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案例

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案例

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动物在科研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数据,对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与此实验动物的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生物安全问题。

本文将就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并以实际案例为依据进行分析。

一、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1. 实验动物的来源实验室通常从动物供应商处购物实验动物,这些动物往往是经过专业培育的,具有明确的品系和遗传背景。

一些实验室也会选择自行饲养实验动物,以便更好地控制其生长环境和饲养条件。

2. 实验动物的使用规范在进行实验室研究时,科研人员需要遵循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对实验动物进行合理的使用和保护。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种类和数量、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合理使用麻醉和镇痛药物等。

3. 实验动物的福利保障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条件,以及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监管措施。

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制定了相关的指导原则,如3R原则(Replacement, Reduction, Refinement),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减轻其痛苦。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挑战1.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人员对实验动物的安全使用和生物实验的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科研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2. 生物安全技术和设施实验室需要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技术和设施,包括实验动物饲养场所的环境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和通风系统的设置、危险实验物质的存储和处理等,以防止实验动物受到感染和传播疾病。

3. 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尽管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如实验动物的逃逸、实验物质的泄漏等。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的不良影响。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操作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操作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操作进行动物实验,应重点注意三方面内容:一是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对所用动物必须了解其整体概况,特别是微生物携带情况、免疫情况;二是保证动物应享有的福利,在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尽量避免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或伤害,痛苦和伤害往往使动物活动增加、暴露增大,增加生物安全风险;三是在使用动物进行感染性病原实验时,必须保护好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防止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

所以,要求实验人员必须了解动物实验的原则和要求。

一、动物实验样本采集中的生物安全为防止被动物咬伤、抓伤,在进行皮下、腹腔、尾静脉注射、采血、给药和处死的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正确抓取、保定动物,应佩戴动物专用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实验研究中,经常要采集实验动物的血液、组织、器官等样本,进行常规检查、某些特定指标的生物化学分析或病原检测。

因此掌握正确的采血和样本采集技术十分必要,良好的样本采集技术,既能满足实验需要,也能有效实现生物安全控制。

除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体表物质采集外,其他样本往往通过解剖或手术技术取得。

为避免意外发生,原则上活检采样时应对动物进行麻醉。

对接种了病原体的中、大型动物进行采血或体检时,要求将动物麻醉。

对小动物进行灌胃、注射和采血时,可不麻醉动物,但要防范被动物抓咬受伤。

标本的运输要求用防渗漏的容器装标本,放入标本的容器应确保密封。

将动物标本从实验室传出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所有样本采集器具、物品必须严格消毒灭菌后,方可处理。

手术、解剖操作时容易被血液、体液、样品污染或被器械、针头刺伤,存在潜在生物危害,因此必须做到:动物操作一定要使用适当的镇静、镇痛或麻醉方法;尽量减少样本活体采集,禁止不必要的重复操作;不提倡利用一只动物进行多个手术实验;严格实验操作规程,防止发生血液、体液外溅。

在组织、器官等标本采集处置过程中避免意外划伤、针刺伤等;手术后的动物、标本以及所用器具材料等必须按规定程序妥善处置。

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安全注意事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进步,实验动物在科研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实验动物也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在实验动物中心进行研究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相关的注意事项。

首先,实验动物的选取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需求,选择具有较低传染性和较弱致病性的动物品种。

避免选取携带病原体或对环境具有较高风险的动物品种,以减少实验中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

其次,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也是确保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的环境应符合相关的生物安全要求,包括动物室的通风、消毒和垃圾处理等。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动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饲养和管理过程符合生物安全的标准。

第三,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措施也不能忽视。

在实验操作中,研究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使用实验动物和实验设备时,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体液和排泄物,避免实验动物的咬伤和抓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四,实验动物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动物中心的生物安全责任和权限。

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可能的生物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和应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事故对实验动物中心和研究项目的影响。

最后,实验动物中心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共同维护生物安全。

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等,应加强合作与沟通,及时了解最新的生物安全信息和措施,确保实验动物中心的生物安全工作符合最新的标准和要求。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
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 程序,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四级,分别对 应四个级别的实验室:
* 包括下述不同等级:
基础实验室(BSL-1):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 基础实验室(BSL-2):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防护实验室(BSL-3):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最高防护实验室(BSL-4):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四、野生动物和昆虫
普通级环境应安装纱窗、挡鼠板、下水道安装 网眼挡板等。
五、动物致敏原 实验前戴口罩、手套和防护镜,穿隔离服,
症状严重者需要脱离动物饲养环境并且治疗。
六、有害气体 来源于动物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主要成分 为氨。当饲养室饲养动物的密度过大,或更 换垫料不及时均会引起氨气浓度过高;特别 是在大动物饲养室中。
三、生物安全的相关术语
1.实验室生物安全 —— 是指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实验室为避免 各种生物危害而采取包括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配 备必要的物理、生物防护设施和设备等综合措施。
2.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 BSL) —— 是指专门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
*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
* ABSL-1一般不需要使用生物安全柜,人员进入实验 室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即可,应配备常规的实验及清洁 用具,也可配备呼吸防护装置、紧急冲洗装置等。可 在开放的实验台、洗手池上操作。
* ABSL-2在达到ABSL-1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具备生物 危害警告标志,要增加适合感染性材料操作的Ⅱ级生 物安全柜、洗眼装置以及高压灭菌锅和化学消毒装置 等废弃物处理设施,实验室的门带锁,能自动关闭。
2、细菌性疾病
沙门氏菌病、布氏杆菌病、猴结核病、志贺氏菌病、李 斯特菌、鸚鹉热、鼠咬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肠炎 耶森氏菌病等;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动物工作与生物安全1、实验动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生物医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

对于医学科学来说,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治疗与治愈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机制,无一不是通过动物实验而阐明或证实的,如肝炎、非典、艾滋病等都需运用相应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来阐明各方面的机理,并且研制传染病的疫苗和治疗药物都要用到大量和多种的实验动物,最后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2、动物实验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研究试验过程必须在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随着生命科学、生物反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等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越来越多的使用动物进行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麻风、狂犬病、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研究。

动物感染实验从接种病原体到实验结束,中间要经过以日、周、月计算的过程,在此期间,给动物喂食、给水、更换垫料及笼具等,遇有病原体随尿粪、唾液排出,就会有感染性气溶胶不断向环境扩散的危险;剖检动物时,实验者还会有接触在体液、脏器中繁殖了的病原体的危险;根据动物种类不同,还可能被动物咬伤甚至由于注射器、手术刀的创伤而被感染等。

因此,动物实验过程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对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问题有严格的管理要求,特别是SARS流行之后,我国对从事动物实验或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病原微生物研究,利用实验动物进行转基因、克隆、重组基因等不同级别的感染性实验必须在符合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未经许可的实验室不得开展相关实验。

同时,制定了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规范、运行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认证标准。

动物实验中生物安全不容忽视在动物实验中,对实验室的不科学管理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例如饲养中的动物将接种的病原体通过呼吸、粪、尿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室内环境,如果实验室人员防护或操作不当,就会接触到污染物而被感染。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

一、流行性出血热 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三、狂犬病 四、猴B病毒病 五、弓形虫病 六、沙门氏菌病
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疾病, 七、钩端螺旋体病
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 八、结核分支杆菌病
引起,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 疾病。
九、志贺菌病 十、鼠痘 十一、兔出血症
19
(一)流行性出血热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大鼠的烈性传染病
25
(七)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 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流产、皮肤和 黏膜坏死、水肿等。
钩端螺旋体的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温血 动物都可感染,其中啮齿目的鼠类是最重要的贮存宿主
26
,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981年WHO统一命 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 1、自然宿主: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大鼠为实验动物型HFRS
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气溶胶吸入,人类主要接触宿主动物及排泄物而受感 染。
3、症状: 人:发热,头痛,肌肉痛,结膜水肿充血(点状), 出血性肾损伤(肾综合症出血热),最后肾衰竭,出现尿毒 症,严重可导致死亡。大鼠:多为隐性感染,长期排毒,一 般无临床症状,也不死亡。一般不影响实验进程。
(八)结核分支杆菌病
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
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人感染后形成
结核病,猴、犬、豚鼠、兔和猫等均可感染,以猴发
病率最高。
(九)志贺菌病
由志贺菌(Shigella spp)或称痢疾杆菌引起人和实
验动物肠道感染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人和猴以细菌性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事件,主要表现二方面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事件,主要表现二方面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事件,主要表现二方面.一是正常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上人畜共
一是正常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上人畜共患病;二是受感染动物由于逃逸或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造成传染病扩散。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指的是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

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性是指病原微生物实验。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是从人类健康方面考虑的。

所以必须避免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导致动物病原体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

如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心得体会

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心得体会

实验动物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在实验中使用实验动物和生物样品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动物和生物样品的使用和管理都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里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对于实验动物使用,首先要进行伦理审查,尽量选择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实验动物,并遵守严格的操作、饲养和使用规范,避免对动物造成伤害或痛苦。

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进行标识和记录,例如使用个体标识和记录其体重等指标,以确保实验的可追溯性和科学性。

同时,进行充分的动物饲养和生存环境监控,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存。

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实验室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实验室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如标本处理、储存、消毒等,防止生物学毒素或细菌病原体的泄漏和传播,以及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在实验中,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了解最新的生物安全技术和知识,及时更新和规范实验室安全操作流程。

最后,作为科研人员,除了遵守法律法规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还应当发扬科学精神,尽量在不侵犯动物权益和保障人类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更多科学问题,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Experimental animal; Biosecurity
实验动物是从 事 科 学 研 究、教 学、生 产、检 定 等 的重要工具 和 支 撑 条 件,广 泛 应 用 于 医 药 研 发、教 学实验、生 物 检 定 等 方 面,在 生 命 科 学 研 究 中 起 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 古 至 今,生 命 科 学 的 发 展 和 研 究,离不开实验动 物 和 各 种 人 类 疾 病 动 物 模 型。 科 学研究中,往 往 在 实 验 动 物 机 体 上,利 用 实 验 方 法 和生物技术,揭示 人 类 疾 病 的 发 病 机 制、症 状 表 现、 治疗方法和康复转 归 过 程,为 生 命 科 学 研 究 提 供 科 学 、实 用 的 参 考 依 据 ,造 福 于 人 类 的 健 康 。
随着科学技术 的 飞 速 发 展,科 学 研 究 中 使 用 的 实验动物和 实 验 用 动 物 的 种 类、品 系 越 来 越 多,除 了按实验 动 物 定 义 命 名 的 各 种 级 别 的 常 规 实 验 动 物以外,还有利用模 式 生 物 技 术 进 行 遗 传 工 程 改 造
的各种模型 动 物,甚 至 有 的 研 究 还 需 使 用 珍 贵、濒 危的野生动物。这 些 实 验 用 动 物 在 生 产、使 用 过 程 中,存在感 染、繁 殖 病 原 体 的 可 能 以 及 向 环 境 扩 散 的危险,对人和环 境 产 生 生 物 安 全 威 胁。 生 命 科 学 领域中的 实 验 动 物 工 作 在 为 人 类 的 健 康 做 出 越 来 越重要的作用的同 时,不 容 置 疑 地 也 涉 及 到 一 定 的 生物安全问 题。1999 年 北 京 某 实 验 室 曾 发 生 实 验 人员感染流行性出 血 热 事 件,事 件 起 因 就 是 操 作 人 员被携带病毒的实验动物抓咬伤而受感染引起的; 2003 年北京某 实 验 室 实 验 人员 也 是 由 于 在 实 验 操 作过程中被动物抓咬伤感染 SRAS 病毒并造成一定 范围内流行的事件; 2006 年长春市某高校中药系实 验室发生学生感染流行性出血 热 事 件,76 名 学 生 中
1 实验动物生物群体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 作用
实验 动 物 是 指 经 人 工 饲 养、繁 育,对 其 携 带 的 微生物及寄生虫实 行 控 制,遗 传 背 景 明 确 或 者 来 源 清楚的,应用于科 学 研 究、教 学、生 产 和 检 定 以 及 其 他科学实验 的 动 物,包 括 大 白 鼠、小 白 鼠、裸 鼠、豚 鼠、家兔、比 格 犬、恒 河 猴、小 型 猪 等。 实 验 动 物 按 微生物控制 标 准 分 为 普 通 动 物、清 洁 动 物、无 特 定 病原体动物、无 菌 动 物 四 个 级 别; 按 遗 传 标 准 分 为 近交系、突 变 系、杂 交 群 和 封 闭 群 四 大 类。 与 化 学 试剂、情报信息和仪 器 设 备 并 称 为 实 验 研 究 支 撑 的 四大要素。科学研究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 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 传染性疾病 的 发 病、治 疗 与 治 愈 机 制 及 其 生 理、生 化、病理、免疫等方 面 的 机 制,无 一 不 是 通 过 动 物 实 验而阐明或证实的。每一项生命科学研究都离不 开实验动物,可见实 验 动 物 在 科 学 研 究 中 的 重 要 地 位。实验动 物 为 人 类 健 康 和 社 会 进 步 作 出 了 巨 大 贡献。
16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 年 10 月第 21 卷第 10、11 期 Chin J Comp Med,October 2011,Vol. 21 . No. 10,11
有 10 名学生受感染,整个事件起因也是由于实验操 作过程中被动物抓咬伤而造成的; 2009 年 3 月 法国 食品卫生安全署的 科 学 家,在 实 验 室 中 对 动 物 病 体 进行实验研 究 时,意 外 感 染 致 命 性 炭 疽 病 菌,受 感 染的 5 名人员被紧急隔离至医院监控以及治疗。这 些都无疑为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敲响了警钟。实验 动物的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敏感话 题,是科学 研 究 中 不 容 忽 视 的 重 要 因 素,它 与 动 物 疫病防治、人 类 健 康、生 物 武 器 之 间 的 微 妙 关 系 正 在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实验动物 是 生 命 科 学 研 究 的 基 础 和 重 要 支 撑 条件。生命科学研究 中 实 验 动 物 永 远 是 人 类 的“替 身”,动物演 变 过 程 的 生 命 奥 秘 遗 传 信 息 都 蕴 藏 在 整个生态 动 物 链 中。 人 类 很 多 疾 病 的 病 原 体 来 自 于动物,如 狂 犬 病、爱 滋 病 等。 在 动 物 中 有 大 量 的 人类疾 病 天 然 模 型 存 在,而 且 有 的 高 等 动 物 在 解 剖、生理学 上 接 近 于 人 类,是 医 学 实 验 最 理 想 的 实 验动物。目 前,几 乎 所 有 的 生 命 科 学 领 域 的 科 研、 教学、生产、检定、安 全 评 价 和 成 果 评 定 都 离 不 开 实 验动物,实验 动 物 是“活 的 仪 器 ”,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用。在现代科学 的 带 动 下,实 验 动 物 学 已 发 展 成 为一门综合性的新 兴 学 科,其 发 展 和 应 用 程 度 被 作 为衡量一个国家、一 个 地 区、一 个 部 门 或 行 业,特 别 是生命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1 世纪将是高科技激烈 竞 争 的 年 代,现 代 医 学 及生物高科技已成 为 时 代 竞 争 的 热 点 和 制 高 点,因 此,实验动物科学 倍 受 重 视。 发 达 国 家 每 年 都 投 入 大量资金,以促进 实 验 动 物 科 学 的 发 展。 实 验 动 物 在科学研究中占有 重 要 地 位,如 美 国 生 物 科 学 课 题 投资的 40% 涉及实验动物,60% 的 生 物 学 课 题 需 要 实验动物。美国肿 瘤 研 究 中 心,每 年 的 研 究 经 费 为 2. 2 亿美元,而 需 要 利 用 实 验 动 物 进 行 研 究 的 课 题 占 1. 4 亿美元。有人统计,在我国,全国一年繁殖实 验动 物 约 1300 万 只,科 学 研 究 中 的 实 际 使 用 量 在 1000 万只左右,我国生物医学科研课题的 60% 以上 需要实验 动 物。 由 此 可 见 实 验 动 物 在 科 学 研 究 中 所占的重要位置。
在我国,由于 缺 乏 严 格、规 范 的 实 验 动 物 生 产、 使用监管制度与生 物 安 全 体 系,给 维 护 社 会 公 共 卫 生和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很多问题。实验动物 的生物安全问题,已 经 明 显 的 威 胁 到 社 会 的 公 共 卫 生、人类的人身安 全 和 生 态 环 境。 由 于 实 验 动 物 在 生产、经营和使用 等 过 程 中,生 物 安 全 观 念 淡 化、防 范意识薄弱,造 成 了 很 大 的 生 物 安 全 隐 患,久 而 久 之必然会发生生物入侵及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 影响人们 的 正 常 生 活 秩 序、危 害 人 们 的 身 心 健 康。 因此,积极 探 索 加 强 实 验 动 物 的 生 物 安 全 管 理,建 立实验动物监管制 度 和 生 物 安 全 体 系,消 除 重 大 动 物疫病防控隐患,维 护 社 会 公 共 卫 生 安 全 和 生 态 环 境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2 生物安全的概念与理念
生物安 全 有 狭 义 和 广 义 之 分。 狭 义 生 物 安 全 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 主要指转基因技术) 的 开发和应 用 所 产 生 的 负 面 影 响,即 对 生 物 多 样 性、 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威胁或潜在风险。 广义生物 安 全 则 不 仅 针 对 现 代 生 物 技 术 的 开 发 和 应用,还包括了更 广 泛 的 内 容,大 致 分 为 3 个 方 面: 一是指人类的健康安全; 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 业生物安全; 三是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 全。目前国 内 对 生 物 安 全 的 认 识 很 多 还 局 限 在 狭 义的概念里,而国际 上 目 前 虽 然 对 此 还 没 有 一 个 统 一的认识,但 一 些 发 达 国 家,如 澳 大 利 亚、新 西 兰、 英国等,在实际管理 中 已 经 应 用 了 生 物 安 全 的 广 义 内涵,并且将检疫及 公 共 卫 生 安 全 作 为 国 家 生 物 安 全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一 般 说,生 物 安 全 所 受 到 的 外
2011 年 10 月 第 21 卷 第 10、11 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檵殝
October,2011 Vol. 21 No. 10,11
檵檵檵檵殝 大会报告
檵檵檵檵殝
檵殝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
钱 军,孙玉成
( 1.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 130122; 2. 吉林省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22)
【Abstract】 Experimental animals are an important tool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 for research,teaching,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The species and strain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used in research have been increased markedly alone with development at full speed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 But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have been threatened by experimental animals bio-safety issues in our country. This review analyzed the potential bio-safety hidden danger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raising and use,investigated problems existed in experimentalanimals bio-safety control,and proposed some measures and advice to laboratory animals bio-safe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