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粘接 常用方法
塑料板拼接方法范文

塑料板拼接方法范文1.熔接法:熔接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塑料板在适当温度下熔化接合的方法。
常见的熔接方法有热板熔接法、超声波熔接法和摩擦搅拌摩擦焊接法等。
其中,热板熔接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通过预热板将塑料板加热到熔点,然后迅速接合,使两个板材熔融后复原成坚固的整体。
2.溶剂粘接法:溶剂粘接法是一种利用溶剂使塑料板表面发生溶解作用,然后迅速接合的方法。
常用的溶剂有丙酮、甲苯、氯苯和酒精等。
具体操作时,将溶剂涂布在接合面上,并适时使用工具施加压力,使两块塑料板紧密接触并迅速粘接。
3.点焊法:点焊法是一种通过高温热源将塑料板加热到熔点,并在接合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熔化并迅速接合的方法。
点焊法适用于薄甚至透明的塑料板。
常见的点焊方法有热针焊接法、高频焊接法和激光焊接法等。
4.机械连接法:除了熔接和粘接,机械连接法也是塑料板拼接的一种常用方法。
常见的机械连接方法包括螺栓连接、螺丝连接、钉子连接以及卡扣连接等。
这些方法在连接塑料板时,使用螺栓、螺丝、钉子或卡扣来固定塑料板,使其牢固连接。
5.磁性连接法:磁性连接法是一种通过磁性材料将多个塑料板吸附在一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场合,比如需要频繁拆卸和组装的场合。
常见的磁性连接材料有永磁铁、铁质片、磁性止水带等。
在选择塑料板拼接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
比如,如果要求拼接的塑料板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密封性,熔接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要求拼接的板材易于拆卸和组装,磁性连接法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总之,塑料板拼接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工艺,不同的拼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塑料板的材质、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拼接方法,并采取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控制条件,以实现良好的拼接效果。
塑料与塑料连接方法

塑料与塑料连接方法塑料与塑料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塑料连接方法。
1. 热熔连接法热熔连接法是最常见的塑料连接方法之一,适用于熔点相似的塑料。
该方法可以通过熔接、热熔胶等方式实现。
在熔接过程中,两块塑料加热至熔点,使其熔融并迅速相互接触,随后冷却及固化,形成牢固的连接。
热熔胶则是通过加热胶棒使其熔化,并涂抹在接合面上,然后迅速压合使其冷却固化。
2. 粘接法粘接法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法,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塑料。
常见的粘接剂有双组分胶水、环氧胶水、瞬间胶等。
粘接前需要先清洁并处理接合面,然后将胶水涂抹在接合面上,最后将两块塑料迅速压合。
粘接后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使胶水彻底固化,形成牢固的粘接。
3. 螺纹连接法螺纹连接法适用于一些较硬的塑料,如PC、PVC等。
在塑料件上开孔,然后通过螺纹连接将两块塑料连接在一起。
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两种形式,通过旋转螺纹件,使其与开孔塑料件相互融合,形成紧密且牢固的连接。
4. 焊接法焊接法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连接。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超声波焊接、挤出焊接和热板焊接等。
超声波焊接通过将两块塑料放置在一起,通过超声波振动产生热量使其熔融并形成连接;挤出焊接则是将两块塑料分别通过加热挤出机加热熔化,并将两个熔融的塑料通过挤出口迅速压合;热板焊接是通过加热热板或热刀将两块塑料加热至熔点,并迅速压合,形成连接。
5. 机械连接法机械连接法适用于较硬的塑料。
常见的机械连接方法有螺钉连接、卡扣连接和榫卯连接等。
螺钉连接是将两块塑料件通过螺纹螺栓紧密连接在一起;卡扣连接是通过在塑料件上设置凸缘和凹槽,使两块塑料通过卡扣固定;榫卯连接是通过在两块塑料上制作凹榫和凸榫,使其相互嵌合形成连接。
总的来说,塑料与塑料的连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和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热熔连接、粘接、螺纹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都是常见的连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聚四氟乙烯的粘接方法

聚四氟乙烯的粘接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聚四氟乙烯的粘接方法任何固体要粘接,必须要能被粘接剂润湿且具有粘附性。
PTFE材料表面能低,表面对液体的接触角大,润湿性差,粘附能力小,所以比其他物质的粘附性要差,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以后再进行粘接。
成都森发橡塑有限公司专业提供聚四氟乙烯表面处理,提供萘钠处理液,配方效果好。
以下介绍三种聚四氟乙烯(PTFE)常用的粘接方法:1.1钠萘溶液处理粘接法钠萘溶液处理含氟材料,主要是通过腐蚀液与PTFE塑料发生化学反应,扯掉材料表面上的部分氟原子,这样就在表面上留下了碳化层和某些极性基团。
红外光谱表明,表面引入羟基、羰基和不饱和键等极性基团,这些基团能使表面能增大,接触角变小,润湿性提高,由难粘变为可粘。
这是目前研究的所有方法中效果较好,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一般用钠萘四氢呋喃作为腐蚀液。
处理粘接步骤如下:(1)处理液配制:将一定量的金属钠加入到四氢呋喃与萘的溶液中,其中金属钠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5%,在室温下搅拌约2h,直至溶液颜色呈现深褐色或黑色即可;(2)将待处理的PTFE工件浸入到该溶液中约5~10min,取出再用丙酮溶液浸泡3~5 min;<br> (3)从丙酮溶液中取出工件,用清水漂洗干净后置于阴暗处自然干燥;(4)选择环氧树脂、有机硅或聚氨酯做粘合剂,均匀涂于处理过的待粘接表面并立即粘接,于24~30℃下静置24h后即可粘接牢靠。
1.2钠的液氨溶液处理粘接法该方法的处理粘接机理与钠萘溶液处理粘接法相似,在此勿需重复。
它的处理粘接步骤如下:(1)处理液配制:在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金属钠加入到液氨溶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5%的钠氨溶液,待反应彻底后即可使用;(2)将待处理的PTFE工件浸入到该钠氨溶液中约5~10s,取出再用甲醇或乙醇溶液浸泡5~10min;(3)从甲醇或乙醇溶液取出工件,用清水漂洗干净后置于阴暗处自然干燥;(4)选择环氧树脂、有机硅或聚氨酯做粘合剂,均匀涂于处理完的待粘接表面并立即粘接,于24~30℃下静置24h后即可粘接牢靠。
塑料和金属连接方案

塑料和金属连接方案1.粘接粘接是将塑料和金属通过粘合剂粘接在一起的方法。
常用的粘合剂有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等。
粘接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连接。
但是,粘接的强度和耐久性较低,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不适用。
2.热熔焊接热熔焊接是利用热熔机将塑料和金属同时加热至熔点,使其熔化并形成连接的方法。
常用的热熔机有超声波焊接机、高频电磁感应焊接机等。
热熔焊接具有连接牢固、接头美观、无需使用粘合剂等优点。
然而,热熔焊接需要专用的设备和较高的操作技术,成本较高。
3.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是通过螺栓、螺钉、螺母等机械元件将塑料和金属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机械连接具有连接强度高、可拆卸、可调节等优点。
但是,机械连接需要预先制作连接孔,并且连接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可能导致松动或断裂。
4.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塑料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将塑料和金属复合在一起形成新材料的方法。
常用的复合方式有挤出复合、注射复合、热压复合等。
塑料金属复合材料综合了塑料和金属的优点,具有轻量、高强度、导电性等特性。
但是,复合过程需要专用设备和较高的技术要求。
除了以上几种连接方案,还有一些其他的连接方式,如热合、冷压、激光焊接等。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案要考虑材料的特性、连接的要求和成本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塑料和金属的连接时,要确保连接面清洁、无油污等杂质,以提高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如电镀和喷涂等,来增加连接点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总之,塑料和金属的连接方案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选取适合的连接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塑料焊接的基本方法

塑料焊接的基本方法塑料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技术,用于将两个或多个塑料件连接在一起。
塑料焊接具有简单、高效、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制造和维修。
以下是塑料焊接的基本方法。
1.熔接焊接(热传导焊接)熔接焊接是最常用的塑料焊接方法之一、它适用于热可塑性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
熔接焊接的步骤如下:-将需要连接的塑料件对齐并稳定固定。
-使用一个热锐器或者加热片加热,将焊接接头加热到熔融温度。
热锐器或加热片的温度应根据塑料的种类确定。
-然后迅速将两个熔化的接头压合在一起,使其完全融合,并保持一定时间,待冷却固化后即完成了焊接。
2.超声波焊接超声波焊接适用于热可塑性塑料,如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等。
超声波焊接的步骤如下:-将需要焊接的塑料件对齐并放在超声波焊接机的夹具中。
-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振动,然后通过焊头对焊接部位施加压力。
-高频的振动使塑料材料表面产生热,塑料迅速熔化,然后冷却固化,实现了焊接。
3.摩擦搅拌焊接摩擦搅拌焊接是一种适用于熔融焊接塑料的方法,例如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摩擦搅拌焊接的步骤如下:-将需要连接的塑料件对齐并固定在焊接机上,如旋转摩擦搅拌焊接机。
-在摩擦搅拌焊接机上设置适当的转速和压力。
-启动机器,使两个塑料件接触在一起,然后通过转动和施加横向压力,实现塑料间的高速磨擦。
-磨擦产生的热能将塑料加热到熔融状态,然后停止搅拌,使塑料冷却固化,完成焊接。
4.热板焊接热板焊接适用于热可塑性塑料,如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
热板焊接的步骤如下:-将需要连接的塑料件对齐并固定在热板焊接机上,注意保持接触面整洁。
-设置合适的温度和焊接时间,启动机器加热热板。
-热板达到设定温度后,将两个接头夹紧在热板之间。
-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时间,使两个塑料接触的表面熔化并融合在一起。
-冷却后,断开压力,取出焊接件,焊接即完成。
塑料薄膜粘接方法

塑料薄膜粘接方法随着塑料材料在生产和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塑料薄膜的使用也不断增长。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粘接是塑料薄膜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操作,粘接方法的正确选择和操作将直接影响塑料薄膜的应用性能。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塑料薄膜类型和粘接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常见塑料薄膜类别1、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聚乙烯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还具有耐腐蚀、耐水解和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聚乙烯主要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类型。
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氯乙烯主要有软质PVC和硬质PVC两种类型。
聚丙烯是一种优良的塑料材料,具有轻质、耐冲击、耐化学腐蚀、耐高温和低温变形等优点,在食品包装袋和医疗用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不同,塑料薄膜粘接方法不同。
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粘接方法。
1、热封粘接热封粘接是常用的塑料薄膜粘接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将薄膜表面加热至熔化点附近,使薄膜与另一薄膜相接合并。
热封粘接可分为常温热封和高温热封两类。
常温热封:热封温度一般在60-80℃,适用于LDPE和HDPE等低温熔融材料,适用于制造包装袋和薄膜。
2、溶剂粘接溶剂粘接是一种将溶剂熔解在塑料表面以将两个薄膜共同结合在一起的粘接方法。
其优点是:粘接快速,粘接强度高,使用方便。
但不足之处是:对环境的危害性大,易挥发,不宜长时间储存。
胶粘剂粘接是一种最常用的塑料薄膜粘接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特定适用的胶粘剂,以化学结合的方式将两个薄膜共同结合在一起。
胶粘剂粘接适用于大多数塑料材料,且粘接效果极好,具有粘接快速、稳定牢固、不受气温影响等优点,适用于制造工业用塑料薄膜、打印材料等。
三、总结在正确选择和使用塑料薄膜粘接方法之前,应首先了解塑料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范围,确定适合自己的粘接方式,可以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塑料排水管的粘贴和粘接方法

塑料排水管的粘贴和粘接方法
塑料排水管的粘贴和粘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热熔连接:适用于PP-R水管和RPAP5水管。
需要使用专用的热熔仪器进行操作,这需要专业的装修工人才能完成。
2. 电热熔连接:适用于室内外口径较大的PE给水管道。
这种连接方式与热熔连接相似,需要去材料市场购买适合的仪器。
3. 粘接:适用于PVC水管。
可以在PVC水管的接口处涂上合适的胶水,然后进行连接。
注意控制好胶水的用量,不能使用过多,防止多余的胶水渗出影响水管表面的平整度。
4. 法兰连接:适用于下水道和其它配管的配管连接,以及金属管和塑料管之间的连接。
法兰的凸缘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主要与带颈PVC的凸缘和一松套管的凸缘。
以上是塑料排水管的粘贴和粘接方法,具体操作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安全可靠。
塑料零件的接合方法

塑料零件的接合方法一、背景介绍塑料零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接合方法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塑料零件的接合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接合、热熔接合和化学接合三种方式。
本文将对这三种接合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机械接合机械接合是指利用机械力将塑料零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常见的机械接合方法包括螺纹连接、插销连接、卡扣连接等。
螺纹连接是通过螺纹结构将两个零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
插销连接是将一个零件插入另一个零件的孔中,通过外力固定在一起。
卡扣连接是通过两个零件上的凹槽和凸缘实现连接,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三、热熔接合热熔接合是指利用加热使塑料材料熔化后再冷却固化的方法。
常见的热熔接合方法包括热板熔接、超声波熔接和摩擦熔接等。
热板熔接是将两个塑料零件通过加热板加热至熔化温度后迅速压合在一起,待冷却固化后形成连接。
超声波熔接是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热量将塑料材料熔化并迅速固化的方法。
摩擦熔接是将两个塑料零件通过高速摩擦热生成的热量将塑料材料熔化并迅速压合在一起。
四、化学接合化学接合是指利用化学物质将塑料零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接合方法包括溶剂粘接、胶粘剂粘接和射出胶粘剂等。
溶剂粘接是利用溶剂将塑料材料表面溶解,使其熔化并迅速固化形成连接。
胶粘剂粘接是利用胶水将两个塑料零件粘接在一起。
射出胶粘剂是将胶水注射到塑料零件的接合部位,通过固化形成连接。
五、选择合适的接合方法在选择塑料零件的接合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塑料材料的特性:不同的塑料材料有不同的熔点和熔化温度,需要选择适合的接合方法。
2. 零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零件适合不同的接合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使用环境和要求:根据零件在使用环境中所受到的力、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接合方法。
4. 生产效率和成本:不同的接合方法对生产效率和成本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六、总结塑料零件的接合方法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粘接常用方法塑料粘接常用方法有: α氰基丙稀酸酯 UV 光固化胶热熔胶溶剂胶环氧胶•α氰基丙稀酸酯别称瞬干胶或快干胶。
民用市场中常见产品是502胶水。
工业生产对瞬干胶性能要求更加严格。
特别在强度,耐温性,耐湿性,白化性,老化性要求较高. 常用工业级瞬干胶有乐泰,3M RITE-LOK系列。
如3M CA40,3M RITE-LOK PR100, PR40,PR20,乐泰401等系列等。
对PVC,PC,PMMA,PA,ABS等材料无需表面处理瞬干胶可以直接粘接。
对PET,PBT,POM,PTFE,PP,硅胶等需要用表面处理剂3M RITE-LOK AC77处理后粘接。
瞬干胶对常用橡胶如三元已丙,聚氨酯橡胶,丁氰橡胶,合成橡胶有效粘接。
3MDP8005, DP460 可以对PVC,PC,PMMA,PA,ABS等材料无需表面处理直接粘接。
DP8005可以粘接PE,PP。
可以达到材料破坏的强度。
对于塑料韧性粘接可以选用3M 4693. UV 光固化胶在强度,白化性,耐老化性能方面优于瞬干胶,但有一种材料必须是透明材质,因此限制其应用。
常用于光电子行业。
对PET,PBT,PP,PVC,PC等都有良好的粘接强度。
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可数秒固化。
对于难粘材料需要电晕处理。
国际市场中常见UV胶。
如乐泰UV胶,DYMAX UV胶,DELO UV胶。
•热熔胶也是常用塑料粘接材料。
通过高温把同种或不同种材料联接在一起。
•溶剂胶是塑料粘接常用方法。
主要应用于易溶液塑料。
如ABS,PA,PMMA,PVC,PC 等材料。
一般主些材料可以氯仿或丙酮及其溶液粘接。
对于难溶材料如PP,PTFE,硅橡胶等溶剂胶无法粘接。
对于塑料韧性粘接可以选用3M 4693.•环氧胶应用于塑料料粘接需要改性,并对塑料表面进行处理。
国际市场用于塑料粘接环氧类胶粘剂有3M DP460, DP420 等。
也可以用LORD305,LORD306,施敏打硬等胶粘剂。
难粘塑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和聚四氟乙烯、氟塑料46等含氟类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很难用胶粘剂很好地粘接,只有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粘接效果。
然而这些难粘塑料常常具有其他高分子材料所不具有的优点,如聚乙烯等聚烯烃类塑料,它们的成本低廉,性能优良,易于加工成各种型材,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综合性能非常优良的塑料,有极好的耐热、耐寒和耐化学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及一些尖端领域。
正因为这些难粘塑料有如此广泛的应用,使得它们的表面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研究人员从表面改性出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的方法。
难粘塑料难粘的原因难粘塑料之所以难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总结如下:1. 润湿能力差一般胶粘剂在未固化前都呈流动态,粘接过程是胶液在粘接件表面浸润,然后固化的过程,对粘接来说,润湿接触是粘接的首要条件。
液体与固体接触,其润湿程度可用接触角表示,几种塑料的表面特征数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对它们的接触角都比较大,表面张力小,接着能不大,润湿能力就差,比较难粘。
表1,几种塑料表面特征数据水对其接触角临界表面张力接着能塑料名称/°/μN.cm-1 /μN.cm-1氟塑料46 115 178 420聚四氟乙烯114 185 431聚乙烯88 310 752聚丙烯78 342 7982. 结晶度高这几种难粘塑料都是高结晶度物质,所以化学稳定性好,它们的溶胀和溶解都比非结晶高分子困难,当与溶剂型胶粘剂粘接时,很难发生高聚物分子链的扩散和相互缠结,不能形成很强的粘附力。
3. 是非极性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都是非极性高分子,它们的表面只能形成较弱的色散力,而缺少取向力和诱导力,因而粘附性能较差。
4. 存在弱的边界层这些高聚物难粘除了结构上的原因外,还在于材料表面存在弱的边界层。
这种弱的边界层来自聚合加工过程中所带入的杂质,聚合物本身的低分子成份,加入的各种助剂以及储运过程中所带入的污染等。
这种弱边界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接头的粘接强度。
难粘塑料表面处理方法1. 化学法化学法处理难粘塑料,主要是通过处理液与高分子材料发生强氧化或腐蚀作用,使塑料表面的分子被氧化或扯去部分分子,这样一来在材料表面就导入了羰基、羧基、磺酸基等极性基团,增加了表面与胶的粘附性,同时由于扯掉了一些分子,使得表面粗糙度增加。
综合起来,改善了它们的非极性及浸润性,增加了粘附性。
这是目前研究的方法中效果较好、比较经典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比如处理过的被粘物表面变暗或变黑,在高温环境下表面电阻降低、长期暴露在光照下胶接性能大大下降,使得此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常用的处理聚烯烃的处理液有:铬盐硫酸法、过硫酸法。
常用的处理氟塑料的处理液有氯磺化法、钠—萘腐蚀法等。
2. 熔融法此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使难粘塑料表面的结晶形态发生变化,嵌入一些表面性能高、易粘合的物质,如二氧化硅、铝粉等,这样冷却后就会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嵌有可粘物质的改性层,由于易粘物质的分子进入塑料表层的分子中,破坏它相当于分子间破坏,所以粘接强度很高,此法的优点是:耐候性、耐湿热性比其它方法显著,适于长期户外使用。
不足之处是在高温条件下,一些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而且塑料不易保持形状。
3. 气体热氧化法难粘塑料表面经空气、氧气、臭氧之类的气体氧化下,其表面粘接性能得到改善,尤其是臭氧法,基本不受材料中抗氧剂的不良影响,还可以在空气中添加某种促进剂,如添加某些含N络合物,二元羧酸以及有机过氧化物等。
气体氧化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显著,没有公害,特别适用于聚烯烃的表面处理。
但此法要求有与材料尺寸相当的鼓风烘箱或类似的加热设备,这样就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5 辐射法将难粘塑料膜置于一些可聚合的单体如苯乙烯、反丁烯二酸、甲基丙烯酸酯等中,用Co—60辐射,使单体在难粘塑料膜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从而使难粘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易于粘接的接枝聚合物,接枝后表面变粗糙,粘接表面积增大,粘接强度提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速度快,但改性后的表面耐久性差,且Co—60辐射源对人伤害较大。
4. 低温等离子体法低温等离子体是低气压或常压放电(辉光、电晕、高频、微波)产生的电离气体,在电场作用下,气体中的自由电子从电场获得能量成为高能量电子,这些高能量电子与气体中的分子、原子碰撞,如果电子的能量大于分子或原子的激发能就会产生激发分子或激发原子自由基、离子和具有不同能量的辐射线,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具有的能量一般都接近或超过碳—碳或其它碳键的键能,因此能与导入系统的气体或固体表面发生化学或物理的相互作用。
如果采用反应型的氧等离子体,可能与高分子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引入大量的氧基团,使其表面分子链上产生极性,表面张力明显提高,即使是采用非反应型的Ar等离子体,也能通过表面的交联和蚀刻作用引起的表面物理变化而明显地改善聚合物表面的接触角和表面能,这种表面处理法的优点是处理时间短、速度快、操作简单、控制容易,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聚烯烃塑料的粘接表面预处理。
但此法所用设备价格较高,且处理后的效果不稳定,需要当即粘接。
5. 用ArF做激元的激光器处理法这是目前国外采用的新方法。
以日本都市大学Murhara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有代表性。
它的基本原理是用激光器照射某物质,使它与难粘高分子材料的表层发生反应,其一,可使该物质与膜表面发生基团反应,引进易粘合的物质;其二,可使膜表层形成自由基,引发单体与其形成接枝共聚物,这样就可达到改善粘接强度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安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难粘塑料的表面进行有选择的改性:如选择[B(CH3)3]3做反应物质,则改性后的表面是亲油性的,而选择NH3、B2H6、N2H4或H2O2等做反应物质,则改性后的表面是亲水性的,选择芳香族化合物,则改性后的表面是油溶性的。
综上所述,各种处理方法都是针对难粘塑料难粘的原因来改善难粘塑料的表面极性,降低接触角,提高表面能及制品表面的粗糙度,消除制品表面的弱界面层,以提高难粘材料的粘附性能和粘接强度,使难粘材料不再难粘。
对于这些表面处理技术,我们应该全面掌握,灵活运用,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常用塑料的缩写代号、英文全称、中文全称及别名对照表缩写代号英文全称中文全称别名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树脂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树脂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树脂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纤维素赛璐璐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树脂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树脂GPPS Generral polystyrene 通用聚苯乙烯透明聚苯乙烯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低压聚乙烯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冲聚苯乙烯改性聚苯乙烯K树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K胶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低密聚乙烯线型高压聚乙烯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树脂密胺塑料PA Polyamide (nylon) 聚酰胺尼龙、锦纶PAI Polyamide-imide 聚酰胺-酰亚胺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酸丁二酯聚酯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酰亚胺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砜聚苯醚砜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线型)树脂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树脂电木粉、胶木粉PI Polyimide 聚酰亚胺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无规共聚聚丙烯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聚苯撑氧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聚次苯基硫醚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PSU Polysulfone 聚砜PTFE(F4)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四氟、塑料王PUR Polyurethane 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PU Polyurethane 聚氨酯聚氨基甲酸乙酯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AN树脂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树脂电玉粉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