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在构建的过程中所塑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化表述形式,因而,汉语汉字也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语言文字、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的特点,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

1、文化的象征汉字是汉语的象征,体现的是中国历史的沉淀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它们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旅程、思想风貌,以及表达中国人思想的细微差别。

这些汉字更是中国文化的依托,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2、语言文字的表达汉字由象形文字和指示文字组成,它们表达的是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特点。

汉字形成了中国文字系统,开创了汉文化和中国文字的发展史。

3、审美情趣的体现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中国人审美情趣的特点。

它们表达的是中国人对美的理解,以及对文字审美的偏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审美的重视。

4、传统习俗的体现汉字表现出中国传统习俗的特点。

比如,汉字里面的图案和结构,都能够表达出中国人的思想感觉和思维模式,从而反映出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二、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汉语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且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也非常重大。

汉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使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更加开放。

1、语言文字的发展汉字的发展过程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语言文字,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文化。

通过汉字,中国的文学文化得以发展,使中国人具备了独特的表达文字思想的能力,从而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2、文化思想的变革通过汉字,中国文化的思想也得到了相应的变革。

它使中国文化从传统的宗教文化转变为实用文化,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方向。

3、社会文明的发展汉字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的文明发展。

它使得中国社会可以更加精确的表达思想,从而催生出许多崭新的思想,使中国的文明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字与中国文化及民族文化自信500字

汉字与中国文化及民族文化自信500字

汉字与中国文化及民族文化自信500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独特的文字符号系统。

汉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世界独特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自信。

首先,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完善和发展为现今的汉字体系。

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形、义、音的综合作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描述。

汉字采用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它既是一种代表事物意义的符号,又是一种传递语音信息的符号。

这种独特的文字系统,既反映了中国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他们深刻的思维和智慧。

其次,汉字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独特特点。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学、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例如,汉字中“福”、“爱”、“和”等字眼,凝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发展也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优秀传统和思想观念。

因此,汉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激发和传承着中国人对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最后,汉字也是中国人民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独特的文字系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和自豪。

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

汉字作为文化符号和语言工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认同。

中国人民通过汉字的使用和传承,体现出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汉字既是中国人民的文字,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成为全球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为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提供了独特的途径。

综上所述,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文字系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自信。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摘要:汉字在它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也就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它们一步步地演变、进化,无不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生密切的关系。

我们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开启中华文化巍巍大厦的金钥匙。

本文从祭祀文化、姓氏文化以及古人伦理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联。

关键词:汉字祭祀文化姓氏文化伦理观念中国文化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统一,对汉族语言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这是汉字的构造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汉字被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了解了汉字的知识,那么汉字和中国文化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

一、从汉字看祭祀文化祭祀最开始的对象是神灵,上古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认为冥冥中有神主宰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也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人类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觉梦境,也是难以理解的。

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祭祀行为的产生。

祭祀行为产生之后,人们就要用文字来记录这种行为,于是有关祭祀的文字就产生了。

“示”字,原本是祭神的石制供桌,呈“T”型,从二或一都是上帝的象征,“I”在字中代表的是祭天杆,其实就是图腾柱,杆旁之八像是所挂的彩锦,“示”字的本义实际上是设杆祭天的象征。

因此在最早的甲骨形体中,“示”字是为死去的先人做的神主牌。

可见“示”字从构型上讲是一个标准的象形字,像一根柱子,商周时代祭祀的郊坛或宗庙里的石柱,即祭祖的牌位。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本文概述《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篇旨在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文章。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它不仅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象征和传承者。

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形成、演变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主要字体的发展历程。

随后,文章分析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汉字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中的体现和影响。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汉字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本文还关注了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汉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动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对汉字的深入研究,揭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文章也期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汉字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二、汉字的构造与传统文化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为独特和古老的文字系统,其构造本身便深深地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每一个汉字都如同一幅生动的图画,既传递着具体的信息,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汉字的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以“阴阳”为例,这一哲学概念在汉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许多汉字,如“明”“暗”“男”“女”等,都采用了“阴阳”的结构,表达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哲学理念。

汉字的构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例如,“家”字,由“宀”和“豕”两部分组成,形象地表示了一间房子和一头猪,这恰恰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写照。

再如,“民”字,由“目”和“一”组成,象征着每个人都应该被看见,都应该有发言的权利,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民众的重视。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独特符号。

汉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思想交流、文化传承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甲骨文,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汉字体系。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汉字的形态复杂多样,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意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同时,汉字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使人们在阅读、书写和欣赏汉字时,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汉字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汉字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它们代表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汉字中的“仁”字代表着仁爱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道”字代表着道德和人生的真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

汉字文化的精神内涵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深刻的智慧和启示,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汉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工具,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一直是人们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古代的经典著作,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汉字的运用和表达。

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和独特标志。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字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汉字文化最具特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发展及流传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

汉字是中国人的五大发明之一。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汉语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项,记录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朝朝代代的大小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图像演变成一撇一捺的汉字体,这中间的蕴含着多少历代文人留下的精髓的美丽。

汉字虽然和其它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图文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他却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那些古文字在演变过程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

唯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到了今天,并一定会在数千年以后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文化特点。

然而,在古诗词中。

更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美。

念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就可以想起忠厚的人将人格以及隐逸的生活;念李白的“翩然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能够感受到他的思想之情和淡淡伤感;念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官告”就可以想起梅花的坚毅性格;念《论语》中的“岁寒,然后言松柏之后凋也”就可以想起孤独勇敢,不惧逆境的'精神。

字字句句间都表露着中国文化的特色之处。

就是个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最低成就,当然也就是汉字文化成就的代表。

汉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份遗产。

作为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了解汉字,把汉字当作真正的中华民族的瑰宝来传承,为汉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探寻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探寻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探寻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 引言1.1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汉字就被视为中国人民智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符号之一。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体系。

汉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语言表达工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

汉字的每一个笔划,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更是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哲学蕴涵如日、月、水、火等象征性的字形,传达着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汉字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密不可分的,汉字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族记忆和精神传统。

深入探寻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1.2 汉字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历史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历史的结晶。

汉字作为中国文字的代表,通过其形体、结构和含义,反映出了中国人民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先民的刻画符号和记号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汉字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统一规范的文字体系。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汉字形体的线条、笔画和构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人”字由“二”字重叠而成,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水”字的写法则象征着流动和变化;“日”字则代表光明和希望。

汉字的象形性质使其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精神体现。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不可分割的。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传播思想、记录历史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文化传统和精神信念的载体。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化长河中,书法和绘画对传统艺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我们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汉字是语言的根本,是思维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根本,书写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中国的汉字有独特的语素文字,它主要由偏旁、部首构成,又被称为象形文字。

其意义大多表现在形体上。

它们与古代典籍、先贤著作同样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与世界上各种文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充满神奇色彩,极富情趣。

例如:甲骨文被称为“鬼画符”,但其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商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石鼓文,与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字体圆润,是西周文字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汉字是人类语言的根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因此书法的形成可以说是和中国文字息息相关的。

二、汉字是民族的精神标识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包括思想、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而英语文字就是由字母组成的,但是字母却不是汉语文字。

因为每个字母都代表了一个独立的汉语文字,这就是文字自身的魅力所在。

三、汉字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汉字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汉字的书写和运用离不开书写工具。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仍有许多汉字需要打字员进行手工输入,甚至专门研究汉字书写的人也不多,这也就反映了汉字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科学角度来讲,汉字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具有简洁、优美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性,汉字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语言的原貌,尽可能地使语言的原生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就比如“爱”字吧!从字形看就像是一个张开双臂、拥抱的人。

汉字的书写非常简便,只要掌握其书写规律,就可以灵活地变换笔画、书写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1201 包涵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便有着“多元”社会,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汉字的存在,深刻地讲述出了中国的漫长崎岖凤凰涅槃般的历史,承载了我们中华儿女自豪而痛心的反思。

然而,汉字便是贯穿了古今风雨中的一件独有的珍宝,汉字的命运恰巧折射出了中国的兴盛衰败。

汉字极具生命力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汉字所孕育的中华文化极为深厚,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背后的意义与故事。

文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字对文化的从属地位。

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字也是一个系统,文字系统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无论是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还是具体使用,都要受到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字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文字毕竟属于文化范畴,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毕竟会互相影响,一者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另一者,所以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也会受到文字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

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

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

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

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

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

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汉字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人文信息,但绝不是每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

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

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流行了一种说法:识字的那叫有文化、不识字的那叫没文化,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文化的一个标志。

甲骨文是汉字的最初形态,最形象的重现中国先民的生活状态,最质朴的表现中国先民的行为方式,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先民的思维特点。

请不要以为先民的如此种种并离我们很遥远,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维特点固化在汉字中并通过汉字一脉相传,继续塑造着当代中国人。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占卜的卜辞,以战争和祭祀为主题。

作为中国上古文化最主要的载体,甲骨文刻录的内容就是以战争、祭祀和巫术为中心。

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战争文化、祭祀文化和巫术文化,三位一体。

战争是生存方式,体现的是残忍;祭祀社会组织方式(参加祭祀是对个体身份的认同,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现实地位),体现的是虚伪(以鬼神祖先的名义发号施令)(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礼记》);巫术则是思维方式,体现的是非理性、无逻辑。

可见从古时汉字就于中国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随着汉字产生的是一系列的中国伟大的文化,有词语、成语、书法、对联、诗、等等。

例如: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画运动来表现一定情感、意蕴的艺术。

篆刻是我国具有艺术价值的印章镌刻,它由古代印章多用篆书入印而得名。

这两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也都是依赖于汉字而产生的,当是不言而喻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依照今日训沽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它的自身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们探究汉字字形的构字理据,可以发现汉民族诸多的文化特征。

现在和钱币有关的字,像财、货、贡、贫、赈、费、赏、赠、贪、贷、赊、贿赂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为什么可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东汉许慎在《说文》里解释说:“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行钱。

”可见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作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才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

我们所熟知的一个成语“天人合一”,它的意思是在大自然和人类之间,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乃至可以合而为一,这种理解从古代的造字中就可看出,在早期汉字甲骨文和金文中,“天”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天,颠也。

”[1]天就是人头顶上方无垠的空间,天的意象,是通过人的形象来体现的。

再者,“伦理”一词,“伦”字怎么来的呢?原来,它与水字旁的“沦”同音,同源。

三点水的“沦”是“水的小波纹”的意思。

当微风吹拂水面泛起涟漪,具有动感却又平静协调,先民们于是联想到人与人的关系也应如此,便造出了同音的“伦”字。

用来表示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可见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许多词或成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人的思想与观念。

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在文学中所生发的诗意是不容忽视的。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曾对“春”字作了这样的精彩描述:“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
地奔走互告时,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语言文字表达心灵,承载文化,辨文野,判雅俗,别善恶,明治乱,功莫大焉。

据说,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造的,“仓颉四目,生而知书,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汉字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系统,不仅中国人把它当宝贝,全世界的人也把它当宝贝。

外国科学家认为,中国有“三宝”,就是“长城、兵马俑和汉字”。

长城是伟大建设力量的象征,兵马俑是伟大组织能力的象征,汉字是伟大传统文化的象征。

回眸我们的成长经历,最先接触的是汉字,最先感受的是正确而自如地用汉字表达思想的快乐,并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根植在心灵的深处,在此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汉字发展到现代社会,虽然经历了“废存问题”和“拼音化问题”的波折坎坷,但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焕发着新的生机,到如今,汉字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受大众喜欢的现代大众文化,它传承着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并成为受世人瞩目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现在汉语已经成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文化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这对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发展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亦是我们民族的命脉,我们的灵魂。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说起中国的文化,不能不
说中国汉字,她是不可回避的一大功臣,没有她,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就没有中国的文化,她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

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对待汉字汉语的认识正在走向成熟,汉字的电脑使用的成功,使汉字的前景更加光明,我们将更加珍惜我们的汉字文化,相信这种文化会更加光辉灿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