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学③必修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3)PPT课件_Hooker

草原也曾水草丰富
黄河也曾清澈无比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口数 量的不断增加,而造成人们的乱砍 滥伐,盲目扩大耕地,过渡进行放 牧,肆意掠夺式开采资源能源, 而今……
水体污染
云南滇池爆发蓝藻 生灵涂炭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2、人类的多种需要: (1)需要粮食。因而需要耕地。
3、措施
4、人口现状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2、人类的多种需要
3、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4、采取的措施
练习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 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 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 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C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1日,是联合国确定并发起举行的第一个
“世界人口日”。
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005年12月20日,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公布的统 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数 量12月19日突破65亿,预
计将在2012年到2013年间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
• 提示: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 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 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 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 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 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 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 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 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 长的情况。
人教版教学课件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二生物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

一、世界和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近 几百年来为什 么会明显增多? 2.生物种群消 长的规律完全 适用于人口增 长的情况吗?
讨论:
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主要原因:
①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 “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过快; ②人口基数过大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 况吗?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因此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 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人不同于一般生物, 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 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 领等等。
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 (1)我国的人口政策: 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 (2)我国的人口现状: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经进 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3)我国的人口前景: 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4)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人口激增,耕地相对较少,对土地压力增大; 2.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环境污染加剧,引发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3.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 对森林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破坏森林生态平衡; 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
人口激增,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 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
沙尘暴
酸雨
土 壤 污 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水华
云南滇湖爆发蓝藻
水污染的危害
赤潮
大气污染的危害
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及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中含有某些致癌物质诱发鼻咽 癌、肺癌、诱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被植物吸收后使 人和动物中毒。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非农用
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 的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 越大。
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城市、工业、尤其是汽车的发展,使人类对 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世界为争 夺石油资源而战争不止。
三、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
由于人口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不断扩大物质需要,这与有限的资源造 成尖锐的冲突,人多地少,必然导致人们开 垦荒地,其结果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 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 生。
沙尘暴
人口多
地 面 沉 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 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 降低的现象。在人口密集的城 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 现在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人 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 因此,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 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 为人为祸患。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 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 长期掠夺资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人口质量不高
4、人口老龄化
四、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是:2005年要 控制在13.3亿以内; 2010年要 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 口总数达到峰值(16亿)
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 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 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人口资源与环境》课件

为了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作,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机 制。通过给予生态保护和修复者一定 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提高其参与的积 极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生态补偿机 制还可以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 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
PART 05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 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 2
PART 03
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定义
指自然界中能提供人类利用,满 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要
素的总和。
自然资源分类
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等。
自然资源特点
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 等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资源利用方式
开采、利用、回收等。
资源保护措施
立法、执法、宣传教育等。
资源可持续利用
城乡结构问题
城乡人口比例失衡,城市 化进程加速,对城市基础 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带 来挑战。
人口素质问题
教育水平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 水平差异大,影响人口素 质的提升。
健康素质问题
健康状况不均衡,慢性病 、传染病等健康问题依然 存在,影响劳动力生产力 和生活质量。
道德素质问题
道德素质滑坡,社会风气 不良,影响社会稳定和和 谐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 求的能力。
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短缺原因
01
过度开采、不合理利用、浪费等。
可持续发展概念
02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策略
03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
PART 04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

例题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
是( B )
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
渐降低的死亡率
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
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
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解析 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明显下降的状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 量并不低。
[答案] A
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
存所需的食物来源中,耕地上的农作物占88%,草原 和牧区占10%,海洋占2%。随着海洋的开发利用,海 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能量将会增加。目前,全球适于 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37×109hm2,人均约0.26hm2。但 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 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据联 合国粮农组织研究,目前全球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 地承载力的状态。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 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的环境容纳
量是_有__限__的_______。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_生__态___ 环 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表现在: 人均耕地 继 续减少, 自然资源 消耗量大增,水、矿产资
源短缺, 环境污染 加剧。 协调措施:我国在控制 人口增长 的同时,还加大了 保护_资__源__和__环__境___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防治_沙__漠__化___;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 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_多__样__性_ 保护和 _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_建设,以及推进__生__态____农业等。
生物七年级下册7章1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1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晚育: 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随手关闭 水龙头 双面使 用纸张 多用肥皂, 少用洗涤剂 随手关灯, 节约用电
使用布袋
拒绝一次性 塑料餐盒
为环保做 十件事
不乱扔 垃圾
不随地 吐痰 不任意 打鸟
不攀折花木
小结
• • • • • •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快速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破坏环境——改善环境 三、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9.75 8.07
13.35 12.58 11.27
2 740 1393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5
6
7
8
2009 9 10 11 12 1999 13 14
年代(公元)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火爆的招聘现场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产生 饥饿 巨大的压力 .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70 65
世界 人口增长示意图
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 15.00
人口数量(亿)
1949年以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10.00 5.00 0.55 0.48 0.60 0.60 0.00 1 2 3 4 2.00 4.10 5.42 4.70 6.72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晚育: 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
随手关闭 水龙头 双面使 用纸张 多用肥皂, 少用洗涤剂 随手关灯, 节约用电
使用布袋
拒绝一次性 塑料餐盒
为环保做 十件事
不乱扔 垃圾
不随地 吐痰 不任意 打鸟
不攀折花木
小结
• • • • • •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快速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破坏环境——改善环境 三、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9.75 8.07
13.35 12.58 11.27
2 740 1393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5
6
7
8
2009 9 10 11 12 1999 13 14
年代(公元)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火爆的招聘现场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产生 饥饿 巨大的压力 .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70 65
世界 人口增长示意图
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 15.00
人口数量(亿)
1949年以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10.00 5.00 0.55 0.48 0.60 0.60 0.00 1 2 3 4 2.00 4.10 5.42 4.70 6.72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地或农田的面积
生态足迹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
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
林地 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所需
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的林地面积。
建设用地
CO2所需的森林面积。
表示人类基础设施所
占用的土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 所需的水域面积。
③要停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治
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全》P127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送到了2000km 外的北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丧失
K值为15亿
《全》P125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 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生态足迹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
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
林地 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所需
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的林地面积。
建设用地
CO2所需的森林面积。
表示人类基础设施所
占用的土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 所需的水域面积。
③要停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治
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全》P127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送到了2000km 外的北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丧失
K值为15亿
《全》P125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 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地理课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世界人口突破65亿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 中国(13亿) 印度(11亿) 美国(2.97亿) 印尼(2.23亿) 巴西(1.81亿) 报告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 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 人口居第二位
2002年9月9日21:45
新华网
1950年至2050年的100年间世界范围内平均每位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变化
拥挤的人群
世界人口突破65亿
北京时间2005年2月26日上午8时16分(美国东部时间 25日晚7时16分),全球人口总数突破65亿大关。预计, 到2012年北京时间10月19日凌晨4时36分,全球人口总 数将增至70亿,2050年将达到92亿。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 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 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 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世界 人口增长示意图
供给资源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超过环境 承载能力 净化废物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案例3:缩小了的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 涨,水位高于洞庭,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 ,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 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 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 少,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46%。这样, 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 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江大堤决堤, 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讨论:围垦湖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危 害
教 训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神通川流域的 冶炼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河流导致土壤污染, 出产的水稻米含镉量高使居民中毒,造成多 人惨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 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 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 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答案: (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3)环境污染加剧等。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我 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③_基__本__国_策__。2001年,我国颁布了④ 《__中__华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人_口__与__计__划__生_育__法__》_,从而把⑤_计__划__生_育__的方针政策和 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由于⑥_人__口__基__数__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⑦_耕__地__和开垦出更多的⑧ __农__田___。除了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人类还有多种物质和⑨ __精__神___需求。
2.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都是 10 _有__限__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11 __耕__地____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 的压力。
3.我国在控制 12__人__口__增_长__的同时,还加大保护资源和13 _环__境___的 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 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14 推进15 _生__态__农业。
1.有人说,整个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 经使地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出你同意或反对的理由。
答案: 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人满为
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 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 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 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
2.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答案: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有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广生态
农业。
知识总结 (1)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都
是有限的。 (2)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生育率和逐渐
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大部分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飞速增长的人口造成的。 人口增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不论是石油、矿物等不可再 生资源,还是鱼类、森林这样的可再生资源都会遭遇更大的压 力,并需要农业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同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 带来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是( A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
解析
中国人口基数大,故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 的速度仍然很快。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
第6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课时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简述全球人口增长过程,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给当
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①__环__境__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 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②_环__境__、__资__源__的关系更为重要。
技巧归纳 学习中把握以下关键点:①计划生育的直接目的——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②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 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 物——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④我国人 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 的协调发展。
例2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A.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植被进一步被破坏 B.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燃料和矿物资源,乱采滥伐现象更 加严重 C.人口增长,精神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D.不管人口如何增长,都在生态环境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解析】人口增长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需要更多的水、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 的生存空间。人口增长对精神的需求也增加。但人口的环境容纳量 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4.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 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D )。
A.人口迅速增长
B.动物灾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解析 人为因素是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如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及开垦、围湖造田 及所谓的对荒山野地的开发,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而真正成了“无家可归”。②掠夺式的开发利 用,主要指乱捕滥猎及乱采滥伐。③环境污染,主要指“三废” 的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入侵,由于外来物种往往无天敌限制 其发展,对原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
例1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出生率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与自然界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相符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这 些特征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都可以影响未 来种群的密度,但是它们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 率来体现的。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预测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必能实现, 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出生率,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及人们的生育观念 有关。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是年龄组成。对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起 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请完成下面有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概念图。
住房增多 科教文 化设施 增多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能源需 环境污 要增多 染加剧
水资源 需要增 多
减少 恶化
开垦土地
人口继续增长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
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的大量自然资源
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
解析 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 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 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 境污染等。
3.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答案: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使人口年
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个体数相对增长。
知识总结
(1)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提高人口 素质(优生优育);(2)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 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 前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3)我国的人口前景:人 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4)我国人口发 展的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 内;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 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
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请分析教材P118的曲线图,说出我国的人口现状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 我国的人口现状是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明显增多。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医疗卫生条件 的不断改善,加之一度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使人口 出生率高速增长,由1949年的5.4亿增加到2000年的12.95亿。
1.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C )。 A.优生优育 B.实行移民政策 C.计划生育 D.降低出生率,适当提高死亡率
解析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优生措 施:a.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 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 防遗传病发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适龄生育”( 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24~29岁);d.产前诊断。
2.我国的人口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案: (1)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要控制
在13.6亿以内。 (2)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3)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
将开始缓慢下降。 (4)我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
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答案: (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3)环境污染加剧等。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我 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③_基__本__国_策__。2001年,我国颁布了④ 《__中__华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人_口__与__计__划__生_育__法__》_,从而把⑤_计__划__生_育__的方针政策和 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由于⑥_人__口__基__数__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⑦_耕__地__和开垦出更多的⑧ __农__田___。除了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人类还有多种物质和⑨ __精__神___需求。
2.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都是 10 _有__限__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11 __耕__地____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 的压力。
3.我国在控制 12__人__口__增_长__的同时,还加大保护资源和13 _环__境___的 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 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14 推进15 _生__态__农业。
1.有人说,整个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 经使地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出你同意或反对的理由。
答案: 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人满为
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 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 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 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
2.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答案: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有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广生态
农业。
知识总结 (1)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都
是有限的。 (2)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生育率和逐渐
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大部分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飞速增长的人口造成的。 人口增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不论是石油、矿物等不可再 生资源,还是鱼类、森林这样的可再生资源都会遭遇更大的压 力,并需要农业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同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 带来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是( A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
解析
中国人口基数大,故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 的速度仍然很快。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
第6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课时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简述全球人口增长过程,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给当
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①__环__境__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 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②_环__境__、__资__源__的关系更为重要。
技巧归纳 学习中把握以下关键点:①计划生育的直接目的——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②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 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 物——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④我国人 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 的协调发展。
例2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A.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植被进一步被破坏 B.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燃料和矿物资源,乱采滥伐现象更 加严重 C.人口增长,精神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D.不管人口如何增长,都在生态环境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解析】人口增长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需要更多的水、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 的生存空间。人口增长对精神的需求也增加。但人口的环境容纳量 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4.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 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D )。
A.人口迅速增长
B.动物灾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解析 人为因素是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①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如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及开垦、围湖造田 及所谓的对荒山野地的开发,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而真正成了“无家可归”。②掠夺式的开发利 用,主要指乱捕滥猎及乱采滥伐。③环境污染,主要指“三废” 的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入侵,由于外来物种往往无天敌限制 其发展,对原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
例1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出生率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与自然界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相符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这 些特征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都可以影响未 来种群的密度,但是它们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 率来体现的。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预测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必能实现, 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出生率,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及人们的生育观念 有关。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是年龄组成。对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起 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请完成下面有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概念图。
住房增多 科教文 化设施 增多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能源需 环境污 要增多 染加剧
水资源 需要增 多
减少 恶化
开垦土地
人口继续增长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
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的大量自然资源
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
解析 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 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 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 境污染等。
3.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答案: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使人口年
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个体数相对增长。
知识总结
(1)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提高人口 素质(优生优育);(2)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 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 前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3)我国的人口前景:人 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4)我国人口发 展的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 内;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 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
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请分析教材P118的曲线图,说出我国的人口现状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 我国的人口现状是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明显增多。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医疗卫生条件 的不断改善,加之一度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使人口 出生率高速增长,由1949年的5.4亿增加到2000年的12.95亿。
1.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C )。 A.优生优育 B.实行移民政策 C.计划生育 D.降低出生率,适当提高死亡率
解析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优生措 施:a.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 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 防遗传病发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适龄生育”( 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24~29岁);d.产前诊断。
2.我国的人口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案: (1)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要控制
在13.6亿以内。 (2)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3)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
将开始缓慢下降。 (4)我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
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