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政策文件解读及联网操作方案

合集下载

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

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 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状况,监测和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成为重要的任务。

传统的监测方式往往需要借助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来完成,不仅造成了较高的成本,而且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速度较慢。

为解决这一问题,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和具体操作方法。

## 自行监测方案的基本概念污染源自行监测方案是指由污染源自行执行监测任务的一种方式。

它不仅包括监测装置的选择和部署,还涉及监测方法的确定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环节。

自行监测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 自行监测方案的步骤### 1. 确定监测目标和要求在制定自行监测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和要求。

监测目标可以包括确定污染源的排放情况、评估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监测治理措施的效果等。

监测要求则涉及监测频率、监测项目、监测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 2.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方法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和方法。

监测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测量范围、灵敏度、精度等因素,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借鉴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 3. 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方案应包括监测点的选取、观测频次、监测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等内容。

监测点的选取应考虑污染源的分布情况、特征污染物的排放路径等因素,并确保监测点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 4. 部署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部署监测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设备的部署应尽量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合理安排设备的布置,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同时,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
第1篇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
一、引言
为确保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运营风险,制定本自行监测方案。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监测对象、内容、方法及措施,以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地达到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监测频次
-有害气体与粉尘浓度:每半年至少1次。
-噪声强度:每年至少1次。
-特殊作业环境:根据实际作业条件定期监测。
四、监测质量保证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监测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技能考核。
3.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4.加强监测数据审核,确保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高温、高湿、高辐射等特殊作业环境。
(2)监测内容:
-有害气体浓度;
-粉尘浓度;
-噪声强度;
-作业场所环境参数。
四、监测方法
1.环境监测:
-采样方法: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采样;
-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行业认可的分析方法。
2.职业健康监测:
-采样方法: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
七、附则
1.本方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制定。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3.本方案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八、结语
自行监测作为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形象。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行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不断提升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为构建绿色、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实施方案1.前言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方案主要针对公司环保自行监测工作,旨在规范环境监测流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有效监控环境状况。

2.目标2.1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2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反馈速度。

2.3促进企业环保绩效的监测、评估与改进。

3.环境监测项目及频次3.1大气环境监测3.1.1监测项目:PM2.5、PM10、SO₂、NO₂、CO等。

3.1.2频次:每日监测。

3.2水环境监测3.2.1监测项目:COD、NH₃-N、BOD₅、总磷、总氮等。

3.2.2频次:每月监测。

3.3土壤环境监测3.3.1监测项目:重金属污染物、有机物等。

3.3.2频次:每季度监测。

4.环境监测流程4.1采样4.1.1采用标准化采样方法和工具进行采样,确保采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1.2建立采样记录,包括采样日期、时间、地点、监测项目等信息。

4.2分析与检测4.2.1建立环境监测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分析仪器设备。

4.2.2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样品分析与检测。

4.2.3建立分析检测记录,包括样品编号、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等信息。

4.3数据处理与统计4.3.1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统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4.3.2建立数据记录表,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日期、监测结果等。

4.4数据报告与反馈4.4.1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4.4.2建立报告记录,包括报告编号、报告日期、报告内容等。

4.4.3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监测结果,并提供环境改善建议。

5.质量控制措施5.1严格执行监测程序和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定期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设备精度和稳定性。

5.3定期组织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监测水平和能力。

6.风险管理6.1建立环境监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6.2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环境问题。

【方案】公司污染物自行监测方案

【方案】公司污染物自行监测方案

【关键字】方案xxxx有限责任公司污染物自行监测方案编制人:时间:目录一、概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4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已列入到对各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为建立和完善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做好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xxxx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关于做好我区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监测依据:1、《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39号令《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年;3、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3〕4号《“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2013年;4、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监察部文件环发〔2013〕14号《“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2013年;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和井下洒水标准;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1、相关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方法标准;二、企业基本概况1、企业概况2、生产概况3、生产工艺图生产工艺流程图4、污染源产生及处置5、厂区周围环境情况图xxxx厂区平面布置图三、自行监测开展方式根据xxxx基本情况及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特筛选本方案中需监测的污染源类别废气(无组织废气)、废水(矿井水)、噪声。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所含的污染物因子,本方案甄选出以下污染物因子需要监测。

废水中主要的监测因子为:COD、氨氮、石油类。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第一条本方案适用于我县国家重点监控企业(2家)、原国控企业(3家)参照此方案执行。

第二条自行监测活动可以采用手工监测、自动监测或者手工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一)采用自动监测的,企业应将自动监测数据从自动监测站房引出至中控平台,按照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规定审核后发布,自动监测数据仪表须经环保主管部门认定合格。

在自动监测仪器故障期间,须采用手工监测方式进行补充监测,手工监测频次按手工监测相关要求实施。

(二)采用手工监测的,企业可依托自有人员、场所、设备开展自行监测,也可委托其他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但须为经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社会检测机构。

(三)企业要依照相关规定制定自行监测质量保证制度,并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市、县两级环保局监督与管理。

县环保局负责对辖区内所涉企业的自行监测方案进行初审、汇总,并对其自测开展情况指导,监督本辖区内企业公布自行监测信息,并向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上报、备案企业自行监测各项资料。

第四条企业应按时将自行监测方案、数据发布在省环保厅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上。

(一)各企业年度自行监测方案应于1月10日前经县环保局初审后,报市环保局监测站审核后备案,并与企业基础信息一起向社会公开。

(二)各企业每月3日前应将上月自测数据100%发布在省环保厅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上,并将上月企业运行情况和自测数据统计表上报县环保局,县环保局每月5日前将上月企业自测报告汇总转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三)各企业应于每年1月10日前编制完成并公布上年度自行监测年度报告,同时报送县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备案。

第五条该方案所涉各企业应当增加资金投入,在场地、仪器设备、人员、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条件。

第六条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内容、频次、报告等严格按照环保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1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1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1自行监测方案的制定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企业的自行监测方案1,旨在帮助企业有效监测和管理环境问题。

一、方案背景在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应主动承担环境监测的责任,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因此,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的自行监测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二、方案目标1. 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要求;2. 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 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监测内容及方法1. 大气环境监测a. 监测项目:PM2.5、SO2、NOx等重要气体指标;b. 监测频率:每周至少进行一次;c.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采样和分析。

2. 水体环境监测a. 监测项目:COD、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b. 监测频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c. 监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和检测。

3. 噪声环境监测a. 监测项目: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等;b. 监测频率: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c. 监测方法:使用合格的噪声监测仪器进行定点测量。

四、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监测数据的收集与保存: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保存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与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价,发现环境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数据报告与备案:每年起草并提交环境监测报告,同时备案相关监测数据和报告。

五、监测结果运用与改进1. 运用监测结果指导生产过程中环境管理的改进;2. 加强与相关环保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和解决重大环境问题;3. 定期组织内部会议,评估监测结果,并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六、方案成本与效益1. 成本预估:按照监测设备、人员培训、数据处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成本估算;2. 效益分析:将有效的自行监测方案作为企业的形象展示,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声誉,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是指通过企业自行建设监测设施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并按照相关要求上报监测数据,以便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

以下是一个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的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1.监测设备建设: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和排放物的特点,购置适合的在线监测设备,如气体分析仪、液相色谱仪、连续排放监测仪等。

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监测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认证。

2.监测点布设:根据企业生产工艺和排放物的特点,在排放口周围合理布设监测点,以保证有效监测。

监测点的位置应满足监测要求,并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方法和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监测标准和方法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等内容,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4.数据采集和上传:企业通过监测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库中。

数据采集和上传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真实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关部门对企业上传的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6.监测报告编制和上报:企业应按要求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结果和排放情况描述等,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监测报告要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排放情况。

7.监督管理和评估: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自行监测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包括现场检查、数据的抽查和核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法定措施进行处罚。

以上是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实施,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目录•引言•企业自行监测方案•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难点与问题•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保障措施目录•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引言目的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行为,明确监测范围、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和信息公开要求,提高企业自行监测能力和水平,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有效监管依据。

背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污染源企业需要进行自行监测,及时掌握自身排污情况,加强污染治理和减排。

背景和目的监测范围和重点监测范围本实施方案适用于重点污染源企业,包括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化工、造纸、印染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企业。

监测重点企业应重点关注废水、废气、噪声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监测,同时加强对工艺过程和生产环节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企业应设置监测点位,包括但不限于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厂界噪声监测点等。

企业应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监测频次,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一般而言,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月一次。

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点位和频次监测指标和方法企业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排放类型,确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如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等;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监测方法企业应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监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监测数据及时报送给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报送内容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数据等。

监测数据报送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监测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内容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数据及解读等。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开展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监测数据公开监测数据报送与公开施难点与问题01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人员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无法准确、有效地进行自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现行文件法律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行监测技术指南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 第48号)
第十九条:“排污单位在申请排污许可证时,应当按照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编制自行监测方案。”
区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三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要求——《排污单位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行业细则),国家排污许可证副本
“环境管理要求”第四项“信息公开” 。
形式——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国排证企业),东莞市企业事业环境
信息公开平台(重点排污单位)。
职责——企业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区分——自行监测数据联网率与在线数据传输率;年度报告与执行报告
发自灵魂深处的一问:为什么要做?
1、社会进步,人权发展,以人为本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时代。
2、法治社会的进步,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3、环境管理发展的需要: 从“猫抓老鼠”→“自证清白”→“公众监督” 从“达标排污”→“总量达标”→“质量达标”
4、发达国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之路的经验借鉴 欧美、日本从八十年代开始建立排污许可及信息披露制度 美国排污单位均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发布负责人,负刑事责任
《关于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联网情况的通报》(环办监测函〔2017〕2032 号)
企业自行监测政策文件
解读
主要内容
Contents
1、“自行监测”是什么? 2、“信息公开”是什么? 3、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4、 三大基础操作
一 “自行监测”是什么?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号)
第二条:“企业自行监测,是指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为掌握本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及 其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情况,组织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 第二十三条:“企业拒不开展自行监测、不发布自行监测信息、自行监测报告和信息公开过程中有弄 虚作假行为,或者开展相关工作存在问题且整改不到位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视情况采取以下环境 管理措施,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一)向社会公布;(二)不予环保上市核查;(三)暂 停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四)建议金融、保险不予信贷支持或者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 (五)建议取消其政府采购资格;(六)暂停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七)暂停发放排 污许可证。”
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
职责——企业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区分——自主监测;自动监测(即在线监测)。
二 “信息公开”是什么?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31号)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十六条:重点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责令公开,处3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公告:(一)不公开或者 不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内容公开环境信息的;(二)不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方式公开环境信 息的;(三)不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时限公开环境信息的;(四)公开内容不真实、弄虚作假 的。
二 “信息公开”是什么?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
第4.5项:排污单位应做好与监测相关的数据记录,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并依据相关法规向社会公 开监测结果。 第7.4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内容及方式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 部令第31 号)及《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 号)执 行。非重点排污单位的信息公开要求由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各行业废气、废水、无组织、周边环境、厂界噪声等外排污染物项目以及监测频次应当严格按照《排 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要求进行,其中已出行业技术指南的按所属行业指南要求执行,行业技术 指南未发布或行业技术指南未规定的的内容按《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要求执行。
(一)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进行监测,或者未保存 原始监测记录的;
(二)未按照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
一 小结:“自行监测”是什么?
定义——是指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为掌握本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
一 “自行监测”是什么?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 第48号)
第三十四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安装或者使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监测、计量认证 规定的监测设备,按照规定维护监测设施,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 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依法责令停产整治:
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情况,组织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
目的——源于企业自身管理需要,便于掌握工序工艺、产排污环节、清洁生产等效果,
自证守法、自证清白。
要求——《排污单位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行业细则),国家排污许可证副本
“环境管理要求”第一项“自行监测”以及“锅炉许可信息” 。
形式——有条件的企业可依托自有人员、场所、设备开展自行监测,也可委托其他检
二 小结:“信息公开”是什么?
定义——是指企业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
时、如实地将其环境信息向公众发布,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
内容——(一)基础信息: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所属行业、地理位置、生产周期、
联系方式、委托监测机构名称等; (二)自行监测方案; (三)自行监测结果:全部监 测点位、监测时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标准限值、达标情况、超标倍数;污染物排放 方式及排放去向; (四)未开展自行监测的原因; (五)污染源监测年度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