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硫酸钠含量重量法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5
m2 m0 Xg 100 m1 m0
X g ——固体含量,%
m2 ——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m0 ——称量瓶的质量,g;
m1 ——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g。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6
允许差
• 室内允许差为0.30%; • 室间允许差为0.50%。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20
在同一溶液用移液管再加入10 mL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继续用 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定,得到第二个等当点, 记录电势和对应的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
用二次微商法算出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1、V2;
• 结果计算
通过电压对体积二次导数(即△2E/ △V2)变为零求 出滴定终点,用内插法求出。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2
一般规定
•
•
试验次数与要求 每次试验次数2次,用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表示 测定结果 水为蒸馏水,化学试剂为化学纯试剂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同一试验室、同一人员,采用本标 准方法分析同一样品时,两次分析结果应符合允 许差的规定。如超出范围,应在短时间内进行第 三次试验,试验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次结果之差 符合允许差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做。
测量:先用水,再用测试溶液冲洗电极,然后将 电极浸入溶液,摇动试杯,使均匀,稳定1min 后读数,即为pH值。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为0.2; 室间允许差为0.5。。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15
氯离子含量
• 试剂 硝酸(1+1) 硝酸银溶液(17g/L):17g硝酸银水溶解后放入 1L棕色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1000mol/L 氯化钠标液标定; 氯化钠标液:称取10g氯化钠于己于130-150℃烘 干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精确称取5.843g,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 硝酸银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吸取10mL的 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 至200mL ,加4mL硝酸溶液,在电磁搅拌下, 用硝酸银溶液以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再加入10 mL的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继续用硝酸银 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硝酸银 溶液消耗的体积V01 、V02 :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一、主要修订内容本文件代替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与GB/T8077—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范围中增加了膨胀剂(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试验的基本要求中试验次数与要求,更改了试验用水的要求,增加了例行生产控制分析时的要求,增加了试剂要求,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c)增加了外观的要求(见第5章);d)增加了稳定性的要求(见第6章);e)更改了含固量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7.1.3,2012年版的第5章);f)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稀释干燥法(见7.2);g)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7.3);h)更改了含水率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8.1.3,2012年版的第6章);i)增加了含水率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8.2);j)删除了密度测定的液体比重天平法,更改了比重瓶法测定密度中比重瓶容积的校正(见9.1.4.1,2012年版的7.1.4.1、7.2);k)增加了手工筛析法细度检验的设备,增加了细度测定中的负压筛析法(见10.1,10.2,2012年版的第8章);1)增加了表面张力的仪器(见12.2,2012年版的10.3);m)更改了电位滴定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方法,增加了全自动氯离子测定仪,增加了低浓度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加了不溶物测定氯离子的样品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见第13章,2012年版的第11章);n)更改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样品的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限,增加了再现性限(见13.2.3.1、13.2.5,2012年版的11.2.4.1、11.2.6);o)更改了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试剂以及仪器设备,更改了试验步骤(见14.1.2、14.1.3,2012年版的12.1.2、12.1.3、12.1.4);p)更改了离子交换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仪器(见14.2.2.2,2012年版的12.2.3);q)更改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中仪器,增加了的材料,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增加了试验环境温度,更改了试料加入的顺序,更改了测试时间(见15.2、15.4,2012年版的13.2、13.3);r)增加了胶砂减水率的试验环境温度,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见16.2、16.3,2012年版的14章);s)更改了碱含量的试验方法,对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试样分别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见第17章,2012年版的第15章)。
试验检测师水运材料考试题与答案(A卷)

试验检测师水运材料考试题与答案(A卷)第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钢筋接头由直径为28mm 的HRB400 钢筋和长度为56mm 的墩粗直螺纹套筒组成,在进行接头单向拉伸的变形检测时,以下变形测量标距中不符合取值范围的是()。
A. 12mmB. 168mmC. 224mmD. 280mm正确答案:A,第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阻锈剂的电化学防锈性能测试过程,需要测定试件通电()小时的电流值。
A. 168B. 120C. 180D. 336正确答案:A,第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水泥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的基准方法是()。
A. 硫氢酸氨容量法B. 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C. 离子选择电极法D. 库仑滴定法正确答案:A,第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一次粉煤灰细度试验中,负压筛析仪的负压只有3500Pa,低于标准规定,此时检验人员应如何处理()。
A. 试验作废,调整负压满足要求后,重新取样试验B. 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C. 停机,观察筛余物,只要未出现粘结成球、粘筛等情况,可继续按原规定程序试验D. 继续试验,可加长筛析时间,确保样品过筛彻底正确答案:B,第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粉煤灰需水量比检验用的试验样品为()。
A. 基准水泥和被检验粉煤灰按5:5 混合而成B. 对比样品与中国ISO 标准砂以1:4 混合C. 试验胶砂中的粉煤灰用量相当于粉煤灰掺量为42.9%D. 试验胶砂中标准水泥和被检验粉煤灰按7:3 混合而成正确答案:D,第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 中规定试验筛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使用()次后,要进行清洗。
A. 5B. 10C. 50D. 100正确答案:B,第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金属洛氏硬度试验中,从初试验力F0 施加至总试验力 F 的时间应为(1-8)s,且总试验力F 的持荷时间应为()。
03-外加剂硫酸钠含量、总碱量等化学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模版(JJ0608)【公路工程常用表格系列】

03-外加剂硫酸钠含量、总碱量等化学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模版(JJ0608)【公路工程常用表格系列】报告编号:第页,共页外加剂硫酸钠含量、总碱量试验检测记录表JJ0612b 试验室名称: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编号试验依据样品描述试验条件温度:湿度:试验日期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样品数量型号规格产地硫酸钠含量(%)试验次数试样质量m(g)空坩埚质量m1(g)灼烧后滤渣加坩埚质量m2(g)硫酸钠含量(%)硫酸钠含量平均值(%)硫酸钠含量平均值(折固后)(%)12硫酸钠含量计算公式:X Na2SO4(%)=(m2- m1)/m×0.6086×100;硫酸钠含量计算公式:X Na2SO4(折固后)(%)= X Na2SO4(%)/固含量,固含量= %K2O(%)试验次数试样量m0(g)测定浓度C1(mg/100mL)空白浓度C0(mg/100mL)结果(%)平均值(%)12标准溶液:K2O标准溶液: mg/100mL计算公式:K2O(%)=(C1- C0)×n/( m0×1000)×100;稀释倍数n=Na2O(%)试验次数试样量m0(g)测定浓度C1(mg/100mL)空白浓度C0(mg/100mL)结果(%)平均值(%)12标准溶液:Na2O标准溶液: mg/100mL计算公式:Na2O(%)=(C1- C0)×n/( m0×1000)×100;稀释倍数n=总碱量(折固后)(%)计算公式:总碱量(折固前)(%)=(0.658K2O%+ Na2O%);总碱量(折固后)(%)=总碱量(折固前)(%)/固含量;固含量= % 总碱量(折固前)(%)总碱量(折固后)(%)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精品文档 1。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1) · ❖ 重复性限为:0.30%;再现性限为: 0.50%。
10
❖ 密度 ❖ 比重瓶法 ❖ 方法提要:将已校正容积(V值)的比重瓶,灌满被
测溶液,在20℃±1℃恒温,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 ❖ 测试条件:被测溶液恒温20℃±1℃;如有沉淀应虑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许可盛
2013-12-6
GB/T 8077-2012
1
学习目的
❖ 1.更透彻的理解标准更新的试验方法; ❖ 2.着重讲解了标准更新后的技术难点; ❖ 3.交流检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
了汇总,不仅有助于对新标准的理解,规范 了检测行为,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也积极 响应了中心坚持科学严谨的质量方针。
25
❖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
X c •V 35.43 m 1000
m——外加剂质量,g
26
❖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计算实例
空白试验及硝酸银浓度的标定:
加 10Ml0.100mol/L 氯化钠
加 20Ml0.100mol/L 氯化钠
滴加硝酸 电势 E △E/△V △2E/△V2 滴加硝酸 电势 E △E/△V △2E/△V2
18
再加入10mL的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继续用硝酸 银溶液滴定 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 V01 、V02 :
V0=V02-V01 V0—10mL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消耗硝酸银 溶液的体积,mL; V01—加10mL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消耗硝 酸银溶液的体积,mL; V02—加20mL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消耗硝酸 银溶液的体积,mL;
硫酸钠含量测定方法

2、引用标准
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3、主要试剂及仪器
3.1试剂:
a)盐酸(1+1);
b)氯化铵溶液(50g/L);
c)氯化钡溶液(100g/L);
5、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约0.5g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搅拌溶液,再加入氯化铵溶液50mL,加热煮沸后,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水洗涤数次后,将滤液浓缩至200mL左右,滴加盐酸(1+1)至浓缩滤液显示酸性,再多加5滴~10滴盐酸,煮沸后在不断搅拌下趁热滴加氯化溶液10mL,继续煮沸15min,取下烧杯,置于加热板上,保持50℃~60℃静置2h-4h或常温静置8h。
d)硝酸盐溶液(1g/L)。
3.2仪器
a)电阻高温炉:最高使用温度不低于900℃;
b)太平:分度值0.0001g;
c)电磁电热式搅拌器;
d)瓷坩埚:18ml~30 ml;
e)烧杯:400 ml;
f)长颈漏斗;
g)慢速定量滤纸,快速定性滤纸。
4、试验环境
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用两张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烧杯中的沉淀用70℃水洗净,使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用温热水洗涤沉淀至无氯根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沉淀与滤纸移入预先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小火烘干,灰化。在800℃电阻高温炉中灼烧30min,然后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约30min),取出称量,再将坩埚放回高温炉中,灼烧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直至恒量。
6、结果处理
外加剂中硫酸钠含量
式中:
XNa2SO4----外加剂中硫酸钠含量,%;
2023年试验检测师(含助理)-水运材料考试历年真题易错、难点甄选24(附带答案)

2023年试验检测师(含助理)-水运材料考试历年真题易错、难点甄选(附带答案)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住在富人区的她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土工合成材料取样后,如果暂不裁剪,应卷起保管而不能折叠保管,如果样品用于做()试验,样品保管时既不能卷起也不能折叠。
A. 刺破强力B. 梯形撕破强力C. 动态穿孔D. 静态顶破(CBR法)正确答案:D,2.(判断题)(每题 1.00 分)碱性石料与石油沥青的粘附性较酸性石料与石油沥青的粘附性好。
()正确答案:A,3.(判断题)(每题 1.00 分)依据国标GB/T4507进行沥青软化点的测试,两次测试的结果分别是60.5,62.0,则该次试验无效。
()正确答案:A,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样的破坏形式为塑性破坏(即无破裂面)时,选取破坏值应按应变()所对应的轴向应力为抗压强度。
A. 10%B. 15%C. 20%D. 25%正确答案:B,5.(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粗骨料的级配良好,应用于混凝土中,可以带来哪些性能的提高()A. 水泥用量少B. 力学性能好(强度高等)C. 工作性好D. 耐久性好E. 泌水率増大正确答案:A,B,C,D,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当施工进度快、地基土的透水性低且排水条件不良时,宜选择()A. 不固结不排水剪B. 固结不排水剪C. 固结排水剪D. 慢剪正确答案:A,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混凝土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A. 20℃±2℃B. 20℃±3℃C. 20℃±4℃D. 20℃±5℃正确答案:D,8.(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某码头横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现采用回弹法测试其混凝土强度,共布置5个测区。
检测时回弹仪呈水平状态,测试面为混凝土的浇筑侧面。
外加剂含固量计算方法

外加剂含固量计算方法
外加剂固量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来计算外加剂的实际含量。
外加剂固量计算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 重量法:使用此方法时,首先需要准备一种重量标准,如100克。
然后将外加剂置于称量,记录出其重量M1(克),将外加剂混合物置于称量,记录出其重量M2,即外加剂固量a = (M1 - M2) / M1 × 100(%)。
2. 体积法:使用此方法时,将一定量的外加剂取出,如25ml,放入一容器中,然后将外加剂混合物倒入容器内,记录出其重量M3。
外加剂固量a = (M1/M2)× 100(%)。
以上就是常用的两种外加剂固量计算方法,它们都非常简单,但是准确性却十分重要,因此,在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加剂硫酸钠含量重量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外加剂硫酸钠含量(重量法)
1.方法摘要
氯化钡溶液与外加剂试样中的硫酸盐生成溶解度极小的硫酸钡沉淀,称量经高温灼烧后的沉淀来计算硫酸钠的含量。
2.试剂
a)盐酸(1+1);
b)氯化铵溶液(50g/L);
c)氯化钡溶液(100g/L);
d)硝酸银溶液(1g/L)。
3.仪器
a)电阻高温炉:最高使用温度不低于900℃;
b)天平:分度值;
c)电磁电热式搅拌器;
d)瓷坩埚:18mL~30mL;
e)烧杯:400mL;
f)长颈漏斗;
g)慢速定量滤纸,快速定性滤纸。
4.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约,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搅拌溶解,再加入氯化铵溶液50mL,加热煮沸后,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水洗涤数次后,将滤液浓缩至200mL左右,滴加盐酸(1+1)至浓缩滤液显示酸性,再多加5滴~10滴盐酸,煮沸后在不断搅拌下趁热滴
加氯化钡溶液10mL,继续煮沸15min,取下烧杯,置于加热板上,保持50℃~60℃静置2h~4h或常温静置8h。
用两张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烧杯中的沉淀用70℃水洗涤,使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用温热水洗涤沉淀至无氯根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将沉淀与滤纸移入预先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小火烘干,灰化。
在800℃电阻高温炉中灼烧30min,然后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约30min),取出称量,再将坩埚放回高温炉中,灼烧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直至恒重。
5.结果表示
外加剂中硫酸钠含量X Na2SO4=[(m2-m1)×]/m×100
X Na2SO4—外加剂中硫酸钠含量,%;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1—空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m2—灼烧后滤渣加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硫酸钡换算成硫酸钠的系数。
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重复性限为%;再现性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