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面五星红旗

合集下载

1、第一面五星红旗

1、第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
请家长帮助学生一起寻找有关开国大典时的资料。
课堂探究
1、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2、选择一位共和国缔造者,了解一下他的丰功伟绩,并加以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故事交流会,每人在小组里讲述自己搜集的故事,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讲述,同时接受同学们的点评。
4、将自己搜集的小故事整理好,贴于相对应的图片资料下,记住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5、说一说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和国旗图案的含义。
课后反思学习过程:部分环节不太善。学生讨论时间稍长。存在问题:讨论时有的小组主题不明确,缺乏活力。
自我评价:寻找开国大典时的有关资料,要注意准确。在了解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伟人对新中国的成立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保存资料的方法。
1、第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10月1日这一天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意义。
知识目标
1、认识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要领导人,感受到这些革命前辈值得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去缅怀和纪念。
2、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理解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能力目标
1、是否能说出一位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
2、是否能说出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
心理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体会学习快乐。
备课四要素
备教材
重点:认识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要领导人。
难点: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理解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
备学生
整体基础较差,教学时难度要适当,适当渗透。
备教师
教材整体把握较好,能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备教法
教授法,演示法。

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诞生

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诞生

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诞生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开幕。

筹备会设立了六个小组,分别进行新中国成立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方案。

第六小组组长是著名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马叙伦,副组长是当时北平军管会主任、市长叶剑英和作家沈雁冰(茅盾),组员有田汉、郭沫若、郑振铎、李立三、廖承志等共16人。

彭光涵当时担任了第六小组的秘书,是第六小组中年纪最小的,当时他31岁。

征集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等七家报纸开始刊登政协筹备会关于征集国旗、国歌、国徽等方案的启事。

国内解放区各报纸、香港及海外华文报纸也立即转载了这个启事。

征集启事刊登后,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热情应征。

彭光涵和筹委会工作人员每天都加班加点拆封审阅、登记、统计国内外群众的来稿。

截至8月20日,仅国旗的应征方案就达1920件,图案2992幅。

第六小组从7月4日成立起,经过两个多月紧张认真的征集和审阅工作,9月14日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国都、纪元、国徽、国歌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国旗问题一直争论很大。

彭光涵介绍说,对于群众的来稿,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有3类来稿被筛选掉了:第一类是有镰刀锤子的,有模仿苏联国旗的痕迹;第二类是用嘉禾齿轮的,图面比较复杂;第三类是采用两色或三色横条或竖条的,模仿西方国家国旗的痕迹很明显。

按照这个原则,小组成员从2992幅图案中最后选出了较好的四十余幅作为初选图案,由彭光涵送交周恩来审阅。

周恩来对彭光涵说:“你把这些图案分类编成册,给每个图案编号,但不写作者姓名,避免审阅人带有偏见。

初选图案仍由第六小组进行复选,精选出一批图案,上报大会主席团。

”第六小组经过认真复选,最终确定了38幅图案,以“复字第×号”作为编号,编辑成一册《国旗参考资料》送交大会审阅。

“复字32号”1949年9月23日上午,政协全体会议代表分组讨论国旗方案。

三件文物,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国旗

三件文物,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国旗

三件文物,见证新中国的诞生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国旗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更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大转折,更让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今天,我们来看看三件文物,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第一件文物是——“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国旗”。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大典,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

当天,毛泽东在城楼上手握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面国旗,就是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这面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象征着革命,五颗星代表着五个民族,现今更是成为了中国的国家象征。

第二件文物是——“新中国成立百日纪念章”。

1950年1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成立百日纪念日。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中国政府发行了“新中国成立百日纪念章”。

纪念章的正面是五星红旗,中间有“百日纪念”字样,黄色外边框上环绕红色束框,寓意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这款纪念章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纪念价值,也成了中国收藏家们非常珍爱的文物之一。

第三件文物是——“金陵城楼”的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久,南京市开展了一项历史性的城市建设计划,建设了一座高十四米的城楼——“金陵城楼”。

这座城楼是仿照古代城楼建造而成,外形气势磅礴,建筑工艺十分巧妙。

金陵城楼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建设走向了新的阶段,同时也印证了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这三件文物都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辉煌。

它们不仅代表了历史意义,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国将继续在这些珍贵的文物和精神遗产的基础上,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并向前迈进。

第一面五星红旗(散文诗·外二章)

第一面五星红旗(散文诗·外二章)
满 含 深 情 的祝 福 呵
来 自人 民领 袖 心 底 的感 恩 中华 民族
你 的步 子
是 运 筹 大 决 战 的第 一 人 。
号 召 海 外 的 华 侨 回 国参 政 ,何 止 温 暖 了
你 的富 饶
你 的光 荣
你 的 自由
远 在 新 加 坡 的陈 嘉 庚 。
你 的微 笑
你 的壮 美
军大衣 。

高扬 起手 臂 , 奥运 会的夺冠 新 闻一次 次 出征 。 使 将 来 的将 来 ,还 能看 见 你 。

怀 念着 吃饭 自带 的 搪 瓷碗 。 怀 念着 十八 问办 公 室 ,处 长 们 只 拥有 办 公 桌 中 间 的那 么 一 个 小 抽 屉 。
¨

他 用 花 草 的芬 芳
他 用 玉 壶 的冰 心
他 用 珍 珠 的 晶莹
新 中 国的 命 运 之 门 。
从 一 个 战 场 转 到 了另 一 个 战场 ,指 挥 总 攻 的大 军 事 家 .开 始 面 对 茶 叶 的清 香 和 书法 的底 蕴 。 九 四九 年 :
在 新 刷 出 的 “ 康 社 会 ” “ 谐 社 会 ” 的 小 合 起 跑 线 上
不 了 江 、 回不 了家 的 “ 坦 克 ” 老 。


你 使 普 天 下 都 抬起 头来 .听听 天 安 门在 晨 风 中发 出的 哗 哗哗 地 笑 声 。
许 多 年 以后 ,你 又 使 北 川 小 学 在 课本 里
怀 念 着 盛 夏 的 一 张 旧 草席 .寒 冬 的 一 件
第一面五星红旗
( 文 诗 .卜 章 ) 散 夕二
桂 兴 华 一
最 默 契 的联 盟 ,最 及 时 关 切 。

关于国庆节的小故事:升第一面国旗的故事

关于国庆节的小故事:升第一面国旗的故事

关于国庆节的小故事:升第一面国旗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

*城楼。

全世界都瞩目于此。

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庄严而隆重地举行。

毛泽东强劲有力的湖南口音神圣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此前,军委三局(我军通信机构)的通信兵们为这个天的到来,实行了通信保障每个细节的周到准备。

毛泽东雄伟苍劲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遍整个世界!这声音宣告一个旧社会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接着,大典秘书长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一位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名叫苏冶的通信兵,和所有人一样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激动,但他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紧张和压力。

他的手也因这种激动和紧张而渗出了热汗,因为毛主席将在世界人民面前使用他和一个战友的一项技术发明:用电钮升国旗。

苏冶听到大典秘书长宣布的议程,立即上前一步,将一个遥控电钮递在毛主席手中。

毛主席神采奕奕,表情庄重地按动电钮,在*广场上所有人的翘首以待中,遥控电钮顺利启动旗杆下的马达,自动将一面长460公分、高338公分的五星红旗徐徐升向明净的天空。

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广场喇叭里响起了雄壮激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无线电波首次把国歌送遍五湖四海,送上九霄云外,送入每一个翻身作主、激动不已的中国人民心中。

此时,苏冶注意到毛主席的胸膛剧烈地起伏,一代伟人已情不自禁。

突然,毛主席发出一声赞叹:“升得好哇!”此话通过扩音器回荡在广场。

霎时,广场上一片欢腾,群情振奋。

苏冶理解主席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感慨中华民族终于升起了自己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二是褒奖通信兵设计的遥控升旗十分先进。

心潮澎湃的苏冶已泪湿眼帘。

国歌一个有国籍的人,对本国的国歌一定不会陌生。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听到国歌就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力量的涌动,精神的昂发和情感的倾泻。

但你会一字不差地唱完国歌吗?我说,我不会,你也未必就会,如果不是经历一次不应有的尴尬,我不会想到关于国歌的话题。

前不久,我为一家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送行。

仰望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主要内容

仰望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主要内容

《仰望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主要内容如下:文章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无数的中国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这面旗帜,永远铭记着1949年10月1日这个神圣的日子。

文章首先描述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的场景,无数的中国人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这面鲜艳的旗帜,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接着,文章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了民主共和,更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获得了自由、尊严和发展的权利。

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五星红旗的崇敬和热爱。

这面旗帜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更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信仰和追求。

中国人民仰望这面五星红旗,不仅仅是为了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更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塑造未来和希望的事业。

中国人民仰望五星红旗,同时也关注着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

他们希望下一代能够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文章呼吁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它、爱护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总之,《仰望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是一篇充满着自豪、激动和崇敬之情的文章,它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激发了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信心。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也深受启发。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我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课件

四颗小星排在大星的右下方,每颗小星各有 一个星角指向大星的中心,象征着四个阶级紧密的
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大星的一个星角指向旗帜正上方,象征着以工 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权 的伟大。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 庄严的国歌声中轻手按动开关,第一次升 起了这面国旗。
思考
第一次升国旗时,人们为什 么万分激动、欢呼雀跃?
“因为它是中华大地上升起 的第一面象征着劳动人民当家 作主的旗帜。”
重点句型学习
“大星的一个星角指向旗帜正上方,象 征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
“以……为……”是指“把……当 做……”。“以”是介词,意思相当于 “把”。 例如:学生以学习为第一任务。
讨论:
1.为什么说国旗对一个国家非 常重要?
2.我们平时应该怎么爱护国旗?
练 习
1.国旗旗面上的一颗大五角星象征着什么? ( B ) A、工人阶级 B、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国旗旗杆的周围为什么用汉白玉栏杆围着? (C) A、表示安全 B、表示高贵
C、表示庄严
D、表示严肃
谈一谈你对国旗的认识。
说一说每次升国旗的时候,你的 心情和感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第一面国旗
生字学习
绸(chóu)
染( rǎn )
栏杆(lán gān) 征稿(zhēng gǎo) lì)
旗帜(zhì) 屹立( yì
天安门升旗仪式
“每天清晨,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第一面国旗— —五星红旗都要在 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与朝阳一道缓缓升 起。回答问题。
1.陈赓同志为什么掉队了?
“由于长期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行军, 又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 惫,便掉队了。” 2.小红军吃陈赓同志给的青稞面了吗?

第一面五星红旗

第一面五星红旗
第一面五星红旗
清河一小 柴华
资料卡
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设计者
1949年7月,全国政协筹委会在报纸上公开征求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旗图案。 最后入选的五星红旗图案是由一位长期从事计划、财务 工作的普通劳动者曾联松设计的。他当时的构思是: “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像众星拱 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还把五星红旗设计为黄色,这不仅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 像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 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朱德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刘少奇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周恩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
这样做对不对?
请你选择一位共和国缔造者, 了解一下他的丰功伟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副主席等在天安门城楼 上
毛主席亲手升起五星 红旗
1949年10月1日,天
安门成了全世界所瞩 目的焦点,一个人民 当家作主人的新中国 诞生了。
10月1日上午8时,人
民解放军的受阅部队 已经到达指定地点。 上午10时,天安门广 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
等待检阅的步兵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当毛泽东跨上天安 门城楼的最后一个台阶时,城楼上的张致祥 立刻转身向广场上的军乐队总指挥罗浪发出 了演奏开始的“信号”。 当《东方红》的乐曲奏完3遍,毛泽东刚好 走到天安门正中央。当时整个广场几十万人 沸腾不已,欢呼“毛主席万岁”。
旗面为红地,五星呈金黄色, 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文化特征,犹 如红霞一片,金光灿烂…… 9月27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 庄严地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旗源自五星红旗,象征中国 革命人民大团结。”
曾联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 一后全体会议就国旗、国歌等问题进行表决。代表 们以热烈的掌声一致通过了五星红旗图案,大会决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此时,天安门广场上,22.5米的国旗杆已经高高竖 起。为了保证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为了五星红旗 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一切都在忙碌中……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检阅部队


军乐队奏国歌
新中国第一次升起了 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在22.5米 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 毛泽东开始宣读中央 人民政府《公告》, 向全世界申明:“中 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消和 人 息国 民 中日 央报 人刊 民登 政中 府华 成人 立民 的共
外发出了征求国旗等方案的启事。上海 滩一位33岁的青年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 激动得彻夜难眠。他的名字叫曾联松, 在上海一家经济通讯社当编辑。
7月,曾联松在一间斗室里设计出一张
又一张国旗草稿。他从人们常说的“盼 星星,盼月亮”中得到了灵感,又联想 到红军头顶的五角星,脑海中闪现出一 幅画面:以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 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群 众,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对准大星的中 心,形成“众星拱北辰”的格局,寓意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各族人民围绕在党的周围。
第一面 五星红旗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第一”
6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 新的历史纪元。那铭刻在开国盛典上的无数个 闪光的“第一”,记录了那个让世界为之惊叹 的伟大时刻,并将永远载入共和国辉煌的史 册……
五星红旗的故事
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及海

五角星设计为三原色中最亮的黄色,这不仅 与象征革命的 红色旗面相协调,像在早晨彩霞一片中金光 灿灿,色调简练而庄严大 气,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的黄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