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引导学生发现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知识讲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除法运算,为新课打下基础。

介绍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商的近似数。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如四舍五入、进一法等。

3.实例演示以具体例子为例,演示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例1:计算12除以5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例2:计算23除以7的商,保留整数。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1)计算15除以4的商,保留一位小数。

(2)计算36除以9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3)计算58除以11的商,保留整数。

5.小组讨论(1)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如何判断一个商的近似数是否合理?(3)求商的近似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讲解求商的近似数时的注意事项,如四舍五入的规则、进一法的规则等。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等。

强调商的近似数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P42页练习题1、2、3。

(2)思考:如何利用商的近似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反思1.在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四舍五入、进一法等规则的含义,避免混淆。

2.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商的近似数时,通过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理解“四舍五入”和“进一法”的区别。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995保留整数是()43.9995精确到十分位是()4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43.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1)学生读题(2)学生独立列式(3)师生交流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生:怎么除也除不尽师:那里可以看出生:.......师:这下可难倒王鹏了,他怎么也算不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

现在同学们开动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师: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3.3《商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3.3《商的近似数》(教案)

3.3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学习求商的近似数。

教材首先提供“求每个羽毛球的价钱”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取商近似值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取商的近似值。

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来取不同精度的近似值。

计算价钱可以根据需要精确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也可以精确到“角”,即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教材通过小机器人给出了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探究新知,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难点:能依据题目要求或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三、教学过程们就一起学习这部分学问。

揭示课题:商的近似数和积极性。

探究新知任务一:求商的近似数课件出示:爸爸给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师: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说。

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师:要求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学生:算式是19.4÷12。

师:用竖式算算。

学生独自算一算,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大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学生:除不尽,怎么办?师:除不尽还要继续一直往下除吗?学生:不用,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元、角、分,其中最小的单位是“分”,我认为羽毛球的价格精确到角或分就够了。

师:说得真好!我们生活中的价钱一般精确到角或分就够了。

那么19.4÷12的商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问题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商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商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3. 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小明家有3.5吨苹果,如果每筐装0.5吨,可以装几筐?让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

2. 探究新课(1)商的近似数的含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即在除法运算中,除不尽时,可以用一个接近的整数来表示商。

(2)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介绍四舍五入法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3. 实践环节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近似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而有效地得到一个数的近似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四舍五入法的教授和掌握对于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四舍五入法的定义。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商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商的近似值。

2.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商的近似数的相关图片、例子。

2. 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复习旧知识:回顾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2 引入新课:展示商的近似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2. 自主探究:2.1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讲解,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3. 课堂讲解:3.1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4.1 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

4.2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讲解,点评其操作过程及结果。

5. 巩固练习:5.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其对求商的近似数的掌握程度。

5.2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讲解,点评其解题过程及结果。

六、拓展延伸:1. 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商的近似数?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进行点评、引导。

七、课堂小结: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求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入求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商的近似数》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商的近似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商的近似数,比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时取近似值等。

那么,什么是商的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2. 学生尝试解释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2.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4. 学生尝试练习:求给定小数的近似数。

5. 讲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近似数。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商的近似数的含义和求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商的近似数》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商的近似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商的近似数,比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时取近似值等。

那么,什么是商的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2. 学生尝试解释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2.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4. 学生尝试练习:求给定小数的近似数。

5. 讲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文是作者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3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篇一目标确定依据: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求商的近似数教材分析:求商的近似数是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学习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分析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

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评价任务1、结合具体事例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3.724.185.256.037.98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1.4835.3478.7852.8647.6024.0035.8973.996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二、新课1.教学例6.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

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

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的兴趣。

例题: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12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2. 新课讲解: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讲解:我们可以将5千克苹果的价格计算出来,再进行估算。

演示:5千克= 5000克,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12元,5千克苹果的价格是5000克×12元/千克= 60000元。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1)计算8千克苹果的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商的近似数
内容分析
在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同时,根据这部分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小数除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有所用。

对象分析
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3.9095保留整数是()
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师:43.9095精确到千分位写成43.910,写成43.91行不行,为什么?
2、师:求小数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求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平时你们喜欢运动吗?你们最喜欢参加什么运动?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真不错。

师:有个小朋友叫王鹏,他特喜欢打羽毛球,这天他爸爸给他新买了一筒羽毛球。

瞧…(课件出示例7)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师:请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本上计算出结果。

(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师:好了,同学们,请大家停止计算,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这个算式除不尽!
师:呀,这样啊,那一个羽毛球到底是多少钱呢?这个1.6166666……到底是多少钱呢?是不是我们就没办法定出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呢?这样好了,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给这个羽毛球定价,为什么?
(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听取学生意见,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
生1:我们小组决定给一个羽毛球定价1.6元,因为1.6元比较接近1.6166666……元。

生2:我们小组决定给一个羽毛球定价1.61元,直接把后面哪些6去掉,因为货币最小面值是分。

生3:我们小组决定给一个羽毛球定价1.62元,因为1.6166666……保留两位小数是1.62. 生4:我们小组决定给一个羽毛球定价2元,因为这样比较方便,给整数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没人给这个羽毛球定价1.617元或者1.6167元?
生:因为1.61元就是1元6角1分,在往下就没法付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想的都不错,这么多定价,你们觉得哪种更合理些?为什么?
生1:我觉得定价1.6元比较合理,因为现在很少看到一分两分的了。

生2:我觉得定价1.62元比较合理,不同意定价1.61元,因为随便把后面的6去掉不是很好,应该用四舍五入法。

师:(询问刚才定价1.61元的小组)别人给你们提的建议你们接受吗?
生:接受。

生3:我也觉得1.6元和1.62元比较合适,如果定价2元,差距太大了。

……
师:看来经过第二轮的思考,大家考虑问题越来越仔细,大家倾向给这个羽毛球定价1.6
元和1.62元。

这两种定价有什么不同呢?
生:如果定价1.6元,是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定价1.62元是保留两位小数。

师:如果定价2元呢?
生:是保留整数。

师:那这种价格是不是一个羽毛球的最精确的价格呢?
生:不是,它们只是接近准确价格,它们是近似数。

师:当近似数作为结果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数学符号呢?
生:应该用约等号。

(教师板书)19.4÷12≈1.6(元)或19.4÷12≈1.62(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小数除法除不尽的情况,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们会解决吗?怎样解决?
生1: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生2: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师:不错,同学们总结的很好。

现在我们来做一些题目,有信心吗?
2、研究求商的技巧
出示一道计算题48÷23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指出学生的计算错误)
师:同学们计算出结果了吗?是多少?
生1:约等于2.09.
生2:约等于2.08.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同,那到底谁做的又对又简练呢?(教师展示几个学生的计算过程)
(生1: 48÷23≈2.09 除到2.08695 )
(生2: 48÷23≈2.09 除到2.086 )
(生3: 48÷23≈2.09 除到2.08 )
生1:我认为前两位同学做对了。

生2:我也认为前两位同学做对了,第三位同学只计算到了两位小数,就没办法判断第三位小数是大于5还是小于5.
师:同意这两位同学意见的请举手。

(同学们纷纷举手)
师:(指着前两位同学的算式),谁的比较简练,为什么?
生:(齐答)第二个同学的比较简练。

生1:第一个同学步骤比较多,算到了2.08695,第二个同学才算到了2.086.
生2:看到第二个同学的算式,我知道不用算太多位,只要算到小数第三位就够了。

师:为什么算到第三位就够了?
生:要保留两位小数,我们只要看小数第三位上的数字是不是比5大就可以了。

师:那要是把题目改改,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应该计算到什么位?
生:(齐答)计算到两位小数。

师:保留三位小数呢?
生:(齐答)计算到四位小数。

师:保留八位小数呢?
生:(齐答)计算到九位小数。

……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们的发现呢?
生:保留几位小数,只要计算到比保留位数多一位的小数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当我们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课件展示)
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计算步骤,可以让我们计算快点。

一、巩固拓展
1、利用计算器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全班汇报填表结果)
师:同学们,在做这三道算式的时候,你们觉得哪个算式比较有意思,为什么?
生:第三道算式有意思,因为它们的答案分别是3.0、3.00、3.000.
师:遇到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生:取近似值,后面的0不能随便去掉。

2、猜一猜
师:老师也喜欢体育运动,那就是打乒乓球,老师买这个乒乓球大约用了3元钱,你们能不能猜这个乒乓球多少钱?
生1:我猜是2.9元。

生2:我猜是3.1元。

……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想一想,这个乒乓球的价格在什么范围内?
生:应该在2.5元到3.4元之间。

师:在这个范围内,哪一段属于四舍,哪一段属于五入呢?
生:2.5元到2.9元属于五入,3.1元到3.4元属于四舍。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样的收获?
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2)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梳理所学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自我知识,学生获得知识成功的体验,使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求商的近似数
19.4÷12=1.616666…
保留两位小数:1.62 保留一位小数:1.6 保留整数:2 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2.除——除到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