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八年级下册材料分析(含答案)题.doc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1953年;实行赎买政策(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详解】(1)依据“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

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睛】注意识记与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新⼈教版⼋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中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民经过⼀百多年的英勇⽃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

请回答(1)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中国⼈民⼀百多年的英勇⽃争”是从何时开始的?(3)为了推翻三座⼤⼭的统治,中国⼈民进⾏了哪些英勇的⽃争?(⾄少举出三个事例)(4)“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你得到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参考答案:(1)中华⼈民共和国的成⽴(2)1840年鸦⽚战争(3)天平天国运动、⾟亥⾰命、北伐战争、抗⽇战争、解放战争等(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它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得到了⼟地,成为⼟地的主⼈。

这使⼈民政权更加巩固。

⼤⼤解放了农村⽣产⼒,农业⽣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请回答(1)材料所描述的重要事件是什么?(2)中国何时彻底摧毁封建⼟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3)为了摧毁封建⼟地制度,中央⼈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4)此后中国建⽴起何种⼟地制度?(5)通过这件事,你得到什么感悟?参考答案:(1)⼟地改⾰的完成(2)1952年底(3)《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4)农民⼟地所有制(5)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切实解决农民的⼟地问题,是真正代表⼈民利益的党。

3、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的⼈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极⼤地增强了中国⼈民的民族⾃信⼼和⾃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请回答:(1)材料所评价的是什么事件?(2)这件事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3)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数的英雄⼈物,请列举出其中的两位。

八年级下册材料分析(含答案)题

八年级下册材料分析(含答案)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材料分析题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

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

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

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

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

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9分)(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2分)(2)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分)(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4)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分)答:(1)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分)(2)受教育,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2分)(3)我国公民权利义务是一致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对等性,制约性。

(2分)(4)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3分)2、卢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

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课室。

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

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

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共写出四项)。

(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就公民权利和义务问题对卢勇说几句话。

(1)卢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信自由权、建议权;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2)卢勇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含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享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

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

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

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施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请回答:(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答案】(1)甲午战争。

(2)第一层:能从某一方面简述认识;第二层:能从某一方面围绕论点进行一定议论;第三层:既能围绕论点充分论述,又能联系现实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解析】【分析】【详解】(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对以上材料的感悟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我们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才能拥有国际地位,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度大,才能让中国人有尊严,爱国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

【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

【历史】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1)两幅图共同反映哪一历史事件?(2)对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什么?(3)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答案】(1)三大改造。

(2)公私合营。

(3)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分析】【详解】(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共同反映的事件是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请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2)材料二中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这一时期我国工农业主要产量增幅的大小,分析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答案】题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内容: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焦裕禄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析】【详解】题干给出的图片为王进喜、焦裕禄,他们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据此我拟定的题目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焦裕禄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一例说明。

(4)“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答案】(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答案】题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内容: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焦裕禄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析】【详解】题干给出的图片为王进喜、焦裕禄,他们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据此我拟定的题目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焦裕禄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59年起,中国农田连续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党和人民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最大的问题是严重缺粮。

材料三“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

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

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时间是哪一年?(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答案】(1)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

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材料三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的经济状况?(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除这项“计划”外,材料二还提到了哪一社会变革?(3)材料三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发生了变化。

请写出这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1957年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

(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可知:这表明,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可知:这个计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还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材料分析题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

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

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

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

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

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9分)(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2分)(2)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分)(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4)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分)答:(1)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分)(2)受教育,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2分)(3)我国公民权利义务是一致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对等性,制约性。

(2分)(4)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3分)2、卢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

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课室。

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 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

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

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共写出四项)。

(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就公民权利和义务问题对卢勇说几句话。

(1)卢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信自由权、建议权;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2)卢勇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格依法律己, 决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3、在广州顺德打工的邱某利用手机发布虚假信息:“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3万例,“五一”放假七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个用户,您的手机账上将获得200 元话费。

请你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对邱某的行为进行评述。

答:邱某的行为不对。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

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4、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0. 5%的学生曾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94%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校园暴力的幽灵在我们身边游荡。

1.你认为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2.请你为根治校园暴力出出主意?提示:针对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从学校、家庭、社会、未成年人自身提出解决的措施。

5、李某在一家珠宝店当营业员,一天该店经理在下班之前清点货品时,发现少了两颗南非进口的2.2克拉的钻石,顿时大惊失色,经反复查对和分析,认为是李某私藏了钻石,便将李某关入房间并威胁她交出钻石。

李某否认,可还是在经理的威胁下接受了搜身检查。

事后,李某认为自己的人格等受到了极大侮辱,欲采取措施来加以维护。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请回答:(1)我国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哪些内容?(4分)(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权利是什么?(2分)(3)李某的那些权利受到了侵犯?(5分)(3)请你帮李某出出主意,他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分)(1)见课本第25页(2)生命健康权(3)名誉权人身自由权(4)(略)6、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

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

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

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

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2 .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答: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

2 .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任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当自己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7、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

其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

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答:1 .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名誉权。

2.小智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他对此很反感。

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你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都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也会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

此外,小智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制止他们。

如果因为同学起的外号,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8、漫画分析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下图中两种人的行为予以评价。

并提出应对办法。

答:母亲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告诉母亲,未经许可偷看日记是违法的,要看日记,应得到主人的许可。

针对保安,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求保安道歉或到其上级部门反映,也可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一天,李老师将何伟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封已经撕开的信问:“何伟,告诉老师,刘娜是谁?她为什么总写信给你?”看到已经撕开的信,何伟十分吃惊:“老师,你怎么拆我的信?”牵老师回答:“我还不是为你好!现在学习这么紧张,你可不能分心呀!”⑴李老师为什么要拆何伟的信?(2)对李老师的做法加以评价。

(3)请思考并给故事加一个结局。

答:(1)李老师关心学生,担心学生由于年龄小,做出早恋这样的事,影响学业。

(2)李老师出自好心,但他侵害公民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违法行为。

(3)何伟向老师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同时,也向老师说明刘娜是自己的表妹, 请老师放心,自己会安心学习。

(指出面对不法侵害的正确反映即可。

)10.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以及几幅涉及个人隐私的照片,未经她本人的同意被刊登在某晚报上,给该明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该报社侵权了。

请你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该晚报侵犯了该明星的哪些权利?(2)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大做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3)你对媒体对这类新闻的报道有何感想?答:(1)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2)报纸不应这样做,这样做给公民生活带来不便,更直接影响了公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媒体片面追求销量,不顾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11、在旧中国,只有20%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读书,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文盲。

贫困的放牛娃走过学堂时,对少数富人子弟上学读书羡慕至极。

许多革命前辈在狱中苦读,在马背上.战壕里看书,补偿失去的读书机会。

对比这些事实,请回答:(1)同旧社会的放牛娃.革命前辈相比,当代的青少年应珍惜什么权利?受教育权利O(2)我们青少年应以什么态度对待这一权利?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刻苦学习。

12、小明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常迟到,甚至旷课,老师多次劝说,仍不悔改,还说:“读不读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请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答:上述材料说明了小明不珍惜受教育权,没有积极履行受教育义务的问题。

2)答:我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是:1、小明的言行是错误的。

2、作为八年级学生的小明,受教育既是他享有的权利,也是他必须履行的义务。

权利虽然可以放弃,但同时也作为法定义务的受教育却是不可以放弃的。

所以读不读是自己的事情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

法律要求我们去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自觉接受义务教育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3、虽然受教育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聪明才智,但它也事关国家兴旺发达的发展大事,因此绝不是个人的私事。

4、总之,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应该接受老师的教育,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教育义务。

13、看漫画小文:念书没意思,我想挣钱爸爸:我儿子挺能干的,收下他吧招工者:一定给小文安排点轻活⑴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如果你要说服他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可以依据哪几部法律?(两部即可);(2)对漫画中招工者的言行加以简要评析;(3)漫画中小文的父亲也触犯了法律,请你给他解释一下。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或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因而招工者只要招用他,即使安排“轻活”也是违法的。

(学生依据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回答均可)。

(3)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从未成年人保护法角度回答也可)。

14、刘老汉有两个儿子——刘军、刘民。

一天,刘军同妻子王敏及儿子刘朗去郊外旅游时,突遇车祸,刘军当场死亡,刘郎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医治无效而死亡。

刘老汉得知后,悲伤至极,终于经不住这个严重的打击,卧床不起,不久也死亡了。

现刘老汉有遗产5万元,刘军有遗产12万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本案中财产的继承可以按照那种方式进行继承?法定继承本案中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分别有哪些?被继承人有刘军、刘郎和刘老汉。

刘军的继承人有王敏、刘郎、刘老汉;请你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对刘老汉、刘军的遗产进行分割。

(3)刘郎的继承人有•王•敏;刘老汉的继承人有刘民。

刘军死后共12万元应由刘老汉、丁.敏及其儿子刘郎平均分配,即各得4万元;刘郎死后其4万元应由其母亲王敏继承,刘老汉没有继承权;刘老汉死后其财产应由刘民继承,王敏没有继承权。

故刘民继承遗产9 万元,一王敏继承遗产8万元。

15公民李某共有三儿一女,除第二个儿子婚后不久就暴病死亡外,其余儿女都已成家另居。

李某生前曾长期患病在床,妻子亦年老体弱,无力照料丈夫,夫妻俩长期由寡居的二儿媳服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