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第六讲--教育体系中的社会分层-《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家称这种垂直的社会分层为“某个
社会中的社会阶层”。
在许多情况下,教育是社会成层的一个组成
部分,因为在社会生存和成长中自学校中习
得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变量被认为是重要
的;这种重要性在相关的受尊敬职业的标准
中得到部分体现。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探讨个人地位和教育体
系之间的关系。
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之
二、社会分层和教育成果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较高教育成就的人是否
就有更好的流动机会?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清楚“教育”
的含义。
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认知结果(成绩和成就)?
受教育时间?
教育资格证书(文凭)?
争论
教育的认知结果(成绩和成就):这种信息不 容易得到! 受教育时间:反映了地方或国家的观点,而且 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资格证书:有关文凭的跨国比较包括个人 成分(成绩)和制度特征,教育资格证书的跨 国比较需要转换和认证!
别具有相似生活方式的同类阶层。属于这些
阶级的人是否享有(或缺少)同样的权利?
或者说在等级制度中个人是否已被安置好,
身处高层的人是不是享有更多的权利?
通常根据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来界定其社会地
位,尽管这种做法暗示着可以获得的信息来
源于20至65岁之间的雇佣人口。
3.如何描述具体阶级?
每一种类型有多少人?根据其它的社会稀缺
成了所谓文化和经济资源,而各种职业的均
值被加入到社会经济尺度中。
(二)关于分层的讨论
阶级和地位的含义争论
如何区分阶级?
如何描述具体阶级?
阶级类型的稳定程度如何? 分类维度是否动态?
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物质主义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物质主义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夏婷;李静;郭永玉【摘要】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405名大学生的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自尊以及物质主义的状况,探讨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相关不显著;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主观家庭社会阶层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物质主义.表明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低的大学生由于感受到更低的自尊,因而更容易形成物质主义倾向.【期刊名称】《心理与行为研究》【年(卷),期】2017(015)004【总页数】5页(P515-519)【关键词】家庭社会阶层;自尊;物质主义;大学生;中介作用【作者】夏婷;李静;郭永玉【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9物质主义(materialism)是一种强调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Richins&Dawson,1992)。
这种价值观将物质财富的拥有视为生活的中心、快乐的源泉、成功的标准。
2013年末法国益普索调查公司在全球调查发现,中国人对物质的热衷程度位居榜首。
有关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大多受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家庭和重要他人的影响(Nguyen,Moschis,&Shannon,2009)。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观看同一钱币后,相较于出身富裕的孩子,出生贫穷的孩子画出的钱币更大(Bruner &Goodman,1947)。
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

家庭背景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中国居民的教育回报率受到家庭背景、年龄、户口等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本文運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2010年的数据,主要探讨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率的影响。
论文发现高家庭教育背景的子女教育回报率高于低家庭教育背景的子女的教育回报率。
使用明瑟模型对中国居民2010年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标签:教育回报率;家庭教育;父亲教育背景;政治面貌一、引言和文献综述家庭背景、教育回报率间的关系与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政策额外照顾相对弱势的工农阶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本文利用201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
早在1976年,Corcoran就指出一些拥有社会经济特权父母的个人比普通劳动者收入要高。
Heckman和Hotz(1986)通过对巴拿马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水平对个人的收入存在显著影响。
他们研究的结果显示,家庭的影响对下一代有很大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和实证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选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2010年的数据。
调查数据选择分层、多阶段抽样,追踪收集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样本覆盖25个省,代表全国总体的95%。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如下筛选:(1)基于劳动力的标准定义以及对于退休年龄的相关规定,本文把男性样本限定在16——60周岁,女性样本限定在16——55周岁,并排除所有已经退休的样本。
(2)剔除不知道户口和没有户口的样本,只保留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3)删除由于某些原因缺失的数据样本,以使各个变量的信息能更好地匹配。
(二)变量定义研究中涉及的主要变量的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为个体收入值。
此处收入为工资、浮动工资、加班费、第二职业、兼职或临时收入、奖金以及其他劳动收入的总收入值。
学前教育男生择业价值观

专业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修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修课程时间: _____年____月至_____年_____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______年 月 评分标准: 评阅成绩: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_________--学院_________ 学前教育专业 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密)………………………………(封)………………………………(线)………………………………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男生择业价值观调查研究谢昊汶17012349蒋卓典17012350王福彬17012351胡安荷17012352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在校男生的择业价值观进行了探究。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择业价值观整体呈现出了功利化趋势,存在不能正确进行自我定位,轻视学习成绩对专业素养的影响等问题关键词:择业价值观,学前教育,男生1绪论:1.1问题的提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经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幼儿教师的主要来源与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已经基本定向为幼儿教师。
而职业选择是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事件,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某一职业所赋予的看法、意义的总和,体现了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择业价值观在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人的教育和职业选择,以及个人对学习和工作的投入程度。
它对人们的职业选择,工作目标、努力程度、自我实现等有着重大影响。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现状已经开始为社会所关注和重视,而作为幼儿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选择职业时会有怎样的价值倾向?本研究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进行择业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择业价值观的现状与特点。
1.2研究问题:幼儿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选择职业时会有怎样的价值倾向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择业价值观的现状与特点。
孩子身高与父母教育水平的关系

孩子身高与父母教育水平的关系教育是塑造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身高作为个体的体征之一,也被认为与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探讨孩子身高与父母教育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一、研究数据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子女身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例如,一项对大量儿童的调查研究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身高也越高。
这种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都得到了验证。
二、社会经济因素父母的教育水平往往与其职业和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资,从而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儿童抚养环境。
良好的生活条件包括充足的营养、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医疗保健等,这些都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育。
三、营养摄入与生活习惯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也与他们对孩子的营养摄入和生活习惯的关注程度增加相关。
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更有意识地注重孩子的饮食结构和营养均衡,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此外,他们还更加重视孩子的运动和户外活动,有利于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展。
四、心理刺激与智力发展父母的教育水平也能够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程度高的父母通常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学习机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智力发展。
他们可能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五、遗传与环境互动虽然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子女身高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遗传因素也是孩子身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的身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孩子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
然而,父母的教育水平仍然能够通过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机会对孩子身高的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六、引导父母积极教育子女针对父母教育水平与孩子身高关系的研究结果,我们应引导父母重视教育和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情感支持。
同时,也需要关注家庭的经济状况,提供适宜的营养和医疗保健。
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基于资本视角的思考

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基于资本视角的思考摘要教育通过代际传递效应对子女的教育成就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从不同视角研究教育的代际传递,分析各种资本与代际传递的关系,探讨影响教育代际传递的因素,总结我国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的建议。
关键词:代际传递;教育成就;教育资本一、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研究缘起1.文化濡化与代际传递文化濡化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其核心是指人特有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
文化传承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如果没有文化传承性,那么文化便无法积累。
文化濡化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一般是指前代向后代有意识地教授和传习,或是以习惯力量由前一代向后一代遗传,前者谓之教化,后者谓之重染。
而教化之中有一种是长辈以强迫推行的方式对晚辈进行教育,谓之濡化。
[1]事实上,文化濡化是在三个不同时间尺度上发生的一个古老且持续的过程:其一是“系统发生的时间尺度”,表现在文化实践对人类基因组的推动;其二是“历史的时间尺度”,表现在代际间的分布式协同共享对认知活动的转变;其三是“个人发生的时间尺度”,表现在掌握认知资源和进行教学活动。
[2]在此主要围绕第二种时间尺度,也就是代际间的协同共享对认知活动的影响进行探讨。
文化濡化至少是两代以上的代际传递活动,因此它不同于横向的文化传播,而是一种纵向的代际间的文化传递。
文化濡化是一个终身过程,人在母腹中便开始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就有胎教之法,但是重要的、大量的文化濡化还是在人出生以后进行的。
从个体的生命进程来说,儿童时期是非常重要的起点,从此往后濡化机构便主要是家庭。
“代”这一概念既可以从自然层面理解,也可以从社会层面理解。
从自然层面来说,就是人类的祖、父、子的传承;从社会层面来说,是有相同特征的人群的集合。
[3]在自然属性层面,代际传递指的是父母的社会资本、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家庭内部对子女的影响,子女对其进行继承并形成与父母大致相似的态度、能力、观念、特征和成果。
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计量偏误及调整方法的综述

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计量偏误及调整方法的综述邓峰【摘要】Mincer's human capital earnings fun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mpirical studies for estimating the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However, OLS estimates of Mincer's function potentially suffer from omitted variables, measurement error ,sample selectivity bias, heterogeneity and so on. Many econometric approaches are developed correspondingly to reduc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conduct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results associated with those corrective approache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accurate estimate of China's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明瑟收入方程在各国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使用OLS方法估算明瑟收益率会面临遗漏变量、测量误差、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等问题,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计量方法来保证教育收益率估算的准确性。
本文围绕纠正明瑟收益率偏误的各种计量方法,对这些方法在估算中国教育收益率研究中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准确估计寻找新的思路。
【期刊名称】《教育与经济》【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7页(P42-48)【关键词】明瑟方程;教育收益率;计量偏误【作者】邓峰【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8;G40-05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不仅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而且是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主要方式。
个体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

研究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引起了众多学者的 关注,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在个 人 方 面,马 玲 玲 和
许德刚[5]以 2006 年中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分 析发现,人口自 然 增 长 率 及 性 别 比 例 会 影 响 人 均 受 教育年限;在家庭方面,大多数学 者 主 要 关 注 父 代 受 教育程度对子代受教育 程 度 的 影 响,如 魏 晓 艳[6]等, 同时张翼[7]发现父代的受教 育 水 平 与 阶 层 地 位 对 子 代的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影响;在 地 理 方 面,研 究 成 果 主要集中在研 究 不 同 地 区、城 乡 之 间 教 育 差 距 的 影 响因素。如张 玉 林[8]指 出 城 市 与 农 村 教 育 质 量、教 育经费与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差距会影响受教育者的 受教育水平,同 时 中 国 农 村 与 城 镇 之 间 的 教 育 发 展 并不均衡[9];在社会方面,教 育 与 国 家 收 入 分 配 之 间 有 着 密 切 关 系[10],国 家 对 教 育 事 业 投 入 的 增 加 会 提 高 国 民 的 受 教 育 程 度 。 [11] 此 外 ,现 代 科 技 手 段 、 [12] 文献 资 料 等 [13] 也 会 影 响 受 教 育 者 的 受 教 育 程 度 。 虽 然众多学者研 究 了 许 多 因 素 对 教 育 程 度 的 影 响,但 在他们的研究中,选取变量较少,且 并 未 指 出 这 些 影 响因素对教育程度的影响大小,说 服 力 较 弱,存 在 不 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经管类专业用)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目的用SPSS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分别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2、内容及要求用SPSS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分别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仪器用具:三、实验方法与步骤:打开GSS93 subset.sav。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一、本人受教育程度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对应分析操作步骤如下: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一,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有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对所给SPSS数据中变量padeg与变量degree进行对应分析,依次点选“分析”,“降维”,“对应分析…”进入“对应分析”对话框。
数据集中所有的变量标签均已出现在左边的窗口中,将degree变量选入右侧行变量的小窗口中,此时窗口显示的degree变量形如:degree(??),同时,其下方的定义范围按钮被激活,点击该按钮,进入“行变量的分类全距”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需要确定Degreeyo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最小值与最大值处分别填上0和9,按右侧的更新按钮,可以看到degree的取值0~9已出现在“类别约束”框架左侧的窗口中,该框架的作用是对degree的各状态加以限定条件,保持默认值“无”,即对degree的取值不加以限定条件。
点击“继续”按钮,回到“对应分析”对话框,可以看到此时行变量degree 的显示变为degree(0 9).按照同样的方法,把padeg选为列变量敲定其取值范围为0~9,点击OK按键运行,则可以得出输出结果如下五部分。
Active Margin 193 632 75 206 99 1205其中,输出的第一部分Correspondence Table 表是由原始数据按Degree 与Race 分类的列联表,可以看到观测总数n=1499而不是原始数据观测个数1500,这是因为原始数据中有1条记录有缺失。
第二部分Summary 表给出了总惯量,2χ值及第一维度(公共因子)所解释的总惯量的百分比信息。
可知总惯量为0.214,2χ值为320.775,有关系式:320.775=0.214*1499,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总惯量与2χ值的关系,同时说明总惯量描述了列联表行与列之间总的相关关系。
Singular Value 反映的是行与列各状态在二维图中分析的相关程度,实际上是对行与列进行因子分析产生的新的综合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其在取值上等于特征值的平方根。
Sig.是假设2χ值为0成立的概率,表注表明自由度为(10-1)*(10-1)=81,Sig.值很小主彰列联表的行与列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Proportion of Inertia 部分是各维度(公共因子)分别解释总惯量的比例及累计百分比,类似于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解释能力说说明。
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对列联表行与列各状态有关信息的概括。
其中,Mass 部分分别指列联表中行与列的边缘概率,也就是I P 与J P 。
Score In Dimension 是各维度的分值,也就是行与列各状态在二给图中的坐标值。
Inertia 是惯量,是每一行(列)与其重心的加权距离的平方,可以看到I I =J I = ,即行剖面的总惯量等于列剖面的总惯量。
Contribution 部分是指行或列的每一状态对每一维度特征值的贡献及每一维度对行各个状态的特征值的贡献。
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维度的来源及意义,如第一维度中,Bachelor 对应的数值最大为 ,说明Bachelor这一状态对第一维度的贡献最大。
在表的最后部分维度对各状态特征值的贡献部分,看到除High school外,其余各最高学历的特征值的分布大部分集中在第一维度上,说明第一维度反映了最高学历各状态大部分的差异,这实际上相当于因子分析中对共同度的分解。
输出的最后一部分是degree各状态与padeg的各状态同时在一张二维图上的投影。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各状态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给上图画上X轴与Y轴的参考线,方法如下:在SPSSr结果输出窗口中,双击该图形,进入图形编辑窗口,可以看到顶部的菜单相应发生了变化,依次选取Option Chart Reference Line,弹出AxisSelection对话框,选择X Scale并点中看到默认为0,点击Add按钮,则0 出现在下方的主窗口中,表明画出参考线X=0,输入别的值再按Add可以画出其他的参考线,而按Removw 按钮可以移去相应的参考线。
此处只画出X=0参考线,按OK继续,可以看到X=0r参考线已经出现在图形中。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Y的参考线,然后关闭图形编辑窗口,则输出窗口的图形也发生了变化,上面的二维图形变为输出结果如下所示的形式。
从上示输出结果不难看出,父亲最高学历为High school时,本人最高学历大多数为High school和Junior college;父亲最高学历为Less than high school时,本人最高学历大多数为Less than high school时;父亲最高学历为Junior college、Graduate和Bachelor时,本人最高学历大多数为Graduate和Bachelor。
可以看出本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有关,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越高;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中等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中等;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低。
二、母亲最高学历与孩子最高学历之间关系操作步骤与讨论父亲最高深大与孩子最高深大之间关系时类似,如下图表:输出的主要结果如下:Correspondence TableMother's Highest DegreeR's Highest DegreeLess than HS High school Junior college Bachelor Graduate A ctive MarginLT High School 169 286 25 37 23 540 High School 40 374 41 133 56 644 Junior College 2 13 6 15 5 41Bachelor 3 33 11 34 15 96 Graduate 2 8 1 10 8 29 Active Margin 216 714 84 229 107 1350其中,输出结果3的第一部分对应表是由原始数据按Degree与Madeg分类的交叉列联表,可以看到观测总数n=1350而不是原始数据观测个数1500,这是因为原始数据中有150条记录有缺失。
由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学历是High school、Bachelor和Less than highschool,大多数人的母亲的学历是High school和Less than high school。
从输出结果4不难看出,母亲最高学历为High school的,本人最高学历大多数为High school;母亲最高学历为Less than high school,本人最高学历大多数为Less than high school的;母亲最高学历为Junior college、Graduate和Bachelor的,本人最高学历大多数为Junior college、Graduate和Bachelor。
由此可以说明本人的受教育程度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母亲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中等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中等;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低。
结合分析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中等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通常也偏中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其子女受教育程度也会偏低。
三、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操作步骤与前面两的分析类似,如下图,处理后的输出结果:其中,输出结果3的第一部分对应表是由原始数据按Degree与Madeg分类的交叉列联表,可以看到观测总数n=1127而不是原始数据观测个数1500,这是因为原始数据中有373条记录有缺失。
由表中频数可以看出大多数父亲的学历是High school、Less than high school和Bachelor,大多数人的母亲的学历是High school和Less than high school。
从处理后的输出结果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父亲最高学历为High school的,母亲最高学历大多数为High school;父亲最高学历为Less than high school,母亲最高学历大多数为Less than high school的;父亲最高学历为Junior college、Graduate和Bachelor的,母亲最高学历大多数为Junior college、Graduate和Bachelor。
由以上分析可以说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有关,丈夫的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其受教育程度相应会高些;丈夫的受教育程度偏中等的,其母亲受教育程度也会相应偏中等;丈夫的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其受教育程度通常也低。
这点与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在中国一般都会讲究“门当户对”这不仅仅是在家庭的社会地位上的门当户对,更是在学历上也讲究个门当户对,但一般丈夫的受教育程度会略高于妻子,这点也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一般情况下,男子会找个与自己学历相当或略低一点的妻子,而极少的男子会找一个学历比自己还高的,这在我们中国尤为地普遍。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此次对应分析的上机实验,我更加地了解了在SPSS软件中如何使用对应分析,在操作及对输出结果的分析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对应分析的方便性和重要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是,用对应分析生成的二维图上的各状态点,实际上是两个多维空间上的点的二维投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在多维空间中相隔较远的点,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却很接近。
而且,为了对图形上各点的含义有更深的理解,就借助SPSS软件的作图工具,对图形进行进一步的义及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更直观的体现出来。
另外还有就是,在结输出结果进行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才更有说服力,这点也是每个统计分析方法需要注意到的。
六、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李燕辉批阅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