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是个贬义词。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盲人摸象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

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

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他想:“我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舍邪归正才好!”有一天,国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说:“你们去把国境内所有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找到宫里来吧!”于是这些臣子们便奉命分头在国内遍处找寻,隔了不多几天,臣子们都带着寻找到的瞎子回来了。

镜面王很高兴地说:“好极了,你们再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盲人那里去吧!”许多臣民听见了这个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国王今天将要做些什么事,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赶来参观。

镜面王在心里暗暗地欢喜:“真好,今天该是教育他们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体:有摸着象脚的,有摸着象尾的,有摸着象头的……。

国王便问他们:“你们看见了象没有?”盲人们争着说:“我们都看见了!”国王又问:“那么你们所看见的象是怎样的呢?”摸着象脚的盲人说:“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样。

”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摸着象腹的说:“像鼓呀!”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

”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呀!”摸着象牙的盲人说:“王啊!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

于是,镜面王哈哈大笑地说:“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仅仅看到了一点,就认为自己是对了吗?唉!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精选6篇)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精选6篇)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精选6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篇1有两个朋友,同住在一个村子,一个是盲人,一个是亮子。

有一次,两人结伴回家乡去。

半路上,两人吵了嘴。

于是就各走各的路。

亮子迈开大步向前奔去,还回过头来嘲笑盲人说:看你没有我照顾,单凭一根竹棍,什么时候才到得了家!盲人回答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请放心,我的眼睛瞎,耳朵可不聋,只要一路上听从人家指点,总能回到家。

也许比你迟到几步,那也没什么!亮子走着走着,突然来到一家酒店,他酒瘾很大,就向店家要了一壶酒,正当壶底朝天,咕噜噜灌下喉咙的时候,店家忙说;这酒是名酒,叫做‘一壶睡三天’,你可不要一下子喝光啊!亮子自以为酒量大,什么一壶睡三天,全不相信,就一口气把满满一壶酒,灌进了肚子,不多一会,就象泥人一样醉倒了。

当他醒来时,已是第四天了。

他一睁开眼,想起赶路回家的事,就跳起身来,走出了店门,向前飞奔。

他跑了大半天,远远地看看,在离自己家门前不远的地方,走着一个撑竹棍的人。

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朋友那位盲人。

亮子急忙赶上去,一把握住盲人的手说:朋友,你长了翅膀?跑得好快呀?盲人慢慢地回答说;我单凭一根竹棍,快得了吗?可你怎么到这时才来?只怪我路上多喝了酒,醉倒了三天,耽误了赶路。

我也在那酒店里停留过,呵我听了店家的话,就没敢喝一滴酒。

我走时,你倒在床上,推也推不动,喊也喊不应,我是瞎了眼睛,可耳朵不聋。

你眼睛不瞎,耳朵却聋得厉害。

什么?亮子大叫,我这次不听人家的话,赶路落到你后面,可你怎么说我是聋子!我的耳朵一点也不聋。

俗语说得好:‘聋子的耳朵摆设’。

你呀!人家正确的意见,听不进去,不肯接受。

我说:你的耳朵,地地道道是个摆设!亮子听了盲人的话,连连点头说:对,对,我是个聋子。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富商雇佣了一群盲人,让他们去摸一头大象,并描述大象的样子。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说,“大象就像一片扇子。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就像一根长长的绳子。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背,他说,“大象就像一面墙。

”第五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就像一根绳子。

”第六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说,“大象就像一把剑。

”这些盲人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互相不肯相信对方的描述。

这个故事就是中国古代的成语“盲人摸象”来源于此。

这个成语比喻只见一部分,不见全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有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部分,就匆匆下结论,而忽略了整体的情况;有的人只听到了别人的一面之词,就轻易做出了判断,而忽略了事情的复杂性。

这些都是“盲人摸象”的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也要警惕“盲人摸象”的现象。

有时候,我们可能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却没有深入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有时候,我们可能只听到了别人的抱怨,却没有去理解他们的苦衷。

这样做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不是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盲人摸象”,而要努力去了解事物的全貌。

在面对问题时,要多方考虑,全面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在面对人际关系时,要多沟通,多理解,不要轻易偏听偏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总之,成语“盲人摸象”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要摒弃片面的看法,要学会全面思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与人相处。

愿我们都能摒弃“盲人摸象”的习气,做一个明理、宽容、理性的人。

【成语故事】瞎子摸象

【成语故事】瞎子摸象

【成语故事】瞎子摸象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盲人听说了大象,他非常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他找来了一些人问他们关于大象的情况。

有人告诉他:“大象就像是一根柱子一样,又粗又硬。

”另外一位人说:“不对不对,大象就像是一条长长的蛇。

”还有一人说:“你们都错了,大象就像是一片扇子,轻薄柔软。

”盲人听到这些说法后,心里更加困惑了。

他想:“如果我能亲自摸摸大象的话,一定能了解它的真正情况。

”于是,他决定去找大象。

盲人找到了大象的所在地,一边走一边喊:“有大象吗?我想摸摸大象!”终于,他找到了一只大象。

盲人伸出右手,摸到了大象的象腿,他想象腿应该是根柱子一样,又粗又硬的。

然后,他摸到了大象的象鼻,又长又有弹性。

他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觉得又薄又软。

盲人摸着摸着,突然对旁边的人说:“我发现了!大象就是一根柱子、一条长长的蛇、一片扇子!”听到他这样说,旁边的人都在笑,他们觉得这个盲人真是太傻了,怎么可能因为摸了几下就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故事说明了“瞎子摸象”的含义,就是说人们只看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就对整个大象下定义,这样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事物,不能只凭一点感觉就下结论。

盲人摸象的故事,一直以来都给人很深的启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也很容易出现瞎子摸象的情况。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判断,要全面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做到公正客观。

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成熟地对待问题,要理智地去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凭着个人主观的感觉去下结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好的成长。

“瞎子摸象”这个成语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看待问题,还告诉我们关于观察和探索问题的态度。

我们要保持谨慎的思维方式,要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精品文档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精品文档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1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

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

国王名叫镜面王。

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

每天都拜佛诵经。

十分虔诚。

可是。

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

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

人心混乱。

是非不明。

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

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

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

”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

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

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

”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

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

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

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

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

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一会。

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

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

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

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

大象确实像大鼓。

”随后。

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

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

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

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

最后。

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

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

吵吵嚷嚷。

争论不休。

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

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

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

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2【出处】佛经故事,《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引用。

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

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

国王叹了一口气,对大臣们说∶"他们每 个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却认为 了解了大象的全貌。这就像你们平时, 只了解一些片面的东西,就觉得自己已 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 原来,这才是国王让盲人们摸大象的真 正原因!
现在,人们就用成语"盲人摸象"比 喻对事物了解不够全面,就胡乱地 猜测,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
盲人们听国王说完后, 开始认认真真地摸起 大象来。
有的人摸鼻子, 有的人摸耳朵, 有的人摸肚子, 还有的人抱住了
大象的腿……..
过了一会儿,国王问他们∶"你 们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了吗?" "知道了!"盲人们回答。 "那你们就告诉大家,大象长什 么样子吧!
其中一个盲人抢先说 道∶"我先说!大象就像一 根会动的大萝卜!"
盲人摸象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整天闷闷不乐。 他觉得大臣们常常各自揪住问题的一 个方面,固执己见,争论不休。 一天,他对一个大臣说∶"你去找几个 盲人,然后把他们都带到城中的广场 上。"
第二天,大臣把五个盲人带到了广场 中央。国王对侍卫说∶"把准备好的大 象牵过来。"大家十分奇怪,不知道国 王想干什么。国王对站在大象旁边的 盲人们说∶"现在你们身边有一头大象, 你们来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大象是 什么样子的。"
大象怎么会像萝卜呢?明 明就像一把大蒲扇嘛!"旁
边的盲人反驳道。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就像 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急了, 他不放心地又摸了摸大象 的身体,坚定地说。
第四个盲人摇了摇头, 连忙说道∶"唉,你们 都错啦,大象明明就 像一根柱子嘛!"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意思是指人们就事论事,不能从一个局部了解到整体,而应该从整体角度理解问题。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群盲人想要了解大象的样子,他们来到了一个大象园。

他们一个一个地摸索着大象,想要从大象身上了解它的真正面貌。

其中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粗壮有力;另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认为大象像一片大风扇,可以给人带来清凉;还有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认为大象像一根鞭子,可以用来鞭打东西。

由于每个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不同部位,因此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同。

最后,他们互相争论不休,甚至打了起来。

然而,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缺少了整体的认识。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一个人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出片面、不全面的结论。

如果想要得出真正的结论,就应该全面地了解和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多方面考虑,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策。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中国成语,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是个贬义词。

以下是网收集的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瞎子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瞎子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同簸箕一样."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床."摸到象尾的瞎子说:"大象好似绳子."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把自己摸到的某一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

后来人们便用"瞎子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盲人摸象的读后感(一)今天我读了一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是一群盲人在摸象,有的盲人摸到象牙说:“象是一根胡萝卜。

”摸到象腿的盲人说:“不对不对,大象是一根门柱子。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哈哈,你们都说错了,大象是像一根绳子。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儿盲人摸象的错误,要把问题看全面了。

就像我的时候一样,常常只看了一半题目的要求,就开始动笔写答案了,所以往往会出错。

以后我要吸取盲人摸象的这个故事的经验教训,做事不应该以偏概全,要想完整了。

盲人摸象的读后感(二)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大树下乘凉,有一个赶象的人说:“象来了快让开,四个盲人说:“咱们来摸一摸大象是什么样的?赶象的人想了想说:“好吧1赶象的人就把象绑在了树上。

一个盲人摸摸大象的身子说:“大象像一堵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合集:盲人摸象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

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忠诚。

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

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

”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率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

”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率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低声密语,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登时安静了下来。

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答复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

”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
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

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

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