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检查项目及要求内容

合集下载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113号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113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5〕113号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
序号
检查重点内容
违反条文
处罚依据
人员和资质管理
1
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不齐全或不在有效期内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三条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4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9
将火种带入易燃易爆场所或存在脱岗、睡岗、酒后上岗行为的。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16
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的。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113号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113号
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12
未按规定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的。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13
生产、储存装置及设施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的。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9
将火种带入易燃易爆场所或存在脱岗、睡岗、酒后上岗行为的。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违法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某加油站安全检查制度范本

某加油站安全检查制度范本

某加油站安全检查制度范本一、检查目的与范围本次安全检查的目的在于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营,保障员工和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检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加油站建筑物、油罐区、加油机、消防设备、安全通道等相关设施。

二、检查内容1. 加油站建筑物检查a. 外墙和屋顶是否存在裂纹、渗水等安全隐患;b. 门窗是否完好,是否具备防盗功能;c. 是否存在电器设备摆放不当、电线老化等电气隐患;d. 是否存在明火、烟雾等火灾隐患;e. 是否存在积水、污染等环境隐患。

2. 油罐区检查a. 油罐周围是否清洁干燥,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b. 油罐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渗漏现象;c. 罐车进出口是否畅通;d. 是否存在潜在的静电积聚、雷击等危险因素。

3. 加油机检查a. 加油机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漏油、漏电等现象;b. 加油机标识是否清晰可见;c. 加油机停机时是否关闭电源;d. 是否存在非法改装、私拉乱接电缆的行为。

4. 消防设备检查a. 灭火器是否按规定配备且有效期内;b. 消防栓是否正常运作,是否容易取用;c. 是否存在防火门、防火隔离墙等消防设施的损坏或遗漏。

5. 安全通道检查a. 通道是否保持畅通;b. 是否存在堆放杂物、妨碍行走的障碍物;c. 疏散标识是否醒目可见;d. 是否存在疏散门、应急出口等的堵塞情况。

三、检查方法a. 安全检查采用随机抽查和定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b.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c. 检查时应全面登记、拍照并填写检查记录表;d.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相关文件中。

四、检查频率a. 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具体频率由责任人确定;b. 每次安全检查应有标准的检查流程,确保全面细致。

五、检查记录与整改a. 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包括检查日期、检查地点、检查人员、检查结果等内容;b. 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检;c. 整改情况应记录在相关文件中;d. 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明细清单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明细清单
1、企业是否依法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或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是否依法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的。
2、企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4、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化工行业从业经历的。
查资料
1、动火作业是否按规定进行可燃气体分析.
2、受限空间作业是否按规定进行可燃气体、氧含量和有毒气体分析.
3、脱水、装卸、倒罐作业时,作业人员是否离开现场或油气罐区同一防火堤内切水和动火作业同时进行的。
4、作业过程是否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遵守有关标准和规范,履行下列现场安全管理职责:
(1)确认现场作业条件以及符合安全要求;
4、如委托其他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前款规定的危险作业的,是否在作业前与受委托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25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
查资料、
抽查现场
1、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是否设专人负责管理.
2、对储存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是否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7
从业人员上岗过程中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
查资料、
抽查现场
1、是否将火种带入易燃易爆场。
2、是否存在脱岗、睡岗、酒后上岗行为的。
二、工艺管理
8
安全设计诊断和安全可靠性论证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遏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
(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8
选用不符合资质的承包商或未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的。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条: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气柜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
(3)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液相进出口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其位置宜靠近球形储罐;
(4)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置注水措施。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第6.3.11条、第6.3.12条;《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SH3136)第6.1条、第7.4条
18
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1
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未按照标准设置、使用或定期检测校验;以及报警信号未发送至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进行报警的。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监管与防范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监管与防范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监管与防范方案第一章安全监管概述 (3)1.1 安全监管的定义与重要性 (3)1.1.1 安全监管的定义 (3)1.1.2 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3)1.1.3 监管体制 (3)1.1.4 监管手段 (4)1.1.5 监管成效 (4)1.1.6 法律法规 (4)1.1.7 标准 (4)第二章安全监管体系 (4)1.1.8 概述 (4)1.1.9 企业内部安全监管机构 (5)1.1.10 部门安全监管机构 (5)1.1.11 行业协会安全监管机构 (5)1.1.12 概述 (5)1.1.13 法律法规 (5)1.1.14 企业规章制度 (6)1.1.15 操作规程 (6)1.1.16 安全监管流程概述 (6)1.1.17 安全监管计划制定 (6)1.1.18 安全监管实施 (6)1.1.19 安全隐患整改 (7)1.1.20 调查处理 (7)第三章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7)1.1.21 概述 (7)1.1.22 风险识别方法 (7)1.1.23 概述 (7)1.1.24 风险评估流程 (8)1.1.25 概述 (8)1.1.26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8)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 (8)1.1.27 责任制的建立 (8)1.1.28 责任划分 (9)1.1.29 责任考核 (9)第二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9)1.1.30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9)1.1.3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 (9)1.1.3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 (9)1.1.33 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 (10)1.1.34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10)1.1.35 安全生产培训方式 (10)第五章预防与控制 (10)1.1.37 风险评估 (10)1.1.38 安全培训与教育 (10)1.1.39 技术措施 (11)1.1.40 管理措施 (11)1.1.41 应急预案的制定 (11)1.1.42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1)1.1.43 报告 (12)1.1.44 调查 (12)1.1.45 处理 (12)第六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2)1.1.46 安全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12)1.1.47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3)1.1.48 安全检查的实施 (13)1.1.49 维护保养的目的与意义 (13)1.1.50 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 (13)1.1.51 维护保养的实施 (13)1.1.52 隐患整改的目的与意义 (14)1.1.53 隐患整改的主要内容 (14)1.1.54 隐患整改的实施 (14)第七章安全生产投入 (14)1.1.55 概述 (14)1.1.56 安全生产投入标准内容 (14)1.1.57 概述 (15)1.1.58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措施 (15)1.1.59 安全生产投入与损失的关系 (15)1.1.60 安全生产投入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15)1.1.61 安全生产投入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15)第八章安全文化建设 (16)1.1.62 安全文化建设的定义 (16)1.1.63 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6)1.1.64 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16)1.1.65 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组织体系 (16)1.1.66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 (17)1.1.67 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17)1.1.68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7)1.1.69 评价指标体系 (17)1.1.70 评价方法 (17)第九章应急管理与救援 (17)1.1.71 概述 (18)1.1.72 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18)1.1.73 应急管理体系运行与监督 (18)1.1.74 应急预案制定 (18)1.1.76 概述 (19)1.1.77 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原则 (19)1.1.78 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内容 (19)1.1.79 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管理 (19)第十章监管效能提升 (20)1.1.80 引入先进技术 (20)1.1.81 建立风险分级监管机制 (20)1.1.82 推行信用监管 (20)1.1.83 加强人员培训 (20)1.1.84 优化人员结构 (20)1.1.85 强化激励机制 (20)1.1.86 建立监管效能评估体系 (21)1.1.87 实施动态监管 (21)1.1.88 加强沟通与协作 (21)第一章安全监管概述1.1 安全监管的定义与重要性1.1.1 安全监管的定义安全监管是指在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安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纠正和处罚的一种管理行为。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表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表
<
从业人员500人以上的从业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业人员500人以下的,应当至少配备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机构选派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危险工艺岗位操作人员应当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具有高中学历且经过专业机构培训合格。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第154条

防火防爆

1
在使用或产生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和储运设施区内,应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
有可燃气体和粉尘泄露的封闭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作业场所中的危险物质的浓度不超过有关规定,并设计必要的检测和自动报警装置。
~
GB50489

2
生产设施的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安全、卫生、施工安装、检修及生产操作等要求,以及物料输送与储存方式等条件确定。
GB50489
,

3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设施,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时,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段。
GB50489
《安全生产法》第38条

13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安全生产法》第69条
{
14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范本

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范本

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范本化工生产系统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业领域,因此安全检查对于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化工企业应每年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以确保生产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提供一个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的范本,重点关注关键环节和安全要求。

一、生产装置的安全检查1. 设备完整性检查:在进行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检查时,首先要检查生产装置的设备完整性。

确保设备没有磨损、裂纹或其他损坏。

对于存在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清洁与维护检查:生产装置的清洁和维护是保证生产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检查设备表面是否干净,防止积尘和杂物堆积。

同时,检查液体或气体管道的漏损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修复。

3. 电气设备检查:化工生产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是安全检查的重点。

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正常,并测试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确保电气线路没有过载、短路或其他安全隐患。

4. 压力容器检查: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是确保安全的一项关键任务。

检查压力容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同时检查压力表和温度计的准确性。

二、安全操作流程检查1.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制定和实施。

检查操作规程的编写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详细的操作步骤、通风要求、个人防护装备等。

2. 应急处理计划检查:安全检查还应检查化工生产系统的应急处理计划。

确保应急处理计划明确,包括事故报告、紧急撤离程序和急救措施等。

同时,组织演练应急处理计划,提高人员的应对能力。

3. 岗位培训和责任制度检查: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操作要求人员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

检查员工的岗位培训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三、环境和健康安全检查1. 环境污染防控检查:化工生产系统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

安全检查应关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要求,如废物处理、排放控制和污染源减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机组及设备和输送高危介质的机泵房应有视频监控系统。
10
在线监测
现场(中控 室)检查
关键机组及设备实现在线状态监测,建立故障诊断数据库,并实现状 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网络化管理。
11
信号联锁
现场(中控室)检查
仪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 确;各部位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12
放射性危 害液位计
现场查看
存在放射性危害的液位计处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设施和措施。
13
压力容器安全 附件及其检验
现场查看
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均完好、有效;安全阀、压力 表有定期校验记录;液位计显示清晰、准确,有指示最高、最低液位的 明显标志。
14
双回路供电
现场查看
应采用独立的双回路电源供电,且双回路电源应有自动切换设施。
三、生产设施
1
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漏报警
现场查看
可燃气体(蒸气)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有可能泄漏有毒物品、有毒气体或易造成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有毒 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重点监管的 化工工艺安 全控制要求
裂解(裂化)工艺安全控制要求:设置裂解炉进料压力、流量控制报 警与联锁装置;紧急裂解炉温度报警和联锁装置;紧急冷却系统;紧 急切断系统;反应压力与压缩机转速及人口放火炬控制;再生压力的 分程控制;滑阀差压与料位控制;温度的超驰控制;再生温度与外取 热器负荷控制;外取热器汽包和锅炉汽包液位的三冲量控制;锅炉的 熄火保护装置;机组相关控制等。
2.—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3.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 断装置;
4.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
5•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 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6.重大危险源现场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 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
炉膛及弯头箱应设置灭火蒸汽设施。应在距炉子7. 5m外设置蒸汽 控制阀门。
4
反应器、塔 类、冷换设备框架区
现场检查
表面温度超过60T的设备和管道,当其距地面或工作台高度小于2.1m,或距操作平台侧小于0. 75m时,应设防烫伤隔热层。
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 设施。
2
现场检查
加氢工艺安全控制要求:设置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装置;反应物 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系统;紧急冷却系统;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氢 气紧急切断系统;加装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设施;循环氢压缩机停 机报警和联锁装置等。
聚合工艺安全控制要求:反应器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装置;紧急 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紧急加入反应终止剂系统;搅拌的稳定控 制和联锁系统;料仓静电消除、可燃气体置换系统,高压聚合反应釜 设有防爆墙和泄爆面等。 ,
泄放可能携带液滴的可燃气体应经分液罐后接至火炬系统。
布置在爆炸危险区的在线分析仪表间设备为非防爆型时,在线分 析仪表间应正压通风。
管道及其桁架跨越厂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在跨越铁路或 道路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 泄漏的管道附件。
离心式压缩机组设超温、超压、油压过低、轴承温度过高、振动过大等 联锁停车系统。
在氨制冷机房应设置氨气浓度报警器;氨气浓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氨 制冷机组及储氨容器上方的机房顶板上。 &
氨制冷机房应设事故通风系统,排风口应位于侧墙高处或屋顶;在控 制室和制冷机房门外墙上安装人工起停通风机的按钮。
8
火炬系统
现场检查
甲、乙、丙类设备应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对可燃气体设备,应能将 设备的可燃气体排入火炬或安全放空系统。
3
加热炉炉 体及附件
现场检查 查看资料
烧燃料气的加热炉应设长明灯,并宜设火焰监测器。j
加热炉燃料气管道上的分液罐的凝液不应敞开排放。
加热炉燃料气管道上应设置阻火器。
工艺装置的塔、加热炉、栗、冷换设备等区域围堰的排水出口处应 设水封,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mm。
加热炉热电偶、负压表、在线氧含量分析、流量计、压力表等检测仪表 的使用良好,指示正常。
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含氧气或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可燃气体、毒性 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可燃气体、惰性气体、酸性气体及其他腐蚀性气 体不得排入全厂性火炬系统,应设独立的排放系统或处理排放系统。
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前,应设置分液和阻火等设备。
火炬应设长明灯和可靠的点火系统。
9
视频监控
现场(中控 室)检查
四、储运设施
1
储罐
现场检查
油罐应采用钢制油罐。储存甲类和乙A类油品的地上立式油罐,应 选用浮顶油罐或浮顶油罐,浮顶油罐应采用二次密封装置。容量 小于或等于l〇〇m3的地上油罐,可选用卧式油罐。
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的固定顶油罐、储存甲、乙类油品的卧式油罐、储存丙A类油品的地上卧式油罐,上述油罐通气管上必须装设 阻火器。储存甲、乙类油品的固定顶油罐和地上卧式油罐的通气管 上应装设呼吸阀。
石油化工企业分类安全检查项目及要求


检查容 及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标准与要求
一、安全距离
1
安全距离
现场检查
企业的外部防火间距应符合要求。防火间距标准见本手册附录B。
二、重大危险源
1
重大危险源
现场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重大危险源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 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5
压缩机房
现场检查
压缩机的专用控制室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围以外,且专用控 制室与压缩机房的中间隔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可能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
泵房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甲、乙类液体栗房电气设施及照明设施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电器防爆等级应按介质条件确定。
6
泵房
现场检查
甲、乙类液体泵房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静电接 地措施。
甲、乙类液体泵房可能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应设置事故通风 系统。
现场查看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 栏,设于室外的制冷机、贮液器应有遮阳棚。
7
氨冷冻站
现场检查
制冷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屋面时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 的空隙应密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