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山东 黄河三角洲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程度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调研山东”暑期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题目黄河三角洲地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程度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形式√□集中□分散

社会实践时间 2011年7月16日至2010年7月21日

社会实践地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保护区

学校名称滨州医学院

指导教师韩春蕾

撰写人朱佳

队员姓名朱亮亮方愿陈浩宫国栋徐翔郝冰冰李婧

2011年9月5 日

黄河三角洲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程度的

调查研究

目录

一、导言 (4)

二、研究思路 (5)

三、调查过程 (6)

(一)调查研究内容 (6)

1.调查时间安排 (6)

2.调查区域 (7)

3.主要社会调查内容 (7)

(二)问卷设计 (8)

1.问卷的结构及其内容 (8)

2.问卷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8)

(三)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 (9)

1调查方法及说明 (9)

2研究方法及说明 (9)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0)

(一)公众对黄河三角洲环境现状评价 (10)

1. 公众对环境保护现状较满意 (10)

2.水质水况和空气质量问题突出 (10)

3.垃圾废物成为湿地主要污染物 (11)

(二)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认知情况 (12)

1.生态平衡当选湿地保护的首要意义 (12)

2.常规环境保护设施了解情况好 (12)

3.黄河三角洲了解度高,环保知识来源丰富 (13)

4.环保活动热情高对政府监督意识弱 (13)

(三)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知及评价 (14)

1.政府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中流砥柱 (14)

2.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效果评价 (15)

五、结论与建议 (16)

(一)环境现状要改善生态平衡最重要 (16)

(二)公众环保热情高个人意识要提高 (16)

(三)政府影响作用大环保措施要落实 (17)

六、后记 (17)

一、导言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建设,是全民的事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以含沙量高而著称于世,每年携带15亿吨泥沙流向大海,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是黄河近百年来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每年以3km的速度向渤海湾推进。地势平坦宽广,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又因处于黄河流入渤海的交汇处,水文条件独特,土壤含氮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极适宜鸟类居集,吸引了大量过境和栖息繁殖的鸟类。同时,也提供了大片植物生长的土地。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这一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近两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区域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然而,在开发黄河三角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等。

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如火如荼的开展的同时,却鲜有关于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的评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了解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

况、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及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对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全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研究过程路线图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研究内容

1.调查时间安排

2011年7月16日-7月21日,社会实践服务队赴东营,了解东营市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程度,活动为期6天。具体安排如下:

2.调查区域

3.主要社会调查内容

(1)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我们发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居住区域的人群,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度是不同的。调查发现年龄在40-59岁的城区人群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的认知度是最高的。

(2)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现状的评价。

(3)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周边的水质水况、空气质量、垃圾等得评价。

(4)了解东营市及周边拥有的环保设施。

(5)公众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饿分布状况、水域面积、污染治理等知识的了解程度。

(6)公众对企业环境保护行为的评价。

(7)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行为的评价。

(8)公众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9)对于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建议。

实践队走访了河口区、东城区、西城区的居民住宅区、公园和商场等,6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式口头问卷的形式,分别就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公众对政府、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评价和个人的环境保护行为做了相关了解。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很愿意为我们填写问卷,近九成的民众愿意参加环保活动并对我们调查的课题予以支持。在发放问卷过程中,许多人都对东营市城区环境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和我们共同探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东营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各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活动过程中,队员都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的结构及其内容

黄河三角洲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程度调查问卷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是背景题,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

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及现状评价等具体问题。

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其中包括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

第四部分是被调查者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和对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建议。

2.问卷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