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芸豆锈病
豆角常见病害图解及防治措施

豆角常见病害图解及防治措施2019-11-12 09:30豆角常见的病害有豆角锈病、豆角疫病、豆角枯萎病、豆角叶霉病、豆角病毒病等。
豆角锈病主要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
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
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
防治方法①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追肥,建议选用海藻素套餐营养嘉美海洋之星,增强植株免疫力,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②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种植。
③选用抗病品种。
④化学防治: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25%苯醚甲环唑1500-20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
每隔8-10天喷一次。
豆角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
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
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
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
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实行轮作。
③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 %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芸豆综合防治方案

2.霉止30ml+速净30ml+细截30ml,兑水15公斤喷雾
3.速净30ml+霜贝尔30ml+细截30ml,兑水15公斤喷雾
上述3个方案交替灵活使用,间隔7天左右用药1次。
4.缺素症:多达素25ml+沃丰素25ml兑水15公斤喷雾,7天1次
备注
开花结果期
开花→拉秧。此期蔓生菜豆需40-70d,矮生菜豆30d左右
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栽培管理上应在促进植株营养生长的同时,促使其多开花结荚,协调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为丰产栽培的关键。此期生长量大,需肥量多,因而应及时追肥、灌水,以防植株早衰。
锈病、灰霉病、菌核病、角斑病、褐斑病、黑斑病、斑点病、细菌性疫病、锈病、炭疽病
4、本公司药剂均为中草药生物制剂,若与其它药剂如杀虫剂等混用时,需先加入本公司产品稀释为母液,搅匀后,再添加其它药剂。
此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但以营养生长为主。管理重点仍是促苗,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幼苗期相同:浇小水追少量K、N。
病毒病、炭疽病、疫病
病毒预防:病毒Ⅱ号30—50ml或翠杰40g+有机硅5g或纯牛奶200ml,兑水15公斤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
病害预防:霜贝尔30ml+速净30m公司
芸豆综合防治方案(供参考)
生育期简介
管理要点
主要病害
防治措施
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一对真叶出现,需10~14d。
此期主要是子叶养分不断分解,供幼株生长,随生长的进行,子叶养分耗尽,便枯黄脱落,植株即进入自养阶段。
立枯病、枯萎病、
菌核病、炭疽病
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喷雾,7天1次
绿色农产品花芸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绿色农产品花芸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阿勒泰绿色农产品花芸豆病虫害等防治原则、主要病害及防治、主要虫害及防治等技术要求。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花芸豆,防治技术。
1防治原则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原则。
2主要病害及防治2.1 细菌性疫病2.1.1 症状该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蔓、豆荚和种子。
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部位变褐干枯,枯死部分半透明状,周围有黄色晕圈,有的溢出黄色菌脓,严重时病斑连片以致全叶枯死。
湿度大时,部分病叶迅速变黑,嫩叶扭曲变形。
茎蔓染病,开始与叶片相似,后病斑呈红褐色圆形,中央稍凹陷,病斑绕茎一周后病部以上部分萎蔫枯死。
豆荚染病,荚上生褐色圆形病斑,中央略凹陷,严重时豆荚皱缩。
2.1.2 侵染循环该病是由黄单拖杆菌侵染所致,病痛主要在种子内越冬,叶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植株发病后产生菌,借风语、昆虫传播。
该病发病没适温度为30℃,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
2.1.3 防治方法2.1.3.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实行轮作倒茬,秋耕深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底肥,增施腐熟优质有肥及合理使用楼钾肥;科学肥水管理,增加植株抗性。
2.1.3.3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琥胶肥酸铜500倍液~800倍液,或氢氧化铜1500倍液~2000倍液,或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间隔7d~10d.每种药剂只使用1次,防治1次或2次。
2.2根腐病2.2.1 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英期植株较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枯萎,一般不脱落。
病株容易拔出,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达皮层,剖开叶柄或茎蔓,维管束已变褐,侧根脱落或腐烂,主根全部腐,病株枯死,土壤湿度大时,常在病株茎基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大棚芸豆锈病防治新招

大棚芸豆锈病防治新招
芸豆锈病是气传病害,大棚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和繁殖场所。
大棚芸豆生长中后期发生,苗期一般不发病。
在芸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棚温16~22℃,昼夜温差大,高湿及结露时间长时易流行传播。
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病残体深埋,合理密植,控制棚内湿度,避免连作。
②药剂防治。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防治,以发病棚为中心,*使用护树大将军,控制气传性病毒滋生和扩散,保护植株自我防卫反应本能,破坏有害病菌给养源,渗透式消灭病毒,封闭病毒复制和传播路径,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
1。
芸豆病害手册

芸豆(菜豆)病害鉴定及防治 “食用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培训材料病虫害防控研究室2009.06说 明本编译材料所有图片都来自Internet网,因此只限体系内部交流使用。
通过体系的工作,我们将编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虫害防治手册”,希望各位专家提供清晰的病虫害照片、为害情况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细菌性褐斑病(Bacterial Brown Spot)病原菌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性变种(Pseduo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症状在叶片上产生小的椭圆形油污状褐斑,直径3-9mm,病斑有时有红褐色边缘,并被一条窄的黄绿组织环带包围。
菌浓和水浸状在坏死前很少观察到。
病斑周围叶组织有时皱折。
病斑合并,中心组织干枯、变褐和脱落,导致叶片撕碎状。
在荚上,病斑黑褐色,凹陷,一般很小,直径1-3mm,严重侵染的荚变得扭曲或弯曲,甚至成熟前死亡。
传播与流行病原菌种传率很低,主要在杂草上存活,成为初次侵染源。
病原菌也能在植株残体上存活1年左右。
在田间病原菌靠风雨和喷灌传播,从伤口和孔口侵染。
阴天、多云和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特别是这种天气持续几天后接着下雨和灌溉,病害更加严重。
中、高温天气有益于病害的发展。
被大风、冰雹、沙尘暴损伤植株容易被侵染。
防治1.用健康种子;2.种植耐病或抗病品种;3.实行轮作;4.潮湿时不进入田间进行农事操作;5.收获后立即清除田间病残体和杂草,并进行深耕,减少土壤中的细菌水平。
6.当天气条件适合病害发展时,喷施杀细菌剂进行保护;在症状出现后,喷施含铜的杀菌剂,每周一次,2-3次。
病原菌黄单杆胞菌菜豆疫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seoli (Smith) Dye (syn.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phaseoli )症状病原菌可以侵染叶片、荚茎和种子,症状相似。
首先在叶片上出现小的水浸状病斑,随着病斑扩大,病斑变褐色、坏死。
芸豆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芸豆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芸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芸豆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芸豆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病害1. 炭疽病炭疽病是芸豆上常见的病害,其症状为叶片出现黑色至暗褐色的小斑点,后扩大成大片坏死。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是在芸豆生长期间进行喷药,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2.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症状为芸豆叶片和茎部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芸豆腐烂。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芸豆田间的落叶和病株,保持通风透气,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3. 病毒病病毒病是芸豆的一种常见病害,其症状为芸豆叶片出现黄化和变形,叶片间距增大,严重时会导致芸豆凋萎死亡。
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是在芸豆生长期间进行喷药,使用有效的杀毒剂进行防治。
二、虫害1. 豆蝽豆蝽是芸豆的一种常见虫害,其症状为芸豆叶片出现小斑点,后扩大成大片白斑,芸豆叶片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芸豆生长受阻。
豆蝽的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芸豆田间的杂草和落叶,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2. 螟虫螟虫是芸豆的一种常见虫害,其症状为芸豆叶片出现小斑点,后扩大成大片白斑,芸豆叶片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芸豆生长受阻。
螟虫的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芸豆田间的杂草和落叶,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3. 蚜虫蚜虫是芸豆的一种常见虫害,其症状为芸豆叶片出现大量的白色粉末,芸豆叶片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芸豆生长受阻。
蚜虫的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芸豆田间的杂草和落叶,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芸豆的病虫害是常见的,对芸豆的生长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和防治芸豆的病虫害,保持芸豆田间的清洁卫生,注重芸豆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以保证芸豆的生长和产量。
芸豆红根、烂根巧防治

芸豆红根、烂根巧防治
造成芸豆红根、烂根的主要原因是沤根、盐渍化伤根、多种病菌、线虫引起的根腐病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预防办法:由于芸豆自身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基肥应以生物菌肥、有机肥、氮肥含量较低的复合肥为主。
适时使用根施通于微肥配合灌根,能诱导植株对土壤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消化、释放,提升果实发育正能量,优化果实品质。
旨在强壮根系,提高芸豆的抗病能力。
前期管理:小水勤浇,结荚前不追肥,结荚后建议冲施高钾促果型肥料;再喷施菜果壮蒂灵,使芸豆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连连丰产。
治疗方法:在芸豆出苗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
适时用克粉霜25ml+碧护0.5克兑水15公斤灌根,7-10天后再灌*,基本不再会有病害发生,同时可将芸豆根际的线虫杀死,避免了线虫的危害,杜绝芸豆红根病的发生。
1。
豆类锈病防治方法

豆类锈病防治方法豆类可是咱生活中常见又重要的食材呀,能做出好多美味的菜肴呢!但要是豆类染上了锈病,那可就麻烦啦!这锈病就像个调皮的捣蛋鬼,会让豆类的产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呢!咱先来说说这豆类锈病是啥样儿。
你要是看到豆叶上出现了一些像铁锈一样的小斑点,嘿,那可能就是锈病来啦!慢慢地,这些斑点会越来越多,还会连成一片,看着就让人心疼呀!那怎么防治呢?首先得注意种植的环境。
豆类可喜欢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啦,可别把它们种在那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那不是给锈病创造机会嘛!就好比人待在一个又闷又潮的房间里,能舒服吗?肯定容易生病呀!轮作也是个好办法哟!别老是在同一块地里种豆类,换着种点别的,让土地也喘口气,休息休息,这样锈病就没那么容易找上门啦。
还有啊,种子也很重要呢!咱得选那些健康、没病的种子,就像挑运动员一样,得挑身体好的呀!要是种子本身就带着病菌,那不是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了嘛。
平常管理也不能马虎呀!及时清理地里的杂草,那些杂草就像小偷一样,会抢走豆类的营养呢!浇水也要适度,别让地太干也别太湿,就跟人喝水一样,得恰到好处。
要是真发现锈病了,可别慌张呀!赶紧用药呀!就像人生病了要吃药一样。
但用药可得注意剂量,别用多了也别用少了,得恰到好处。
你想想,要是咱辛辛苦苦种的豆类都被锈病给糟蹋了,那多可惜呀!咱得像保护宝贝一样保护它们。
就跟养孩子似的,得细心照顾着。
防治豆类锈病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长期坚持呀!就像跑马拉松,不能半途而废。
咱得时刻关注着豆类的生长情况,稍有不对劲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总之,防治豆类锈病就得细心、耐心、用心!可不能马虎大意哟!只要咱做到了这些,那豆类就能健健康康地长大,给咱带来丰收的喜悦啦!让我们一起和豆类锈病这个捣蛋鬼战斗到底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