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之商业革命77页PPT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史商业革命课件

存在的原因:
距离遥远和不确定性 商业活动均属于高风险 由于垄断
• 影响: 1.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2.在某些方面控制影响着工业的发展。
2 第 节 商业革命
1二 贸易路线的转移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 西洋。
继意大利诸城邦后,16世纪中期的安特卫普(“世界 商业之都”)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经济 中心。
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 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 法国则注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法国的手工工 场多为法国政府直接出资创办。
3 第 节 重商主义
三 商业战争与商业文明
重商主义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世界财富的总量是既定的,国 际市场是有限的,贸易就是常年的战争,谁在贸易中占 据首位,谁就可以充当战争与和平的裁判者。因此,各 国政府都致力于如何从大致固定的国际贸易额中获得最 大利益,如何利用本国的条件造成贸易顺差,从而保证 金银多进少出。商业原因引起的国际冲突集中表现为对 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2 第 节 商业革命
四 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创新
合伙制的推广
特权公司
特许公司
股份公司
契约公司
早期的股份公司
•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新兴农场主和工商 业者的壮大,旧式封建贵族的没落,城乡劳动者 的进一步贫困,从而有利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加速封建社会的解体。
第七章 商业革命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 商业革命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七章 商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影响 商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重点问题
重商主义在经济史中的表现
第七章 商业革命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 商业革命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距离遥远和不确定性 商业活动均属于高风险 由于垄断
• 影响: 1.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2.在某些方面控制影响着工业的发展。
2 第 节 商业革命
1二 贸易路线的转移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 西洋。
继意大利诸城邦后,16世纪中期的安特卫普(“世界 商业之都”)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经济 中心。
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 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 法国则注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法国的手工工 场多为法国政府直接出资创办。
3 第 节 重商主义
三 商业战争与商业文明
重商主义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世界财富的总量是既定的,国 际市场是有限的,贸易就是常年的战争,谁在贸易中占 据首位,谁就可以充当战争与和平的裁判者。因此,各 国政府都致力于如何从大致固定的国际贸易额中获得最 大利益,如何利用本国的条件造成贸易顺差,从而保证 金银多进少出。商业原因引起的国际冲突集中表现为对 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2 第 节 商业革命
四 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创新
合伙制的推广
特权公司
特许公司
股份公司
契约公司
早期的股份公司
•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新兴农场主和工商 业者的壮大,旧式封建贵族的没落,城乡劳动者 的进一步贫困,从而有利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加速封建社会的解体。
第七章 商业革命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 商业革命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七章 商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影响 商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重点问题
重商主义在经济史中的表现
第七章 商业革命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 商业革命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经济史之商业革命

影响---对欧洲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价格革命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加速了社会分化。
西
金 封建地主收取定额的货币地
、
银 租,实际收入下降
葡价
掠
格
夺 金 银 投
下 降
资产阶级高价出售商品,牟
, 取暴利(资本)
商
品
放价
流
格 农民、手工业者获得贬值的
通
飞 货币,日益贫困(劳动力)
领
涨
域
也打 成击 了封 西建 欧势 资力 本, 原促 始进 积西 累欧 的资 重本 要主 组义 成发 部展 分
肉豆蔻
肉桂
黑胡椒
丁香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条件:
条件
科学技术的支持
航海技天术文的学改地进理和学地理知识
航海技术发展、海上武器和 军事技术
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其他支持银行业、信贷业的发展及股份 公司,带来了活力、力量
专制政府的支持
(一)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 (二)航海技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到 欧洲,没有罗盘针的使用,远洋航行简直是不可能的。 (三)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快速、舱宽的大船. (四)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哥伦布航线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麦哲伦航线
迪亚士航线
达•伽马航线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或意义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影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 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
体。世界市场的出现
响
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PPT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转标志着囊括当今世界经济 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该体制的特点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自学检测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全球化产生了重要作用。回答4—6题。
4、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媒介是 A、价格底廉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 C、领先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生产方式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为人们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以下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①电话 ②电子计算机 ③汽车 ④汽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列强扩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出现了许多不利生产要素 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 困 境 阶 段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设关税壁垒 (一战后一二战中) 世界大战的影响 制度化阶段 (二战后期至 20C8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联合国成立 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欧共体”成立与发展等 迅速发展阶段 (20C90年代以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世界经济发展
课堂练习(三)
6、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 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 7、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主要是因为 A、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起决定作用 B、可使中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C、可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 D、可促使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ppt课件

汇丰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
盛宣怀
2.表现
(3)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 ②股票市场: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轮船招商局股票
开平矿务局股票
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是经营中国近代新 式企业股票买卖的公司,他能够议决股票 市价,并公布于众,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公 开的证券交易场所,基本上承担了证券交 易所的主要功能。
世界市场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 发展、扩张。二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了紧密的关联。
时间
新航路开辟 16世纪
殖民扩张 17-18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
商业贸易的变化
西方
中国
商品种类增加 商业中心转移 经营方式变化
海外贸易扩大 白银货币化
股份制贸易公司 证券交易与股票市场
闭关锁国 海外贸易缩小
世界市场的 发展
开始形成 (雏形出现)
初步形成
海外市场拓展 商品输出为主
垄断组织出现 资本输出为主
沦为倾销市场与 原料产地
现代银行、股份制企 业与股票市场、百货 公司陆续出现
基本形成 最终形成
03
巩固练习
1.17世纪初,西属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大量输入西班牙,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 大量出口。这一时期,英国从西班牙进口了大量烟草,西班牙据此平均每年可获利10 万镑。为防止货币外流,英国对进口烟草征收重税。这从侧面反映出( ) A.西班牙主导了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 C.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 D.殖民霸权争夺激烈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 8.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
第3期。 9.刘佛丁:《新时期中国经济史学理论的探讨》,《经济研究》1997年
第5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2、只有能够说明经济史的经济理论才是有意义的
3、盲目搬用国外经济理论会产生误导作用
4、获得经济学成就的人大都得益于经济史
真正的经济学大师都得益于对经济史的分析和研究。仅1971年-1993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学者中就有7位是直接研究经济史而成为大家的 。在我国,老一代的经济学家如马寅初、陈翰笙、王亚南、孙冶方、 薛暮桥、许涤新、严中平、巫宝三等都是吃透了中国的“昨天”,才 对中国的“今天”提出明确、清晰的认识。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4.李伯重著《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 6.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 7.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v 经济史学是经济学与历史学两者的边缘学科,研究者要有 历史学修养,又要有经济学根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2、经济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1)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历史在经济学研 究中的第一个意义。
(2)历史作为实证资料是对经济学原理的检验;
(3)历史作为思想智慧是对现实经济发展的指向。
❖美国的经济史学虽然也是在1890年代成为一门大学课程, 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大学行政制度的各异,经济史学 在美国大学一直是经济学系的课程,成为经济学家领域。
第3期。 9.刘佛丁:《新时期中国经济史学理论的探讨》,《经济研究》1997年
第5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2、只有能够说明经济史的经济理论才是有意义的
3、盲目搬用国外经济理论会产生误导作用
4、获得经济学成就的人大都得益于经济史
真正的经济学大师都得益于对经济史的分析和研究。仅1971年-1993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学者中就有7位是直接研究经济史而成为大家的 。在我国,老一代的经济学家如马寅初、陈翰笙、王亚南、孙冶方、 薛暮桥、许涤新、严中平、巫宝三等都是吃透了中国的“昨天”,才 对中国的“今天”提出明确、清晰的认识。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4.李伯重著《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 6.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 7.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v 经济史学是经济学与历史学两者的边缘学科,研究者要有 历史学修养,又要有经济学根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2、经济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1)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历史在经济学研 究中的第一个意义。
(2)历史作为实证资料是对经济学原理的检验;
(3)历史作为思想智慧是对现实经济发展的指向。
❖美国的经济史学虽然也是在1890年代成为一门大学课程, 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大学行政制度的各异,经济史学 在美国大学一直是经济学系的课程,成为经济学家领域。
第7章-《世界经济史》-马工程PPT参考课件

28
4.3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GDP、实际收入、就业、消费、投资 、经常项目、央行信贷水平、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小麦 价格、税单、结婚登记量和出生率等 一国的经济周期通常会通过产业关联度、汇率、利率、金融 恐慌等影响其他国家。1914年以前,英、法、德三国的周期 经常同步,北欧4个经济体整体水平也比较高。
29
30
本章完
在过去的200年里,实现了工业化 的国家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10倍 到15倍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马尔萨斯”词条
3
1.1 经济增长的新含义
4
马尔萨斯陷阱
•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 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 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③ 大部分城市没有排水系统, 卫生条件恶化导致瘟疫流行
1855年时事插画描绘科学家麦可·法拉第捏著鼻向泰晤士之 父递上一张白卡纸,让祂亲身了解泰晤士河水质,戏虐他 投稿泰晤士报呼吁市民要正视泰晤士河的恶劣卫生问题。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伦敦大恶臭”词条
13
2.2 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初步治理: ① “模范住宅”运动; ② 整治城市排水系统 ③ 提倡个人卫生保健运动 ④ 革新医疗手段
① 农村生产食物以及原材料, 城市提供服务业。
② 农村生产的初级产品收入弹 性比较低,工业品则具有较 高的收入弹性。
③ 由于农业对收入增长缺乏弹 性,对农产品相对需求下降 。再加上农业部门劳动生产 率上升,农村就业下降,人 口不断向城市涌入。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W. Arthur Lewis“词条
4.3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GDP、实际收入、就业、消费、投资 、经常项目、央行信贷水平、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小麦 价格、税单、结婚登记量和出生率等 一国的经济周期通常会通过产业关联度、汇率、利率、金融 恐慌等影响其他国家。1914年以前,英、法、德三国的周期 经常同步,北欧4个经济体整体水平也比较高。
29
30
本章完
在过去的200年里,实现了工业化 的国家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10倍 到15倍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马尔萨斯”词条
3
1.1 经济增长的新含义
4
马尔萨斯陷阱
•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 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 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③ 大部分城市没有排水系统, 卫生条件恶化导致瘟疫流行
1855年时事插画描绘科学家麦可·法拉第捏著鼻向泰晤士之 父递上一张白卡纸,让祂亲身了解泰晤士河水质,戏虐他 投稿泰晤士报呼吁市民要正视泰晤士河的恶劣卫生问题。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伦敦大恶臭”词条
13
2.2 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初步治理: ① “模范住宅”运动; ② 整治城市排水系统 ③ 提倡个人卫生保健运动 ④ 革新医疗手段
① 农村生产食物以及原材料, 城市提供服务业。
② 农村生产的初级产品收入弹 性比较低,工业品则具有较 高的收入弹性。
③ 由于农业对收入增长缺乏弹 性,对农产品相对需求下降 。再加上农业部门劳动生产 率上升,农村就业下降,人 口不断向城市涌入。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W. Arthur Lewis“词条
世界经济史第七章 商业革命

欧洲商业发展到13-14世纪,显现出与以前不 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第二,竞争制 度的安排。第三,商业技巧的创新。(1)钱 币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成为日后金融 业的先驱。(2)“记账与划账”的结算制度 逐渐成形。(3)出现了汇票。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三、白银流动和价格革命
在新大陆被发现和开发以前,欧洲商品经济的 发展曾因流通硬币的缺乏而陷入窘境。西班牙人 在美洲发现贵金属矿之后,驱使当地的印第安人 进行开采,以后又从非洲贩入黑奴进行开采。
大部分美洲白银先是流向了欧洲,其次是留在 美洲,而吸收美洲白银排名第三位的是以印度和 中国为首的南亚和东亚。
第二节 商业革命的出现
二、贸易路线的转移
后来,海上贸易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横贯大 陆的贸易解体了。
随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新航线的开 辟对荷兰越来越有利,荷兰人开辟了从北海绕过 丹麦的最北端,穿过松德海峡进入波罗的海的航 路。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 移到了大西洋。
第二节 商业革命的出现
•(一)葡萄牙试图在撒哈拉及以南非洲地区 传播基督教,对抗伊斯兰教,并寻找东方的基 督徒。
•(二)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封建贵族对 贵金属的渴求,这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始动机。
•(三)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由于近 东贸易危机受到极大的阻碍。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二、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欧洲与东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基本上有三条: 一条为北路,从地中海北岸东行到君士坦丁 堡,再越过土耳其,沿黑海、里海,经伊朗 、阿富汗,横穿亚洲大陆到达中国;另一条 为中路,从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经两河流 域到波斯湾,再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再 一条南路,自地中海南岸经埃及下红海,经 印度洋到达印度。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三、白银流动和价格革命
在新大陆被发现和开发以前,欧洲商品经济的 发展曾因流通硬币的缺乏而陷入窘境。西班牙人 在美洲发现贵金属矿之后,驱使当地的印第安人 进行开采,以后又从非洲贩入黑奴进行开采。
大部分美洲白银先是流向了欧洲,其次是留在 美洲,而吸收美洲白银排名第三位的是以印度和 中国为首的南亚和东亚。
第二节 商业革命的出现
二、贸易路线的转移
后来,海上贸易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横贯大 陆的贸易解体了。
随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新航线的开 辟对荷兰越来越有利,荷兰人开辟了从北海绕过 丹麦的最北端,穿过松德海峡进入波罗的海的航 路。
世界的贸易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从地中海转 移到了大西洋。
第二节 商业革命的出现
•(一)葡萄牙试图在撒哈拉及以南非洲地区 传播基督教,对抗伊斯兰教,并寻找东方的基 督徒。
•(二)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封建贵族对 贵金属的渴求,这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始动机。
•(三)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由于近 东贸易危机受到极大的阻碍。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
二、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欧洲与东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基本上有三条: 一条为北路,从地中海北岸东行到君士坦丁 堡,再越过土耳其,沿黑海、里海,经伊朗 、阿富汗,横穿亚洲大陆到达中国;另一条 为中路,从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经两河流 域到波斯湾,再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再 一条南路,自地中海南岸经埃及下红海,经 印度洋到达印度。
第二讲 商业革命

综上所述,地理大发现后的300年间,西欧 综上所述,地理大发现后的300年间,西欧 的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大洲,把欧洲原有的 区域性市场同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性市场联结起来, 出现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这个时 期的世界市场与机器大工业后形成的世界 市场相比,还没有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 上,贸易仍属于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的 商品还未成为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在 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商业资本,而不 是工业资本, 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贸 正如马克思所说:“ 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 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 活史” 活史”。
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1501年葡萄牙人把第一批 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1501年葡萄牙人把第一批 香料运到安特卫普之后,完全依赖优越地理位置 进行转运贸易的意大利诸城邦受到了竞争者的挑 战。西欧国家不仅可以向南经过非洲西海岸到达 东方,也可以向西越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这些新的航线连同另一条驶往北美的航线,都是 从欧洲大陆西海岸或英国出发的。这样,欧洲与 外界的联系,也就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中 海变成了交通闭塞的内陆海,意大利也失去了原 有的重要地位,经济逐渐衰落。与意大利商业联 系较为紧密又临近地中海区域的德意志南部诸城 市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经 济地位大为提高。其中,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 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 等重要港口尤为突出。
到17—18世纪,奴隶贸易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三 17—18世纪,奴隶贸易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三 角形的贸易路线,即欧洲、非洲与西印度群岛之 间的贸易。奴隶贸易的巨额利润引起了激烈的竞 争。17世纪时共有8 争。17世纪时共有8个欧洲国家在西非争夺地盘, 先前由葡萄牙人和法国人所掌握的向西属殖民地 提供劳动力的垄断权最后让给了英国人。奴隶贸 易使非洲在15—19世纪损失了大约2 易使非洲在15—19世纪损失了大约2.1亿的人口, 这被认为是造成非洲贫穷落后的罪魁祸首。从新 大陆流往旧大陆的主要是金银和其他一些新大陆 盛产的物资。金和银主要是从西班牙占有的中美 洲矿山流入塞维利亚和加的斯,然后再流入欧洲 其他地区。随后,巴西的黄金也通过里斯本加入 了这股洪流。其他大宗的货物还有巴西的木材、 糖、烟叶、棉花,纽芬兰的鱼和北美的皮革。18 糖、烟叶、棉花,纽芬兰的鱼和北美的皮革。18 世纪,与殖民地的贸易在欧洲对外贸易中所占的 比重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