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PPT课件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1、假定前提条件
(1)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种产品:小麦和布,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2)中国劳动丰裕,美国资本丰裕,小麦和布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生产要素存量一定; (4)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可自由流动,而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 (5)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 (6)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二、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的短期变动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 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的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就是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MPL VMPL
O
w
w1
VMPL
w2
MPL
劳动力需求曲线VMPL
L
O
L1 L2 L
3、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收入
假设开放条件下,本国在布的生产
w
VMPLc’ VMPLc
w 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小麦的生产具 有比较劣势,则本国出口布,进口
小麦。这意味着布的价格会上升,
VMPLw
而小麦价格下降。我们先假定布的 价格上升,小麦价格不变,则布部
B
A 门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
w*
w* 上方移动。在新的均衡点,劳动力
流入布部门,从而使得布部门劳动
力的实际收入下降,而资本的实际
Ow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现在我们应用福利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这些收益
来自何方和谁会得到这些收益
应用:国际贸易
2
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
PW = 物品的世界价格,
一种物品在世界上所通行的价格
PD = 没有贸易时的国内价格 如果PD < PW, 该国在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将会出口这种物品 如果PD > PW, 该国在这种物品上没有比较优势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将会进口这种物品
一般而言,国内买者与卖者都面临相同的价格
PW + T
13
应用:国际贸易
对棉衬衫征收关税的分析
PW = $20
P
棉衬衫
自由贸易: 买者需求80,卖者供 给25,进口= 55
T = $10/每件 价格上升到$30 买者需求70 卖者供给40 进口 = 30
S
$30
$20 进口 进口
D Q
14
25
应用:国际贸易
们的声音。而收益则由许多人共享,单个人的收 益很小,甚至根本看不到贸易有什么收益
因此,输家更有激励去组织和游说对贸易添加限
制
应用:国际贸易
12
关税:限制贸易的一个例子
关税:对进口物品征收的税
例:棉衬衫
PW = $20 关税: T = $10/每件 消费者必须为每件进口衬衫支付$30。因此,国 内生产者可以对每件衬衫定价$30
CHAPTER
9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著
应用:国际贸易
Premium PowerPoint Slides by Ron Cronovich
© 2009 South-Western, 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A
Price with tariff
Price without tariff
0
B
Tariff
Imports with tariff
Domestic demand
Q1S Q2S
Q2D Q1D
Imports without tariff
World price
Quantity of Steel
The Effects of a Tariff...
进口配额的效应
由于配额使国内价格上升到世界价格 之上,因此国内买者的状况变坏,生 产者的状况变好。. 进口许可证持有者的状况变好,因为 他们可以按世界价格买进商品,再以 国内高价卖出,并从中获利。
进口配额的效应 ...
Price of Steel
Domestic supply
Domestic
supply
Price of Steel
பைடு நூலகம்
Domestic supply
Price with tariff
Price without tariff
0
税收收入
E
Tariff
Imports with tariff
Domestic demand
Q1S Q2S
Q2D Q1D
Imports without tariff
World price
Price of Steel
Domestic supply
征税后的 生产者剩余
C
G
0
Q1S
Tariff
Imports with tariff
Domestic demand
Q2S
Q2D Q1D
Imports without tariff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X商品对劳动的 需求曲线
PX·MPLX
用于Y商品的劳动LY
当两种商品的价格 变动时会发生什么 情况?
3.商品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对于价格变动,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两方 面的问题。
以 动同
两 种
比价
例格
价只 格有 变一 动种
变
整理课件
24
工资率
不产生任何经 济效应
W2 PY2·MPLY
W1
E2 E1
第九章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福利的来源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利的活动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从中获益而一国获利的多少则取决于该国的贸易条件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
第九章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整理课件
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福利的来源
国际贸易是一 种互利的活动 ,参与的国家 都能从中获益 ,那么福利来 自哪里呢
整理课件
2
Y
C
A
I2
PD 封 闭 条 件 的
相对价格曲线
A为封闭条件下 的生产消费点
I1 B
PD
PW X
图9-1 国际贸易福利来源分析
一、来自贸易的福利
来自贸易的福利是指交换的利益,即如果个人 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 那么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活动,他们均可改善 各自的福利。
二、来自分工的福利
MPLX 劳动投入LX
2.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的决定
我们令W为劳动的工资率,则在X商品部门,必然有:
MPLX·PX=W
在Y商品部门有:
MPLY·PY=W
总就业必须等于总的劳动供给:
LX+LY=L
整理课件
21
劳动的边际 产值工资率
福利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福利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福利效应是指由于国际贸易的存在,参与贸易的各方从事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和福利水平的情况。
福利效应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福利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一、福利效应的原理福利效应是由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在资源配置上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福利。
福利效应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较大的市场规模还可以激发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和资源(如原材料、能源等)方面拥有不同的优势。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将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到最具竞争力的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全球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国际贸易可以提供更多多样化的选择。
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丰富的选择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福利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福利效应对国际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经济福利福利效应使得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自身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更便宜的产品与服务,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同时,国际贸易还能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 促进贸易合作福利效应使各国在贸易中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合作。
通过贸易合作,国家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加强互相间的经济联系,提高贸易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推动技术进步福利效应使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得以促进。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接触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管理经验,从而推动本国的技术进步。
跨境贸易与福利效应

跨境贸易与福利效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贸易逐渐成为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跨境贸易的实施与发展,不仅为各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还产生了福利效应。
本文将探讨跨境贸易与福利效应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一、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跨境贸易通过增加产品供给,提高了经济的效益。
国际贸易可以促使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的配置更加优化。
通过跨境贸易,企业可以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生产出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拓宽了外部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跨境贸易还促进了经济的创新和升级。
在全球市场上,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不得不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标准。
这种竞争压力推动了企业不断创新,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升级。
二、拉动就业机会跨境贸易不仅能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拉动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随着跨境贸易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了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跨境贸易还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促进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跨境贸易还促进了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为各国之间建立友好关系提供了契机。
通过跨境贸易,各国企业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分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不仅可以学习借鉴对方的经验和先进技术,还可以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与传统,提高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此外,跨境贸易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参与和合作的平台。
通过国际贸易组织的框架,各国间可以进行更广泛、深入地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结语总之,跨境贸易对提高经济效益、拉动就业机会、促进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跨境贸易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环境污染等。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是全球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各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福利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国际贸易对经济体福利的影响,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国家利益。
本文将重点讨论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带来消费者福利的提高。
国际贸易使得商品和服务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并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在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从全球范围内选择更加优质和低价的产品。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购买更多的物品,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中国进口廉价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
其次,国际贸易也可以增加生产者的福利。
国际贸易为生产者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使他们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并实现更高的利润。
此外,进口商品的竞争也迫使国内生产者增加效率和改进产品质量,以便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这将使国内生产者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竞争优势。
再次,国际贸易对于国家利益也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利用其相对优势生产和出口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贸易顺差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以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竞争力。
然而,国际贸易也可能对一些经济体造成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一些产业可能受到冲击,面临失业和经济压力的风险。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部门面临来自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导致就业减少和工厂关闭。
这可能对受影响的劳动者和社区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
随着贸易量的增加,物流和运输活动也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污染和资源消耗。
此外,一些国家为了争取国际竞争力,可能会放松环境法规和标准,以降低成本。
这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威胁到全球环境稳定。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福利具有重要影响。
关于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关于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是研究国际贸易对参与国经济福利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分析贸易对经济效益、就业、消费者福利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对国际贸易福利分析的详细阐述。
首先,国际贸易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福利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从而最大化生产和经济效益。
比如,发达国家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本,在全球市场上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商品,并通过贸易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出口自身的资源,获得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也是福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贸易可以为参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一个国家在一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时,它可以通过扩大出口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提高就业率。
同时,进口商品也可以满足本国需求,减少本国的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增长。
此外,国际贸易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也是福利分析的重要内容。
国际贸易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通过进口商品,国内市场可以得到更多种类、更高品质和更低价格的产品。
这样,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满足感,提高生活水平。
最后,国际贸易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需要进行福利分析。
通过国际贸易,企业面对更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对手,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贸易并不一定对所有参与国的经济福利都产生积极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国家可能会受到国际贸易的负能影响。
比如,贫困国家可能面临市场准入的困难,无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受阻。
此外,国际贸易也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和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是研究国际贸易对参与国经济福利影响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PW
I1 PD PW
X 图9-2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解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不同社会集团 收入的变动
一、国际贸易对生产者集团、消费者集团 国际贸易对生产者集团、 福利的影响
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 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二)特定要素模型
1.基本假设 1.基本假设 X商品 商品 Y商品 商品 假定本国能生产两种商品
三种生产要素
劳动( ) 劳动(L) 资本( ) 资本(K) 土地( ) 土地(T)
X商品用资本和劳动生产, 商品用资本和劳动生产, 商品用资本和劳动生产 Y商品用土地和劳动生产, 商品用土地和劳动生产, 商品用土地和劳动生产 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 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劳动可 以流动
PX为出口价格指数, 为出口价格指数, 为出口价格指数 PM进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2.收入贸易条件或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 .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指数的 基础上,把贸易量指数加进来。 基础上,把贸易量指数加进来。计算 方法是: 方法是: I=(PX/PM)×QX×100 (
进口国的福利 P S c P1 a b P2 e d D Q1 (A) 图9-4 贸易前后的福利分析 Q O (B) b+d f E D*
国际市场需求 进口国超额需求
P 国际市场的供给曲线 出口国超额供给 S*
O
Q 出口国的福利
结论 国际贸易有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和出口国的 生产者, 生产者,不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出口国的 消费者。从总体上看, 消费者。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 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公式中的D为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 公式中的 为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 数,ZM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第三节 贸易条件 一、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 ),是指一定时期内 贸易条件( ), 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 系。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 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
二、贸易条件的类型
1.净贸易条件 1.净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 格指数之比。 格指数之比。 N=(PX/PM)×100 (
PY MPLY 用于X商品的劳动 用于 商品的劳动LX 商品的劳动
PX1·MPLX 用于Y商品的劳动 Y 用于 商品的劳动L 商品的劳动
图9-10 X商品价格上升 商品价格上升
4.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一般的结论: 一般的结论:
出口部门特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得益; 出口部门特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得益; 进口竞争部门特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 受损,贸易对可动要素的效应是不确定的。 受损,贸易对可动要素的效应是不确定的。
产出QX QX=QX(K,LX)
O 图9-5 X商品的生产函数 商品的生产函数
劳动投入LX
劳动的边际产品
MPLX O 图9-6 劳动的边际产品
劳动投入LX
2.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的决定 价格、
我们令W为劳动的工资率,则在 商品部门 必然有: 商品部门, 我们令 为劳动的工资率,则在X商品部门,必然有: 为劳动的工资率
第九章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福利的来源
国际贸易是一 种互利的活动 ,参与的国家 都能从中获益 ,那么福利来 自哪里呢
Y
PD 封 闭 条 件 的
C A I2 I1 B PD PW X 图9-1 国际贸易福利来源分析
相对价格曲线 A为封闭条件下 的生产消费点
一、来自贸易的福利
来自贸易的福利是指交换的利益, 来自贸易的福利是指交换的利益,即如果个人 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 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 那么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活动, 那么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活动,他们均可改善 各自的福利。 各自的福利。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意义:
商品流动可以代替要素的流动; 商品流动可以代替要素的流动; 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还可以 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 改变收入分配结构, 改变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贸易双方的经济 差距。 差距。
现实世界中国际贸 易的发展不仅没有 导致商品价格的均 等化,要素价格的 均等化,而且不同 国家、地区收入水 平的差距还有不断 扩大化的趋势
三、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赫-俄-萨原理(H-O-S Theorem)说明国际 俄 萨原理( ) 萨原理 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 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 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3、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分析
中 国 劳 动 力 丰 裕
MPLX·PX=W
Y商品部门有 商品部门有: 在Y商品部门有:
MPLY·PY=W
总就业必须等于总的劳动供给: 总就业必须等于总的劳动供给:
LX+LY=L
劳动的边际 产值工资率
E W1 X商品对劳动的 需求曲线 PY·MPLY Y
PX·MPLX
用于X商品的劳动LX 图9-8 劳动的配置 用于Y商品的劳动LY
P S
Q0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Q
2.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分析国际贸易前后的福利变动, 分析国际贸易前后的福利变动,包含两个方面 的内容: 的内容:
一是进口 贸易前后 的变动
二是出口 贸易前后 的变动
P S c P1 a b P2 O e D Q1 (A) 图9-4 进口国贸易前后的福利分析 Q d
国际贸易( 出口) 国际贸易 ( 出口 ) 将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自由贸易不仅导致商品价格的均等化, 自由贸易不仅导致商品价格的均等化 , 而且导 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 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均等 化。
X商品的生产函数 商品的生产函数 QX=QX(K,LX) ,
K是该国的资本存量, 是该国的资本存量, 是该国的资本存量 LX是X商品部门雇佣的工人。 商品部门雇佣的工人
Y商品的生产函数 商品的生产函数 QY=QY(T,LY) ,
T是该国的土地供给, 是该国的土地供给, 是该国的土地供给 LY是Y商品部门的劳动力。 商品部门的劳动力。 商品部门的劳动力
表明在此点生产Y成本最小
b
产品Y的等产量线 表明在此点生产X成本最小
a
等成本线
产品X
Lx 0 Ly LE L
劳动要素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珀 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 , 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 而另一种 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 , 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二、来自分工的福利
来自分工的福利是指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 下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下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预算线、 预算线、价格不变
Y
D C A
I3 I2
预算线:在收入水平和价格 水平一定条件下,两种 商品消费组合点的连线。 当收入水平一定时,预 算线即价格线。 交换只能增加消费,不能 增加收入,而分工则能 增加收入。
当两种商品的价格 变动时会发生什么 情况? 情况?
3.商品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对于价格变动, 对于价格变动,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两方 面的问题。 面的问题。
以 同 比 例 变 动 价 格 变 动 只 有 一 种
两 种 价 格
不产生任何经 济效应
工资率
E2 W2 PY2·MPLY W1 E1 PX2·MPLX
公式中的I为收入贸易条件, 公式中的 为收入贸易条件, 为收入贸易条件 QX为出口数量指数。 为出口数量指数。
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 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计算公式为: 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计算公式为: S=(PX/PM)×ZX×100 (
需求弱 劳力 价格 下降 资本 价格 上升 资本 价格 均等 化
需求强 需求强
进口劳 动密集 型产品
需求弱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几何证明
资本要素 K Ky KE Kx
等成本线(L) 等成本线 --在生产要素 价格一定的条件 下,花费同样成 本可以购买到两 种生产要素的不 同数量的组合的 轨迹。 等 产 量 线 (X)-- 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 下,生产相同产量的 两种生产要素不同组 合的轨迹。
没有均等化的原因 并 非 是 自 由 的 贸 易 。 第 一 , 当 代 的 世 界 贸 易 两 种 商 品 不 现 实 。 第 二 , 假 定 本 国 生 产 等 为 先 决 条 件 的 。 等 是 以 商 品 价 格 的 均 第 三 , 要 素 价 格 的 均 必 须 完 全 一 样 。 还 要 求 生 产 技 术 条 件 第 四 ,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出口 劳动 密集 型产 品 进口 资本 密集 型产 品
劳力需 求增加 资本需 求增加 劳力需 求减少 资本需 求减少
需求强
需求弱
劳力 价格 上升 劳 动 力 价 格 均 等 化
需求弱 需求强
资本 价格 下降
美 国 资 本 丰 裕
出口资 本密集 型产品
劳力需 求增加 资本需 求增加 劳力需 求减少 资本需 求减少
贸易前消费者剩余是 部分 贸易前消费者剩余是c部分;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部分; 是a+e。 。 贸易后消费者剩余即从c增加到 贸易后消费者剩余即从 增加到c+a+b+d, , 消费者剩余即从 增加到 增加了a+b+d的部分;生产者剩余从a+e减 的部分; 增加了 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从 减 少到e,即较少了 。 ,即较少了a。 该国的净福利增加了b+d部分,显然国际贸 部分, 该国的净福利增加了 部分 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了。 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