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机械设计中的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能够对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 确定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指结构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包括约束、载荷以及热边界条件等。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准确地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强度分析时,需要明确结构受到的载荷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同时也要确定结构的约束情况,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确定材料参数:材料参数是有限元分析的重要输入,包括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等。

确定材料参数的准确性对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前,需要对所采用的材料进行充分的测试和实验,获得其材料参数,或者采用已有的标准材料参数。

3. 网格划分:有限元分析是将结构划分为有限个小单元,通过求解单元间的关系得到整体结构的应力、位移等结果。

网格划分的质量直接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在进行网格划分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复杂程度、地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方法和单元类型,并保证单元尺寸和形状的合理性。

4. 理想化假设:有限元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的基础上,例如结构是线弹性、小变形、大位移等。

这些假设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析过程,但在具体分析时需要注意合理性。

不合理的理想化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因此需要对理想化假设进行合理性评估。

5. 各向异性问题:很多材料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性能,即各向异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在横向则较低。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并通过恰当的材料模型和参数来描述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差异。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关键问题包括确定边界条件、确定材料参数、网格划分、理想化假设和各向异性问题。

通过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机械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对各种机械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并对其强度、刚度等性能进行评估。

但是,要进行有效的有限元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模型建立问题有限元分析需要建立虚拟模型进行分析,因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

模型建立时需要考虑问题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加载情况等各种因素,还要按照实际的设计图纸来建立模型,以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建模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某些精密结构,可能需要采用复杂的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

二、单元选择问题有限元分析中,单元是构成模型的基本单位,单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单元数量越多,分析结果越准确,但也会导致计算量过大,从而影响计算效率。

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单元类型和数量,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的平衡。

三、材料参数确定问题有限元分析中需要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分析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准确地确定这些参数并不容易,需要通过实验或者理论计算等手段获取,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性能变化,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四、加载边界条件确定问题有限元分析中,加载边界条件的确定也是关键问题之一。

边界条件的类型包括受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而边界条件的不同设置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响应情况。

在确定边界条件时,需要考虑设计图纸、实际加载情况和分析需求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边界条件。

五、分析结果正确性验证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分析结果可能会受到材料参数、加载情况、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结果的正确性需要经过验证。

验证的方式包括: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与其他分析方法比较、与实验结果对比等多种方法。

只有经过验证的结果才是可靠的,可以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综合来看,以上的关键问题都是有限元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上用心求真,才能保证有限元分析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机械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学习

机械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学习

机械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学习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一种用于求解结构力学问题的数值方法。

在机械工程中,有限元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可以预测和优化机械结构的性能,并帮助工程师设计更可靠、更高效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讨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连续体划分为许多有限的几何单元,如三角形或四边形。

每个几何单元被视为一个子结构,可以通过离散的方式来建立数学模型。

然后,利用数值方法求解这些子结构的应力和形变。

最后,将这些子结构的解合并,得到整个结构的应力和形变分布。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建模。

建模是指将实际结构的几何形状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几何模型。

常见的建模软件有SolidWorks、CATIA、AutoCAD等。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复杂性和准确性,以及计算机资源的限制。

建模完成后,下一步是对结构进行离散化。

离散化是指将结构划分为有限元素,并定义元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根据结构的形状和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有限元类型。

常见的有限元类型有线性三角形单元、线性四边形单元、六面体单元等。

每个有限元都有自己的节点和自由度,节点用于定义有限元的几何形状,自由度用于描述节点的位移。

完成离散化后,需要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条件的定义。

加载是指对结构施加外部载荷,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约束条件是指对结构的部分或全部自由度进行限制,以模拟实际工况中的约束情况。

加载和约束条件的定义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合理选择。

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是求解方程组。

通过应变能量原理和变分法,可以得到结构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

然后,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结构的位移和应力。

常用的求解方法有直接法、迭代法和模态分析法。

求解方程组时,需要考虑数值稳定性和精度控制。

完成有限元分析后,可以对结果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是指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和分析,以评估结构的性能。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概述机械结构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是两个关键的步骤。

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预测机械结构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优化设计则可以通过调整机械结构的参数来改善其性能。

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实际的连续物体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小单元,再对每个小单元进行力学分析,最终得到整个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有限元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机械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等特性。

1. 网格划分在有限元分析中,网格划分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网格划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一般来说,复杂的结构需要更加细致的网格划分,以捕捉到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域和变形情况。

2. 材料特性与边界条件有限元分析需要提供材料的力学特性和结构的边界条件。

材料的力学特性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而结构的边界条件包括约束边界条件和加载边界条件。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3. 结果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包括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信息。

工程师可以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挠度情况,进而评估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机械结构的参数,以达到提高其性能的目标。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应用各种优化算法对机械结构进行参数优化。

1. 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在优化设计中,需要明确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

设计变量可以是机械结构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或者加载参数等,而约束条件可以是结构的应力、振动、变形等指标的上下限要求。

2. 优化算法选择优化算法根据不同的问题而选择。

常见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帮助工程师找到最优的设计解,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3. 结果分析和验证优化设计的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验证。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强度分析研究引言:机械结构的设计需要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在工作负载下不发生过度变形或破坏。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提供有关结构行为和强度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探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强度分析研究,并讨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有限元分析简介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是一种将复杂连续体分割成有限数量的简单单元,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的工程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结构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在每个单元上进行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最终得出整个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有限元分析可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效应,如材料的非线性、接触效应等,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强度分析中的应用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预测机械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和变形情况。

通过构建3D模型、定义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可以模拟结构在受力工况下的行为。

有限元分析可以计算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确定高应力区域和可能出现破坏的部位。

通过将这些结果与材料的强度和机械性能进行比较,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3. 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的选择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模型应能准确描述材料的弹性和塑性行为,以及在破坏前的变形过程。

同时,模型还应该考虑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边界条件的选择应符合实际使用情况,考虑结构的支撑情况、加载方式和载荷大小等因素。

4. 结构优化设计借助有限元分析,可以对机械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改变结构的材料、几何形状和连接方式等因素,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结构的重量和成本。

有限元分析可以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找出最优方案,并进行参数优化。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结构的性能,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5. 案例分析:汽车车身结构强度分析以汽车车身结构强度分析为例,说明有限元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简称FEA)是一种通过分割连续物体为有限个离散的元素,然后在每个元素上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结构的研究与分析中。

本文将探讨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重要性和优点。

首先,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结构通常由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组成,分析其力学行为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有限元分析可以将机械结构离散为多个小元素,通过在每个元素上进行力学计算,得到整个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机械结构的力学行为,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其次,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有限元分析可以对复杂的几何形状进行建模,例如曲线、曲面和非均匀结构等。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机械结构的力学行为。

其次,有限元分析可以考虑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例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等。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模拟分析,更加真实地反映机械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

此外,有限元分析还可以考虑不同载荷情况下的响应,例如静态载荷、动态载荷和热载荷等。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全面地研究机械结构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然而,有限元分析在机械结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建立准确的有限元模型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有限元分析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对于复杂的机械结构,计算时间往往非常长,这对于工程实践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有限元分析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这包括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和限制,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改进和优化。

例如,引入自适应网格技术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自动调整网格的密度和形状,从而更好地描述结构的力学行为。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预测和评估机械结构的性能。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1. 网格划分问题:有限元分析是基于网格(或称为离散)模型进行的,因此网格的划分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网格划分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在关键区域(如应力集中区域)的网格密度要足够高,以捕捉局部应力的变化;在结构的稳定区域的网格密度可以适当减小,以提高计算效率。

对于复杂结构和多尺度问题,网格划分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权衡。

2. 材料参数问题:有限元分析需要提供材料的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

实际材料的力学参数通常会受到环境条件、缺陷、制造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参数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实验测试、材料数据库以及经验公式等方法来确定合适的材料参数。

3. 边界条件问题:有限元分析需要指定结构的边界条件,如约束条件和加载条件。

边界条件的选择对分析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约束条件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以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加载条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工况来指定,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边界条件的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实际使用情况、安全性要求等因素。

4. 模型简化问题:有限元分析中,构建准确的模型需要考虑很多细节,如零件的精确几何形状、连接方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简化。

模型简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计算复杂度和提高计算效率。

模型简化也可能引入误差,因此需要在精度和计算效率之间进行平衡。

对于复杂结构和多尺度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模型简化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5. 结果解释问题: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系列的位移、应力、应变等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某机械结构的静力学性能评估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某机械结构的静力学性能评估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某机械结构的静力学性能评估引言:机械结构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了确保机械结构的安全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静力学性能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有限元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在机械结构的静力学性能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一种某机械结构为例,详细介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静力学性能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1. 问题描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某机械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工作环境。

假设这是一种桥梁支撑结构,在承受外力的作用下,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有限元建模有限元分析的第一步是对机械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

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我们可以将结构离散成有限数量的单元,如梁单元、板单元等。

在建模过程中,还需考虑结构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以确保建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材料性能分析在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获得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压缩等实验,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该曲线可以用来描述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重要参数,从而为有限元分析提供准确的输入。

4. 外力加载机械结构在工作中会受到多种外力的作用,如重力、风荷载、振动荷载等。

通过对工作环境和结构设计要求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合适的外力加载方式。

在有限元分析中,这些外力可以通过施加节点力、表面荷载等方式进行加载。

5. 求解有限元模型完成有限元建模和外力加载后,我们可以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机械结构进行求解。

有限元软件会利用有限元法原理和数值计算方法,对结构进行离散化求解。

通过迭代计算,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应力等分布情况。

6. 结果分析与评估在得到有限元分析结果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可以通过查看位移分布等结果,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出现过大的变形。

其次,可以考察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如节点、连接处等,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应力集中区域。

最后,可以根据对结构的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在机械设计中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是今后机械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有限元方法引入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如何用有限元法来求解一些典型零件的应力,并将有限元结果与教材上的理论结果进行对照。

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机械设计有限元 Ansys
前言: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涉及到如何求取零件的应力问题,比如齿轮、v带、螺栓等零件。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根据零件的具体受力情况按材料力学中相应的计算公式来求解。

比如,在求解齿轮的接触应力时,是把齿轮啮合转化为两圆柱体的接触,再用公式求解。

这些公式本身就比较复杂,还要引入各种修正参数,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普遍反映公式难记,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而且很吃力。

近年来有限元法在结构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如果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机械设计课程中,求解一些典型零件的应力应变,并将分析结果和教材上的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那么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是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由于直齿圆柱齿轮的接触强度计算是机械设计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齿轮强度的计算也是课程中工作量最繁琐的部分。

下面就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为例,探讨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用ANSYS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步骤和方法,简述如何将有限元方法应用到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1.传统的直齿圆柱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
传统方法把轮齿看作宽度为b的矩形截面的悬臂梁。

因此齿根处为危险剖面,它可用30。

切线法确定。

如图l所示。

作与轮齿对称中心线成30。

角并与齿根过渡曲线相切的切线,通过两切点作平行与齿轮轴线
的剖面,即齿根危险剖面。

理论上载荷应由同时啮合的多对齿分担,但为简化计算,通常假设全部载荷作用于齿顶来进行分析,另用重合度系数E对齿根弯曲应力予以修正。

由材料力学弯曲应力计算方法求得齿根最大弯曲应力为:
式中:K是载荷系数;T是齿轮传递的名义转矩;b是齿宽;d是齿轮分度圆直径:m是模数;Yfd是齿形系数;Ysa是应力修正系数;Yg是重合度系数。

2.用有限元法对直齿圆柱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计算
(1)建立几何模型在ANSYS软件中,根据圆柱直齿轮的齿廓和过渡曲线坐标建立几何模型。

齿轮具体参数为分度圆压力角是20。

,模数是3.5mm,齿顶高系数是1.0,顶隙系数是O.25,齿数是23。

(2)约束条件和边界处理当轮齿受力时,齿轮体不可能是绝对刚性,与轮齿相连部分也有变形,当离齿根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模数的4.5倍时基本上不再受影响,可以近似看作该处的实际位移为零;另外,两侧齿间中点处的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可以认为该处的实际位移为零,这样即可划定其零位移约束边界。

模型中,可在零位移约束边界的各节点处安装铰支座来实现。

因此,对于单齿模型,若齿轮的模数为m,则零位移约束边界的范围为:横向宽取5m,纵深方向距齿根圆弧最低点取4.5m。

(3)单元类型的选择在有限元计算模型中,选择具有八个节点二十四个自由度的四边形单元。

这是因为齿轮轮齿齿廓形状为渐开线,采用四边形单元能较好地逼近齿轮齿廓的曲边形状;八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是采用通过边界上三个节点的二次抛物线来局部近似代表齿根曲线的,这与三角形单元以直线边界来代表曲线边界相比,显然大大地提高了对原边界曲线的拟合性,减少了在离散化过程中,因求解区域的近似处理带来的误差。

(4)进行网格划分根据齿轮上应力分布的情况,在应力梯度较大的齿根区域网格划分的细密一些,在应力变化比较平缓的区域网格划分的稀疏一些。

划分网格后ANSYS模型如图2所示。

(5)轮齿的作用载荷由于当载荷作用在在单齿啮合上界点处时,齿根弯曲应力达到最大值,故将载荷置于齿轮单齿啮合上界点。

当齿轮传动功率P=45kW,齿轮转速n=1000r/min时,齿宽b=30mm时,传递的名义转矩T=429N·m。

水平与垂直分。

式中,a’是单齿啮合上界点的载荷角,如图1所示。

(6)求解应用ANSYS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

弹性模量取为,
泊松比取为0.25。

所得的应力等值线如图3所示,由此图可以看出应力的分布情况。

轮齿的中间和上部的应力较小,齿根过渡曲线处应力较大,最大应力出现在30。

切线法所确定的危险截面附近,由中间向两边齿侧逐渐增大。

而且通过ANSYS 软件还可以分析齿轮综合位移以及齿廓任意点受载时的应力和位移等值线,载荷作用于节点时应力和位移等值线如图3和图4所示。

3.传统算法与有限元算法的比较
传统算法的初始条件见表1,功率和转速与有限元法相同,载荷系数取k=1.28,代入式(1)可得齿轮齿根危险截面弯曲应力,有限元法计算结果。

在传统算法中,重合度系数Y已经将载荷作用于齿顶时的弯曲应力转换成载荷作用于单齿啮合上界点时的弯曲应力;而有限元算法中,是将载荷直接加在单齿啮合上界点,故可以直接比较结果。

可见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误差为6.4%。

由此可见,ANSYS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精确度是很高的,而且人工计算量比传统方法小很多。

除此之外,ANSYS软件还可以对一些特殊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如复合型轴承、复杂曲面的箱体等。

而这些是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

比如现在新兴的一种双压力角非对称齿廓渐开线齿轮,具有承载能力高,振动低,重量轻等优点。

由于非对称齿轮两边压力角不同,故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计算分析,而用有限元法只要输入齿廓坐标建模就可以很轻松地对其进行计算分析。

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应用相结合,可以大大减少学生计算工作量,提高计算、设计的效率。

通过比较ANSYS软件和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思考机械设计中的细节问题,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通过对齿轮弯曲应力的传统算法和有限元算法的比较,可以看出有限元算法的精度是比较高的,人工计算量比传统算法要小很多,而且对一些传统算法无法求解的特殊曲面、箱体、复合轴承等以及常规零件的任意位置也可以进行计算分析,为学生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等.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龚淮义,陈式椿,王永洁.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3.邓宗全.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哈尔滨工
业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文志等,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5.李黎明, ANSYS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配套光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国瑞有限元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
7.刘惟信机械最优化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8.孙靖民梁迎春陈时锦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 2004
9.于开平周传月谭惠丰 HyperMesh从入门到精通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0.周宁,冼进.ANSYS机械工程应用实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