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第二讲

合集下载

体育概论课件2

体育概论课件2

第一节 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一、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㈠社会发展水平 ⑴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⑵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㈡ 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㈢人们的体育需求
第二节 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一、目的与目标概述 ㈠目的的特点 ①主观性 ②预见性 ③概括性 ㈡目标的特点 ①具体性 ②明晰性 ③系统性 ㈢目的与目标的关系
第二节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比较单一,即体育的健身 功能,这一功能是体育文化现象最外层、最基本 的功能。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这一功能: 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二、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 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四、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第三节 体育的结构质功能
体育的结构质功能可以归纳为两种:体育的 教育功能和体育的娱乐功能 一、体育的教育功能 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㈡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 ㈢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 ㈣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体育的娱乐功能 ㈠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 ㈡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体育的系统质功能
一、体育的经济功能 ㈠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 增长点 ㈡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㈢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体育的政治功能 ㈠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 ㈡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 ㈢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 体育目的
所谓目的, 是实践主题在活动之前有意 识设计的 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 事物发展规律 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们观念之 中的一种预期结 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必 然的内在的规律性。
二、我国的体育目的 我国的体育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 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 健康、文明发展”。 三、我国的体育目标具体包括 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㈡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㈣提高国民素质 四、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关系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着《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论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得出定义 寻找种差 寻找邻近的属概念
(一)寻找邻近的属概念
人的活动 以“人的活动”等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宽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合适的邻近的属概念
“教育” 以“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窄
(二)寻找种差
1.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之间的差别
相对于文学、美术、音乐、 曲艺、戏曲、舞蹈、杂技等文 化活动,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手段 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此外,给概念下定义还要注意以下规则:
1
2
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项不能直
与被定义项的 接或间接地包
外延必须全同, 含被定义项,
否则会“定义 否则会“同语
过宽”或“定 反复”或“循
义过窄”。
环定义”。
3
定义一般采用 肯定的形式, 否则会“定义 否定”。
4
定义必须清楚 确切,定义项 中不能有含混 的概念或语词, 否则会“定义 含混”或“定 义用比”。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3
体育的 定义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体育
教育(窄) 人的活动(宽)
文化活动
以身体运动为基 本手段,促进人 们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和生命质量
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 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4
体育的 分类
(包含什么)
二、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2体育概论讲义PPT

2体育概论讲义PPT

1896年来 自希腊山区的 牧羊人斯皮里 东·鲁易斯成为 奥运史上第一 个马拉松冠军
古老的雅典卫城
古代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体育的比较 古代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的体 育文化差异是一个典型。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国家 形成的具体途径不同,在社会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1.经济结构上 2.阶级结构上 3.社会地位上 4.政治结构形态上 这种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古希腊两种 体育文化类性的形成。
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 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 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 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 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 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 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 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 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 的残余部分。 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 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 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 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 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 片废墟。
英国:户外运动、娱乐和竞技运动 兴起的原因: 最早实现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 平相对提高; 缩短了工作时间而使余暇时间增多; 气候温和; 认为参加户外运动是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体育活动手段:射箭、羽球、板球、保龄球、曲棍球、 橄榄球、足球、游泳、网球、划船、田径赛、高尔夫球、 登山、滑冰、滑雪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 向毁灭。 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 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 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 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 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 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 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 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 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 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 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 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

《体育概论》中文讲稿

《体育概论》中文讲稿
• 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未来社会的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 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心理紧张加剧,体力耗能降低,体脑倒置。为弥补 这种偏差,缓解脑力紧张,人们对体育活动的要求提高。不仅要求体育 活动能锻炼肌肉,更希望其能训练心脏,增强心力,消除心脑紧张。因 此,体育的趣味性增加,体育的艺术性提高,快乐体育成为主流,人们 可以从身体活动中得到美感,享受身体的愉悦;体育的自然性增强,出 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古老的、随 意的、简单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林间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们喜好;同 时体育的冒险性加大,在大自然中尽情展示自己,既享受自然的旖旎风 光,又体验战胜自然的快感,在大自然中炼就机体、陶治性情,新型的 运动项目不断出现,如江河漂流、攀岩等。
与体育有关的“人体运动”的技术定义是:为实现竞技、健 身或娱乐等目的而进行的主动、有意识的身体动作。
• 有意识的(Intentional) • 主动的(voluntary) • 明确的目标(identifiable goal) 注意三点:
• 未特别规定这些活动必须是身体大 肌群运动并要有充分的能量供应;
• 体育知识系统化,主动模仿成为体育学 习的重要方式。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 质大幅度提高,对于人体科学的了解、 体育学科的认识、动作技能的掌握,更 加科学化、系统化。人们树立了终生体 育的观点,能主动吸收各种信息,自觉 确定运动目标与运动方案,寻求各种形 式的体育锻炼。通过信息技术系统主动 模仿、主动学习运动技能,将成为运动 学习的重要方式。
• 运动体验的的七个方面; • 运动体验的重要性; • 运动中主观体验的重要性;
• 第三部分 人体运动的学术知识领域
• 社会文化学科范畴(哲学、历史、社会学); • 人类行为科学范畴(技能、心理、教学); • 人体生物科学范畴(生物力学、生理学)

体育概论资料

体育概论资料

第一章体育是什么
第一节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有关“体育”定义的综述
第三节体育与其他身体活动形式的关系
第四节体育的建构
第二章体育的产生
第一节体育产生的动因
第二节体育产生的内部动因
第三节体育产生的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的方式和特点
第三章体育的运行
第一节体育运行的结构
第二节体育运行机制
第三节体育运行的条件
第四节体育运行的评价
第四章体育的功能
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功能
第三节体育作用于社会的功能
第五章体育的分类
第一节体育分类概述
第二节学校体育概述
第三节大众体育概述
第四节竞技体育概述
第五节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体育的方法
第一节体育方法概述
第二节体育锻炼概述
第三节体育教学
第四节运动训练
第五节运动竞赛
第七章体育的体制
第一节体育体制概述
第二节体育体制的类型
第三节我国现代体育体制的演进
第四节我国体育体制的构成
第五节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
第八章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体育与体育科学
第二节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第三节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体育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五节体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九章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体育概述
第二节国际体育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国际体育的当代发展第四节国际体育的未来趋势。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人的重要方面。
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概念:
是指公民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
过快乐生活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身体运动。包括身体锻炼
和身体娱乐。
竞技体育的概念:
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 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
一、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体育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体育”一词的出现
是比较晚的。1762年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
(Emile)首次出现。 在体育一词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前,世界各 国对体育这一活动的称谓都不相同。
古代:
古希腊: 类似体育活动往往用“体操”表示。它的含义不同于现 在,包括当时进行的所有身体操练,如拳击、跳跃、奔跑、 投掷和角力等。也有的国家称“舞蹈”、“竞技”、“游戏” 等。 中 国: 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生”、“导引”、“武术” 等词来 标记。 上述表述方式具有随意性和自发性特征。
近代: 体育一词的首次出现于17世纪60年代。 1762年,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书中也使用了“体育” 一词,描述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 此后,“体育”一词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到19世纪, 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 1793年德国顾兹姆茨《青年的体操》中“身体教育”和 “属于教育的身体运动” 等概念, 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 指对儿童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的含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教育,它最早的含义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时 空
专门 性
高度 专门 性
学校 体育 竞技 体育 大众 体育
班级 运动 队 俱乐 部 社会 团体
强制性
(教育制 度)
中等
挑战极限 战胜对手 取得成绩
锻炼身体 休闲娱乐
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 竞赛
运动 员
正规性 竞技性 的运动
经筛选的 适合各年 龄、职业 人群特点 的运动
强制性
(竞技规 则)

锻炼 玩
社会 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体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它的影 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原来作为学校身体教育的范畴,尤其
表现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迅猛崛起。因此,如果还用
从属于教育范畴的旧概念,即体育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教育, 来框定高速发展的体育运动显然是不适宜的,体育的外延随 之拓展。
关于体育概念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 直是各国体育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但是,
主要由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部分组成。
三者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课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身体锻炼 社会体育 (大众体育) 身体娱乐 业余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 职业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的概念:
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进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
鉴于体育运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学者本人的世界观、
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仍然是见 仁见智。
二、体育概念的界定 立足于现实的体育运动实践,体育概念的界定
应为: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和手段,以促 进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 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传统认同的当代体育的基本构成:
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
分。
三者之间的相同点—— 形式(身体运动) 不同点—— 目的、过程、方法等
区 别 类型 组织 形式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运动 强度 与运 动难 度
目的
增强体质 掌握三基 传递文化
方 法
教学
对 象
学生
内容 制度
经筛选的 适合学生 身心特点 的运动
在我国,自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和瑞典体操传入我 国。随后在兴办的洋学堂中设置了“体操科”。19世纪末
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内容由单一 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 排球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不能把学校体育课称体操课了, 必须厘清概念层次。 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 操科”改为“体育课”。“体育”一词成了标记学校中身 体教育的专门术语。
自主性
随意 性
适宜
新近提出的当代体育的基本构成: 主要由健身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三部分组成。
体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健身体育
竞技体育
休闲体育
健身体育的概念: 健身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 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作为手段,培育、锻炼、养 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休闲体育的概念: 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 文化活动。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使 人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 式。
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
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 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 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
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