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常见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豆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和治疗

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但滥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农产品质量下 降等问题。因此,在豆角生产中,应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 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应注重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等非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
误区三:不注重农业措施,依赖农药
要点一
。
原因分析
湿度高、温度适宜的环境容易引 发炭疽病。此外,植株长势弱、 偏施氮肥等也可能导致炭疽病的
流行。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 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 病能力。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 化学药剂,如咪鲜胺、苯醚甲环
唑等。
根腐病
症状识别
豆角的根部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随后扩大为褐色或黑色的斑块。根系逐渐腐烂,地上部 分植株因缺乏营养而枯死。
误区一:不重视预防,只靠治疗
总结词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详细描述
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是相辅相成的。预防工作做得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损失。不重视预防 ,只靠治疗容易导致病虫害蔓延,增加损失。因此,在豆角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提高 豆角的产量和品质。
误区二:滥用农药,污染环境
总结词
科学用药,保护环境。
防治
红蜘蛛的防治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化 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喷 施捕食螨、食螨瓢虫等天敌昆虫;化 学防治可以使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 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豆荚螟
症状
豆荚螟会蛀食豆荚,使豆荚出现空洞或畸形,影响豆角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
豆荚螟的防治可以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农业防治可以采取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 等措施;生物防治可以喷施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等;化学防治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 喷雾防治。
豆角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虫害防治豆角病虫害防治概述豆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但由于其生长环境和生长期较长,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病虫害不仅会严重影响豆角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导致整个种植区的疫情蔓延。
因此,科学防治豆角病虫害是确保豆角健康生长和丰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豆角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旨在帮助种植者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豆角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种类和防治1. 豆蚜豆蚜是豆角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豆角的嫩叶和嫩芽,严重时可导致植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 在豆角生长初期,定期检查并手动将豆蚜捕捉;- 对重度感染的植株,可喷洒适量的有机杀虫剂,如石硫合剂;- 定期修剪受害严重的嫩叶和嫩芽,促进植株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2. 豆斑病豆斑病是豆角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豆荚上出现水渍样斑点,严重时可导致豆荚腐烂。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定期巡查田间,一旦发现病斑,及时剪除并销毁;-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湿和过干的环境,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可使用含有甲基硫菌灵等有效成分的药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发展。
3. 豆蛾豆蛾是豆角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豆角的嫩叶和嫩芽为食,造成植株的破坏和凋萎。
防治方法:-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灯光陷阱、黄板等诱杀豆蛾;- 利用土壤处理剂进行土壤消毒,减少豆蛾的孳生地;- 可喷洒含有氢氧化钙、硫酸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增强田间通风,避免湿度过高,减少豆蛾的滋生环境。
预防病虫害的措施除了针对具体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规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进行合理的轮作,减少病虫害的累积。
2. 保持田间整洁:种植区域要保持整洁,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植株,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 合理施肥:豆角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均衡,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4. 科学用药:如果必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应选择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豆角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虫害防治豆角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困扰。
针对这些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保护豆角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豆角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豆角的常见病害1. 豆角霜霉病豆角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该病在高湿度环境下易发生,主要表现为豆角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白色粉状霉菌,严重的话会导致豆角植株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1) 注意排水,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 定期喷施防霜霉病的农药,如硫酸铜溶液等。
(3) 及时清除并烧毁病叶和病株。
2. 豆角的蚜虫豆蚜是豆角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植物汁液为食,对豆角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豆蚜繁殖能力极强,若不及时防治,将导致豆蚜数量迅速增加,引发蚜虫灾害。
防治方法:(1) 定期检查豆角植株,及时发现并摘除受害部位。
(2)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如杀螨灵、乐果等。
(3) 种植过程中,注意合理的轮作,减少蚜虫的滋生和传播。
3. 豆角的斑点病豆角的斑点病是由青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表现为豆角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
这种病害会降低豆角的品质,影响市场竞争力。
防治方法:(1) 栽培时选择抗病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定期喷施防治病害的农药,如多菌灵等。
(3) 注意豆角的间距,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病菌传播。
二、豆角的常见虫害1. 豆角蚜虫豆角蚜虫是豆角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植物汁液为食,对豆角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危害。
豆角蚜虫容易繁殖,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导致蚜虫数量快速增加,严重影响豆角的品质和收成。
防治方法:(1) 喷洒合适的杀虫剂,如敌百虫、杀蚜宁等。
(2) 使用黄板、粘虫球等诱虫器具,诱捕蚜虫。
(3) 定期清除受害严重的豆角植株,减少病虫的传播。
2. 豆角蚜虫豆角的蚜虫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以豆角茎叶的汁液为食,繁殖速度很快。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时,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萎缩,严重的话会导致豆角的生长受阻和产量下降。
长豆角主要虫害的防治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1 页 共 1 页长豆角主要虫害的防治1、豇豆荚螟,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
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荚、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荚或花取食,造成花、果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
1、豇豆荚螟,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
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荚、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荚或花取食,造成花、果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
幼虫也常吐丝缀叶为害。
老熟幼虫在叶背主脉两侧做茧化蛹,也可吐丝下落土表或在落叶中结茧化蛹。
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一般在傍晚时开头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早晨终止外出活动。
防治方法:1.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角,以削减虫源。
2.架设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习性,进行诱杀。
3.药剂选用5%锐劲特20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1次,留意要喷施匀称。
2、潜叶蝇,以幼虫潜入叶里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1.用粘虫板诱杀成虫。
2.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喷药着重喷洒叶背面。
幼虫危害开头时,选择兼具内吸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可用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连续喷2~3次。
3、红蜘蛛,8~9月为盛发期,成、若螨吸食嫩叶,叶片被害后皱缩易落叶。
发生初期马上用喷雾器喷一个农药包围圈,其范围要略大于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植株进行彻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集中。
至于农药的品种可选用哒螨灵、速螨酮、阿维菌素(虫螨双克)等。
每亩使用10%乳油50~100毫升,对水1000~1500倍匀称喷雾。
豆角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虫害防治豆角病虫害防治概述豆角是人们常见的食用蔬菜之一,但由于病虫害的侵害,会导致豆角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科学有效地防治豆角病虫害对保障豆角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豆角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病害防治1. 灰霉病灰霉病是豆角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灰霉菌引起。
患病豆角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的霉斑,并逐渐扩散,影响豆角的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包括:- 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菌的传播。
- 使用抗菌剂进行喷洒,如硫酸铜溶液,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
-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黄曲叶病黄曲叶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豆角叶片上出现黄化和曲叶的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 清理病叶,及时删除病部,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 喷洒85%三唑酮悬浮剂,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 增加植株养分供给,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炭疽病炭疽病是豆角上另一种常见的病害,由炭疽菌引起。
患病部位会出现黑色病斑,并逐渐扩大。
防治方法包括:- 病前使用病害防治剂进行喷洒,如0.5%拜尔丹可湿性粉剂。
- 合理调整灌溉水分,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
- 定期清除残根和田间杂草,防止病菌的滋生。
虫害防治1. 豆粉虱豆粉虱是豆角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以吸食植物汁液为主要方式,对豆角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检查豆角植株,发现虫害即时施行人工捕虫。
- 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百虫、苦木酯等。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杂草等,创造不利于虫害繁殖的环境。
2. 豆卷叶蛾豆卷叶蛾是豆角另一种常见的虫害,危害豆角幼嫩的叶片。
防治方法包括:- 使用无毒、环保的陷阱捕捉豆卷叶蛾。
- 适时进行人工采集,将病叶和害虫集中销毁。
- 喷洒有效杀虫剂,如敌百虫、苯酚呋喃等。
结论豆角的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的病害和虫害,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用药剂控制和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防治。
豆角常见病虫害

豆角常见病虫害豆角常见病虫害一、病害⒈豆角霉病豆角霉病是豆角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由霉菌感染导致,会造成豆角叶片变黄、腐烂以及果实腐烂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叶、适量施用杀菌剂,以及合理控制水分和温度。
⒉豆角立枯病豆角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豆角植株的叶片黄化、枯死,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植株倒伏。
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增强土壤养分,定期进行病害巡视和清除感染植株。
⒊豆角菌核病豆角菌核病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豆角果实上出现黑色小斑点,严重时病斑会扩展并形成黑色菌核。
预防控制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残体、合理施用杀菌剂,以及做好病害巡视和疫情监测工作。
二、虫害⒈豆角蚜虫豆角蚜虫是豆角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在豆角嫩叶、嫩茎上取食,并分泌大量蜜露,导致豆角叶片黄化、弯曲,严重的话会影响豆角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包括手摘蚜虫、选择防虫品种,以及施用合适的杀虫剂。
⒉豆角豆粉蝶豆角豆粉蝶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在豆角叶片上取食,造成叶片骨架化和被食。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早期防治、定期清除虫卵和幼虫,以及施用合适的杀虫剂。
⒊豆角蚜蛾豆角蚜蛾幼虫主要在豆角果实内取食,造成豆角果实内部食道紊乱。
为了控制豆角蚜蛾,可以使用黄板诱捕和灯光诱杀等方法,同时注重田间管理,清除豆角上的虫卵和幼虫。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杀菌剂:指用于防原菌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制剂。
⒉抗病品种:指通过遗传改良手段培育出对特定病害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品种。
豆角常见病虫害

豆角常见病虫害豆角常见病虫害一、病害⒈豆斑病豆斑病是豆角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由斑点病菌引起。
患病的豆角叶面上会出现小而圆形的棕色斑点,严重时斑点融合成大的叶斑,叶片枯黄、落叶,影响豆角生长和产量。
预防措施:- 耐病品种:选用抗豆斑病的豆角品种。
- 清除病株:早发现病株,及时摘除并销毁。
- 病害轮作:尽量避免豆角连作,与其他作物轮作。
- 杀菌剂防治:如发现病害严重,可选用专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⒉豆褐斑病豆褐斑病是由褐斑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患病的豆角叶片上会出现褐色圆形斑点,严重时斑点扩大并融合,形成大片的褐斑,使叶片变黄、枯萎,严重影响豆角的生长和产量。
预防措施:- 病害轮作和间作: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连作,减少病菌的积累。
- 清除病株:及时发现患病植株,及时摘除销毁。
-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豆褐斑病的豆角品种进行种植。
- 病害早期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草铵膏、敌敌畏等农药进行喷洒。
⒊豆蚜豆蚜是豆角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汁液为食,寄生在豆角的嫩叶、嫩茎和花蕾上。
大量寄生的豆蚜会使叶片发黄、卷曲,严重时导致豆角叶片凋落,影响豆角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预防措施:- 清除发病源:及时清除豆角田里的杂草和病虫源,减少寄宿豆蚜的机会。
-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抗虫的豆角品种进行种植,减少豆蚜的侵害。
- 间作和轮作:合理间作和轮作,降低豆蚜寄生的机会。
- 农药防治:利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达到防治效果。
二、附件本文档未附带附件。
三、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此内容。
豆角的六大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豆角的六大病虫害和防治措施豆角是夏天盛产的蔬菜。
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夏天快要到收获的季节我就为大家分享下种植豆角时遇到的豆角的六大病虫害和防治措施:豆角的病害豆角锈病、豆角疫病、豆角枯萎病、豆角煤霉病、豆角病毒病等。
1、豆角锈病豆角锈病的主要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
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
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
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
防治方法: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种植。
选用粤夏2号、铁线青豆角、穗丰8号等抗病品种。
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
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豆角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
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
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
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
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角常见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豆角成长盛期正值气温高、雨水多的时分,虫害发作严峻,如果办理跟不上,极易形成质量下降,产值减少。
在防治办法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和药剂防治偏重,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
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豆角常见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一、豆荚螟
豆荚螟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
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
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一般在傍晚时开始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清晨终止外出活动。
防治措施:1.清除田间落花落角,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角,以减少虫源。
2.架设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习性,进行诱杀。
3.药剂选用5%锐劲特20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施1次。
二、红蜘蛛
豆角上的红蜘蛛又称豆叶螨。
8~9月为盛发期,成、若螨吸食嫩叶,叶片被害后皱缩易落叶。
发生初期,叶面失绿变白后变红,叶背的细丝网可直接看出发生的范围和面积。
发生后立即用喷雾器喷一个农药包围圈,其范围要略大于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植株进行彻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扩散。
防治措施:1.注意虫情监测,发现有少量受害,应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有天气干旱要注意及时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叶螨增殖。
2.使用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在结荚期以前和豆荚收获以后进行,重点在叶背面均匀喷雾。
可喷施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
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等,注意轮换用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
三、潜叶蝇
以幼虫潜入叶里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植株生长。
潜叶蝇主要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等。
防治措施:1.采用粘虫板诱杀成虫。
2.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喷施药液要着重喷洒叶背面。
幼虫为害开始时,选择兼具内吸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如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等,连续喷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