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导论论文
艺术导论影视鉴赏论文 (2)

艺术导论影视鉴赏论文以《雨果》为例《雨果》是导演马丁.斯克塞斯的第一部3D作品,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儿童题材电影,更是一部向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乔治.梅里爱致敬的影片。
影片制作成本高达1.7亿,在奥斯卡中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最佳视觉效果共11项提名。
斯科塞斯说:“我想在电影中展示出一种真实感,那种像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可以触摸的3D的感受。
所以我觉得现在3D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手段。
”斯科塞斯成功的实现了他的想法,影片充分发挥了3D的优势,电影画面极具纵深感,人们在3D特有的包围感中享受着这一视觉盛宴。
影片一开始由齿轮到巴黎街道,然后飘飞的雪花,高空俯瞰下的城市,最后镜头穿过大街小巷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直入巴黎梦帕纳斯火车站钟表盘空隙后的雨果。
高耸钟塔中迷宫般重叠的齿轮连锁转动,雨果穿梭在车站墙内狭窄的通道之间,烟雾吞吐,警察的杜宾犬发怒追逐雨果,雨果在人群中灵活的躲闪,翻过桌子冲过胯下,乔治珍藏的箱子被打翻图画漫天飞舞构成连续的画面,神奇的“造梦”玻璃摄影棚,以及早期电影拍摄场景等等。
所有这些画面细节在3D的特效下的真实与美轮美奂让人惊叹,同时也体现出影视技术在电影发展中的重要性。
出演影片的有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萨莎.拜伦.科恩、小演员阿沙.巴特菲尔德和科洛.莫瑞兹,此外还有裘德.洛、雷.温斯顿、克里斯托弗.李、海伦.麦克洛瑞、弗朗西斯.德.拉.图瓦等。
雨果的饰演者阿沙.巴特菲尔德的透明蓝色大眼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到玩具老鼠时的期望,被店主抓住时的惊恐,摆脱追捕时的灵巧小心,注视机器人时流露的对父亲的思念,乔治夸奖肯定他时的开心和成就感,被乔治收养时的感激和温暖……雨果的眼神传达的感情色彩对影片的情节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那一抹幽蓝色深摄人心,把人带入情节发展中去。
2024年影视艺术教育管理论文

2024年影视艺术教育管理论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教育形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影视艺术不仅是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影视艺术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其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地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影视艺术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设了影视艺术专业,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然而,与此同时,影视艺术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影视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育机构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其次,影视艺术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但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
此外,影视艺术教育还面临着人才流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三、影视艺术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针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影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时代性原则:管理体系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影视艺术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全面性原则:管理体系应涵盖影视艺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等。
灵活性原则:管理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够适应影视艺术行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性原则:管理体系应鼓励创新,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影视艺术教育上进行探索和实践。
四、影视艺术教育管理的具体策略为了有效地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管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加强师资培养:师资是影视艺术教育的核心力量。
我们应该加强对师资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影视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欣赏(共2篇)

第1篇: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的关系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人们现代生活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
就是因为影视具有吸引人们眼球和情感的艺术感和文学性,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
影视文学是电影和电视文学的统称,再现的是源于生活和社会的现实描述,反应的是人类原生态的社会写照和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电影或者是电视,文学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这样说,在影视艺术里文学是必备的核心因素,影视离不开文学,文学也因为影视而繁荣和更具可读性。
一、影视艺术的内涵分析所谓影视艺术就是电影和电视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展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说:“在作为电影世界支架的空间——时间复合体(或空间——时间连续)中,只有时间才是电影故事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构件,空间始终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参考范围。
”[1]苏联的瓦斯菲尔德说:“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无论是天文学的时间或形象的、蒙太奇的时间——总是在空间里,在一定的纪实性的或假定的环境里实现的,影片的结构便是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
”[2]从上述两位权威学者论中可以看出,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表现,在时间的延续过程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屏影像,在空间的表现过程中展开画面形象,让作品在多角度和多方位得到表现,得到平面式和立体式艺术效果。
这门艺术主要反应的是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等流动媒体的艺术效果。
电视艺术来源于电影艺术的启发和创新,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新生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繁荣昌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影视文学的内涵分析所谓影视文学就是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的统称。
它们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不断把传统的语言文字、历史记载、传奇故事、小说、舞蹈、歌剧、诗歌、戏剧、散文等进行二度创作和形式创新,并以“声”、“画”形式展现文学内涵。
影视文学虽然不及传统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论文(全文)

为向影视艺术献媚并不是文学艺术的唯一出路。例如,近年来出 现的为拍影视即兴创作的剧本或脚本,这种为影视而文学的作品, 影视化的痕迹明显,文学的味道全无。正如作家、编剧徐小斌分 析说:“为了迎合市场,不少作品都被打上了浓厚的商业化烙印, 粗制滥造、狗尾续貂之作比比皆是”[6]。这种舍本逐末的文学 创作道路,无疑是不可取的。文学应该在融合其他媒介的基础上, 丰富自身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影视汲取小说的能量以激活自身,而小说则借助影视巨大的 传播力获得扩展的机会。文学要在坚持进展自我的艺术宗旨下创 新求变以顺应文化大潮。大众影视文化充分发挥其优势,丰富人
1
们的休闲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充 分发挥导向作用,将整个人类社会引向更高更美的精神文化境地。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面对影视艺术的蓬勃进展,面对权威的丧失和话语权的取代, 作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底蕴宏厚悠久的文学艺 术一时手足无措。在影视艺术的冲击下,文学在话语地位﹑审美 形态﹑情感的表达及作家的生存方式﹑身份处境和价值取向等 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巨变[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视 觉狂欢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面
其次,影视艺术要以开放谦卑的姿态面对文学艺术。影视艺 术是多元吸纳、全方位融合艺术成果的一种新的媒介艺术,诞生 进展的历史仅百余年,所以各个方面进展还不完善,在文学艺术 面前,多少显得有点稚嫩。文学在长达几千年的进展、流变中, 积存了极为丰富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沉淀了一大 批经典之作,为影视的艺术进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素材和 营养,所以我们要看到影视艺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学艺术,如 果没有文学各种艺术形式作支撑,影视艺术很难获得飞速进展。 正如张艺谋说:“ZG 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 影提供了再制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ZG 电影的大部 分作品都不会存在。”[7]不仅仅是小说对影视贡献极大,文学 的其他三种体裁(诗歌、散文、戏剧)都极大地影响了影视的进 展,无数小说、戏剧和散文作品不断被直接改编成为电影,如古 典四大名著、莎士比亚的戏剧、海明威和莫言的小说等。影视虽 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但如果没有文学的支撑很难有佳作。
第一章影视艺术导论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篇 章,大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并逐步成熟的 电影和随后产生的电视艺术。电影诞生距今只有 100多年,电视诞生距今只有70多年,而影视艺 术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却 是其他任何艺术无法比拟的。它借助光电的魔力, 把逼近于现实生活真实的影像和声音再现于银幕和 屏幕上,这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大众化,而且也 使蕴含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生活经验的艺术内容,融 入交流和接受的过程,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表现和娱 乐生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
(二)假定性
影视艺术必定不同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 假定性。
通过布景、化妆、表演、想象,力求“真实 地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特点”
假戏真做、真戏假做
三、视觉性与听觉性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与听觉,艺术也主 要作用于人类的视觉与听觉。
影视艺术通过可视性的艺术元素如画面、光 线、色彩以及人物动作等来塑造形象,是形 象具有可视性。
影视艺术又通过可听性的元素如语言、音响、 音乐来塑造艺术形象。
影视艺术是诉诸于视听觉整体把握的艺术, 因而更强调视觉、听觉的整体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的起点是从感 知觉开始的。每一种感觉器官都有其确定的 感觉范围,通过各种器官的交互作用人类可 以获得完整的信息。听觉记忆率15%,视觉 记忆率约25%,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为65% 以上。
要与“生活的原型与原形”极为相似,“源 于生活,高于生活。”
名著电影的逼真性
名著电影的主要矛盾: 1、演技与演员年龄问题 2、原著文化与风格的还原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真实生 活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 规律性之后的结果。
1、人、物、景外在形态上的真实感 2、人、物、景内在感觉上的真实感 画皮-脱皮镜头的拍摄 恐怖蜡像馆-蜡人制作过程
影视类毕业论文

影视类毕业论文影视类毕业论文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思想的方式。
本篇文章将探讨影视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价值,以及如何在毕业论文中深入探讨影视的相关问题。
一、影视作为学科的研究价值影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首先,影视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将故事和情感传递给观众。
研究影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其次,影视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潮。
通过研究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从而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此外,影视还是一种商业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研究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在撰写影视类毕业论文时,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至关重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例如,探讨某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对社会的影响,引发了哪些争议和讨论。
通过分析不同观点和意见,可以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时代背景的题目。
例如,研究某一时期的电影或电视剧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反映。
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揭示影视作品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另外,可以选择一个跨文化的研究题目。
例如,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电影或电视剧,分析其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三、研究方法和论证逻辑在进行影视类毕业论文的研究时,研究方法和论证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首先,可以进行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这样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并避免重复研究。
其次,可以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或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观众对某一影视作品的评价和反馈。
影视艺术学研究论文

影视艺术学研究论文[内容提要]艺术与技术合流、电流与电视联姻之后,将会出现两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影视技术学与影视艺术学。
这种组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它应该意味着一次触及本质的学科变革,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描绘成一种“范式变化”。
本文简要回溯了影视各自独立成为艺术并形成学科的历史,指出正是在电影电视为争得艺术地位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的过程中,电影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逐步得以确立,如何在整合的基础上构件超越原有范式的影视艺术学的新的学科范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即旨在从学术层次探讨电影与电视作为艺术的结合,并给这种结合以学理上的论证。
[关键词]影视艺术学范式变化整合理论重构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系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成立,名曰“影视艺术与技术系”,乍一听,这名字稍嫌冗长,读之也觉拗口。
不过因为她是在理顺了各方面关系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运作的,而且她依托于广播学院及其所属电视学院这一强大后盾,所以组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将原来分属不同系别的四个相关专业——表演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和动画专业结合,组成一个新系,这更多涉及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比较易于解决,因此,虽然两年多的筹建时间不算很短,但一个全新的艺技系毕竟顺利地诞生了。
而从学术层面探讨电影与电视作为艺术的结合,则显然比单纯的一个系的挂牌成立困难得多。
能否及早给这种结合的产物——这个诞生于千禧年的幸运儿——以学理上的论证,也许会关乎她日后的顺理成章。
一艺术与技术携手、电影与电视联姻之后,将会出现两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影视艺术学与影视技术学,要使这两门学科成为真正规范的常规科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之所以称之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并不是指这两个学科的名称是新的(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已被屡屡使用过),而是因为这种组合不是一次简单的相加,它应该意味着一次触及本质的学科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描绘成一种“范式变化”。
“范式变化”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因(ThomasKuhn)定义并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⑴意指学术研究的全套方法及其态度正被另外一套方法及态度取代。
影视艺术导论论文

西华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导论》课程——《过往》影评院系: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年级:12级3班学号:************姓名:***《过往》影评(分析各个角色面临的处境及心理现实)《过往》是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一部被笼罩在浓厚的沉重和压抑色彩下的影片,带有浓厚的感情氛围,《过往》讲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纠葛,集中讨论婚姻与情感本身,真实细腻。
剧中每个角色都面临着不同的处境,有着不同的心理现实,它们彼此衔接,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最终结束。
《过往》讲述了一对夫妻经过四年分居生活后,丈夫艾哈迈德在法国妻子玛丽娅的要求下,从德黑兰来到巴黎正式办理离婚。
从短暂的巴黎之行中,艾哈迈德看到了妻子与女儿露西之间冲突不断。
艾哈迈德在妻子玛丽娅要求下愿意帮助其改善关系,可是不小心卷入更为复杂的家庭纠纷,同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
原来玛丽娅急着要结婚是因为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女儿露西之所以那么讨厌母亲的新男友萨米尔并非是因为她不希望母亲再嫁,而是因为自己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
萨米尔妻子因自杀未遂变成了植物人,而她的自杀原因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蹊跷……一封邮件成了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
两个来自支离破碎的家庭的人试图重新开始一切,却因为过去的阴影始终无法迈向前方。
使得整个故事交接与过往与现在之间。
作为本片女主公的玛丽娅同时面对两个男人,一个自己准备离婚的前夫——艾哈迈德,一个准备结婚的新男朋友——萨米尔。
玛丽娅要告别过去,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在告别过去迎接现在的过程中,她的女儿露西却成了她的阻碍,因为露西对萨米尔的讨厌和所做的对不起玛丽娅和萨米尔的事使得露西不愿意自己的妈妈和萨米尔结婚,所以一次次和玛丽娅做对,这样让玛丽娅感到很头疼担忧。
然而另一方面萨米尔昏睡的妻子还像一个植物人一样躺在医院,不知道何时会醒来,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担忧。
面临的这些问题、情况都给玛丽娅带来各方面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为了让自己能暂时的缓解心情的沉重放松一点,一个从不抽烟的玛丽娅喜欢上了抽烟消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华师范大学
《影视艺术导论》课程
——《过往》影评
院系: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12级3班
学号:************
姓名:***
《过往》影评
(分析各个角色面临的处境及心理现实)
《过往》是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一部被笼罩在浓厚的沉重和压抑色彩下的影片,带有浓厚的感情氛围,《过往》讲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纠葛,集中讨论婚姻与情感本身,真实细腻。
剧中每个角色都面临着不同的处境,有着不同的心理现实,它们彼此衔接,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最终结束。
《过往》讲述了一对夫妻经过四年分居生活后,丈夫艾哈迈德在法国妻子玛丽娅的要求下,从德黑兰来到巴黎正式办理离婚。
从短暂的巴黎之行中,艾哈迈德看到了妻子与女儿露西之间冲突不断。
艾哈迈德在妻子玛丽娅要求下愿意帮助其改善关系,可是不小心卷入更为复杂的家庭纠纷,同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
原来玛丽娅急着要结婚是因为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女儿露西之所以那么讨厌母亲的新男友萨米尔并非是因为她不希望母亲再嫁,而是因为自己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
萨米尔妻子因自杀未遂变成了植物人,而她的自杀原因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蹊跷……一封邮件成了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
两个来自支离破碎的家庭的人试图重新开始一切,却因为过去的阴影始终无法迈向前方。
使得整个故事交接与过往与现在之间。
作为本片女主公的玛丽娅同时面对两个男人,一个自己准备离婚的前夫——艾哈迈德,一个准备结婚的新男朋友——萨米尔。
玛丽娅要告别过去,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在告别过去迎接现在的过程中,她的女儿露西却成了她的阻碍,因为露西对萨米尔的讨厌和所做的对不起玛丽娅和萨米尔的事使得露西不愿意自己的妈妈和萨米尔结婚,所以一次次和玛丽娅做对,这样让玛丽娅感到很头疼担忧。
然而另一方面萨米尔昏睡的妻子还像一个植物人一样躺在医院,不知道何时会醒来,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担忧。
面临的这些问题、情况都给玛丽娅带来各方面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为了让自己能暂时的缓解心情的沉重放松一点,一个从不抽烟的玛丽娅喜欢上了抽烟消愁。
从她抽烟的身影里可看出她的感情纠葛,心情的沉重,内心的压抑,精神的惆怅。
在法院和艾哈迈德办理离婚手续时,玛丽娅表现的很魂不守舍、紧张、不安,面临着和艾哈迈德离婚她的内心是复杂的。
艾哈迈德拖着箱子要走时,玛丽娅不停地抽烟,可看出此时的她心情是焦躁的。
这也可看做是是她告别过往的一种方式。
艾哈迈德一个女主人公的过往象征的一个角色,离开巴黎四年后再次回到这里,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熟悉却又陌生。
回来只是为了签离婚协议可却因为调节玛丽娅和露西的紧张关系而陷入一场家庭纠纷当中,把艾哈迈德则个角色最终也变得沉重了。
他和露西的每一次谈话都在一步步的揭露着影片中的“真想”,即谁才是害萨米尔的妻子
赛琳娜自杀的真正幕后者。
一个疑问点接着一个疑问点,逐渐揭开各种疑问。
复杂的家庭,复杂的关系。
他们两的谈话最终是围绕着一封邮件而展开,同时他们之间的谈话成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展开的助推器。
露西因为把邮件发给赛琳娜而认为赛琳娜的死是因为自己母亲和萨米尔的关系,认为是自己害了赛琳娜,所以一直反对母亲与萨米尔在一起,跟母亲唱反调,这样在露西和玛丽娅、萨米尔之间制造了一种紧张气氛,弥漫着硝烟,充满着火药味。
露西也成为了贯穿故事整个线索——一封邮件的揭露人,一步步揭开谁是害萨琳娜自杀的人这个真相。
另一个男主人公萨米尔一方面对怀孕的玛丽娅,另一方是躺在医院里的妻子,同样的对于他来说也是徘徊的走在过往与现在的交界线之间。
面对玛丽娅前夫艾哈迈德,两男人都显得尴尬,可是又不得不面对。
当玛丽娅与艾哈迈德争吵和躺在医院的妻子肚子上有抓痕时萨米尔渐渐地对他和玛丽娅的感情不在坚定。
玛丽娅与艾哈迈德的争吵让他吃醋,妻子肚子上出现抓痕让他看到妻子会醒来的希望,加上露西对他的不喜欢,这些无疑使得他和玛丽娅之间的感情产生了动摇。
最后一个画面停留在萨米尔来到妻子病房,喷了她最喜欢的香水,把手放在她手边,说如果她还有意识、能闻到香水就握紧自己的手。
镜头特写到妻子的手,始终一动不动,然而,坐在妻子右侧的萨米尔永远也不会知道妻子左眼流下的那一滴眼泪。
此镜头显然是表达他对于过往的怀念。
《过往》是一部冲突性很强的影片,稳步推进,情感越发饱满,谜团一点点揭开,扔保持开放性结尾。
故事在探讨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往,无论悲伤、痛苦还是懊悔……但过去已然存在,而且还总是牵扯着现在。
影片在能否“放下过往”的暧昧中结束,态度诚恳却让人回味!法哈蒂在整体矛盾中又为每个角色都设置出个人的困扰,让每个人的身份都既抽离、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