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与自然学科教育的联系

高中生物与自然学科教育的联系

高 中 生 物 与 自 然 学 科 教 育 的 联 系
杨 忠 生
( 营 职 业 学 院 成 人 教 育工 作 处 , 东 山东 东 营 摘 要 : 合 能 力 考 试 的 测 试 能 力 , 是 各 学 科 考 试 能 综 不 力 的考 核 , 而是 考 查 学 生 学科 内及 学科 间知 识 的 内在 联 系 , 强 调 理论 联 系 实际 。 生 物 教 学 中要 注 重 加 强 生 物 与 自然 学 科 的 联 系 , 学 生 所 学 知 识 进 行 整 合 , 拓 展 了学 生 的 思 维 , 能 将 既 又 培 养 学 生的 综 合 能 力 . 而提 高 学 生整 体 素 质 。 进 关 键 词 : 中生物 教 学 自然 学科 联 系 高
8 / x18=164 /
作 、 深 度 , 以 说 是 一 个 好 学 案 成 功 的一 半 , 是 构 建 高 三 有 可 也 生 物 复 习 有 效课 堂 的一 个 首 要 条 件 。 节具 体 的课 中 , 一 目标 定 位 过 高 、 、 斥 着 不 切 实 际不 可 操 作 的 理 论 , 顾 及 班 级 学 空 充 不 生 现 有 的 知识 和能 力 水 平 , 目地 把 目标 架 大架 空 , 目前 高 盲 是 三 生 物 复 习 学 案 中 常见 的问 题 。 如 , 复 习 “ 胞 增 殖 ” 例 在 细 的第 课 时 时 , 果 把 目标 简 单地 按 省 教学 要求 定 为 “ 述 动 植 物 如 概 细 胞 有 丝 分裂 各 时 期 的重 要 特 征 ” 对 于 学 生 而 言 。 何 意 义 ? , 有 对 于 教 师 而 言 ,是 否能 有 利 于这 一 节 课 重 难 点 的处 理 和 教 学 的 有 效 ? 反 , 果 把 目标 定位 为 “ 分 裂 图人 手 , 论相 关 分 相 如 从 讨 裂 的 过 程 ,明确 其 过 程 中染 色 体 数 目和 行 为 的变 化 及 相 关 概 念 的再 认 识 ” 这 样 就 确 定 了课 堂 复 习 的 主 线 索 “ 胞 增 殖 过 , 细 程 中 染 色体 数 目和 行 为 的变 化 ” 可 操 作 性 和 可 检 测 性 大 大 增 , 强 , 为 学 生 的 复 习指 明 了方 向。 也 在 高 三复 习 的课 堂 目标 定 位 中 ,深 度 和 广 度 是 老 师 们 觉 得 比 较难 于把 握 的 一 个 问题 。 的看 法 是 , 究 江苏 实 施 新 课 我 研 程 以 来 ,0 8 2 1 年 的江 苏 高 考 生 物 试 题 , 照 课 程 标 准 、 20— 01 对 省 教 学 要 求 、 试 说 明 , 试 题 、 准 、 求 、 明 这 四个 方 面 来 考 从 标 要 说 寻求 高三 生 物 复 习 深 度 和广 度 的依 据 。 别 是 研 究 高考 试 题 . 特 可 以把 握 高 考 的方 向 ,把 高 考 方 向转 变 成 课 堂 教 学 的 具 体 目 标 , 转 化 为 高 三复 习 的具 体 策 略 和 方法 再 2学 案 内 容 设计 与呈 现 的 有 效 性 . 学 案 的 内容 是 一 个 学 案 的 主 干 部 分 ,是课 堂 教 学 中 操 作 的 主要 依 据 和 流 程 的 体 现 , 是 学 生 学 习和 探 究 的主 要 蓝 本 。 也 高三 生 物 复 习 中学 案 内 容 的 设计 与 呈 现 ,将 直 接 影 响 到 学 生 对 一 节 课 的课 堂 教 学 的投 入 程 度 和 学 习 效果 21 .构成 学案 的材 料 对 学 生 ( 习主 体 ) 吸 引 程 度 学 的 可 以说 ,吸 引 程 度 对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三 的学 生 同 样对 新 奇 的 内容 、 特 的题 型 有 着 很 高 独 大 的兴 趣 。 比如 在 “ 胎 工 程 ” 复 习 中 , 胚 的 如果 还 是 以克 隆 羊 多 利 作 为 内容 的 主 要 载 体 来 复 习 ,恐 怕 高 三 学 生 基 本 上都 提 不 起 参 与和 探 究 的 兴 趣 。 相 反 ,如 果 能 结 合 最 新 的 科 学 研 究 进 利 用 数 学 推 理 , 现人 口呈 几 何 增 长 的趋 势 , 食 物 供 应 只 有 发 而 算 术 增 长 的 趋 势 . 而 提 出 了 著名 的 “ 口论 ” 从 人 。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传统单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跨学科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整合能够促进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跨学科整合。

一、跨学科整合的意义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与其他科学领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跨学科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生物学与化学紧密相关,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

跨学科整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二、跨学科整合在教学中的应用1. 生物学与化学的整合在教授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化学知识,解释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酶的作用机制,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酶催化的原理。

2. 生物学与物理的整合生物体内的很多生理过程都与物理原理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引入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原理和动力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

3. 生物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生物学不仅仅关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关注生物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例如,可以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三、跨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1. 教师团队合作跨学科整合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

教师可以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通过教学研讨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教材选择和设计教师可以选择与跨学科整合相关的教材和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课程设计。

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初高中生物学科学习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生物学科学习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生物学科学习的衔接初中生物学是学生接触生物科学的第一步,而高中生物学则是深入学习生物科学的阶段。

初高中生物学科学习的衔接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初高中生物学科学习的衔接进行浅谈,并提出一些促进衔接的方法和建议。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基本概念的学习来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和现象。

通过学习细胞的组成、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营养和代谢等内容,初中生物学帮助学生建立了对生命基本特征和规律的认识。

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结构和表达、遗传的规律、进化的机制等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使初中生物学和高中生物学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学校和老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培养:对初中生物学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强化。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生物知识不仅仅是高中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高中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在初中的生物学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初中生物学知识,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高中生物学的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相比初中生物学,更加强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校和老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生物学知识,并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可以为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生物学学习打下基础。

建立初高中生物学衔接的桥梁和过渡环节。

在学校的生物学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涉及初高中生物学内容的综合性实验或课题,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接触到一些高中生物学的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校和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校际间的学科交流和合作,让初中和高中的生物学教师能够就生物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初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衔接和过渡。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乏 融 合 与 渗 透 教 师 已经 习惯 于 “ 人 自扫 门前 . 管 他 各 不
家 瓦 上 霜 ” 所 以 , 力促 进 学 科 交 叉 渗 透 , 破 学 科 界 限 , 大 打 实 现各 个 知 识 体 系有 机 渗透 . 有 重 大 的 意义 本 文 将 以高 具 中人 教 版 ( 必修 ) 例 . 入 挖 掘 高 中 生 物 学 科 与其 他 科 学 为 深
双版纳》 《 、呼兰河传》 《 、感受 自然 》 , 等 在课题引入前 朗读一 段 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朗朗上 口的诗 歌 、 谚语 , 或关爱生命歌 颂 自然的优美文 章 , 设如 临其 境 、 闻其声 的教学情景 , 创 如 悄然开启知识的大 门,学生一定会对 即将 学习的生物学知 识产生美感 , 激发起探索生物奥秘 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
的 交叉 渗 透 点
关 键 词 高 中生 物 学 人 文学 科 自然 学科 语 文 化 学
Un e h w r i u u t n a d o g S h o d r t e Ne Cu rc l m S a d r s f r Hi h c o l
《 荷塘月色》 《 、紫藤萝瀑布》 《 、 秋天》 《 》 《 、春》 《 、草 、美丽 的西
新课程标准 下高 中生物教 学与其他学科 交叉 渗透 的探 讨
孙 建 雄
( 梅县 东山 中学 广 东・ 县 梅
中图 分 类 号 : 6 38 G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7 9 (0 1 1 — 0 一 2 1 7 — 8 4 2 1 )2 1 9 O
t i kig n a ni e s i ni c o e s nd r c s e , h n n a d u f d c e tf c nc pt a p o e s st i i o e tbls c e tfcv e o t e n r d l o m o r c sa ih as i n i i w fnaur,a d g a ual fr a c re t i y

高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In high school biology education,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emphasis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concepts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other disciplines.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from fields such as chemistry, phys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ven humanities, educators can provide a more holistic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deepens students' knowledge of biology but also helps them appreciate the interconnected nature of various scientific disciplines.中文翻译:在高中生物教育中,越来越强调跨学科整合,以增强学生对生物概念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理解。

通过融合化学、物理、环境科学甚至人文学科的要素,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引人入胜的学习体验。

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的了解,还帮助他们欣赏各种科学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

One effective way to integrate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s in high school biology education is through project-based learning. Students can work on projects that require them to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For example, a biology project on ecosystem conservation may involve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thematics for data analysis, and even sociology to understand human impacts on ecosystems. By engaging in such projects, students not onl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biology but als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across disciplines.中文翻译:在高中生物教育中整合跨学科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是通过项目化学习。

(高考生物)浅谈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高考生物)浅谈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生物科技行业)浅谈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浅谈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龙海市海澄中学连艳虹摘要: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学科内容。

这要求生物老师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具备有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具有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学知识及知识的迁移,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学科、其他学科、联系、学生生物学科本身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学科内容。

从历史上看,生物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学科的共同进步。

随着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高中综合科目考试中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就要求生物老师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具备有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具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在平时教学中能有所贯穿,加强挖掘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1注重生物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众所周知,生物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序上是得益于数、理、化等学科的发展的。

数、理、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另一方面,从哲学上物质运动的形式看,生命物质的运动是复杂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其中必然包含着较简单的、较低级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物质运动形式。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扩展和转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深奥的知识易于理解,即深入浅出,也能使学生对于较浅显的知识易于理解深刻,抓住本质,即浅入深出。

1.1相关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学知识在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注意联系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就会使学生在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遗传物质DNA的化学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生态学等部分知识的同时,系统地掌握生物学从生物分子到细胞亚显微结构到组织到器官到系统到个体到种群到群落到生态系统到生物圈的各层次的知识。

高中生物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教学实践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诸多教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新的认识,他们对高中学生的生物思维、生物意识、生物学习观念的关注度更高了。

面对高中生物课程教育要求,如何探索高中生物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方法,是值得研究人员加强研讨的地方,而创新教育教学策略为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生物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教学实践,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跨学科融合;创新教学实践引言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物科学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跨学科融合和创新教学实践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跨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生物教育的创新教学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跨学科融合的概念和意义(一)跨学科融合的定义和特点跨学科融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解决复杂问题或提供全面理解的一种学科整合方式。

这种整合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各学科的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深度的交叉合作,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包括多学科协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解,以及促进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的意义首先,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生物现象背后的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其次,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在生物教育中引入跨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跨越学科界限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此外,跨学科融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研究摘要: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授课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探索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

交叉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知识讲解效果。

笔者在授课实践中对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了渗透模式、相关模式、迁移模式以及主题教学模式下的生物学科交叉教学,旨在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习效果,帮助其得到各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策略引言:通过对高中各科教材的研究,不难发现,生物学科相关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联系,且与其他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通过开展学科交叉教学,不仅可以让高中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生物知识,还可以帮助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各科重点内容,并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对交叉教学相关理论进行探索,采取适当的方法开展交叉教学活动,提升生物教学效果,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一、渗透模式下的学科交叉教学探索渗透模式下的交叉教学中,生物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其他相关学科需要为学生理解生物相关知识而服务的。

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已经学习并掌握的其他相关知识理解将要学习的生物内容,也可以利用其他学科辅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帮助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以人教版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教师可以实现语文学科、美术学科与生物学科之间的交叉,借助附言部分中的图片和文字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新课讲解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附言中的图片,猜测图片所描述的内容[1]。

借助所学美术知识,高中生可以对图片进行欣赏,初步对图片内容进行分析。

通过阅读“这是为什么?”、“这又是为什么?”激发其探究兴趣,使其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阅读“是重帘低垂抑或是星云闪亮”这句话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深入分析这句话中的优美意境,强调“不”字,可以使学生推翻自己的猜测,进一步强化其对图片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是脑细胞织就信息之网”。

这样,就可以在课前导入中渗透语文和美术知识,辅助授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将新知识的机械学习过程变为欣赏和探究的过程,优化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其深入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机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提升其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其强化对本单元重点内容的记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
作者:鲁玲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0期
摘要:本论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为例,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寻找到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而达到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目标。

笔者首次将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行系统归类,分别就高中生物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最后笔者归纳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五条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人文学科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27-02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课堂教学大多仍以分科教学为主,任课老师在各自学科体系和知识架构内进行教学,学科之间缺少综合、类比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能适应学生认知分析的需要,在发展学生认知综合能力方面就显得不足,其后果往往造成学生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时的片面、目光狭窄,割裂了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大都是以综合的形式存在着。

所以,过分强调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生物科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从萌芽开始就一直和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一直在不断汲取其他学科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且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

生物学与数学结合产生了生物数学和数学生物学,与计算科学结合产生了计算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又产生了生物信息学;生物学与物理学结合产生了生物物理学,与化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化学,与二者同时结合又产生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等结合首先产生了生态学,后边又有生物地理学,与地质学结合产生了古生物学;生物学与历史结合产生了生命科学史和历史生物学;生物学与政治产生了生物哲学;生物学与医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产生了生物工程,与二者同时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等等。

从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遗传密码”的概念到1969年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译出,就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精华。

本论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为例,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寻找到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而达到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目标。

笔者首次将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行系统归类,分别就高中生物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英语和地理等。

下面笔者举高中生物与语文的联系的例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

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

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导致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pH 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均为此种情况。

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而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

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二、高中生物与自然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自然学科教育包括数学、化学、物理等。

下面笔者选取高中生物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作为例证。

生物学中许多重要的变化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但生物学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却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圆满地解释,如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流行病等,无一不与数学密切相关。

例如英国数学家哈代和德国医生温伯格通过各自的研究,分别发表的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平衡定律,该定律至今仍是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基本法则,也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马尔萨斯利用数学推理,发现人口有几何增长的趋势,而食物供应只有算术增长的趋势,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论”。

三、高中生物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包括伦理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和美育道德教育。

下面,笔者以高中生物与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例,进行论证说明。

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从狭义上讲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广义上说,是关注一切与人类生命需求、生命活动相关的领域,尤其是在非人类的生命与人类的关系上所存在的伦理问题,是学科德育教育的重点。

生命伦理学指称生命科学中的广袤的道德问题领域,如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口和社会科学等。

生命伦理学最先产生在美国,而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产生了生育控制和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克隆动物的伦理问
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等)、转基因生物带来的伦理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讲台。

就学生本身的身体发育而言,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身体发育过程中的秘密,从而做到心中不慌,应付自如;熟悉个体发育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成长。

在多年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五条。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对学科交叉渗透的理论认识;
2、加强学科教师间的交流,拓宽知识面,打好学科间交叉渗透的基础;
我们常常用“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来说明教师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性。

教师要加强本学科同其它学科交叉的教学,那么自己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否则不可能将学科联系渗透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

多数生物学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知识面狭窄,特别有些老师在学校期间不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仅人文方面的知识缺乏(因为大学中生物属于理科),而且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掌握得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地学习与生物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点。

教师对生物学教材和与教材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要深入研究,不仅要“深进去”知其所以然,而且也能“跳出来”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握同其它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在教学中才会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更为重要的是,生物教师要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交流思想和教学经验,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这往往可以激发出新的教学思想火花,而且有可能的话,能够多参加一些学科研讨会,同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多交流并建立联系,多参加、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注意总结,注意升华。

3、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学科交叉渗透的实践能力;
4、学科课程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平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自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

全面开辟第二课堂,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创造力,推动学生整体化知识的吸收,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5、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竞赛和活动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为这些活动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广、反应灵敏。

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我们重点选择了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两个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