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防治5园林害虫防治常见叶部虫害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然而,园林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因此,了解常见的园林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园林环境。
一、病害1. 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掉落。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周围的通风和光照良好,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它会导致植物的根部和茎部出现腐烂的现象。
受感染的植物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枯萎而死。
为了预防和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避免积水和根部损伤,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风。
3. 菌核病: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植物茎内形成菌核,最终破裂并释放孢子。
菌核病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防治菌核病,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清除受感染的部位,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虫害1. 飞虱:飞虱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主要危害是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干枯和掉落。
防治飞虱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园林垃圾,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使用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2. 蚜虫:蚜虫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群集的方式寄生在植物的嫩叶和茎上,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和死亡。
防治蚜虫的措施包括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定期检查并清除受感染的部分,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3. 蛞蝓:蛞蝓是园林中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咀嚼植物的叶片和茎部,导致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在防治蛞蝓方面,可以采取人工捕杀、设置陷阱和利用天敌等方式,减少它们对植物的危害。
综上所述,园林常见的病虫害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危害。
园林植物常见虫害防治表

螨
体小,红色,叶背
叶面出现网纹状斑点直至落叶
用克螨特、三氯杀螨醇、螨克、尼索朗等
绿尺蠖
径3mm,长3cm,圆条形,绿色
豆科,吐丝垂吊,叶子吃光,绿色粪便满地
喷0.07%-0.1%乐果或用万灵粉喷杀
青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径2mm,长2cm,圆条形,绿色,成虫蝶状,全身被白粉
十字花科,叶子咬成孔状
蜗牛
软体,有旱、水两种
夜间为害嫩枝、叶
撒石灰粉或喷洒0.1%敌敌畏
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害虫名称
害虫形态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蚜虫
体小,绿色或黑色,有翅或无翅
群集于幼嫩组织,吸取汁液,叶片扭曲
控制湿度,加强通风透光,用氯氰菊酯、万灵粉或乐果喷杀
卷叶蚜
体小,绿色
群集叶背,蛹期吐丝缠绕,叶卷曲
同上
寄生蚜虫
体小
蛹期在木本叶背产生虫瘿
同上,早期可用呋喃丹防治
介壳虫
体小
为害叶、茎、果等部位,致使植物生长不良,常诱致煤烟病
喷0.07%-0.1%乐果或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
刺蛾
全身具毒刺,毛短,圆形,绿色
群集花叶背面吸食
喷0.03%1059或1605,喷0.07%-0.1%乐果或氯氰菊酯
食心虫
径2mm,长2cm,圆形,粉红色
观果植物,潜入果内
早期喷0.1%乐果,或用辛硫磷灌根
金龟子
椭圆形,青蓝色,有金色斑
咬食枝叶成斑或多孔
地老虎
长3cm,圆条形,全身有节,乳黄黑头
咬食种子和球根
土壤消毒,灌辛硫磷或0.1%敌敌畏
蝼蛄
长4-5cm,褐色,头前具钩角,尖嘴,会飞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汇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汇总园林绿化是城市和社区美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汇总和简要介绍,以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一、植物病害1. 灰斑病:主要影响植物叶片,导致叶片变黄、落叶,严重时会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种植、合理施肥和及时清除病残体。
2.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形成黑色炭疽斑。
炭疽病传播迅速,可采取及时剪除受害部分、清除病残体、使用消毒剂等综合防治。
3. 软腐病:常见于果蔬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导致果实腐烂变质。
应保持蔬果的透气性,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适时清除病残体。
4. 白粉病:植物叶面出现白色粉状,影响光合作用。
可采取适时喷洒硫磺剂、保持通风良好等方法进行防治。
二、植物虫害1. 蚜虫:常见于叶片的嫩梢和嫩叶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可通过喷洒高效低毒的药物、增加天敌的种群等方式进行控制。
2. 蜘蛛螨: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脱水枯黄。
可使用农药喷洒、定期叶面清洗等方式进行防治。
3. 杀虫蛾:以植物幼苗和嫩叶为食,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可采取手工摘除、诱虫板、引入天敌等综合防治措施。
4. 金龟子:以植物根部为食,导致植物死亡。
使用专业昆虫药剂或提前清除受感染的植株,是防治金龟子的有效方法。
三、水生植物病虫害1. 藻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可通过物理除污、水质调节、生物控制等方式维持水体健康。
2. 螺旋藻:富营养化水体中孳生的一种蓝藻,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可通过增加水草、增氧设备等形成生态平衡。
3. 漂浮植物:漂浮植物快速繁殖,会遮光影响水中植物的生长。
可通过手工清除、增加鱼类等方式控制其生长。
总结: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多种多样,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害虫的繁殖,保护植物的生长。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积极推行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绿化质量,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常见病虫害园林常见病虫害一、引言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影响植物健康和美观的病害和虫害。
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内容。
二、病害分类⒈真菌性病害⑴黄曲霉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呈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
⑵灰霉病:症状为植物表面出现灰色绒毛状的菌丝,叶片和果实腐烂。
⑶牛奶杯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中间较深,边缘则较浅,类似牛奶杯形状。
⑷褐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枯黄干枯。
⑸锈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⒉细菌性病害⑴溃疡病:症状为植物幼苗、嫩枝和幼叶上出现湿软的溃疡,溃疡表面有黄色粘液流出。
⑵疮痂病:症状为植物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凹陷的溃疡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
⒊性病害⑴花叶矮化:症状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矮化和畸变,花朵变小。
⑵叶症下垂:症状为叶片弯曲下垂,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
四、虫害分类⒈食叶害虫⑴蚜虫:常见于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并留下蜜露。
⑵黄毛虫:幼虫会在植物上大面积吃叶,导致植株衰弱。
⑶叶蝉:以吸食植物叶汁为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叶片逐渐枯黄。
⒉鞘翅害虫⑴瓢虫:幼虫以蚜虫为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⑵毛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幼虫有毒刺毛,不宜直接接触。
五、防治方法⒈文化防治措施⑴种植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⑵疏枝修剪,保持植物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发生机会。
⑶定期清理落叶落果,减少病菌和虫卵的滋生。
⒉生物防治措施⑴使用寄生菌、杀虫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⑵鼓励天敌类昆虫,如瓢虫、蜻蜓等,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⒊化学防治措施⑴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⑵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病虫害的图片和对应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药:指用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物质。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整理)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病害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原因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称为病原。
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2.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主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
3.侵染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为寄生性病害。
4.非生物性病原:指除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等因素。
5.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
第三节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一、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二、症状的主要类型:1.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类型2.坏死和腐烂3.萎蔫4.畸形5.变色第二章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第一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很多,常见的有缺乏营养元素、水份供应失调、气候因素、有毒物质对大气、水及土壤的污染等。
一、营养缺乏:氮磷钾及钙镁铁锰锌硫二、土壤水分失调1.土壤干旱缺水,植物萎蔫2.土壤水份过多,根系腐烂三、温度不适宜1. 高温使花木茎(干)、叶、果受到伤害称为灼伤。
2.低温易出现冻害或寒害。
四、有毒物质的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有以下几类:1.氟化物2. 硫化物3.臭氧4.氯化物5.不正确使用化学农药对植物造成危害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1.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对于营养缺乏症,采取增施缺乏的元素,改善土质或进行根外施肥,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2.植树避免采用地下坑,土壤水份过多时要及时排涝。
3.对越冬易产生皮裂的树木入冬前进行涂白等处理,早春易出现生理干旱的树种进行防寒处理,对小苗或耐寒性较差的树种入冬前进行冬灌及其它防寒处理。
4.对大气或土壤污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首先了解引起病害的污染物,采取消除污染原的措施,对局部枝条危害可采用修枝或移植其它地方。
几种北方常见园林病虫害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频振灯等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02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园林中设置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诱杀害虫
。
人工捕杀
03
对于一些体型较大或集群活动的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
法进行防治。
04
防治策略与建议
定期检查与预防
定期巡查
对园林植物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某小区的病虫害防治案例
01
病虫害种类
该小区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蚧壳虫、叶螨、白粉病等。
02 03
防治措施
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防治方面,利用害虫的趋 光性,在小区内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化学防治方面,定期喷洒内吸性 杀虫剂和杀菌剂,并加强对小区绿地的日常巡查。
防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该小区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植物生长旺盛 ,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 ,为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 建设作出贡献。
维护生态平衡
病虫害防治有助于维护生 态平衡,防止害虫的大量 繁殖和扩散,保障生态系 统的稳定。
02
几种北方常见园林病虫害
蚜虫
总结词
蚜虫是北方园林中常见的一类害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
详细描述
05
案例分析
某公园的病虫害防治案例
病虫害种类
该公园主要面临的病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
防治措施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生物防治方面,引进天敌进行以虫治虫,以菌治 虫;化学防治方面,定期喷洒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并选择在无风、无雨的天气 进行。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刺蛾
袋蛾 夜蛾类
黄杨斑蛾
黄杨斑蛾
属鳞翅目、斑蛾科。 寄主:主要危害大叶黄杨。
生活史:在徐州一年发生一代,危害期主要出现在3
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底幼虫老熟结茧,以卵越冬。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蛀入膨大的叶芽危害,展叶后缀 叶成苞,群集食叶肉;3龄后分散危害,受震动后吐 丝下垂,老熟后在树干缝隙,枯落物或其它隐蔽场所 结茧。
蚧科类防治方法
修剪病虫枝。
药剂防治:冬季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若虫
孵化期用氧化乐果800倍液、砒虫啉2000倍液、
三氯杀螨醇800倍左右进行喷雾。
根埋呋喃丹:用量为胸径为10CM以上的乔木约
250g/株。
红蜘蛛(螨类)危害症状
红蜘蛛(螨类)
寄主:主要危害紫叶李、大叶黄杨、醋酱草、紫薇、紫荆、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预防作为园林植 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
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
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
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
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
产的目的。
五、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一般防治方法
风景林和林木衰败或死亡。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 求。园林植物的作用在于城乡环境的美化、绿化和 病虫害却导致花草树木生长不良,出现不正常的状 态,使其失去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 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园林花木以观赏性 为主,所能容忍的病、虫害损伤度很低。
⑵危害期,及时用600-800倍BT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刺蛾:褐边绿刺蛾(青刺蛾) Latoia consocia Walker
扁刺蛾 Thosea sinensis (Walker)
褐刺蛾 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综合治理办法
• 人工防治。秋冬季早春消灭过冬虫茧中幼虫。及
时摘除虫叶,杀死刚孵化尚未分散的幼虫。
• 生物防治。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纱笼,网孔以刺
• 杭州8代,各地均以蛹在发生地附近的墙壁屋
檐下或篱笆、树干、杂草残株等处越冬,一般 选在背阳的一面。
• 翌春4月初开始陆续羽化。 • 卵散产,多产于叶背。 • 菜青虫的发生有春、秋两个高峰。夏季由于高
温干燥,菜青虫的发生也呈现一个低潮。
• 已知天敌在70种以上。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卵
期有广赤眼蜂;幼虫期有微红绒茧蜂、菜粉蝶 绒茧蜂(又名黄绒茧蜂)及颗粒体病毒等;蛹期 有凤蝶金小蜂等。
• 10月中、下旬,幼虫逐渐沿枝梢转移,将袋囊用
丝牢牢固定在枝上,袋口用丝封闭越冬。
其它袋蛾:白囊袋蛾 Chalioides kondonis Matsumura.
茶袋蛾
Cryptothelea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桉袋蛾
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
其它蝶类:柑桔凤蝶
Papilio xuthus Linnaeus
香蕉弄蝶 Erionota torus Evans
茶褐樟蛱蝶 Charoxes bernardus Fabricius
曲纹紫灰蝶
Chilades pandava (Horsfield)
综合治理办法
• 1.加强疫。加强对南方引进的铁树的检查,防治曲纹紫灰蝶
使其感染病毒病,也有良好效果。
• 将捕捉到的老熟幼虫和蛹放入孔眼稍大的纱笼内,使寄生蜂羽
化后飞出继续繁殖寄生,对害虫起克制作用。
• 4.化学防治。可于低龄幼虫期喷1000倍的20%灭幼脲1号胶悬
剂。如被害植物面积较大,虫口密度较高时,40%敌·马乳油或 40%菊·杀乳油或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或马拉硫磷乳油 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10%溴·马
形态特征
• 成虫 体灰黑色,头、胸部有白色绒毛,
前后翅都为粉白色,前翅顶角有1个三角 形黑斑,中部有2个黑色圆斑。后翅前缘 有1个黑斑。
• 卵 长瓶形,表面有规则的纵横隆起线,
初产时为黄绿色,后变为淡黄色。
• 幼虫 全体青绿。 • 蛹 纺锤形,体背有3条纵脊,体色有青
绿色和灰褐色等。
菜粉蝶
发生规律
(二)刺蛾类
• 代表种: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 又称刺毛虫。 • 为害石榴、月季、山楂、芍药、牡丹、红
叶李、紫薇、梅花、腊梅、海仙花、桂花、 大叶黄杨等观赏植物。是一种杂食性食叶 害虫。
• 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整叶,常将
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
黄刺蛾
黄刺蛾
发生规律
• 在浙江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的茧内
越冬。
• 5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卵产于叶
背。
• 第1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发生,第l代成虫7
月中下旬始见,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 8月下旬开始老熟在枝干等处结茧越冬。
• 7~8月间高温干旱,黄刺蛾发生严重。 • 天敌有上海青蜂和黑小蜂。
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使枝条枯 萎或整株枯死。
大袋蛾
发生规律
• 长江流域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
4~6月,越冬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调转头向下,脱 最后一次皮化蛹。
• 雌成虫产卵于蛹壳内,并将尾端绒毛覆盖在卵堆
上
• 初孵幼虫吃去卵壳,从袋囊排泄口蜂涌而出,吐
丝下垂,随风吹到枝叶下,咬取枝叶表皮吐丝缠 身做袋囊;有的种类在袋囊上爬行,咬剥旧袋囊 做自己的袋囊。初龄幼虫仅食叶片表皮,虫龄增 加,食叶量加大,取食时间在早晚及阴天。
的传入。
• 2.人工防治。人工捕杀幼虫和越冬蛹,在养护管理中摘除有虫
叶和蛹。成虫羽化期可用捕虫网捕捉成虫。
• 3.生物防治。 • 在幼虫期,喷施每毫升含孢子100╳108以上的青虫菌粉或浓缩
液400~600倍液,加0.1%茶饼粉效果以增加药效;
• 或喷施每亳升含孢子100X108以上的Bt乳剂300~400倍液。 • 收集患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虫尸,经捣碎稀释后,进行喷雾,
•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三)袋蛾类
• 代表种:大袋蛾Cryptothelea (Clania)
variegata Snellen
• 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为害茶、樟、杨、
柳、榆、桑、槐、栎(栗)、乌桕、悬铃 木、枫杨、木麻黄、扁柏等。
• 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 • 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
综合治理办法
• 人工摘除袋囊。秋冬季树木落叶后,护囊暴露,结合整枝、修
剪,摘除护囊,消灭越冬幼虫。
• 诱杀成虫。利用大袋蛾雄性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此
外,也可用大袋蛾性外激素诱杀雄成虫。
• 生物防治。幼虫和蛹期有多种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如鸟类、
姬蜂、寄生蝇及及致病微生物等,应注意保护利用。微生物农 药防治大袋蛾效果非常明显。Bt制剂(每克芽孢量100亿以上) 1500~2000g/hm2,加水1500~2000 kg,喷雾防治。
二、常见食叶害虫的发生规律及 治理方法
• (一)蝶类 • 代表种: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 • 又称菜青虫、菜白蝶,属粉蝶科。 •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已知菜粉蝶的寄主
植物有9科35种,但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 物的叶片,特别嗜好叶片较厚的甘蓝、 花椰菜等。幼苗期为害可引起植株死亡。 幼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又可引起软腐病的 侵染和流行,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蛾成虫不能逃出为准,保护和引放寄生蜂。或于 较高龄幼虫期喷500~1000倍的每毫升含孢子100 亿以上的Bt乳剂等。
• 化学防治。于低龄幼虫期喷洒10000倍的20%除
虫脲(灭幼脲1号)悬浮剂,必要时在幼虫盛发期 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50%辛硫 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 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