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政治结构和选举制度39页PPT
法国和德国政治制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20
【史料论证】 主题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史料1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 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 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 于皇帝……
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 到_联__邦__议__会__和皇帝的批准
PPT学习交流
6
(2)联邦政体。
①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_______。 ②自_治__权____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利普弊鲁影士响:
(1)积极: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_________。 (2)弊端: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强保国守之和列_______。
2
2.宪法内容: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总统
众议院议员由_成__年__ _男__子__直接选出;参 议院议员由_间__接__选__ __举_产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 _联__席__会__议__选出,任 期七年
掌握_立__法__权__,参议院有
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1)掌握_行__政__大__权__,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 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2)经众__议__院___同意有权 任命内阁,经_参__议__院__同 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法
PPT学习交流
27
二、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含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 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 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特征 (1)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行使国 家权力。 (2)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3)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4)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解课件

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自由,如言论、出 版、宗教信仰等自由。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专制与议会民主相结合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将君主专制与议会民主相结合,既体现 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又保障了民主制度的实施。
联邦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德国采用联邦制,各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 制力较强,形成了联邦制与中央集权的结合。
德国君主立宪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 局限性逐渐显现。
民主化改革需求
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对德国君主立宪 制进行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成败经验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中世纪时期,德国分 裂成众多小邦国,长 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 态。
普鲁士的崛起
普鲁士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要邦国,以军事和官僚制度著 称。
普鲁士在18世纪逐渐崛起,通 过改革和现代化成为欧洲强国 之一。
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崛起, 并最终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 ,成为德国统一的领导者。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德国在统一后,将军国主义思想融入国家体制中,使得德国在欧洲 乃至世界舞台上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03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演变
威廉二世的改革
威廉二世在1888年继位后,开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旨在加强君主专 制和扩大皇室权力。
威廉二世推行了中央集权化改革,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地方自治权。
结。
尽管在二战后,德国再次建立了 联邦共和国,但其政治体制已经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君主立宪制。
第6讲 德国选举制度

德国历届总理
• 1、1949-1963 (CDU) 拉德.阿登纳 • 2、1963-1966 (CDU) 维希.艾哈德 • 3、1966-1969 (CDU) 特.格奥尔格.基辛格 • 4、1969-1974 (SPD) 勃兰特
康 路德
库尔
维利.
• 1974-1982 (SPD) 赫尔穆特.施密特 • 1982-1998 (CDU) 赫尔穆特.科尔 • 1998-2005 (SPD) 格哈德.施罗德 • 2005(CDU) 安格拉. 默克尔
霍斯特•克勒(基社盟) 2004年起
总理选举:
• • • • 联邦总理由联邦总统提名。 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联邦议会议员过半数票者当选。 由联邦总统任命。
德国议会正式选举默克尔为德国总理
• 2005年11月22日德国联邦 议院举行全体会议,对默克 尔出任政府总理进行投票表 决。 • 德国议会发言人宣布,默克 尔赢得了德国下议院614个 席位中的397票,赢得多数 票。 • 默克尔至此成为德国二战后 第八位总理,也是第一位来 自东德地区的总理。
• 由各邦政府选派的政府官员所组成类似 行政机关的参议院。
众议院的职权与选举制
• (一)联邦众议院的主要任务为: (1) 选举总理(基本法第63条) (2) 罢免总理(基本法第67条) (3) 质询联邦政府人员(基本法第43条) (4) 选举总统(基本法第54条) (5) 罢免总统(基本法第61条) (6) 选举联邦宪法法官(基本法第94条) (7) 立法权(基本法第67条第一款)
• 例如: 预定分配31席,则4个政党分配议席情况如下: A党:(31×18900)÷(18900+12900+1900+3200) = 15.878 = 15+1 = 16席 B党:(31×12900)÷(18900+12900+1900+3200) = 10.837 = 10+1 = 11席 C党:(31×1900)÷(18900+12900+1900+3200) = 1.596 = 1+0 = 1席 D党:(31×3200)÷(18900+12900+1900+3200) = 2.688 = 2+1 = 3席
德国政治

第十章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议会选举第一节德国的政治体制 (2)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2)二、德国政权组织形式 (2)三、联邦德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2)第二节议会选举 (2)第一节德国的政治体制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联邦德国)于1949年9月成立。
战败与分裂决定了联邦德国政治体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必“须符合和满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的利益的需要;新建宪制政体必须避免魏玛共和国失败和纳粹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的历史重演,同时还必须防范现实存在的“东方威胁”。
联邦德国国家根本大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制订体现了上述基本特征。
《基本法》为新建国家政体规定了一系列不可更改的基本原则:民主制原则、联邦制原则和社会法制国家原则。
(l)民主制原则。
(基本法)作出以下新规定:第一,(基本法)强调代议制民主政体。
在国家宪制机构中,只有议会(即联邦议院)直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具有最高合法性。
其他国家宪制机构都要由联邦议院或州议会派生出来。
第二,联邦政府由联邦议院多数党组成。
联邦总理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其罢免只能通过“建设性不信任投票”来实现,即联邦议院只有在选出一位新总理并提请联邦总统罢免原总理时,才能对原总理表示不信任。
第三,联邦总统被完全取消了发布行政命令的实际权力,而主要具有代表国家的象征性意义。
(2)联邦制原则。
鉴于希特勒纳粹集权统治教训,战胜国和德国各民主党派都主张新建国家实行联邦制。
与其他联邦制国家相比,西德实行联邦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联邦分权来保证新建国家自由民主政体的运行;适应并满足德国邻国的安全利益和需要。
确定联邦制为法定的国家政体结构和组织原则以后,联邦德国由11个州组成。
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原民主德国的14个行政专区被重新划分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
所以,德国目前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国家。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PPT课件

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7、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A.合法
B.不合法 C. 说不清 D.屠戮功臣
.
16
8.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 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 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
13
3、19 世纪 70 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
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14
…… 《第权十利五法条案》联、邦《议德会意的志主帝席国职宪位法及》其(事4分务)的。领异导:权英属国于国皇王帝权任力受 到命限的制帝;国德宰国相皇。帝大权独揽。(4分)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4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 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
20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 通过昔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 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 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 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 长副署。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规定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 ②宰相(内阁首脑)主交权持等。大普内权鲁阁,士工各在邦帝作则 国,保中由留占了统皇一治帝些地任自位治,命 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它任的国期王由和皇宰相帝,决同定时又,是只帝对国的皇
德国选举制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4
基督教民主联盟
• 简称基民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政党之一,党员成分 主要是企业主、农场主、职员和知识分子。
• 成立于1945年6月26日,是德国最大党派,德国总理默克尔自 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
• 基民盟自我定位为“中间派的基督教、民主、自由和保守党”, 面对的群体是“德国各个阶层的公民”。基民盟制定政策的基 础是“人类的基督教观念和对神的责任”,他们视自由、稳定、 公平为最基本的原则,致力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和联邦法制国 家。在外交政策上提倡加强欧洲统一进程,加强和北约以及美 国的合作。基民盟成为德国执政党后,执政的重点在经济政策、 税收政策、劳工市场政策、教育政策和外交国家安全政策方面。
• 联邦议院议员定员598人,任期4年。根据制度,全国按小选区制原则 分成若干选区,其数目是联邦议院议员数的一半,即299个。选举时选 民要进行“两轮”选举,挤在一张选票上分左右两边,左边为第一轮 选举,右边为第二轮选举。
PPT学习交流
6
• 在第一轮选举中,选民按选区直接对参加竞选的议员 候选人个人进行投票,安多数选举制原则,各选区中 得票最多的一名候选人当选,由此产生全部议员总数 的一半;
德国社会民主党(SPD)
基督教民主联盟(CDU)
基督教社会联盟(CSU)
联盟90/绿党
德国自由民主党(SDP)
德国国家民主党(NPD)
德国统一社会党(SED)
德国共产党(KPD)
左党
PPT学习交流
2
图片取自维基百科
PPT学习交流
3
德国社会民主党
• 简称社民党。是德国现存的最古老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 的政党之一。始建于1863年,是德国两大社会政党之一。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PT课件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
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
27
课堂小结
• 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其民主政 体也各有特色,但最终是通过法案形式确定。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都体现了代议制 民主。民主化、法制化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 接受的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 步,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
.
35
1、确立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2、确立方式:立法方式
3、政治方面:与政党政治结合
4、民意机关:议会或国会
5、国家权力: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6、性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7、影响:都有积极影响 8、原则: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
.
一个核心:代议制 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 宪制、总统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 法律化、制度化。
去体验这个民族的精神,去追寻
这个民族伟大与悲剧共存的历史
源头。
.
德国国旗
2
知识框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的政治前提:
德意志完成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三、德意志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君主立宪制——--法西斯专政——-民主政治
.
3
一、德意志的统一
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B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
2020届江苏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之德国君主立宪制度(共37张PPT)

国王
(虚君)
英 国 君内主阁立 宪 制
议会
(立法权)
对议会负责; 解散议会
分权 与
制衡
下院多数党领袖; 罢免首相
首相
(行政权、立法权)
联 邦 政 府
国会
(立法权)
美国民主共和制
总统
(行政权、军权)
分权 与
制衡
总统任命的大法官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
最高法院
(司法权)
政府
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 宰相(内阁)对皇帝负责
议会
上院世袭;普选产生的下 院拥有立法权,是国家权 力中心
联邦议会可解散帝国议会、 批准法律;普选产生的帝 国议会作用较小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国家,由 22个邦、3个自由市和2个直辖区组成。各邦把立法、外交、 军事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保留了教育、卫生和地方行政权 力,同时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议会。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威廉大帝
(1861—1888年在位)
1888年,年仅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
年轻气盛的皇帝与韬光养晦的宰相政见
德皇威廉威一廉世与二宰世相俾斯麦
(1888—1918年在位)
不同,俾斯麦被迫于1890年下野。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 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 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 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 “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行政权 宰相
皇帝任命
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免,对皇帝 负责;兼任联邦议会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