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合集下载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优点。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优点。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优点。

光纤通信系统由光源、光纤传输介质、光电转换器、光纤连接器和光纤收发器等组成。

1. 光源:产生光信号的装置,一般使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

2. 光纤传输介质: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细长光纤,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3. 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一般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4. 光纤连接器:用于连接光纤的装置,保证光信号的传输。

5. 光纤收发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装置,一般包括光电转换器和光源。

光纤通信系统的优点包括:
1. 大带宽:光纤传输介质具有很高的传输带宽,可以同时传输大量的数据。

2. 低损耗: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光纤传输的信号损耗很小,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

3. 抗干扰性强:光纤通信系统对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传输质量稳定可靠。

4. 安全性高:光纤通信采用光信号传输,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不易被窃听和干扰,保障通信的安全性。

5. 体积小、重量轻:光纤通信系统的设备相对较小巧轻便,便于安装和维护。

6. 适用范围广:光纤通信系统适用于各种通信需求,包括电话、互联网、电视信号传输等。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光纤通信系统由光纤、发射光源、光接收器、光纤连接器等多个部分组成。

下面将对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行简述。

1. 光纤:光纤是光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介质。

它由玻璃或塑胶材料制成,具有高折射率和低损耗的特点,能够将光信号沿着纤芯内部传输,直到达到目的地。

光纤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智能家居、广电行业等各种领域。

2. 发射光源:发射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从而应用于光纤的传输。

常见的发射光源有激光二极管(LD)、激光器等。

他们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波长和光功率来产生和调制不同信道的光信号。

3. 光接收器:光接收器主要负责将传输中的光信号接收到并转换为电信号。

它通常由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器等器件构成。

由于通过纤芯传输的光信号很微弱,因此光接收器的灵敏度很高,能够可靠地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光纤连接器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光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光纤连接器通常是由附着于光纤末端的连接器腔组成。

连接器可以保证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光损耗和反射现象。

在长距离传输中,光信号会逐渐减弱,并且出现信号失真、信号叠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光放大器被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

光放大器通常由半导体材料制成,能够扩大光信号的强度、提高信噪比和增强信号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光纤、发射光源、光接收器、光纤连接器和光放大器等多个部分,它们通过结合起来,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稳定的基础。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和成熟,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和场景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体验。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速、高带宽、可靠性强的通信方式,由多个组件构成。

下面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光纤传输介质:光纤传输介质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是传输光信号的媒介。

光纤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是光纤传输,光纤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带宽大、信号损耗小等优点。

2. 光发射器:光发射器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设备,它能将电信号通过调制方式转化成脉冲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3. 光接收器:光接收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它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解调方式转化为原始的电信号。

4. 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是将光纤接收器和光发射器集成在一起的设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5. 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将光纤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它可以将不同的光纤连接起来,实现光纤通信系统的扩展和连接。

6. 光纤交换机:光纤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它可以将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同的光信号进行转换、分发和管理,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通信和交换。

以上是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光纤传输介质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其他组件都是为了实现光信号的传输、转换和管理等功能而存在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系统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高速化和可靠化。

- 1 -。

光纤通信 知识点总结

光纤通信 知识点总结

光纤通信知识点总结引言光纤通信是一种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技术,它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和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光纤通信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抗干扰性强、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光纤通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传输特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1. 光的特性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表现为波动又可以表现为微粒。

光波的主要特性包括波长、频率、相速度、群速度等。

2. 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是一种通过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一种传输媒质。

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一根纤维芯和包覆在外的包层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光信号可以沿着光纤的传输方向不断进行反射和传播。

二、光纤通信的组成结构1. 光纤的结构光纤由芯和包层构成,芯是由单质或复合材料制成,包层是由低折射率的材料构成,使得光可以在芯和包层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2. 光纤的连接器连接器是光纤通信中的重要部分,它用于将光纤连接在一起,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3. 光纤的光源和接收器光源是产生光波的设备,用于向光纤中输入光信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三、光纤通信的传输特点1. 带宽大光纤通信的带宽远远大于传统的铜线通信,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2. 传输距离远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远远大于铜线通信,可以满足更长距离的通信需求。

3. 传输速度快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远远快于铜线通信,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

4. 抗干扰性强光纤通信的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受电磁干扰,抗干扰性能强。

5. 安全可靠光纤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电磁波,安全可靠。

四、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系统由光源、光纤、接收器、调制解调器、复用器、解复用器等组成。

2. 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光源产生光信号,光信号经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接收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将多个信号合并或分解,最终传输到目标设备。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信号的通信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

下面将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进行简述。

一、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光纤通信系统一般由光发射器、光纤传输介质、光接收器和光网络设备组成。

1. 光发射器:光发射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它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介质发送出去。

光发射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适合光纤传输的光信号,并能够调节光信号的强度和频率。

2. 光纤传输介质:光纤传输介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媒介,它能够将光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

光纤传输介质具有高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等特点,使得光信号能够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质量。

3. 光接收器:光接收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它接收光纤传输介质中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接收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够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解调等处理。

4. 光网络设备:光网络设备包括光纤交换机、光开关等,它们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光网络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信号的路由选择、调度和管理,以及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等处理。

二、各部分功能的详细描述1. 光发射器的功能:光发射器主要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适合光纤传输的光信号,并能够调节光信号的强度和频率。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光源发生器:产生光信号的光源,常见的有激光二极管、LED等。

- 调制电路:对电信号进行调制,将其转换为光信号。

- 驱动电路:控制光源的开关和调节光信号的强度。

2. 光纤传输介质的功能:光纤传输介质主要负责将光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具有高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等特点。

其主要功能包括:- 光纤芯:传输光信号的核心部分,由高折射率的材料构成。

- 光纤包层:包裹光纤芯,起到保护和传导光信号的作用。

- 光纤护套:保护光纤传输介质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 光接收器的功能:光接收器主要负责接收光纤传输介质中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点。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点。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点。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和光纤链路。

光发射机由模拟或数字电接口、电压—电流驱动电路和光源组件组成。

模拟或数字电接的作用是实现口阻抗匹配和信号电平匹配(限制输入信号的振幅)作用。

光源—光纤耦合器的作用是把光源发出的光耦合到光纤或光缆中。

光接收机由光检测器组件、放大电路和模拟或数字电接口组成。

光检测器组件包括一段光纤(尾纤或光纤跳线)、光纤—光检波器耦合器、光检测器和电流—电压转换器。

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

然后再通过电流—电压转换器,变成电压信号输出。

模拟或数字电接口对输出电路其阻抗匹配和信号电平匹配作用。

光纤链路由光纤光缆、光纤连接器、光缆终端盒、光缆线路盒和中继器等组成。

光纤光缆由石英或塑料光纤、金属包层和外套管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有:1.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损耗小、中继距离长,重量轻、体积小,抗电磁干扰性能好,泄漏小、保密性好,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2.传输损耗小: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采用了石英等材质作为光纤材料,其传输损耗比普通金属线要小得多。

3.传输容量大: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信号传输,因此其传输容量比普通金属线要大得多。

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信号传输,因此其抗电磁干扰性能比普通金属线要好得多。

5.保密性好: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信号传输,因此其保密性比普通金属线要好得多。

6.节约金属材料: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石英等材质作为光纤材料,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

7.易于安装和维护: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信号传输,因此其安装和维护相对容易。

8.适用于远距离传输: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石英等材质作为光纤材料,因此可以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9.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由于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信号传输,因此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通过光纤传输信号的高速通信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

1. 光源: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的起点,它产生光信号并将其注入到光纤中。

常见的光源包括激光二极管和LED。

激光二极管产生的光束更为集中和稳定,适用于长距离传输,而LED则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2. 光纤:光纤是光信号传输的媒介。

它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高折射率和低损耗的特点。

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类型。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而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3. 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用于连接光纤,确保光信号可以顺利地从一根光纤传输到另一根光纤。

光纤连接器的质量对光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光纤衰减器:光纤衰减器用于调节光信号的强度。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会因为光纤的损耗而逐渐减弱,光纤衰减器可以通过减小光信号的强度来补偿这种损耗。

5. 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可以增强光信号的强度。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会因为光纤的损耗而逐渐减弱,光纤放大器可以通过放大光信号的强度来弥补这种损耗。

6. 光纤分光器:光纤分光器用于将光信号分成多个通道进行传输。

它可以实现多路复用,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

7. 光纤接收器:光纤接收器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接收器通常由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组成。

8. 光纤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用于控制光信号的路由和转发。

它可以根据需要将光信号从一个通道切换到另一个通道,实现灵活的数据传输。

以上是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协同工作,光纤通信系统能够实现高速、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在现代通信领域,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话、互联网和电视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光纤通信系统将会在未来发展出更多的应用和改进,为人们的通信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一、引言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它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二、组成部分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光源、调制解调器、光纤放大器、接收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 光纤光纤是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它由纤维材料(如玻璃或塑料)制成。

光纤具有高折射率和低衰减的特性,能够将光信号有效地传输到目标地点。

光纤通信系统中一般使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它们分别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短距离传输。

2. 光源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光装置,它能够产生稳定的光信号。

常用的光源包括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LED)。

激光器具有高亮度、窄谱宽和方向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而LED则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它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和结构简单的优势。

3.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调制解调器中的调制器负责将电信号调制到光纤中传输,解调器则负责从光纤中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回电信号。

调制解调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

4. 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用于增强光信号强度的装置。

由于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有衰减,因此需要使用光纤放大器来补偿信号的衰减。

常用的光纤放大器包括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和掺铥光纤放大器(TDFA)等。

5. 接收器接收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它负责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器中的光电探测器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出。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光纤通信系统的中枢部分,它负责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光源、调制解调器、光纤放大器等设备的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各部分功能1. 光纤的功能是作为传输介质,将光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

光纤具有低衰减、高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实现高速、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半导体激光器的远场辐射特性和远场图样 (a) 光强的角分布; (b) 辐射光束
(b)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1.3 转换效率和输出光功率特性 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用外微分量子效率 表示,其定义是在阈值电流以上,每对复 合载流子产生的光子数。 当I<Ith时激光器发出的是自发辐射光; 当I>Ith时,发出的是受激辐射光,光功率随 驱动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P / mW
4 3 2 1 0
70 ℃
80℃
不激 射 50
P - I曲线随温度的变化
22℃ 30℃ 40℃ 50℃ 60℃
1 00
5
I / mA
对激光器的保护: 1. 电源慢启动保护 2. 电源过流保护 3. 反向冲击电流保护 4. 焊接和静电保护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2 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 LD和LED的区别:LD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 LED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LED的结构和LD相 似,大多是采用双异质结(DH)芯片,把有源 层夹在P型和N型限制层中间,不同的是LED 不需要光学谐振腔,没有阈值。
3.4 光电检测器件
目前,适合于光纤通信系统应用的光检测器 有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APD是有增益的光电二极管适用于灵敏度要 求较高的场合,但需采用复杂的温度补偿电 路,故成本高;在灵敏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宜采用PIN管。
3.4 光电检测器件
3.4.1 PIN光电二极管 由于PN结耗尽层只有几微米,大部分入射光 被中性区吸收,因而光电转换效率低,响应 速度慢。为改善器件的特性,在PN结中间设 置一层掺杂浓度很低的本征半导体(称为I), 这种结构便是常用的PIN光电二极管。
3.2 LD,LED驱动电路
直接光强调制的数字光发射机主要电路有:调 制电路、控制电路和线路编码电路。 采用激光器作光源时,还有偏置电路。
3.2 LD,LED驱动电路
对调制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要求如下: (1)输出光脉冲的通断比(全“1”码平均光功率和 全“0”码平均光功率的比值,或消光比的倒数) 应大于10,以保证足够的光接收信噪比。 (2) 输出光脉冲的宽度应远大于开通延迟(电光延 迟)时间,光脉冲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开通延 迟时间应足够短,以便在高速率调制下,输出的 光脉冲能准确再现输入电脉冲的波形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发光二极管的特点: 输出光功率较小;谱线宽度较宽;调制频 率较低;性能稳定, 寿命长;输出光功率线性范围宽;制造工 艺简单,价格低廉; 适用于小容量短距离系统。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2.1 光谱特性 发光二极管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 没有谐振 腔对波长的选择,谱线较宽。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1 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结注入电流,实 现粒子数反转分布,产生受激辐射,再利用 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大而产生激光振 荡的。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1.1 发射波长和光谱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波长等于禁带宽度Eg (eV )。 在直流驱动下,发射光波长只有符合激光振荡的相 位条件的波长存在。这些波长取决于激光器纵向 长度L,并称为激光器的纵模。 驱动电流变大,纵模模数变小,谱线宽度变窄。这 种变化是由于谐振腔对光波频率和方向的选择, 使边模消失、主模增益增加而产生的。 当驱动电流足够大时,多纵模变为单纵模,这种激 光器称为静态单纵模激光器。
3.3 光传输媒质-光纤
G.654: 1.55 m损耗最小的SMF, 1.31 m 处色散为零; G.655:非零色散光纤,是新一代的SMF,适 用于波分复用系统,提供更大的传输容量。
光纤的制备技术
中心束管式光缆 (西古)
中心束管式带状光缆(西古)
住友高精度单芯光纤 切割刀FC-6S
古河S177光纤熔接机
3.2 LD,LED驱动电路
(3)对激光器应施加足够的偏置电流,以便 抑制在较高速率调制下可能出现的张弛振 荡,保证发射机正常工作 (4) 应采用自动功率控制(APC)和自动温度 控制(ATC),以保证输出光功率有足够的稳 定性 电端机输出的数字信号是适合电缆传输的双 极性码,而光源不能发射负脉冲,要变换为 适合于光纤传输的单极性码
W=1 0m
2 0 m
2 0 m
3 0 m
3 0 m
5 0 m 1 0 m 近场 图样 0 .1 rad 远场 图样
GaAlAs-DH条形激光器的近场和远场图样
1 .0
T= 3 00 K
相对光强
0 .8 0 .6 0 .4 0 .2 0 80 60 40 20 20 0 辐射 角 (度 ) (a) 40 60 80 ∥ ⊥
3.4 光电检测器件
3.4.1.1 PIN特性 1.量子效率和光谱特性 光电转换效率用量子效率或响应度ρ表示。 量子效率的定义为一次光生电子-空穴对和 入射光子数的比值
3.4 光电检测器件
响应度的定义为一次光生电流IP和入射光功 率P0的比值
量子效率和响应度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器件 的结构。
3.4 光电检测器件
I=75mA Po=2.3mW
0 (a)
822 820
799
800
801
(b)
802
GaAlAs-DH激光器的光谱特性
(a) 直流驱动; (b) 300 Mb/s数字调制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1.2 激光束的空间分布 激光束的空间分布用近场和远场来描述。 近场是指激光器输出反射镜面上的光强分布; 远场是指离反射镜面一定距离处的光强分布。
3.3 光传输媒质-光纤
3.3.2 光纤传输特性 传输损耗,由材料吸收和杂质散射等因素引 起。有三个低损耗窗口: (1)0.85 m附近,损耗2-4dB/km; (2)1.31 m附近,损耗约0.5dB/km; (3)1.55 m附近,损耗约0.2dB/km。
3.3 光传输媒质-光纤
3.5 3.0
ÂÊ P / mW ¦ ¹ ö ³ Êä
2.5 2.0 1.5 1.0 0.5 0 0 150 50 I th100 ¹ ¤ ×÷ µç Á÷ I / mA (a)
¦ÂÊ P / mW ¹ ö ³ ÃæÊä µ¥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 20 40 60 80 ¹ ¤ ×÷ µç Á÷ I / mA (b)
Ï à ¶ Ô¹ â Ç¿
¡ ÷ £½ 70 nm
1300
²¨³¤ / nm
LED光谱特性
4 0℃ 3
输 出 功 率
25℃
70℃
2 1 0 50 100 150
/ mW
电流/mA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2.2 光束的空间分布 发光二极管实际输出的光子数远远小于有源 区产生的光子数,一般外微分量子效率d 小于10%。 驱动电流I较小时,P-I曲线的线性较好;I过 大时,由于PN结发热产生饱和现象,使P-I 曲线的斜率减小。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2.3 频率特性
10
Ó¦ H( f ) ì Æ µÂÊÏ
e £ ½1.1 ns e£ ½2.1 ns e £ ½6.4 ns
100 µ÷ ÖÆ Æ µÂÊf / MHz
发光二极管(LED)的频率响应
0.1 10
1000

1310nm SLED , 8 pins DIP butterfly module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对通信用光源的要求如下: (1)发射的光波长应和光纤低损耗“窗口”一致, 即中心波长应在0.85m、 1.31 m和1.55 m附近。 光谱单色性要好,即谱线宽度要窄,以减小光纤 色散对带宽的限制。 (2)电/光转换效率要高,即要求在足够低的驱动电 流下,有足够大而稳定的输出光功率,且线性良 好。发射光束的方向性要好,即远场的辐射角要 小,以利于提高光源与光纤之间的耦合效率。
典型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功率特性
(a) 短波长AlGaAs/GaAs (b) 长波长InGaAsP/InP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3.1.1.4 频率特性
1 00
相对光功率
10
1
0 .1 0 .0 1
0 .1 1 fr 调制 频率 f / GHz
10
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频率特性
3.1 光纤通信用光源
色散(Dispersion):一般包括材料色散、模 式色散、波导色散等,引起接收的信号脉冲 展宽,从而限制了信息传输速率。 中继器间距受损耗限制和色散限制。 色散限制用距离带宽积(Mbps· km)表示。 三类光纤中SMF最高,GIF次之,SIF最低。
3.3 光传输媒质-光纤
3.3.3 实用光纤标准 G.651:GIF型光纤,适用于中小容量和中短 距离; G.652:常规单模光纤,第一代SMF,在波长 1.31 m处色散为零,传输距离只受损耗限制, 适用于大容量传输; G.653:色散移位光纤,第二代SMF,在波长 1.55 m色散为零,损耗小,适用于大容量长 距离传输;
3.1.1.5 温度特性 激光器输出光功率随温度而变化有两个原因(1)激 光器的阈值电流I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外微分 量子效率d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升高时,Ith增大, d减小, 输出光功率明显下 降, 达到一定温度时,激光器就不激射了。 当以直流电流驱动激光器时,阈值电流随温度的变 化更加严重。当对激光器进行脉冲调制时,阈值 电流随温度呈指数变化,长波长激光器输出光功 率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830 828
Im/mA I=100mA Po=10mW
40
832 830 828
I=85mA Po=6mW
832 830 828 826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