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复习(二)(含答案)(1)

合集下载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A2. “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3. 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作家是?A. 鲁迅B. 巴尔扎克C. 狄更斯D. 雨果答案:B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哈姆雷特》B.《奥赛罗》C.《李尔王》D.《威尼斯商人》答案:D5. “诗言志”这一观点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诗经》B.《尚书》C.《礼记》D.《周易》答案:C6. 下列哪部作品是老舍的代表作?A.《茶馆》B.《骆驼祥子》C.《四世同堂》D.《家》答案:B7. “文以载道”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答案:A8.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吴承恩D. 罗贯中答案:A9.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莫言的代表作?A.《红高粱家族》B.《丰乳肥臀》C.《蛙》D.《活着》答案:D10.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______。

答案:李白2.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______的代表作。

答案:加西亚·马尔克斯3.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雨果4.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小说。

答案:白话文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诗歌总集。

答案:诗歌6. 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主人公阿Q的形象,批判了______的国民性。

答案:封建社会7.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______的代表作。

答案:列夫·托尔斯泰8.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______的著名小说。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文学概论》自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2.共鸣 : 所谓共鸣就是在艺术鉴赏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使鉴赏主题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

3.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

4.文学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5.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创作动机:这是文学创作活动主体从事创作活动的主观目的7.直觉:直觉,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

8.灵感: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9.表现说:文学观的一种。

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0.文学话语:话语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文学话语具有内指性、曲指性和阻拒性等特征。

11.含蓄:表达得委婉,耐人寻味。

12.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

13.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领悟。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共12页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共12页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19年4月份最新版)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思想家黑格尔说过: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A.形象B.音律C.生活D.世界2.抒情作品的本位是A.想象B.虚构C.理性D.情感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毛泽东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4.17世纪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是A.浪漫主义B.启蒙主义C.古典主义D.自然主义5.从题材方面讲,一生中多写田园诗的诗人是A.孟浩然B.岑参C.王昌龄D.王之涣6.未包括在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母题范围之内的是A.怀乡B.冒险C.思人D.悲秋7.提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的中国古代典籍是A.《沧浪诗话》B.《典论·论文》C.《文赋》D.《文心雕龙》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故事B.细节C.情节D.场景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戏剧文学范围的是A.《西厢记》B.《镜花缘》C.《牡丹亭》D.《桃花扇》10.创造艺术典型的基本原则是A.形式化B.细腻化C.共性化D.特征化11.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是A.艺术动机B.艺术冲动C.艺术构思D.作品修改12.文学创作是A.精神生产B.物质生产C.集体生产D.社会生产13.代表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发展最高成就的首推A.格律诗B.抒情诗C.叙事诗D.散曲14.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缺乏的一种批评方法是A.印象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诠释式批评15.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A.反应B.反映C.机械复制D.模仿16.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是A.福楼拜B.莫泊桑C.龚古尔兄弟D.左拉17.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意思就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第 1 页A.典型事件B.典型人物C.典型情节D.典型心理18.“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普列汉诺夫C.马尔库塞D.恩格斯19.文学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 3A.意境B.意蕴C.象征意象D.典型20.“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是A.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B.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21.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除了文法层、辞格层之外,还包括A.篇章层B.语音层C.韵律层D.形式层22.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象便形成了三种审美类型:一是写实性形象,二是抒情性形象,三是A.概括性形象B.历史性形象C.哲理性形象D.表意性形象23.抒情作品的典型形态是A.叙事诗B.抒情诗C.哲理诗D.小品文24.“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诗歌、小说、散文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25.“精神胜利法”所指代的文学形象是A.祥林嫂B.润土C.阿Q D.孔乙己26.下列不足以说明文学象征意象艺术特征的是A.意义的明了性B.表意的哲理性C.手段的象征性D.意蕴的荒诞性27.西方的“三分法”是将文学作品分为三种类型,即叙事文学、戏剧文学和A.抒情文学B.网络文学C.影视文学D.博客文学28.“五四”时期中国两个最有名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A.新月社B.语丝社C.创造社D.未名社29.“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人A.姚斯B.尼采C.叔本华D.谢林30.中国古代社会很少存在的一种传播方式是A.口头传播B.书写传播C.电子传播D.图像传播31.艺术构思阶段相当于郑板桥所总结的A.胸中之竹阶段B.手中之竹阶段C.幻中之竹阶段D.眼中之竹阶段32.相似性想象的心理学依据是A.记忆B.联想C.感知D.灵感33.艺术与情感关系密切,艺术是情感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第 2 页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34.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35.与艺术直觉区别较大的是A.审美直觉B.创造性直觉C.诗性直觉D.认知直觉36.下面关于艺术风格搭配错误的是A.诗仙李白B.诗豪白居易C.诗鬼李贺D.诗圣杜甫37.“天下三分明月夜,两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通感B.夸张C.隐喻D.象征38.提出“艺术即直觉”这一观点的西方思想家是A.黑格尔B.康德C.海德格尔D.克罗齐39.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40.“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毛泽东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41.可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一部作品是A.《老人与海》B.《红楼梦》C.《石壕吏》D.《狂人日记》42.文学艺术活动的最基本功能是A.认识功能B.审美功能C.娱乐功能D.教育功能43.所谓内指性,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A.整体性B.内在自足性C.反常性D.音乐性44.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是A.语言B.修辞C.音乐D.意义45.提出“移情论”的西方学者是A.里普斯B.柏拉图C.德谟克利特D.奥古斯丁46.在中国,提出“小说界革命”这一口号的近代思想家是A.梁启超B.王国维C.林纾D.康有为47.提出“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这个观点的人是A.刘勰B.陆游C.王国维D.辛疾弃48.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是 3A.文学语言B.文学形象C.文学风格D.艺术情感49.在《水浒传》中,西门庆这一形象是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性格人物D.表意人物50.艺术情感是第 3 页A.日常生活的情感 B.艺术家的个人情感C.人类共有的情感 D.艺术家提炼的具有审美特性的情感51.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体现了A.时代风格B.地域风格C.民族风格D.流派风格52.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创造性D.情感性5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平等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发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54.提出“风格即人”的是A.布封B.歌德C.狄更斯D.黑格尔55.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A.文学接受B.文学批评C.文学创作D.文学消费56.在文学园地里,比较罕见的叙事视角是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和第二人称57.接受美学批判提出的观点是A.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统一B.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C.文学作品中男女应平等D.注重艺术形式58.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A.移情说B.巫术说C.模仿说D.表现说59.提出“寓教于乐”的西方思想家是A.柏拉图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赫拉克利特60.当前社会在文化传播上的基本特点是A.口头传播B.纸质传播C.影像传播D.混合式立体传播61.主张反传统的文学潮流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自然主义62.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 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63.作家林语堂认为中国文学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汉语的A.象形性B.简洁性C.单音节性D.节奏性64.“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理论D. 文学批评答案:A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学基本特征的是()。

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思想性D. 科学性答案:D3.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

A. 语言和形象B. 人物和情节C. 主题和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A. 雨果B. 歌德C. 拜伦D. 巴尔扎克答案:D5.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是()。

A. 《简·爱》B. 《到灯塔去》C. 《呼啸山庄》D. 《傲慢与偏见》答案:B6. 以下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创作过程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B. 创作过程需要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 创作过程是一个完全主观的过程D. 创作过程需要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答案:C7.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

A. 阅读B. 解读C. 批评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关于文学批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评价B. 文学批评可以是作者的自我批评C. 文学批评是读者对作品的主观感受D. 文学批评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体系答案:C9. 以下关于文学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文学史是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B.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C.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D.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答案:C10. 以下关于文学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进行研究B.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C.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评价D.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研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分类方式包括()。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是()A. 历史性B. 思想性C. 艺术性D. 科学性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方法?()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象征主义D. 经验主义答案:D3.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A. 反传统B. 反理性C. 强调形式D. 重视内容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波德莱尔B. 叶芝C. 艾略特D. 狄更斯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安娜·卡列尼娜》C. 《百年孤独》D. 《老人与海》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影响读者C. 娱乐消遣D. 促进交流答案:C7.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者?()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牛顿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接受的过程?()A. 阅读B. 解读C. 评价D. 创作答案:D9.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胡安·鲁尔福C. 莫言D. 雨果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语言的特点?()A. 形象性B. 抽象性C. 情感性D. 音乐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文学流派?()A. 古典主义B. 现代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文学批评的方法?()A. 历史批评B. 社会批评C. 心理批评D. 文化批评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A. 叙述B. 描写C. 议论D. 抒情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文学接受的心理过程?()A. 感知B. 理解C. 情感D. 评价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全国2019年4月自学考试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答案

全国2019年4月自学考试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答案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学作品的源泉来自于(D)1-81A.作者B.读者C.传统D.生活2.“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这句名言出自(B)1-60A.康德B.艾略特C.席勒D.狄德罗3.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的是(A)1-56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独立说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此诗句运用的基本辞格是(B)2-126A.排比B.明喻C.对偶D.反复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D)3-140A.社会属性B.伦理属性C.认知属性D.审美属性6.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它的(C)3-146A.主观性B.客观性C.真实性D.虚拟性7.我国意境论的代表作《人间词话》的作者是(D)3-151A.刘禹锡B.刘熙载C.梅尧臣D.王国维8.一件子虚乌有的事,用开玩笑的口吻与一本正经地讲述,效果会大不相同。

这是因为(C)4-199A.叙事时间不同B.叙事视角不同C.叙事动作不同D.叙事内容不同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D)5-207A.现实类、虚幻类、象征类B.历史类、悲剧类、喜剧类C.诗歌类、小说类、散文类D.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10.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C)5-214A.沟通情感B.投射情感C.传达情感D.宣泄情感l1.要表现情感,就必须借助某种媒介,艾略特把这种媒介称为(A)5-222A.客观关联物B.主观关联物C.文化关联物D.精神关联物12.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D)6-247A.语调B.音调C.词调D.格调13.抒情小品文是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B)5-238A.诗歌B.散文C.小说D.韵文14.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始终是叙述者与人物的混合或融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C)6-255 A.理查兹B.德里达C.巴赫金D.福斯特15.文学创作是一种(A)7-282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创造性的科学活动C.无意识的心理活动D.有意识的理性活动16.中国古人常说“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它强调的是(B)7-283A.知识积累B.人格境界C.人生阅历D.艺术技巧17.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是(A)8-332A.英加登B.伊瑟尔C.格雷马斯D.哈贝马斯1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本质特征是()A. 社会性B. 创造性C. 审美性D. 教育性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认知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3. 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通常指的是()A. 创作动机B. 创作技巧C. 创作冲动D. 创作素材答案:C4. 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 叙述B. 描写C. 对话D. 议论答案:B5. 下列哪个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A. 浪漫主义精神B. 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C. 神话传说的运用D. 抽象象征的手法答案:B6. 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是()A. 文艺复兴时期B. 古典主义时期C. 浪漫主义时期D. 现代主义时期答案:A7.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 《哈姆雷特》B. 《李尔王》C. 《麦克白》D. 《悲惨世界》答案:D8. 在文学批评中,“新批评”主张()A. 重视作者的生平背景B. 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C. 重视文本自身的结构和意义D. 重视读者的接受和反应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A. 对传统的反叛B. 对现实的逃避C. 对形式的创新D. 对理性的推崇答案:D10. 中国古典文学中,“诗言志”这一观点最早见于()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尚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审美性;创造性12. 文学作品的文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________。

答案:文学意蕴层面13.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追求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个性解放;理想境界14. 文学批评的功能包括阐释、________和________。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复习(二)
三、什么是实用说?
1.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

2.保守的一面,文学成为麻痹人精神,维护统治。

3.积极的一面,促进人的解放,推动社会前进。

四、什么是客观说?
1.将作品抬高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

2.切断作品与作家、读者的联系,把文学作为独立的存在体。

五、什么是体验说?
1.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和阅读作品时的感受与再创造。

2.只有读者参与,文本才成为作品,才完成文学的创造。

六、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
1.时代原因。

2.自身发展的原因。

“模仿—表现—变形—装饰”发展趋势。

3.与人的观点不同及其变化有关。

七、什么是文学,怎么理解文学定义?
1.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2.文学是一种文化模式。

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4.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

5.文学是读者与作家,读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6.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八、什么是文学的文化意义?
1.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生的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九、文学的文化意义是怎样发现的?
1.通过有效的阅读。

2.品质阅读。

3.价值阅读。

论述题
一、为什么说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1.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2.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1.审美是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2.主体心理层。

3.客观对象层。

4.心理时空层。

5.历史文化层。

三、文学审美活动有哪些物点?
1.广泛的包容性。

是一种语言,语言包含一切。

2.深刻的思想性。

思想的深刻性,深刻的思想性。

四、什么是文学审美的意识形态性?
1.性质上,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主体把握对象上,是认识又是情感。

3.目的功能上,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4.反映生活上,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五、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物征?
1.情感诗意化。

2.意义深刻化。

3.感受人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