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分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道
亲子沟通案例分享

《亲子交流案例共享》亲子交流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发展以及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良好的亲子交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理解,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良的亲子交流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心理问题,甚至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下面我将共享几个真实的亲子交流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探讨亲子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孩子的叛逆与交流障碍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变得越来越叛逆。
父母说什么他都不听,总是和父母顶嘴,甚至有时候会摔门而去。
父母感到非常苦恼,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明进行有效的交流。
在一次家庭会议上,父母试图和小明好好谈谈,但小明却表现得非常不耐烦,根本不愿意听父母的话。
父母觉得小明不尊重他们,于是开始批评他,指责他的行为不对。
小明则更加抵触,大声地反驳父母,说他们根本不理解他。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交流方式,决定改变策略。
父母学会了倾听小明的想法和感受,不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小明说话时,父母会给予他专注的目光和耐心的回应,让小明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父母尝试站在小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在青春期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
他们会主动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和他一起参与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拉近与小明之间的距离。
慢慢地,小明开始愿意和父母交流了。
父母会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小明一些建议和指导,但不再是强硬的命令式的方式,而是以商量和探讨的语气进行。
小明也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和父母顶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父母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交流,而是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有效地进行亲子交流,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难关。
案例二: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压力小红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她的父母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她能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将来考上一所好的中学。
分析案例谈谈你对亲子沟通的启示-儿子(4岁1个月)在家里

分析案例谈谈你对亲子沟通的启示-儿子(4岁1个月)在家里1.主题:亲子沟通2.案例:儿子(4岁1个月)在家里3.案例分析: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社交环境,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子(4岁1个月)在家里,他与父母的互动,不仅影响着儿子的成长,也影响着未来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互动。
以下是我在观察儿子和他的父母互动的一些经验教训:1.耐心的倾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要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儿子曾在外出时看到一只小狗,回到家里一直念叨着想要养小狗。
父母却因为担心时间、金钱以及空间问题而驳回了他的想法。
在儿子说完之后,父母应该耐心的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可以先安抚他的情绪,再向他解释清楚家庭目前的情况和原因,以增加孩子的理解和接受。
2.正确的表达方式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不使用专业术语或一些难懂的词汇,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家长的意思。
如果孩子的想法存在不合理或者错误的地方,家长应该以理性的态度进行解释,不要带有情绪化的个人意见,即不要以自己的做法或者想法强制规定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感到不被理解,也容易培养孩子的逆反心理。
3.感情的表达在家庭中,父母要时刻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在孩子犯错或者需要改正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孩子改错或者鼓励孩子继续进步,但是不要过于苛责或者放任自流。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正确的自我反思与改进,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
4.时间的保障在家庭中,父母的陪伴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如果父母总是忽视孩子的需求,长久下来孩子会渐渐失去安全感。
所以,家长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忽视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温暖。
5.值得学习的行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所模仿。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地做出良好的言行示范,让孩子在父母身上学到更多的道理和知识。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案例分享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案例分享案例一:“游戏的约定”我家那小子,上初中了,特别迷游戏。
一放学就想往电脑前凑,作业也不积极写。
有一次,我就跟他说:“儿子啊,你看游戏就像个小怪兽,它老是想把你的时间都吃光光,你要是一直跟着它跑,可就被它牵着鼻子走喽。
”儿子听了,有点不服气,说:“爸/妈,游戏可好玩了,我就想玩一会儿。
”我就笑着说:“行,玩可以,咱得定个规则。
就像你在游戏里也有规则一样。
你每天先把作业高质量完成,复习好功课,我就给你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咋样?”他想了想,觉得还算公平,就答应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想耍赖,但是我就提醒他:“咱们可是说好了的,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慢慢地,他就养成习惯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因为他知道完成任务就能玩游戏,玩游戏的时候也特别珍惜那一个小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没节制。
案例二:“关于梦想的畅谈”我女儿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有一天晚上,我们一起在小区里散步。
她突然很认真地跟我说:“妈/爸,我以后想当画家,可是我又怕我画得不好,当不了。
”我就拉着她的手说:“宝贝啊,你知道吗?每个人刚学走路的时候都会摔跤的,难道就因为怕摔跤就不学走路了吗?你想当画家,这就是个特别棒的梦想啊。
你现在画得可能没那么好,但是只要你一直画,就像你玩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把你的绘画技能拼起来,总有一天,你能画出超级美的画。
”她眼睛亮晶晶的,又有点担心地说:“可是要是我努力了还是不行呢?”我刮了下她的鼻子说:“你呀,要是你努力了还不行,那说明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更有趣的东西呢。
也许你就变成了一个很厉害的美术老师,教出好多好多小画家,那也是超级酷的呀。
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走,爸爸妈妈就永远支持你。
”从那以后,她画画更积极了,还经常拿着她的小作品给我讲她画里的故事。
案例三:“成绩不理想时的沟通”我孩子上次考试成绩不太好,特别是数学,比上次下降了好多分。
他自己也特别沮丧,回家后就闷头不说话。
五年级《家庭教育实例》案例教学——如何与子女沟通

五年级《家庭教育实例》案例教学——如何与子女沟通引言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与子女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本文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以期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实例一:倾听与表达在与子女沟通时,倾听和表达是相互重要的。
一位母亲发现她的孩子在学校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于是她采取了以下措施:- 倾听:母亲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尊重。
- 表达:母亲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倾听与表达的方式,母亲成功与孩子建立了互信和共同成长的桥梁。
实例二:保持耐心和理解在与子女沟通时,保持耐心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父亲发现他的孩子在研究上遇到困难,于是他采取了以下措施:- 耐心:父亲耐心地帮助孩子解决难题,不急躁或批评。
- 理解:父亲试图理解孩子的困惑和挫折,给予悉心的指导和鼓励。
通过这种保持耐心和理解的方式,父亲让孩子感受到他是支持和理解的,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研究兴趣。
实例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与子女沟通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个家庭遇到了孩子不愿意做家务的问题,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尊重:父母跟孩子协商确定合理的家务分配,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 激励:父母鼓励孩子参与家务,认可孩子的努力和成果。
通过这种尊重孩子独立性的方式,孩子感受到被平等对待和重视,积极参与家务,并与父母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结论通过以上实例,在与子女沟通时,倾听与表达、保持耐心和理解、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是促进亲子关系发展的重要策略。
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亲子沟通案例

亲子沟通案例1. 哎呀,说起亲子沟通,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又甜蜜又头疼的话题。
别看沟通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可做起来,有时候比登天还难!不过别怕,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保准让你和孩子的对话从此不再像鸡同鸭讲。
2. 案例一:小明的数学作业 小明刚上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总是做不完。
妈妈着急啊,看到小明又在发呆,忍不住就说: "你怎么又在发呆?作业写完了吗?" 小明委屈巴巴地说:"没有。
" 妈妈一听就急了:"你看看都几点了,怎么还没写完?是不是又在偷懒?" 小明低下头,不说话了。
3. 哎呀,这位妈妈的沟通方式可真是杀伤力爆表啊!就像往小明心里扎了一堆小刺猬,又扎又痒的。
咱们来看看怎么改进: 妈妈走过去,蹲下来平视小明:"嘿,小家伙,看你皱着眉头,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小明点点头:"嗯,这道题我不会做。
" 妈妈笑着说:"没关系,咱们一起来看看。
你觉得哪里不明白?"4. 瞧瞧,这下气氛多轻松啊!妈妈没有一上来就指责,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
这就像给小明的心里铺了一层软绵绵的地毯,走起路来多舒服啊!5. 案例二:小红不爱吃蔬菜 小红今年5岁,挑食得很,特别是不爱吃蔬菜。
爸爸看不下去了,吃饭时说: "小红,你怎么又不吃青菜?不吃青菜长不高的!" 小红撅着嘴说:"我不要吃,难吃死了!" 爸爸生气了:"不吃就不准吃肉!" 小红一听,哇的一声就哭了。
6. 哎呀呀,这位爸爸的沟通简直就像往小红嘴里塞了一大把苦瓜,又苦又涩的。
咱们来看看怎么化解这个僵局: 爸爸笑眯眯地说:"小红,你知道吗?这些青菜可是超级英雄变身的秘密武器哦!" 小红好奇地问:"真的吗?" 爸爸神秘兮兮地说:"当然啦!你看这个西兰花,像不像一棵小树?吃了它,你就能像树一样长得又高又壮。
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案例都有哪些

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案例都有哪些很多家长不知道跟孩子沟通,就算看了许多有关亲子沟通的知识,还是一头雾水,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亲子沟通的案例,从中学到一些有关亲子沟通的技巧和启示。
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亲子沟通的案例指导,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亲子沟通的案例一学会“欣赏”对孩子很重要!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于是他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启示:人和人的尊重是互相,当你尊重他人时,他也会尊重你。
给予他人更多的理解和欣赏时,你就启动了他人心灵的力量,赋予了他人自我修正的空间。
我们家长对待孩子也是,不是所以的严父母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有的时候换一种方式,也许效果更好,孩子子也希望被欣赏,事情本无对与错,你用积极的思维去欣赏孩子时,你就在所有的经历中在彼此心中种植了美好的记忆!亲子沟通的案例二妈妈们,你有无意识地伤害孩子呢?一个周末晚上孩子上网玩游戏,妈妈问她什么时候睡,孩子说要等到“杀死”一个怪物,大概需要十分钟。
平时女儿都要和妈妈一起睡,非要妈妈等她不可,结果半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关电脑,理由是那个东西还没有死。
妈妈已经很累也很困了,很生气,对女儿凶了几句,然后自己去睡觉了,可睡不着。
过了一会儿,女儿也来睡了,侧着身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妈妈亲,妈妈觉得孩子还是有情绪。
在妈妈的信念里,孩子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于是爬起来对女儿说:你起来,我问你,刚才你知道错了吗?女儿没有吭声,说要睡觉,不愿意起来,妈妈不甘心,继续拽着女儿,要她起来。
家长教育案例分析:如何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家长教育案例分析:如何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家长教育案例分析:如何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更要注重心理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本文将从具体案例出发,讲述如何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案例一:孩子与同学关系不好某位家长向我倾诉,她的女儿与同学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女儿告诉她,同学经常欺负她,使她很受伤。
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女儿不愿意告诉老师,她担心同学找她麻烦。
对于这种问题处理,家长首先的心理要求是保持冷静。
因为孩子的话虽然令人心痛,但我们不能失去理智地反应,这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感。
第二,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与孩子讲话尤其要注意听取她的心声,了解她内心所想,这可以让孩子感到被认同,被关爱。
同时,家长也要启发孩子用心理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并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要。
再次,家长要引导孩子寻找自己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因为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在成长,让她自己思考,寻找答案更是一种启示。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在孩子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她的内心涌现父母是干练、自信的人,那么她会照着你的做法去做。
案例二:孩子不想上学有些学生在上学时会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
家长们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此问题。
例如,某位家长遇到了这个问题:她的女儿每天总是迟到,打着哈欠,对于学习也毫不感兴趣。
这时,家长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或者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足,甚至是其他原因。
家长应当与孩子沟通,找出问题所在。
接下来,家长需要为孩子树立学习信心。
告诉她,学习能带来美好的未来,而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她潜心学习。
同时,要鼓励孩子去探索,让她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
最后,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设定学习目标并持之以恒。
在孩子未建立起足够的自觉性之前,家长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帮助孩子一步步实践,让他们发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家校沟通教育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家校沟通作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桥梁,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家校沟通案例,分析家校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描述小王(化名),男,12岁,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近期,小王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情绪波动较大。
班主任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家长沟通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小王在校情况:班主任通过观察、与同学和家长沟通等方式,了解到小王的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
(2)分析原因:班主任初步判断,小王的成绩下滑可能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关,与同学关系紧张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3)制定沟通方案:班主任决定以电话沟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教育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家长沟通过程(1)班主任向家长说明小王在校情况,表达关心和担忧。
(2)家长反映家庭教育和生活情况,表示对孩子的关心,但同时也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不足。
(3)双方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方案。
3. 沟通结果(1)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表示将调整教育方法。
(2)家长关注小王的心理健康,与班主任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3)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
三、案例分析1. 家校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1)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2)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家校沟通有助于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 案例中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1)沟通方式单一:案例中班主任仅通过电话沟通与家长交流,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可能影响沟通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案例分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道如果你的儿子又一天突然对你说不想要读高中,想要去学动画,不让学就割腕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这位伟大的母亲用最大度和聪明的做法既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又让他最终考上了大学。
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从案例分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道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儿子学动画被拒割腕母亲卧底培训班换位思考妈妈的课堂我试着去理解儿子的想法。
看了课表,听着课,老师讲什么“三维贴图、PS软件”,虽然像天书一样听不懂,但是我看到班上那些娃娃也不是想象中“耍娃”松松垮垮的样子,培训班上学员学习这么认真,这个“耍”动画,也不是我以前想的那样不务正业。
儿子的课堂感谢妈妈让自己去经历,毕竟世上真正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是父母,可是最亲的人若只通过辩论或者争吵的方式来转变娃娃的态度,这种屈从的感觉很不好,甚至会让人绝望。
不如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让经历来扭转看法。
昨日,19岁的高三男生赵晨(化名)最新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炉:490分,距离一本线只差30多分。
面对儿子这个成绩,46岁的管秀枝(化名)笑着笑着眼中却漾出泪来———仅仅两年前,这个男孩还曾为拒读高中要去“耍”动画,而醉酒割腕。
管秀枝表示,之前自己总觉得耍动画是不务正业,因此对孩子的厌学情绪采取排斥打压的方法。
割腕事件发生后,她换到儿子的位置重新打量娃娃的喜好———动画制作,并亲自“卧底”成都市区内一家动画培训班旁听了两节课,方才理解了儿子的想法,并倾尽积蓄为孩子报了一个动画培训班。
没想到,高三休学,进入培训班才一个月,赵晨回家告诉管秀枝,他发现一起培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大学生,他想要改变。
“改变”了一年,男孩成绩提升了100多分,他表示,自己还要冲击一本。
一个母亲的转变儿子为动画醉酒割腕我去“卧底”动画班【第一回合】动画算哪门子技术,断然拒绝儿子要求儿子说:不想再读书了!我喝了酒割了腕2012年入秋后的这一个月,对于在成都青羊区一家建筑工地上负责给100多名工人做饭的管秀枝(化名)来说,是一段艰难时光,如孩子9岁时她与丈夫离婚时一般。
几乎每天,当时在都江堰老家住校读高二的儿子赵晨(化名)都会给她打来电话争执,娃娃说话时的态度时而显得委屈,时而又显得很暴躁,在电话那头大声吼,孩子的意思就一句:“妈,我真的不想读书了。
”面对娃娃的软磨硬泡,管秀枝始终很冷静,她告诉儿子:“你成绩不差,必须上学,没得啥子可商量的,就算是天天睡觉,你也要趴在课桌上睡。
”终于等到了周末,管秀枝拖着疲惫身体回到了都江堰。
拿出钥匙打开房门,门口叫了一声“儿子”,并未得到回应。
这个妈妈已经做好了与儿子新一轮“战斗”的准备。
“你饿不饿?”管秀枝轻推房门,眼前的一幕却让她眼前发黑。
儿子的房间中弥漫着白酒的味道,17岁的少年歪着头满脸通红靠着书桌瘫坐在地,身旁是两个已经空了的白酒瓶。
娃娃一只手上攥着一把菜刀,刀刃闪的光刺痛了妈妈的眼,另一只手腕上,一道新伤上流出的血已在地上变成了一小摊刺眼的红色。
“晨晨!”管秀枝双腿一软扑倒在儿子身旁,双手颤抖着掏出手机拨打了120。
“我的娃儿割腕了。
”管秀枝对着电话说道。
管妈妈说:“大学学历”这个词,在我十年前下岗重新择业时,听不同的单位拒绝自己求职时一遍又一遍地提起过。
我们办公室的文员只要大学生,哪个会要个高中生嘛。
现在,我就在一家建筑工地的食堂做早饭,一干就是十年。
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儿子能上大学,但是,2012年读高二的儿子赵晨却突然提出,要休学去学动画技术,这哪儿是啥子技术嘛,就是“耍”,完全是不务正业。
我直接拒绝了,没想到儿子却出乎意料地执着。
不见面时就打电话纠缠,见了面就面色苍白地强调要“学技术”。
我当时都没听这些,直接告诉他:“就算是睡觉不上课,你也要呆在教室里睡!”【第二回合】儿子醉酒割腕,才意识到自己太简单粗暴儿子说:三天后散步,妈妈问我什么是动画幸亏伤口不太深,失血也并不严重,送医后伤口被缝合了六针。
管秀枝守在儿子的病床前,直到儿子醒来。
“妈。
”赵晨苏醒后的第一句话仍然是:“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你再逼我,我活着也没有意思了。
”三天后,赵晨出院在家养伤,管秀枝每天都提前下班,从成都坐车回到都江堰,陪着儿子在傍晚时散步聊天。
管女士问儿子:“不去上学,你打算咋个办?”赵晨平静地回答:“我要去从事游戏动画设计。
”这样一个月的散步中,根本不了解动画是啥子的管秀枝一步步从儿子口中了解到,学习动画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以及什么叫动画游戏项目等内容。
晨晨甚至还给妈妈介绍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先去上个培训班,从培训班毕业后就接点小的动画项目,之后再慢慢想办法加入大的动画制作项目团队。
”管妈妈说:直到他醉酒割腕,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方式太过简单粗暴了,这才下了决心不敢阻拦。
这以后我试到换成他的角度去看待动画制作。
我问儿子,啥子叫动画游戏项目?学习动画将来可以做啥子?做动画的人每个月能拿好多钱?看到我终于愿意听他讲了,儿子的情绪也慢慢好转,甚至在电脑上打开百度搜索,给我看到底动画都能做哪些项目。
儿子当时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虽然我还是到懂不懂。
【第三回合】我试着去理解儿子想法,还去打听培训班儿子说:透支大学学费学动画,我想好了听完儿子的介绍,管秀枝换位思考,决定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想法。
她在天府广场找到一家动画制作的培训班,并且旁听了几节课,看着培训班上学员认真学习的劲头,管秀枝终于理解了“耍”动画原来并非不务正业。
经过这一个月的沟通,母子之间达成约定:高三会考结束,赵晨拿到高中毕业证,如果想法仍然没有改变,就可以去选择动画。
2013年,上学期会考结束,和前夫反复商量之后,管秀枝同意了。
“保留学籍,大型考试要参加,高考(微博)要参加。
”管秀枝提出这3个要求,少年一一同意。
赵晨选择的动画培训机构位于天府广场的一栋商业写字楼上,学费是两万八千元。
管秀枝捏着家里的存折给儿子看,指着日期和金额说:“这是十年前离婚时你爸爸留下来的给你上大学用的。
一共就两万元,你要是去上这个培训班,透支的就是自己上大学的学费,你自己要想好。
”赵晨望着妈妈的眼睛,坚定地表示:“我要上动画培训班。
”管秀枝又找人借了8000元,凑够学费交到动画培训班,并到儿子的学校为其办理了休学手续。
母子二人坐在车上,一栋栋高楼的影子从窗外掠过,“好吧,自己去试试吧。
”管秀枝叹了口气。
管妈妈说:我试着去理解儿子的想法,还四处打听哪有靠谱的动画培训班。
有天一个人来发传单,上面说的就是动画制作培训,我找到培训班,给老师申请,可不可以让我先旁听几节课,老师同意了。
看了课表,听着课,老师讲什么“三维贴图、PS软件”,虽然像天书一样听不懂,但是我看到班上那些娃娃也不是想象中“耍娃”松松垮垮的样子,不像他们高中课堂,上课没有人睡觉,都在认真听讲。
有次下课,我还问了班上一个同学,他说他是川大的,我想这样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都来这里培训,培训班上学员学习这么认真,这个“耍”动画,也不是我以前想的那样不务正业。
一个儿子的成长复读半年多考110分我想冲击一本线进入动画培训班的第一节课是关于“色彩”。
傍晚下课后,赵晨在天府广场上闲逛,周围商业区的灯光亮起,高中校园晚自习的课堂,灯管只有单一的白炽灯,而这里的灯有千百种颜色,远处大屏幕上的模特嫣然一笑。
赵晨表示,之前自己的高中生活是封闭的灰色的,现在在新的课堂里,一下子就变成了彩色的。
赵晨望着周围的商业写字楼,计算着他认为的价值:平均每个平方每年的租金为1万元,周围的这些商厦的租金对自己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18岁的男孩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价值更高的地方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赵晨迫切地想要融入这个城市,不再像妈妈那样,每天在大城市边缘偏僻的工地上拿着抹布或饭勺,劳累一天后根本没有机会去领略城市的繁华。
但是数天后,在课堂上,赵晨逐渐从盲目的开心中苏醒过来。
男孩环顾自己教室中的20多个学员,发现自己是年龄最小的。
其他的学员都是大学生,他们聊天的话题自己根本无法融入。
开始,赵晨想要更加努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水平,让自己在培训班里能够脱颖而出,但是每个人都很努力,并且其他人还是本专业的大学生,根基比自己更稳。
每一天在天府广场看着周围商业楼,赵晨在向往之余,也产生了新的压力和惆怅,靠自己的技术融入工作环境的时候,如果自己的水平和别人相似,并没有压倒性优势,而且自己的学历还不如别人,用人单位为什么愿意选择自己而不是别人。
一个月后,赵晨给妈妈打去了电话:“妈,我今年耽误了时间,明年还是要考大学。
”动画制作培训班的老师对赵晨印象较深,老师告诉记者,据说娃娃正读高三下学期,专门从都江堰赶到成都来学习动画,随后,娃娃又办理了休学,据说是又回去读高中了。
在培训班学习了两个月后,管秀枝再次赶到培训班办理了培训班休学手续。
2013年的高考,赵晨已经努力在追赶学习进度了,但也只考了380多分,距离三本线还有差距。
2014年,赵晨复读,在最近一次的模拟考试中,赵晨拿到了490分,超过二本线50多分。
说到这个成绩,一旁的管秀枝瞟了儿子一眼,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我可没强迫你学习哈,你自己要学的。
”赵晨望了妈妈一眼:“我自己要学的,这次模拟考离1本线只差30多分,我要想办法冲击一本。
”听着儿子说完这句话,管秀枝嘴角还带着笑,可是眼里却漾出泪来。
为了掩饰尴尬,管秀枝仰了一下头,把目光望向别处。
这堂课,让家长学习放手1919年鲁迅曾写过一篇《我们怎样做父亲》,道理讲了一通后,他最后感叹: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难艰苦的事。
快100年过去了,我们仍然经常见到孩子因为和父母闹矛盾而走极端的新闻。
父母们总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们少走弯路,但是,父母们似乎忘记了,孩子迟早要独立的。
更需要学习的恰恰是父母管女士为挽回儿子,做了很多努力。
对她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挽回了儿子,就挽回了自己的整个世界。
管女士的经验,其实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一是尊重,二是放手。
只有学会尊重孩子,才会有平等的对话,才会真正懂得孩子要什么。
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才会让孩子懂得何为责任,要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
管女士学会了尊重并相信儿子,而儿子收获了信心。
管女士放手了,儿子就真正长大了。
1919年鲁迅曾写过一篇《我们怎样做父亲》,道理讲了一通后,他最后感叹: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难艰苦的事。
快100年过去了,我们仍然经常见到孩子因为和父母闹矛盾而走极端的新闻。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们总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们少走弯路,但是,父母们似乎忘记了,孩子迟早要独立的。
没有人能够帮他们扫平所有的艰难险阻,带他们绕过所有的重重“陷阱”。
正因为父母的“溺爱”,很多孩子旷课了,这节课叫做“社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