阻力增加,肺膨胀时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咳嗽,管腔的闭塞还会造成排痰困难而积痰。

故多痰患者禁用强力镇咳药,以防因抑制咳嗽反射,使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引起支气管感染,痰液吸入肺部引起肺炎。

所以,多痰、稠痰患者不宜用强力镇咳药。

10、如何根据咳嗽的症状表现来确定是何种病因引起的咳嗽?答:什么病引起的咳嗽,可根据咳嗽症状而确定病因。

如普通感冒的咳嗽多为轻咳、干咳,有时有少量薄白痰;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多为干咳,或有少量薄白痰,并多伴有背痛、发热(39℃以上)、头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突发性咳嗽;百曰咳为阵发性剧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多引起连续性咳嗽。

咳嗽并伴有黄色或淡黄色痰液,提示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咳嗽并伴有黄绿色痰,则多见于肺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并伴痰液为铁锈色,则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发作、肺炎初期等,咳嗽时会伴有大量黏稠痰液。

11、中枢性镇咳药应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中枢性镇咳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喷托维林等,禁用于精神病患者及妊娠头3个月的妇女:驾驶机、车、船及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者,工作时间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哮喘病患者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12、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用什么止咳药好?答:可用二氧丙嗪(咳克敏)止咳较好,因为本品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并具有抗组胺、阻断H,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抗炎和局麻作用,临床上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也可用于过敏性哮喘、皮肤瘙痒等。

本品疗效显著,耐受性和依赖性小,镇咳作用强于可待因,服药后30~60分钟显效,可维持4~8小时。

13、叶么叫祛痰药?常用的药物有哪些?答:痰是呼吸道有炎症时,由支气管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产生的过多分泌物,它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可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

痰的存在又为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条件,因此,应用祛痰药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祛痰药是能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或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纤维运动,改善痰液转运功能的药物。

常用祛痰药物按其作用机制一般可分两类:恶心性祛痰药物和黏痰溶解药。

口服恶心性祛痰药后,可刺激胃黏膜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兴奋延脑呕吐中枢,引起轻微恶心,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

属于这一类的药有:氯化铵、愈创甘油醚(愈创木酚甘油醚),以上药物均为OTC。

黏痰溶解药主要使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主要是黏多糖和DNA)分解、降低其黏度,使易于咳出。

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羧甲司坦(羧甲半胱氨酸、强利痰灵、强利灵),溴己新(溴酸盐己铵、必嗽平、必消痰),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咳净),氨溴索(沐舒坦),以上药物均为0Tc。

14、愈创甘油醚为什么常与其他镇咳祛痰药配伍制成复方制剂?答:愈创木酚甘油醚是一种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直接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稀释痰液,使之易咳出而发挥祛痰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消毒防腐作用,大剂量使用还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可用于支气管炎、一慢性化脓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咳嗽多痰患者。

实践中,常与其他镇咳祛痰药为伍制成复方制剂使用,是因为:呼吸系统疾病以痰、咳、喘为其共同特点,三者既可单独出现,又往往同时存在,且互相促进或加重,为了取得协同疗效,常将几种对症治疗药物配伍使用。

常见的愈创甘油醚复方制剂有:可愈糖浆、美愈伪麻口服液、氨咖愈敏溶液等。

15、为什么咳痰困难者常选用溴己新?答:溴己新又名必嗽平、必消痰、溴己铵。

印度民间早就应用鸭嘴花祛痰止咳,经研究确定其有效成分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人工合成成功,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可裂解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素,又可减少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腺和杯形细胞对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黏稠度降低,同时还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痰液稀释,有利于痰的咳出。

16、为什么说氨溴索是呼吸道清道夫?答:氨溴索又名沐舒坦,它可以提高纤毛清除功能及刺激肺细胞合成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此表面活性物质有抗黏功能,可以维持肺部稳定及末端气道的通畅,这样就会提高肺细支气管的清除功能。

同时它还作为一种调节浆液及黏液性分泌的因子,改变痰的流变特性,降低痰液黏度。

由于本品解决从肺部到气管整个呼吸道的廓清问题,故有人称之为呼吸道清道夫。

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及术后预防痰液堵塞,一般用量为一次30毫克,一日3次,口服。

17、新批准为OTC的复方甘草含片与原复方甘草片有何不同?答:新批准为0TC的复方甘草含片,每片含甘草浸膏112.5毫克、阿片粉4毫克、八角茴香油2毫克、樟脑2毫克,与原复方甘草片含量相同。

但原片口感欠佳,含化时难以接受,吞服时疗效欠佳,因此生产企业在复方甘草片的基础上研制出含片,其改进之法是以B一环糊精包被,改善了口感,既不影响原处方中的活性成分的药效,又不产生毒副作用,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18、复方甘草合剂为什么既能止咳,又能祛痰?答:复方甘草合剂的组成为:甘草流浸膏、愈创木酚甘油醚、复方樟脑酊、甘油等。

其中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祛痰剂;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性祛痰剂;复方樟脑酊中因含阿片酊,故有止咳作用;以上诸成分组成合剂,故既有止咳作用,又有祛痰作用,临床用于镇咳祛痰。

19、对哪些病人不应推荐其服用复方甘草合剂?答:1、不应向高血压病的病人推荐,因为此药中的甘草流浸膏有水钠潴留作用,若与复方降压片同用,反而会引起血压升高,故已服用了复方降压片的病人,不宜选用复方甘草合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