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模式(彝文)学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合集下载

1.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按试题类型和省份归类)

1.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按试题类型和省份归类)

2024年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按试题类型和省份归类)【说明】2024全国高考试题分四种类型:⑴北京、上海、天津属于自主命题;⑵四川、陕西、青海、内蒙、宁夏使用全国甲卷;⑶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浙江、江西、安徽(以上省份语数外使用新课标Ⅰ卷、其余科目各省自主命题)、河南(语数外使用新课标Ⅰ卷,文综、理综使用新课标卷),整体属于新课标Ⅰ卷;⑷重庆、海南、贵州、广西、辽宁、黑龙江、吉林、甘肃(以上省份语数外使用新课标Ⅱ卷、其余科目各省自主命题)、西藏、新疆、云南、山西(以上省份语数外使用新课标Ⅱ卷,文综、理综使用新课标卷),整体属于新课标Ⅱ卷。

第一部分自主命题(北京、上海、天津)1.北京特殊类型控制分数线523分;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34分;艺术类(不含舞蹈、戏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326;舞蹈、戏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217;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400;普通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语数外三科总分):120分;艺术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语数外三科总分):84分。

2.上海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03分;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03分;艺术类(不含舞蹈、戏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 302;舞蹈、戏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220;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 282。

3.天津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63;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75分;体育类 (本科):421;艺术类 (本科):346。

第二部分全国甲卷(四川、陕西、青海、内蒙、宁夏共五个省份)1.四川省本科一批:文科529分,理科539分;本科二批:文科457分,理科459分;高职专科批:文科150分,理科150分;一类模式专科:文科150分,理科150分;一类模式本科(彝文专业):文科400分,理科370分;一类模式本科(藏文专业):文科350分,理科350分。

2.陕西本科一批:文科488分,理科475分;本科二批:文科397分,理科372分;高职(专科)批:文科150分,理科150分;艺术类 (本科): 文科298分,理科279分;艺术类 (本科)-戏曲: 文科199分,理科186分;艺术类 (高职专科): 文科105分,理科105分。

凉山州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政策指南

凉山州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政策指南

凉山州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政策指南一、中考安排(一)考试科目1.中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含实验操作)、化学(含实验操作)、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彝(藏)语文加试(二类模式考生参加)、一类模式彝语文(一类模式考生参加);初二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生物、地理。

2.各学科笔试均为闭卷考试,实行题卷分离,使用统一的网上评卷答题卡答题。

所有笔试学科的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和智能电子产品,考生不得携带计算器和智能电子产品进入考场。

(二)考试分值中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卷面分各150分,分为A、B卷,A卷100分,B卷50分;物理、化学同堂合卷,其中,物理卷面分80分,化学卷面分50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各1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同堂合卷,卷面分各50分;体育考试满分50分;二类模式彝(藏)语文加试卷面分100分;一类模式彝语文卷面分100分。

初二生物、地理同堂合卷,生物卷面分100分,地理卷面分100分。

(三)考试时间1.笔试时间2.体考、实考时间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时间:5月18日-6月20日,具体考试时间安排由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体育考试时间:5月25日-6月25日,具体考试时间安排由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四)计分办法1.普通高中招生成绩: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物理满分90分(含实验操作考试10分),化学满分60分(含实验操作考试10分),道德与法治满分50分,历史满分50分,生物、地理按初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50%计分,满分各50分,体育考试满分50分,二类模式彝(藏)语文加试按考试成绩50%计分,满分50分,总分满分900分,其中,一类模式彝语文按考试成绩计分,满分100分,一类模式总分满分950分。

2.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三年制中专、五年制高职、“9+3”免费职业教育)招生成绩实行加权值计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计A卷成绩,满分各150分;物理满分90分(含实验操作考试10分),化学满分60分(含实验操作考试10分),道德与法治满分50分,历史满分50分,生物、地理按初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50%计分,满分各50分,体育考试满分50分,总分满分850分。

2023年凉山中考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

2023年凉山中考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

2023年凉山中考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2023凉山中考普通高中类志愿设四个批次,凡被前一批次或同一批次中前一类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面批次或类别的录取。

提前批次:包括三个类别,按照录取先后顺序依次为:拔尖创新试点基地校创新实验班计划、公办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计划、民办普通高中直升计划。

2023年凉山中考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1.普通高中类志愿设四个批次,凡被前一批次或同一批次中前一类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面批次或类别的录取。

提前批次:包括三个类别,按照录取先后顺序依次为:拔尖创新试点基地校创新实验班计划、公办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计划、民办普通高中直升计划。

本批次设一个试点基地校创新实验班志愿、公办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志愿和一个民办普通高中直升志愿。

第一批次:包括三个类别,按照录取先后顺序依次为:特色项目班计划、艺体特长生计划、一类模式计划。

本批次设一个特色项目班志愿、一个艺体特长生志愿和三个一类模式平行志愿。

第二批次:省、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除试点基地校创新实验班、指标到校生、特色项目班、艺体特长生计划和一类模式计划外的招生计划和民办普通高中除直升计划、州外考生计划外的招生计划,设八个平行志愿。

第三批次:公办普通高中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以及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在提前批次及第一、二批次已录取学生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注册空余学位的调剂补录。

民办普通高中州外考生计划一并在本批次进行录取。

2.职业教育类志愿设三个批次,凡被前一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面批次的录取。

第一批次:中高职五年制贯通计划,师范类设两个顺序志愿,非师范类设两个顺序志愿。

第二批次:“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设三个平行志愿,若上级部门要求需要建立纸质档案,则不在网上填报,考生到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履行报名手续。

第三批次:三年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计划,设两个平行志愿。

中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确定填报志愿的顺序是十分关键的。

中考成绩是考生申请大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确定填报志愿顺序时,应该优先考虑自己成绩较好的学校和专业。

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作者:蔡波陈顺强沙建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8期[摘要]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协调区域发展,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西部就业的政策。

通过人才输血工程提振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助力精准扶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

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立足民族地区,近年来学生就业多以基层项目为主,该文旨在通过对近几年该专业就业形势分析、研判,了解该专业学生基层就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应对性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彝语言文学[基金项目]2018年度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浅析民族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SEED201809)[作者简介]蔡波(1981—),男(彝族),四川雷波人,硕士,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研究;陈顺强(1980—),男(彝族),四川米易人,硕士,西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副教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教育研究;沙建华(1980—),男(彝族),四川盐源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专职辅导员,讲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3级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 H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045-02 [收稿日期] 2019-11-05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开办多年以来,一直秉承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

彝学学院扎根四川,立足西南彝区,以培养彝汉兼通、服务民族边远地区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严把“出口”就业观,依托省内选调生考试、西部志愿者选拔、一村一大、特岗教师计划等基层项目,科学引导學生就业。

近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比率在学校各专业中一直高居榜首,彝语言文学专业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下、干得好”的基层民族干部。

关于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陈晓莉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2期摘要:“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具有家庭经济困难,汉语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性格耿直豪爽、讲义气等特点。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并探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有效的管理途径。

关键词:“一类模式” 彝族大学生特殊性教育管理根据凉山彝区的特点,凉山彝区采取了“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并存的教育模式。

两类模式”就是指“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

“一类模式”是把汉语文作为一门主科开设,其余各门学科均用彝语文教学。

二类模式把彝语作为一门主科开设,其余各门学科均用汉语文教学。

一、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概况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地处庐山脚下琼海之滨,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治学读书的场所。

彝语言文化学院前身为彝文系,筹建于1988年,次年开始招生。

1997年开始招“一类模式”学生,2007年招收了“一类模式”专科文科单独班,2008年又招收了“一类模式”专科理科单独班。

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招收两个“一类模式”专业,文理各一个。

2007级一模语文班38人;2008级一模语文班49人,一模数学班28人;2009级一模语文班36人,一模数学30人;2010级一模语文班32人,一模数学30人;2011级一模语文29人,一模数学30人;2012级一模语文49人,一模数学31人。

从2007年到2012年,彝语言文化学院共招收“一类模式”学生382人,二类模式学生1165人,“一类模式”学生占总学生数24.6%。

“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具有学习基础较差、家庭经济困难、民族自尊心强、意气用事等特点。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并探索管理“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工作方法。

二、“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一)家庭经济困难。

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多来自喜德、昭觉、布拖、美姑、金阳等偏远山区,家庭经济困难。

基于当前就业大环境下“一类模式”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选择及挑战研究

基于当前就业大环境下“一类模式”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选择及挑战研究

基于当前就业大环境下“一类模式”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选择及挑战研究——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西南科技大学 郑莉摘 要:2021是新中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年,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积压了大量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的变迁预示着未来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

面对这样一个既充满机遇与挑战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未来,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的“一类模式”大学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基于一份面对不同层次的“一类模式”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就业意向调查深入分析当前“一类模式”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毕业生要摆脱传统就业理念的束缚,将主观能动性高效体现出来,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此来增强自身竞争力,确保就业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关键词:一类模式;应届生;就业创业;民族教育本文索引:郑莉.基于当前就业大环境下“一类模式”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选择及挑战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082-085.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5.27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民众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也不断增加,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水平正在稳步提升,但高素质人才面对有限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机会,其就业竞争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应届生就业报告》,2019年中国大学应届生的就业率为91.5%,仍有70多万应届生找不到合适的的工作,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比2020年又增长了35万,在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变化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促进就业任务更为艰巨。

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作为应届毕业生,如何择业、就业成为了同学们最关注的议题。

而在众多的应届毕业生中,“一类模式”学子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谓“一类模式”,就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种办学模式,该模式下,除语文和英语外,其余科目均采用本民族语言编订的教材,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授课,在我国彝族、藏族聚居区广泛实行“一类教育”模式。

藏区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招生计划

藏区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招生计划

藏区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招生计划藏区是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这里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居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藏区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其中包括了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的招生计划。

一类模式招生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学业和创新能力的藏区学生,为他们提供更高的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

这个计划主要面向藏区的初中和高中学生,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程序来选拔优秀的学生。

一类模式招生计划的招生名额有限,仅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能够进入这个计划。

一类模式招生计划的学生将会经历为期三年的培养计划,他们将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和更广泛的学科知识。

学生们将会有更好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以及更丰富的学校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

他们将会接受严格的考试和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学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同时,一类模式招生计划还将重点关注藏区的特殊需求,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和将来的职业发展。

此外,一类模式招生计划还将积极与当地社区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前景。

与一类模式招生计划相比,二类模式招生计划的面向对象更广泛。

二类模式招生计划主要面向藏区各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且不限制学生的年龄和学历背景。

这个计划旨在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藏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类模式招生计划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专业和学习内容。

他们将接受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职业需求。

二类模式招生计划还将积极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生们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就业岗位和真实工作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府也将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二类模式招生计划学生创业就业,推动藏区的经济发展。

凉山彝族教育现状及大学生辅学支教的可行性-教育文档

凉山彝族教育现状及大学生辅学支教的可行性-教育文档

凉山彝族教育现状及大学生辅学支教的可行性凉山州素有“彝族文化之乡”的美称,有着其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教育方面,形成了“稳抓”基础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民俗寄宿制的完善,实施“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促进“两基”教育的发展。

[1] 但是发展与困难同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口基数大且彝族同胞众多,受历史发展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凉山彝族地区教育仍存在“三低、一少、一高”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

对凉山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于大学生而言,支援大凉山彝族地区教育是我们参与社会公益、奉献家乡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对培养彝族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师范生教学专业技能;优化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及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环境对教育现状的影响(一)自然环境险要正如李白《蜀道难》中所描绘的蜀中山川之“奇、艰、险”。

凉山地区属横断山脉西南部分支,山川交横、交通闭塞、村落散居。

虽然全州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一村一校”,但部分偏远地区住在山上的彝族同胞,到村小上学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他们没有校车,更没有营养午餐,学校的教育设施也是极其简单,没有互联网、没有多媒体,一块简易木板,一间空旷的屋子就成了一方教育天地。

学生和老师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学习和生活非常困难,遇到下雨、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情况必然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

以至于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安全却又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上条件好的学校,干脆就让孩子辍学。

而从教的很多老师迫于教学条件的艰苦往往干不了几年就离开了。

据统计,州内彝族聚居区小学生年流失率平均达到 25%,初中达 11%(数据由州教委提供)。

且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和其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相比 6岁及 6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各项指标均列倒数第二,[2] 截止 2004 年,全州有小学在校生 505691 人,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有 252396 人;普通初中在校生 122915 人,少数民族在校初中生有31591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有高三的一类模式(彝文)学校(仅含有高中):
一、喜德县
1.喜德民族中学(喜德县瓦尔学校单独教学)
二、昭觉县
1.昭觉民族中学
三、西昌市
1.西昌市民族中学
四、盐源县
1.盐源县民族中学
五、附加
从2020年高中毕业的一类模式考生起,一类模式(读彝文)高考卷面要全彝文体现,考生答卷时仅可以用彝汉双文中的一种。

2020年高中毕业的凉山州二类模式考生,可以加试彝文,加试的彝文成绩加入高考总成绩,可拿来作为大学录取彝文相关专业时的总分数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